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北宋苏颂主编的《本草图经》引用孙思邈文献原文18则,涉及的《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千金月令》,均为北宋本或更早的版本,具有较高的校勘价值和辑佚价值。《本草图经》所引《备急千金要方》与今传本《备急千金要方》及古本《孙真人千金方》互有异文,这些异文有些是苏颂等人化裁所致,有些则是因为所据版本不同所致,据前者可校正、补...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新雕孙真人千金方》与《备急千金要方》的对校研究,发现北宋校正医书局整理《千金要方》时增补了大量新内容.这些新增的医学资料,有些与同样经过宋人校定的《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金匮要略方论》、《脉经》、《针灸甲乙经》中的内容基本一致.认为目前尚不能断言宋人直接采用了这些书的内容,但极有可能是搜集了大量当时相关的文献材料,用以完善和补充校正医书局所有的校定之书.  相似文献   

3.
《千金要方》宋校本与新雕本篇次篇题异同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校本为北宋校正医书局校注本《备急千金要方》,新雕本指20世纪90年代从日本回传中国的《新雕孙真人千金方》(存20卷)。该本在较大程度上保存了原著原貌。宋校本与新雕本在篇章结构及文字内容上多有出入。将两种传本相应的篇次篇题详加对照,在查明宋人改动《千金方》篇次结构的基础上,探求其修改《千金要方》的中医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现今《千金要方》之通行本为北宋校正医书局校定的《备急千金要方》(1066年),宋人自序整理该书时据其他典籍增补了大量新内容。由于未经宋人刊行的《千金要方》不见流传,后人对其增补原书的具体内容缺乏全面的了解与认识。十余年前回传国内的《新雕孙真人千金方》及其在较大程度上保存了唐代写本旧貌的版本特点,为考证宋人增补《千金要方》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依据。笔者发现宋人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补充的医学资料,有一部分与《千金翼方》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千金要方》两种重要传本《备急千金要方》、《新雕孙真人千金方》在内容上多有不同,其中在方剂文献方面的差异特别值得重视。宋人对《千金要方》原书的散剂相关内容进行了诸多改动,包括论述散剂的章节与内容、药味计量单位、药味重量、散剂制法等,其所有的改动均无任何标示,书前的“凡例”亦无任何说明。从内容来看,由于增补了诸多散剂相关医学资料,宋校本较之新雕本显然更为丰富,书籍的章节编排更为明确合理。作为中医临床百科全书,宋校本更便于阅读与使用。但从传统的文献整理的角度来看,径改原书确为学者之大忌。  相似文献   

6.
宋校本<千金要方>即现今通行本<备急千金要方>,北宋治平三年(1066年)由国家设立的校正医书局整理校定并刊印.在该版本新增的<新校〈备急千金要方〉序>、<新校〈备急千金要方〉例>及<校定〈备急千金要方〉后序>中,宋人从不同角度自叙对<千金要方>进行了全面整理,主要包括改动篇章结构、调整条文顺序、修定讹谬、补充遗佚、删除重复等.20世纪90年代以前,由于未得见宋以前<千金要方>其他较为完整的版本,中医界对宋人整理<千金要方>的基本原则及具体做法缺乏了解与认识.<新雕孙真人千金方>(存20卷)为20年前从日本回传中国的<千金要方>重要版本.该本当为刻于宋仁宗年间(960-1064年)的民间书坊刻本,在较大程度上保存了<千金要方>原著旧貌.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千金要方》宋校本与《新雕孙真人千金方》的对校研究,发现宋人整理《千金要方》时增补了大量新文献,其中有些与宋校《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金匮要略方论》、《脉经》、《针灸甲乙经》等书中的相关内容相合,推断宋人校订这5本医书的时间虽异,但其内容是相互关联的,推测是宋人搜集了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用以修订、补充其所校之医书,此为考察宋人整理中医古籍的原则与方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宋代校正医书局改编《千金要方》的新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一书,现存有二种传本,一种是宋代校正医书局的校注本《备急千金要方》;另一种是未经宋人校改的宋刊本《孙真人千金方》(现存20卷)。这二种传本无论是在篇目次序(包括同一篇中的条文次序)还是在文字内容上,都有较大的出入。关于这种差异的形成原因,几年前我们已经撰文做了初步分析,而新近的研究又进一步发现了解释这些差异的新证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枳实薤白桂枝汤在宋校《金匮要略》《外台秘要》《备急千金要方》文献记载的对校研究,参考《新雕孙真人千金方》《医心方》相关内容,发现该方在汉唐五部医书中主要有两个版本:"薤白半斤""水五升"煎煮时间短、服用量小的枳实薤白桂枝汤适用于"心中痞"的轻症胸痹,以《金匮要略》《外台秘要》中的该方为代表;"薤白一斤""水七升"...  相似文献   

10.
《千金翼方》旧署孙思邈撰,为辅翼《备急千金要方》之作。今本《千金翼方》与《备急千金要方》内容有重复处,学术观点有原则性不同处。今本《千金翼方》与《外台秘要》所引《千金翼方》不同,都非《千金翼方》原著。今本《千金翼方》的作者不是《备急千金要方》的作者孙思邈。  相似文献   

11.
山田业广是江户中末期日本著名的汉方医学考据学专家、文献学家,《千金要方读书记》是其代表著作之一。山田业广以江户医学馆模刻宋版《千金要方》作为底本,取元刊本、正德本、万历本、嘉靖本、手抄真本等为校本,对《千金要方》进行研究并完成《千金要方读书记》的撰写。以上几种版本是当时乃至现在所存《千金要方》之最善者,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山田业广在《千金要方读书记》中运用熟稔的考据学知识,对《千金要方》进行精良的考证,纠正讹误、阐发文义、判断俗字等方面为其所得;但新颖见解较少,并存在误校误训之处。  相似文献   

12.
《鸡峰普济方》是一部宋代方书,作者佚名,一般以为该书作者为张锐或孙兆,但缺乏足够的证据。通过系统考证有关文献,确定该书作者是宋代名医张锐而不是孙兆。  相似文献   

13.
孙思邈《千金方》中的佛教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孙思邈生活的年代是佛教盛行的时期。他与南山宗创始人道宣过从甚密。孙氏撰著《千金方》时 ,博采众家 ,其中包括佛家。佛教对《千金方》的影响表现有三 :一是佛教教义的直接影响 ,主要在医德方面 ;二是佛教传入所带来的以印度医学为主的域外医学 ,诸如四大说、万物是药、万病丸、医方、养生保健等 ,佛教起到载体的作用 ;第三是医僧在治疗脚气病等方面的成就。佛教对《千金方》的影响远远不及道教  相似文献   

14.
隋唐时期为小儿咳喘文献的积累时期,这个时期的重要中医著作《诸病源候论》记载了嗽候、咳逆候、病气候3个病症,它们是小儿咳喘病证的早期文献积累。《备急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收录部分小儿咳喘方药,经作者毕生临床经历验证,是小儿咳喘病证较早的临床资料。宋代为小儿咳喘文献的奠基时期,此时问世的《小儿药证直诀》确立了小儿咳喘病证辨证论治纲领。另一部儿科医著《幼幼新书》,则是宋代及其以前论述小儿咳喘内容最为丰富详细的中医文献。  相似文献   

15.
《备急千金要方》为唐代医书集大成者,内容涵盖十分广泛,其病证分类方法,上承《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诸病源候论》,下启后世诸家,有很多独创之处,从一个侧面体现出当时的临床医学对很多疾病的认识已相当成熟,直到现代,对于今人认识疾病,探讨疾病病机仍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妇人良方》系南宋陈自明所撰 ,该书是我国第一部内容完备的妇产科专著 ,成书于嘉熙元年 (12 37年 ) ,至今已有 76 0余年历史 ,流传既久 ,版刻纷杂 ,据《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著录 ,其各种版本多达 30余种。今亲考存世的各种版本 ,以元·勤有书堂本为底本 ,经与众多版本比较 ,认为元·勤有书堂本保存良好 ,字迹工整且很好地反映了陈氏原著的面貌。  相似文献   

17.
《素问》王冰注使用祖本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王冰序,王冰在整理《素问》时使用了不同的版本,但并未说明以何本作祖本。根据对王冰序、《素问》新校正等提供的有关材料进行的分析,认为王冰所用祖本虽源自梁代传本,但不是全元起本,似应是张公秘本;今存《素问》中有些篇文结构应是祖本旧貌;祖本与全元起本、《针灸甲乙经》及《太素》应属不同传本系统。  相似文献   

18.
南宋医家陈自明《外科精要》一书,于外科之创设,有发凡起例之功,是中医外科学史上的重要著作。系统梳理该书传世诸版本的源流承递,并实地考察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所藏的3种版本,经研读比较,认为以日本津轻氏校刻之《真本外科精要》为最佳。此本较好地保存了陈氏原著旧貌,且校勘精审,洵为研究陈自明及宋代中医外科学术思想之善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