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南省0~6岁残疾儿童抽样调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对漯河市、西华县0-6岁残疾儿童抽样调查听力残疾、视力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精神残疾现患率及致残原因,康复现状与需求,为制定残疾儿童工作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不等比例、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进行抽样,编制调查底册,集中调查为主,填写《残疾儿童筛查表》对残疾筛查,可疑者使用国家标定的相应诊断标准,进行最终诊断。结果 调查10044名儿童,残疾儿童183名,现患率1.822%,残疾顺位为智力残疾、肢体残疾、听力残疾、视力残疾、精神残疾。结论 建议制定相关政策,完善法律法规。积极开展残疾预防和早期干预。完善康复服务机制,提高服务水平等是降低残疾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正确掌握我区0~14岁残疾儿童的发病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并于2003年1月组织基层儿保人员对本区的残疾儿童进行调查,资料分析。结果 本区0~14岁儿童总数5.6万人,残疾儿童188人,残疾发生率3.36‰,残疾发生率比1999年调查下降了1.29‰,其中7岁以下残疾儿童为32例,占17.0%,在6类残疾儿童中,智力残疾为第1位,占54.3%,男童发生率占61.2%,男女之比为1:0.63。结论 本区残疾儿童发生率明显低于全市水平,但出生缺陷有所上升,提示要把好优生第一关,做好婚前医学检查,提高产前诊断水平,预防和减少先天出生缺陷及残疾发生;加强对残疾儿童早期康复指导,提高残疾儿的生活质量;在社区中要做好出生缺陷预防的健康教育,加强婚前保健、孕产期保健、婴幼儿保健;医疗单位要开展适宜的服务技术,做好三级预防,避免常见、重大的出生缺陷和残疾的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3.
五类残疾儿童现患调查与康复需求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儿童残疾的发生率,致残原因及康复需求。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对5000名0-6岁儿童进行听力、视力,肢体、智力及精神5方面的调查,统一培训调查人员,调查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五类残疾儿童共59人,单残43人,混合残16人,残疾发生率为1.18%。残疾顺位为智力63.16%,肢体18.42%,听力7.89%,精神6.58%,视力3.95%。致残原因孕期和产时因素50.8%,原因不明28.8%,遗传及先天性疾病因素8.2%,小婴儿时生病12%,偶有意外伤害。59名残疾儿童仅有21例采取不同程度康复措施。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对具有高危因素的婴儿实行监控和早期干预,开展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是减少和预防残疾儿童的发生率,降低残疾程度提高人口素质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0—6岁残疾儿童疾病谱及特点,完成特殊人群分布信息。方法:对2011年5月~2013年5月鄂州市所有0~6岁残疾儿童进行大面积摸底调查,然后筛查,再由儿科专家进行评估鉴定,汇总信息。结果:筛查出0~6岁残疾儿童262例,疾病前3位的是脑瘫、肢残、智力障碍。结论:儿童残疾是一项全球日益受关注的健康问题,残疾儿童直接影响一个家庭的幸福。残疾儿童越早得到甑别,越早得到及时治疗和康复,其康复的效果就越好,不但可以预防并发症和继发症的发生,还可以减轻残疾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0~7岁儿童肢体残疾的原因和相关因素。方法:对全县0~7岁儿童进行肢体残疾的筛查,对其致残原因及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筛查出80例患儿中,脑瘫致肢体残疾52例(65%),居0~7岁儿童肢体残疾的首位;其次为先天发育畸形16例(20%);佝偻病6例(7.5%);外伤4例(5%);其他不明原因2例(2.5%).其中脑瘫病因中,出生时窒息导致者27例(52%);早产导致者12例(23.1%);高胆红素血症导致者9例(17.3%);其他疾病导致者4例(7.6%)。结论:应针对病因积极采取相关措施,有效地降低0~7岁儿童肢体残疾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CerebralPals,CP),是指胎儿在出生前、出生过程中或出生后1个月内,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永久性(可变化)脑损伤所致的大脑功能不良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影响患儿的身体发育、家庭、社会的关系,它是儿童致残的主要病患之一。目前发病率,发达国家为2‰~3‰,我国0~6岁脑瘫患儿有31万,患病率1.86‰,并以每年4.6万的速度递增。我院于2008年被连云港市残联列为0~6岁残疾儿童定点康复训练机构。一年来我们对20例住院的小儿脑瘫儿童采用综合性康复训练。现将临床训练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宁夏回族人群听力、视力、言语、智力、肢体、精神、多重残疾现患率进行调查,为制定残疾人康复工作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概率比例、整群随即抽样方法进行抽样。使用国家标定的相关诊断标准进行确诊。结果宁夏13个县(区)共调查14222名回族人口,残疾人数926名,现患率65.11%o,低于汉族及其他民族的69.7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26,P〉0.05);回族川区现患率低于汉及其他民族,回族农村现患率低于汉族及其他民族;回族残疾顺位依次为肢体、多重、视力、听力、智力、精神、言语,听力、肢体残疾明显低于汉族及其他民族,言语及多重残疾高于汉族及其他民族,0—24岁及45—64岁年龄组患病率高于汉族及其他民族。结论宁夏回族人口残疾现患率低于汉族及其他民族。通过康复训练恢复、补偿功能,提高生活处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尤其对0—24岁及45—64岁年龄组康复训练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合肥蜀山镇小儿脑瘫的流行现状 ,为决策部门制定卫生规划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于1998年 10~ 11月对蜀山镇 14个行政村及 1个居委会 7388名 2~ 13岁的儿童进行脑瘫现患调查。结果 共发现脑瘫儿童 11例 ,总患病率为 1 4 9‰ ;其中男性 6例 ( 1 51‰ ) ,女性 5例 ( 1 4 7‰ )。 2~ 5岁组儿童脑瘫的患病率为 0 54‰ ,6~ 9岁组为2 0 6‰ ,10~ 13岁组为 1 53‰。脑瘫患儿中痉挛型6例 ,肌张力低下型 3例 ,震颤型 1例 ,混合型 1例。结论 本次调查总患病率为 1 4 9‰ ;男女性患病率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各年龄组之间患病率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患儿以痉挛型较为多见。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江苏省儿童肢体残疾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抽查江苏省各地区0~6岁儿童9998人,采用国务院批准、由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领导小组印发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五类《残疾标准》进行诊断。结果:确诊为肢体残疾者共27人,时点患病率为2.70‰。结论:江苏省儿奄肢体残疾的患病率与1987年相似,影响肢体残疾的主要因素为家庭儿童数等。  相似文献   

10.
全国0~6岁儿童视力残疾抽样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Fu P  Yang L  Bo SY  Na X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18):1545-1548
目的 探讨我国儿童视力残疾的现状。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2001年对全国0~6岁儿童进行低视力和盲的抽样调查。在全国抽取6个省(市)0~6岁儿童共6024人,由专业医生检查视力,筛查并进行诊断。结果在抽查儿童中,视力残疾64人,总患病率1.1%,其中盲童20人,患病率0.33‰,低视力44人,患病率0.73‰。视力残疾主要原因为弱视21例,占32.80%,其次是视网膜和视神经病变10例,占15.6%,先天性白内障9例,占14.1%。结论我国0~6岁儿童视力残疾总患病率1.1‰,其中盲的患病率接近世界发达国家水平。视力残疾以低视力占多数,致病原因中,弱视为首位,而弱视、白内障等大多可以通过早期治疗脱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云南省某康复学校残疾儿童乳牙龋病的流行情况,为制定防治计划提供依据。方法:对云南省某康复学校1~6岁152名学生进行口腔检查,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6岁残疾儿童总患龋率61.18%、龋均2.99、充填率0.44%;其中男生患龋率为63.22%,女生患龋率为58.46%;听力残疾儿童患龋率为62.38%,智力残疾儿童患龋率为46.67%,孤独症儿童患龋率为64.29%,不同类型残疾的男女儿童间,乳牙患龋率、龋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牙位患龋率最高的是下颌第二乳磨牙,其次是上颌乳中切牙,最低的是下颌乳侧切牙;配合差的儿童占10.52%。结论:残疾儿童的患龋率高,充填率低,患龋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2~3岁是儿童预防龋齿的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12.
宁夏回族自治区智力残疾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宁夏地区自然人群智力残疾现患情况及其原因,为本地区有效预防和康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抽样调查方法,用智商诊断工具和适应行为评定工具,调查自然人群智力残疾情况。结果智力残疾的现患率为5.60‰,男女无差别,农村明显高于城市,各年龄段现患率有统计学意义,0-14岁年龄组智力残疾的现患率最高(7.71‰)。致智力残疾的原因依次是脑部疾病、原因不明、遗传。结论三级预防是减少和减轻智力残疾的有效措施,对智力残疾儿童进行早干预和康复训练是最重要的三级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甘肃省0-14岁儿童智力低下的现患率及分布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颖珍 《医学争鸣》2009,30(4):374-376
目的:了解甘肃省0-14岁儿童视力、听力、肢体、智力、精神残疾的现患率及其分布特征,重点考察智力低下儿童的现患率及分布特点。方法:2006-04-01/2006-05-31,采取分层、多阶段、整群概率比例抽样方法对13958名0-14岁儿童进行现况调查,使用丹佛发育筛查测验及Gesell发育诊断量表进行智力筛查和诊断。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甘肃省0-14岁儿童智力低下现患率为8.96‰,农村现患率(9.66‰)高于城市(4.32‰),差异显著(X^2=5.17,P〈0.05);男童(9.79‰)略高于女童(7.97‰),但差异不显著(X^2=1.307,P〉0.05);0-8岁儿童智力低下(MR)现患率(10.84‰)明显高于9-14岁年龄组(7.24‰),差异显著(X^2=5.08,P〈0.05).智力低下严重程度构成分别为轻度55.20%,中度23.20%,重度10.40%,极重度11.20%。结论:甘肃省儿童智力低下的防治应以轻度类型为主,重点放在农村地区。应努力创造条件,加强特殊教育,以降低轻度智力低下儿童现患率,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常州市 0 - 6岁儿童残疾的相关因素。方法 :以 2 0 0 1年常州市残疾儿童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的 44例残疾儿童为研究对象 ,以被调查的正常儿童为对照组 ,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结果均提示 :与残疾相关的因素有出生史、家族史、学前教育和家庭儿童数。结论 :儿童残疾的原因既有先天性、生物性的因素 ,又与社会环境等后天因素密切相关 ,减少儿童残疾的发生率必须采取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合肥市界山镇小儿脑瘫的流行现况。方法 于1998年对蜀山镇7388名2~13岁的儿童进行脑瘫现患调查。结果 共发现脑瘫患儿11例,总患病率为1.49‰,其中男性6例(1.51‰),女性5例(1.47‰)。2~5岁组儿童脑瘫的患经为0.54‰,6~9岁组为2.06%,10~13岁组为1.53‰。脑瘫患儿中痉挛型6例,肌张力低下率为1.49‰,男女性别患病率无差异(P〉0.05);各年龄组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常州市0-6岁儿童残疾的相关因素。方法:以2001年常州市残疾儿童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的44例残疾儿童为研究对象,以被调查的正常儿童为对照组,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结果均提示:与残疾相关的因素有出生史,家族史,学前教育和家庭儿童数。结论:儿童残疾的原因既有先天性,生物性的因素,又与社会环境等后天因素密切相关,减少儿童残疾的发生率必须采取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中山市精神残疾和智力残疾流行病学情况。方法:采用WHO提供,1982年和1993年两次全国精神疾病流行学调查使用的方法,使用我国精神残疾与智力残疾评定工具,对确诊的未治愈患进行残疾评定。结果:在调查的总人口(3721人)中残疾率为17.20‰,其中精神残疾率为7.79‰,智力残疾为9.41‰;在≥15岁的2909人中,精神残疾率为9.97‰(29例),多为精神分裂症所致;≥7岁的3411人中,智力残疾率为10.26‰(35例),多为精神发育迟滞所致。结论:应加强对精神分裂症和精神发育迟滞的防治及其病后的康复医疗。  相似文献   

18.
张敏 《四川医学》2012,(9):1620-1621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女性脑梗死后焦虑抑郁在不同瘫痪程度焦虑抑郁发生情况。方法收集住院年龄≥60岁女性脑梗死患者资料。对各种瘫痪程度出现SAS、SDS出现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46例患焦虑、65例患抑郁,发病率分别为29.5%、41.7%,瘫痪肢体肌力0~1级、2~3级评分和发病率较4级及以上评分和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肢体瘫痪程度与SDS、SAS发病率相关,瘫痪越重,其SDS、SAS发病率越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2005—2020年北京市怀柔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主要死因。方法 选取2005—2020年北京市怀柔区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监测数据,分析新生儿死亡率(neonatal mortality rate, NMR)、婴儿死亡率(infant mortality rate, IMR)、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under-five mortality rate, U5MR)、死亡地点和主要死因分布情况。结果 2005—2020年北京市怀柔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人数为162例,其中新生儿86例(53.09%),婴儿139例(85.80%)。2020年北京市怀柔区NMR、IMR及U5MR分别为0‰、0.81‰和2.02‰,较2005年分别降低了100.00%、78.68%和58.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005—2020年北京市怀柔区新生儿死亡以住院患者为主,婴儿(28 d~1岁)及1~4岁儿童死亡地点以未就医患者为主,3个年龄组死亡地点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005—2020年,5岁以下儿童的前5位死因顺位分别为先天性畸形、感染性疾病、早产...  相似文献   

20.
我国约有14岁以下残疾儿童75万人,其中脑性瘫痪在新生儿中的发生率为0.8%,脑性瘫痪的病因中以早产儿较多见,约占20%~25%。此与早产儿易发生缺氧及颅内损伤有关。患有脑性瘫痪的残疾儿童的康复问题已日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为了了解我区患有脑性瘫痪儿童后期康复过程中在儿童出生时其足月产及早产因素对康复效果的影响,特对在宁夏儿童福利院住院康复的社区脑瘫儿童康复效果差异的情况进行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