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升陷汤出自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主治胸中大气下陷等诸症,功在益气升阳。近年来,除运用于胸中大气下陷所致之胸闷、气短等症外,也常用于眩晕、厥证等病。山东省中医院心内科李晓主任医师根据本方宗旨,灵活化载,治疗1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收效甚佳,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升陷场派出《医学衷中参西录》,系取补中益气场2升提法而成。主治胸中大气焰而不开、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似乎喘、或气借、将停、危在顷刻老。余遇一女性患者27岁。自述1月前在田间劳动突然胸闷憋气.气喘气短微喷。曾先后在村卫所、县医院及青岛大医院诊治乏效。邀余诊治,见其作态虚胖气喘,息短,脉沉迟而弱,舌谈胖嫩,属肺气下陷。肺主一身之气,位在胸中,肺气下陷致气短而喘.肺朝百脉,肺气虚则朝会不利,故脉沉迟而弱。正是升陷汤主治立证。遂投以升陷汤。药用生黄茂609,知母10g,柴胡6g,桔梗eg,开麻6巴方中.重用黄茂为…  相似文献   

3.
活心源口服液中丹参素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活心源口服液中丹参素含量的测定黑龙江省药品检验所郭志敏绥化地区药品检验所高桂芹活心源口服液是由丹参、降香两味中药组成,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功效,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冠心病的胸中憋闷、气短、心绞痛等症,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该品中丹参素含量,方法可...  相似文献   

4.
孙朝宗应用经方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小剂四逆汤治疗冠心病病例1傅某,男,56岁。1993年9月11日初诊。“冠心病”病史,中西医治疗数月疗效不显。刻下胸中苦闷,不时作痛,痛时左侧较重,有沉重感,阴天疼痛频繁,时出虚汗,形寒畏冷,四肢不温,脊背畏冷较重,过劳则心悸汗出,气短似喘,口淡...  相似文献   

5.
升陷汤是张锡纯所创立,用于治疗“大气下陷汤”诸症。该方由生黄芪、柴胡、升麻、知母、桔梗组成,治疗胸中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李晓教授灵活化裁,在治疗冠心病上取得明显疗效。现将其临床验案1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升陷汤为近代医学家张钖纯所创制,由生黄芪12克、知母12克、柴胡4.5克、桔梗4.5克、升麻3克所组成。主治胸中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等症。方中黄芪大补元气,且升下陷之阳;升麻、柴胡助黄芪鼓舞清阳上升,桔梗载药上浮,以达胸中;知母苦寒而润,以制补气升阳药之  相似文献   

7.
胸中大气紊乱医案高××,男,27岁,铁路工人。1993年3月25日初诊。代诉;于当日下午5时,因骑摩托车险与汽车相撞,不慎栽到4米深的路沟,当时人事不省,后被路人相救苏醒,送入我院。来诊时,患者不停地呼叫,气短,胸憋、胸痛。查体:急性痛苦面容,惊恐貌...  相似文献   

8.
<正>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次序的异常。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心悸、胸闷、乏力、气短等症状,属于中医学心悸、怔忡等范畴。中医认为该病病机主要是气血阴阳亏虚、痰饮瘀血阻滞所致,其与张锡纯所论"大气下陷"关系密切。1大气的涵义及作用张锡纯认为胸中大气为上焦阳气:"大气者,原以元气为根本,水谷之气为养料,以胸中之地为宅震也。""至胸中之气,独名为大气者,诚以其能撑持全  相似文献   

9.
升陷汤是张锡纯治大气下陷主方,"治胸中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其兼症,或寒热往来,或咽干作渴,或满闷怔忡,或神昏健忘,  相似文献   

10.
升陷汤是张锡纯先生所创立(见《医学衷中参西录》),用于治疗"大气下陷汤"诸症。该方由生黄芪、柴胡、知母、桔梗、升麻组成。治胸中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申××,男,23岁,南京籍,工人,未婚,住院号5105。因十年来劳累后心跳气短,二旬来发热不退,于1960年8月31日入院。緣患者于少年时因家貧而做童工,負重劳累,并且經常涉水,至1952年起常感心窩部发闷,劳累后辄心悸气短,胸中痺塞,当时末加注意。  相似文献   

12.
升陷汤是张锡纯治大气下陷主方,“治胸中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其兼症,或寒热往来,或咽干作渴,或满闷怔忡,或神昏健忘,种种病状,诚难悉数。其脉象沉迟微弱,关前尤甚。其剧者或六脉不全,或参伍不调。”本文简录验案3则如下。  相似文献   

13.
吕新亮  阎美凤 《新中医》2001,33(9):66-67
升陷汤出自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由黄芪、知母、柴胡、升麻、桔梗组成,主治胸中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之证,笔者用于治疗多种病症,疗效满意,现举验案3则。1心悸吴某,女,36岁,1990年10月5日初诊。心悸、胸闷、气短2年余,活动加重,伴头晕,心烦,身倦乏力,不思饮食,带下量多、色黄、臭秽,少腹坠胀,双下肢浮肿,舌暗红而干、苔黄腻,脉沉弱无力。查心率96次/分,律不齐,二尖瓣听诊区可闻及三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示频发室早。X线胸片示两肺轻度瘀血。血清乳酸脱氢酶460U/L。西医诊为心肌炎,中医诊…  相似文献   

14.
升陷汤新用     
冉太斌  江万松 《新中医》2003,35(11):66-66
升陷汤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由生黄芪、知母、柴胡、桔梗、升麻组成。主治胸中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或气息将停,脉象沉迟微弱。笔者临床用于治疗尿潴留、胁肋疼痛、汗证等疗效满意,举验案如下。  相似文献   

15.
近代著名医家张锡纯创制的升陷汤,由黄芪、知母、柴胡、升麻、桔梗组成,功在益气升阳,原为胸中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者而设,今将其扩展运用于临床,除在大气下陷所致之胸闷、气短、心悸怔忡者适用外,眩晕、阳痿、奔豚、厥证、呕吐等病种,用之疗效亦佳。本文认为,升陷汤是一首益气升阳、调理全身气机、改善全身功能的效方,临床凡合乎大气下陷者,不拘病种,均可用本方治疗。  相似文献   

16.
理郁升陷汤出自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由生黄芪、知母、柴明、桂枝、当归、乳香、没药组成。原治胸中大气下陷,兼有气分郁结、经络湮瘀等证。笔者用治产后病,收效满意,兹举例如下。例一:产后发热某女,24岁,农民,1990年4月17日初诊。产后21天,因外出临厕后遂感身体不适,每日午后身热,肢倦,3天后发热依旧(体温37.8℃),又增气短心悸,有气息欲断之感,胸中虽觉  相似文献   

17.
患者某女,56岁,因发热、腹胀、周身不适二年近日加重就诊。该患1995年元月因家务事不当,思虑过重,饮食逐渐减少,睡眠不宁,胸腹胀,胃中灼热,心跳气短,倦怠乏力,胸中烦热,四肢发热,测体温37.5℃,曾用西药解热镇痛,抗生素、谷维素、维生素、镇静等药物,中药补心安神、滋阴、补血、清热之剂等中西医多方治疗不见好转。近日腹胀加重,不思饮食,心跳气短懒言,胸腹灼热,四肢重坠轻度浮肿,肌肉消  相似文献   

18.
l心气虚证患者甲,女,28岁,农民。2008年5月31日初诊:心悸气短,倦怠无力,面色萎黄,自汗。食后少顷即觉胸脘空枵似饥,时或眼黑昏仆。舌淡,苔薄白,脉细弱。证属心气不足。盖宗气者积于胸中,  相似文献   

19.
<正> 临床常见大气下陷所致胸中满闷,气短不足以息者,而医者用开破之药,而症状逐渐加重者屡见不鲜。因此,临证时须注意,凡遇胸闷之证,应细心体察,尤以脉象能反映出大气下陷之证,以免犯虚虚之戒。实际上,大气  相似文献   

20.
赵津成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4):128-129
<正>心脏病是老年人多发病之一,临床表现为胸闷气短,前胸或后背肩胛间疼痛或发生急性或慢性心律失常,危及患者的生命和健康。中医《素问·藏气法时论》中记载:"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痛"。《灵枢·厥病》中则有"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的记载。《素问·藏气法时论》:"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甲胛痛,两臂内痛。"关于疼痛部位在胸中和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