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老年人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秦安市人民医院近几年来老年病例(年龄〉60岁)462例LC患者病例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除5例中转开腹外,其余均顺利结束手术,无胆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手术前对上述危险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对成功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县级医院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方法和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某医院194例胆囊结石行LC的临床资料,其中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168例、胆囊息肉6例、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20例。结果:经LC治愈186例,平均住院时间5.2天。中转开腹8例,其中1例高位胆管损伤转安医大手术治愈,胆囊癌1例、胆囊床出血1例、胆囊十二指肠内漏1例、胆囊三角区粘连局部解剖不清4例经开腹手术治愈。手术并发症6例。结论:县级基层医院开展LC手术应分阶段,根据手术医生技术熟练程度严格掌握适应证,逐步扩大适应证,对于存在危险因素的患者应及时选择开腹手术,避免胆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中选择性胆道造影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6例行LC术中选择性胆道造影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中选择性胆道造影全部成功,发现胆总管结石17例,均一次性手术治愈.胆总管过长或变异5例.术中无一例发生胆道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LC术中选择性胆道造影简单易行,能有效降低胆道残余结石及胆管损伤发生率,对提高手术的疗效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LC术后引起医源性胆道损伤及并发症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276例LC手术临床资料。结果276例LC手术有266例术后3~5天痊愈出院,有9例出现损伤及并发症,1例术后2周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LC术应严格遵从手术指证,不能无限度扩大适应症,LC也有禁忌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LC)术后近期腹痛的原因,以便采取积极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LC后近期腹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再手术治疗7例,非手术治疗18例.结果 损伤性因素5例,其中术后胆漏4例,腹壁戳孔结石残留1例;非损伤性因素20例,包括胆总管结石5例,胆道蛔虫症2例,急性胰腺炎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例,胃癌1例,胆道功能紊乱10例.25例患者均治愈.结论 完善LC术前检查,重视术中、术后的每一个环节是减少LC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手段.方法 总结分析我科8例LC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预防对策的临床资料.结果 肝外胆管损伤2例,术中胆囊动脉出血2例,皮下气肿1例,胆汁漏1例,肠管损伤2例.结论 基层医院严格掌握LC适应证,术中熟悉局部解剖和变异,正确处理好Calot三角,精准操作,不可盲目自信,是预防手术并发症的关键,必要时果断中转手术.腹腔引流也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周伟 《现代保健》2010,(21):100-101
目的总结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经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儿年来笔者所在医院施行的863例LC手术的情况及处理方法。结果全组完成LC手术855例,中转开腹8例,中转原因为:胆囊三角区呈冰冻样改变3例,Mirizzi综合征2例,术中出血不能控制2例,术中胆总管损伤1例。LC术后严重并发症2例而再次手术。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操作细致,重视胆囊三角区结构变异的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LC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结构不清、致密粘连而分离极为困难以及术中出血、损伤难以处理的病例应果断中转开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农村医院在行LC术医源性胆道损伤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对本院从2002年至2007年6月开始电视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胆道损伤病例回顾及以往遇到的病例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LC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发生率在众多情况下是可以预防的,一旦损伤及时修复,可以达到满意效果。结论农村基层医院开展电视腹腔镜手术可行,培养和提高专业医师的技术水平和手术技巧,对防止LC医源性胆道损伤很有必要,根据胆道损伤的类型及程度,选择合适的修复手术是治疗效果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张新建 《中国校医》2009,23(4):462-463
医源性胆道损伤是指传统上的开放性上腹部胆道手术时的肝外胆道损伤.近年来随着腹腔镜(LC)胆囊切除术的推广,胆道损伤亦屡见报道.医源性胆道损伤是胆道手术中少见但后果严重的并发症,胆管损伤的发生率为0.3%~0.6%[1].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农村医院在行LC术医源性胆道损伤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对本院从2002年至2007年6月开始电视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胆道损伤病例回顾及以往遇到的病例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LC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发生率在众多情况下是可以预防的,一旦损伤及时修复,可以达到满意效果。结论农村基层医院开展电视腹腔镜手术可行,培养和提高专业医师的技术水平和手术技巧,对防止LC医源性胆道损伤很有必要,根据胆道损伤的类型及程度,选择合适的修复手术是治疗效果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经验并探讨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3~2006年完成的32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306例LC成功切除胆囊,手术成功率为94.4%;中转开腹4例,发生率1.2%;术后胆漏2例,发生率0.6%;术后出血5例,发生率1.5%;胆管损伤1例(0.3%);胆管残留结石7例(2.1%)。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充分体现了微创外科的优点,其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对腹腔器官干扰小、手术时间短、患者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而严格的术前检查和规范的LC操作技术可大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必要时需果断中转开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aic cholecystectomy,LC)的经验和体会。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完成370例(96.8%),中转开腹12例(3.2%),其原因为胆总管横断损伤1例(行端端吻合及T管引流),其余11例因胆囊病变本身、广泛粘连、分离困难、解剖不清等原因而中转。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完成者置腹腔引流管60例,手术时间20~120min,术后住院3~6d,均恢复良好,无胆漏、无术后出血、无感染、无腹腔积液等。结论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必须把并发症的预防放在首位,重视引流,适时中转开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13例患者的Il盘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患者术前均诊断为单纯胆囊结石,胆囊内伴有多发性小结石,均有右上腹或剑突下疼痛病史,1例转氨酶升高,3例伴胆囊颈部结石嵌顿,胆总管增粗2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未行MRCP检查。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因出现不适症状发现胆总管结石,其大小与胆囊内小结石相当,6例经保守治疗结石自行排出,7例手术治疗治愈。结论:详细复习病史资料,及时补充检查,正确的操作方法是预防此并发症的关键。采用保守治疗可使部分结石自行排出,EST治疗为首选手术方式,必要时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LC中胆管操作的原因、预防、处理方法.方法:对LC中出现的3例胆管损伤病人的手术经过和治疗经过进行分析.结果:3例患者均在术中发现胆管损伤并及时处理,痊愈.结论:对胆囊三角区解剖结构的熟悉和熟练操作技术是预防胆管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中非肝外胆管损伤性胆漏的预防及术后的治疗。方法 对 1 6例LC术后非肝外胆管损伤性胆漏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例经手术治愈 ,1 5例经非手术治愈。 1 5例(93 75 % )获得随访 ,随访 3个月~ 2年 ,效果优。结论 胆漏的预防主要是对可疑迷走胆管应夹闭 ,胆囊床应普遍电凝 ;胆囊管应牢固夹闭 ,并用剪刀剪断。治疗上有弥漫性腹膜炎者需立即手术治疗 ,否则可行保守治疗。有引流管者 ,保持引流管通畅 ,必要时加用鼻胆管引流 ;无引流管者 ,可在B超引导下穿刺抽液或加用鼻胆管引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并发胆管损伤、胆漏和出血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19例L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19例患者中216例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3例中转开腹(1.37%)。胆囊动脉后支撕脱出血5例(2.27%);术后发生胆漏4例(1.82%)。结论肝外胆管、迷走胆管损伤及胆囊管残端钛夹脱落是LC术后胆漏的主要原因。正确解剖Calot三角,尽量靠近胆囊壁分离处理胆囊动脉、胆囊管,适当放宽中转开腹指征,可以预防胆漏和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