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刘大为:北京协和医院加强医疗(ICU)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现任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多年来从事危重病的临床和研究工作,多次获得医学科学院系统医疗成果奖,获得多项科研奖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次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在国内外杂志发表多篇论文,主编参编多部学术专著。  相似文献   

2.
冯薇 《中国医院》2006,10(7):51-53
记者几次打电话与刘大为教授约采访时间,都因他有各种事情推迟了——ICU主任很忙。终于走进北京协和医院加强医疗科(ICU)办公室,第一眼看到正在指导研究生论文答辩的刘大为教授,丝毫不出记者所料,一看就是做学问的人,认真、热情、干练,骨子里透着一份儒雅。记者查阅过一些刘大为教授的资料,他1977年考入广州中山医学院,毕业后在北京协和医院外科任住院医师;1984年转入北京协和医院加强医疗科(ICU)从事危重病医学专业的学习和研究;1988年赴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医学院Civic医院继续危重病医学的学习及研究工作;1996年晋升为教授、主任医师,担任博士研究生导师;1998年被批准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起担任北京协和医院加强医疗科主任;2004年筹建了中华医学会危重病医学分会并当选为首任主任委员。ICU在医学界诞生的历史并不长,从70年代初美国急症学会诞生算起,至今不过30余年。而我国的ICU出现在80年代初期。近些年,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ICU已逐渐深入百姓生活,越来越多地被人们熟悉和认知。但是,真正理解ICU内涵实质的人并不多,真正了解从事重症医学的人则更少。在外行人眼中,ICU病房里忙忙碌碌与死神打交道的医务人员身上笼罩着一层神秘的色彩,吸引探寻者跃跃欲试。记者正是怀着这样的心情走近刘大为教授。  相似文献   

3.
本讲座特邀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急救医学科 /急救医学教研室主任、硕士导师王育珊教授组织编写。王育珊教授现任全国危重病医学 (ICU)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吉林省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主要从事危重病救治及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4.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25):1736-1736
由亚太危重病医学会联合会(APACCM)主办,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CSCCM)和中国科协承办的第十四届亚太危重病医学大会暨第七届全国危重病医学学术会议将于2006年8月26至29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教授任大会名誉主席。CSCCM主任委员陈德昌教授任大会主席。  相似文献   

5.
《全国基层医院急症学术研讨会》于1991年6月3日至10日在河北省北戴河召开。现将主要内容介绍于下.北京协和医院陈德昌教授介绍了“加强医疗病房(ICU)的进展”.广义地讲,危重病医学是涉及疑难重症或严重创伤的医疗,包含从发病伊始,经救护运送,到进入急诊室或转手术室进行手术,或最后转入ICU的全过程.危重病医学以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及药理学为基础,应用先进的床边监测技术,加以细致的临床观察,对危重病情况下的机体反应,各系统功能的改变及其相互关系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加强医疗意味着集中优良的技术装备,集中精干的医师护士,应用先进的诊断方法和监测技术;也意味着早期发现病人的病情,以高度应变能力,及时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并以精心护理和高效率的工作,挽救危重病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6.
第十四届亚太危重病医学大会暨第七届全国危重病医学学术会议通知由亚太危重病医学会联合会(APACCM)主办,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CSCCM)和中国科协承办的第十四届亚太危重病医学大会暨第七届全国危重病医学学术会议将于2006年8月26至29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教授任大会名誉主席。CSCCM主任委员陈德昌教授任大会主席。会议主要内容涉及全身性感染、ARDS、急性肾功能衰竭、液体复苏与组织灌注、微循环、机械通气、持续肾脏替代治疗、营养支持、神经功能评价与支…  相似文献   

7.
第十四届亚太危重病医学大会暨第七届全国危重病医学学术会议通知由亚太危重病医学会联合会(APACCM)主办,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CSCCM)和中国科协承办的第十四届亚太危重病医学大会暨第七届全国危重病医学学术会议将于2006年8月26至29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中国病理生理字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教授任大会名誉主席。CSCCM主任委员陈德昌教授任大会主席。会议主要内容涉及全身性感染、ARDS、急性肾功能衰竭、液体复苏与组织灌注、微循环、机械通气、持续肾脏替代治疗、营养支持、神经功能评价与支…  相似文献   

8.
刘彤华,医学博士,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教授。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一直从事胰腺癌的研究,曾因胰腺癌的研究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次,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  相似文献   

9.
危重病医学是现代医学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医学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以治疗和研究危重病为宗旨的专业科.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作为危重病医学的临床基地,是医院中危重病人集中治疗的场所.  相似文献   

10.
脊椎滑脱撑开复位固定装置(DRFS)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启彬现任北京协和医院骨科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康复协会理事、《骨科并发症防治杂志》常务编辑、《现代外科杂志》编委。从事骨科临床与研究30年。“脊柱侧凸症研究“曾获卫生部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主编专著四本:《脊柱侧弯的预防与治疗》、《脊柱外科新手术》、《石油化工中毒与工伤急救医学》及《前膝痛》,发表于国内外的中、英文论文有30多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