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总结腹模筋膜加固缝合治疗腹股沟斜疝体会。方法 采用腹横筋膜加固缝事修补后壁的方法,治疗腹股沟斜疝62例,其中男性60例,女性2例,年龄12-78岁。结果 均治愈,随访1-5年,仅1例复发。结论 认为腹横筋膜加固缝合治疗腹股沟斜疝比传统方法更有效地修补和加强腹股沟管后壁和内环,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2.
利用腹横筋膜对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腹横筋膜及其类同物对传统的腹股沟斜疝(简称斜疝)修补术行以下改进:①在高位结扎疝囊前,预先缝置修补内环口之缝线,将凹间韧带与髂耻束缝在一起。②在内环口至耻骨结节间将腹横筋膜折叠缝合于髂耻束上,对93例斜疝患者的治疗结果表明,改进后的修补方法,能明显减少术后腹股沟斜疝复发的因素,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合理的腹股沟疝修补手术应该是高位游离结扎疝囊,按解剖层次进行修补,纠正病理解剖变化,争取恢复腹股沟区的正常生理解剖机能。内环是出口,腹横筋膜是第一道防线,腹横筋膜和内环的修复对防止疝的复发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重新认识腹横筋膜的解剖特点,从解剖学角度探讨腹膜前疝修补术的合理性。方法对术中腹横筋膜以及腹膜前间隙的解剖观察,回顾性分析腹膜前修补腹股沟疝10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耻骨肌孔由腹横筋膜的前层覆盖,腹横筋膜由两层构成,腹壁下血管位于两层之间。3种方法放置的补片在不同的腹膜前间隙覆盖耻骨肌孔。103例均成功,无切口感染、髂腹股沟神经痛病例。术后随访1~6年无复发。结论从解剖学特点看,覆盖耻骨肌孔的腹膜前疝修补具有合理性。前后入路腹膜前疝修补补片放置的间隙不同。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腹膜前间隙的解剖学特点,为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提供手术解剖依据。 方法 对我院30例腹股沟疝患者行LIHR时进行术中解剖观察及术后回顾分析手术视频,通过解剖学绘图描述LIHR手术入路、解剖层次及技术要点。 结果 腹膜前间隙由Retzius间隙和Bogros间隙组成,其间有间隔分开。腹横筋膜由深浅两层结构组成,腹膜与腹横筋膜的深层之间为无血管区域。 腹横筋膜在腹股沟韧带深面增厚形成髂耻束,参与构成股管的内侧壁及腹股沟管的下壁,生殖股神经股支及股外侧皮神经在髂耻束下方通过。 结论 熟悉腹膜前间隙肌耻骨孔区域解剖标志点,是LIHR手术的前提,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一、临床资料:患者男,18岁,可复性右侧腹股沟斜疝10年,可坠入阴囊,按压肿块可消失(纳入腹腔),无嵌顿史。查:站位右腹股沟区饱满,外环口直径约2cm。诊断:右腹股沟斜疝。硬膜外麻醉下手术,显露疝囊打开探查发现,囊体囊底指向阴囊,向上进一步探查,发现自囊颈部另有一盲袋指向外上方,深约8cm,横径约2.5cm,位于右下腹部腹横筋膜与腹膜之间,在二囊汇  相似文献   

7.
腹股沟疝是外科常见疾病,其外科手术已有100余年的历史,近二十年来随着腹股沟三角巨微解剖的深入研究,使腹股沟疝手术日趋完善。现代解剖学强调腹股沟三角的解剖学特点,提出手术应按解剖层次进行修补,认为疝修补应着重于腹横筋膜的加强和生理防卫功能的恢复,逐渐改进了不符合解剖层次和不利于生理功能的方法,产生了以Shouldice法为代表的术式。近十年来,随着高分子新材料的产生和发展,由于它具有组织相容好、柔韧、抗菌等优点,使无张力加强腹横筋膜成为  相似文献   

8.
改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对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原始术式的部分改进 ,增加锥形网塞底部与腹横筋膜的接触面积 ,分散腹内压力 ,使病人术后更舒适 ,并发症更少 ,复发率更低 .方法 将改进后的术式应用于 136例病人 ,其中易复性腹股沟斜疝 12 7例 ,嵌顿性腹股沟斜疝 14例 ,直疝 9例 .对这些病例进行总结、随访和分析 .结果 全部病例术后无复发 ,亦未见明显并发症 .结论 改良后的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使病人术后更舒适 ,并发症更少 ,效果更好 .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原始术式的部分改进,增加锥形网塞底部与腹横筋膜的接触面积,分散腹内压力,使病人术后更舒适,并发症更少,复发率更低.方法将改进后的术式应用于136例病人, 其中易复性腹股沟斜疝127例,嵌顿性腹股沟斜疝14例,直疝9例.对这些病例进行总结、随访和分析.结果全部病例术后无复发,亦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改良后的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使病人术后更舒适,并发症更少,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股疝的诊断价值,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选择19例经手术证实的股疝患者,其中男性2例,女性17例;年龄49~90岁,平均年龄70岁。回顾性分析其MSCT横断位及多平面重建(MPR)图像,并与手术结果对照分析。结果右侧股疝9例,左侧股疝10例。CT表现为腹股沟区软组织密度、脂肪密度、混杂密度影,或显示为含气、含液的肠管,向上与腹腔相连通,疝囊均位于腹股沟韧带后方。疝内容物为小肠及系膜10例,仅为网膜5例,合并小肠及系膜、网膜2例,内容物为空肠、乙状结肠肠脂锤1例,仅为少量腹水1例。同时9例患者有小肠梗阻表现。CT诊断符合率100%,与手术结果一致。结论 MSCT可以准确显示股疝的位置、形态、内容物、与周围结构之间的关系及继发征象,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为评估风险、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1.
腹股沟区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为临床腹股沟疝修补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选取经甲醛防腐固定的40具成人尸体(男30具,女10具),逐层解剖并用三角板、游标卡尺、量角器对其进行测量。结果腹股沟韧带长(12.0±0.5)cm,宽0.6 cm;腹股沟管长(4.7±0.6)cm;腹股沟镰长(2.2±0.8)cm。腹股沟镰表现为四种类型:联合腱型55侧、结合型12侧、腹横肌腱膜型4侧、肌-腱膜混合型9侧。腹壁下动脉的行程异常占11.3%。腹股沟管后壁可分为两层紧贴的筋膜层,并形成一个卵圆形的区域,其纵径长(2.9±0.7)cm,横径(1.4±0.38)cm。结论腹横筋膜深层较浅层薄弱,加强和重建腹股沟管后壁是腹股沟疝手术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腹股沟斜疝并发股疝临床上较为少见,术前明确诊断困难,常出现漏诊。我院从1997年至2006年共行各类腹股沟疝手术1543例,其中斜疝并发股疝2例,现结合文献对此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术前确诊11例,误诊7例,出现绞窄6例,均治愈出院,随访半年至2年,复发4例.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在基层医院,因股疝常出现嵌顿或绞窄,以采用经腹股沟部股疝修补术为佳.  相似文献   

14.
腹股沟疝的病因主要是:各种病因引发的腹腔压力升高,冲击深环,腹股沟管、阴囊。间断或持续作用的结果造成局部腹壁肌肉、筋膜等组织结构损伤、薄弱。 病理改变:主要是局部腹横筋膜松驰,腹横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腱膜发育不良。弹性、张力减低,组织萎缩或纤维化。腹股沟部腹壁薄弱,组织缺损等改变。腹股沟疝的系列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5.
患儿男性,1(8/(12))岁。自出生始发现左侧腹股沟可复性包块。因包块不能还纳,哭闹、呕吐32小时于1987年10月24日入院。诊断为左腹股沟嵌钝性斜疝。当日手术,术中见疝内容为全部盲肠,阑尾及末端回肠约8cm,明显水肿,无坏死。松解腹环后,将疝内容物还纳入腹腔。检查疝囊颈位于腹壁下动脉外侧。行疝囊高位结扎,修补腹环,因组织明显水肿,未行腹股沟管管壁修补。8天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6.
腹股沟区腹膜前解剖和疝修补术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重新认识腹股沟区腹膜前解剖的特点,探讨腹膜前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技术要点。方法:(1)对5具新鲜尸体进行腹股沟区解剖研究;(2)2005年6月-2006年5月行开放式腹膜前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共330例次(292例病人),2002年11月至2006年5月行腹腔镜下无钉合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共240例次(211例病人),进行术中的观察及术后随访。结果:腹股沟区存在两层腹横筋膜,腹膜前间隙在两层腹横筋膜之间,补片即置于腹膜前间隙并覆盖肌耻骨孔。开放式腹膜前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平均手术时间43min,并发症率7.3%(24/330),复发率0.91%(3/330),平均住院时间1.7d。TEP平均手术时间57min,并发症发生率6.7%(16/240),无复发病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2.8d。结论:从腹股沟区腹膜前解剖学特点来看在肌耻骨孔后方用足够大的补片覆盖修补符合压力学原理,腹膜前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赵成鹏  王雅  杨军  段永福  周小波 《医学信息》2009,22(7):1238-1239
目的探讨经腹行小儿腹股沟嵌顿疝还纳修补术的可行性。方法自2003年以来,我们共收治小儿腹股沟嵌顿疝286例,分别采用经腹和经腹股沟还纳修补术,并对二者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综合评定前者略优于后者。结论经腹行小儿腹股沟嵌顿疝还纳修补术是一种比较好的手术方法,具有术野暴露清楚、操作方便、实施安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术前确诊11例,误诊7例,出现绞窄6例,均治愈出院,随访半年至2年,复发4例。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在基层医院,因肌疝常出现嵌顿或绞窄,以采用经腹股沟部股疝修补术为佳。  相似文献   

19.
白线疝又称腹上疝,为少见的腹外疝,易与上腹正中线处的腹壁脂肪瘤混淆,我们曾遇2例报告于下。 1 临床资料 例1,女,60岁,因上腹部肿块3年就诊。体检:剑突下3cm处扪及3cm×2cm肿块,表面光滑分叶状,质软、无压痛,门诊诊断为脂肪瘤,予手术切除。术中见肿块为团状脂肪组织,外包一层筋膜,底部粘连。钝性分离周围,提起脂肪瘤块  相似文献   

20.
小儿腹股沟斜疝在我县颇为常见,1987年10月至1997年10月,我院共收治小儿腹股沟斜疝506例,均采取经腹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本组506例,其中男性503例,女性3例。右侧304例,左侧181例,双侧21例,其中嵌顿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