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控制年龄因素,探讨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常规免疫指标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住院的120例MPP患儿的常规免疫指标。参考中国不同年龄及性别的健康儿童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参考值,将120例患儿分为正常或异常组,对于异常组的患儿进一步分为减少组或增多组。比较普通型肺炎支原体肺炎(GMPP)与RMPP两组患儿常规免疫指标的变化的差异性。 结果 RMPP组淋巴细胞亚群异常的患儿比例均高于GMPP组, 两组CD3+, CD19+及NK细胞百分比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多数患儿均表现为淋巴细胞计数、 CD3+、 CD4+、 CD8+及NK细胞绝对计数减少。进一步对淋巴细胞减少的亚群分析, 发现两组CD3+及NK细胞计数、 CD3+及NK细胞百分比、 CD4+百分比、 CD4+/CD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A、 IgM、 IgG、 Ig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T细胞及NK细胞在MPP炎性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CD4+ 细胞及NK细胞与MPP的严重程度相关, 可能是RMPP的免疫致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生儿感染不同病原体后体内相关免疫细胞及其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入选20例新生儿细菌性肺炎患儿(细菌组),15例新生儿轮状病毒腹泻患儿(病毒组),2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因子、淋巴细胞亚群。结果细菌组、病毒组和对照组间,IL-4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9,P=0.041),IFN-γ、IL-17水平在三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28、1.24,P均0.05);经两两比较发现,细菌组IL-4水平高于病毒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除CD8+细胞外,CD3+、CD4+、CD19+、NK细胞阳性率以及CD4+/CD8+,在细菌组、病毒组和对照组三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30~26.69,P均0.05)。经两两比较发现,CD3+和CD4+细胞阳性率以及CD4+/CD8+,细菌组和病毒组均低于对照组;细菌组和病毒组CD19+细胞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病毒组NK细胞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和细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病原体感染后体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变化不同,免疫功能紊乱,体内存在Th1/Th2失衡,以Th2型占主导地位。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较低,提示机体感染后细胞免疫功能减低,也可能是新生儿易感及感染后病情隐匿、病程长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EB病毒(EBV)感染患儿外周血游离EBV-DNA拷贝数,淋巴细胞分化抗原表达率与EBV感染相关性肝炎的关系。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46例EBV感染肝功能正常患儿,43例EBV感染肝功能异常患儿外周血血浆中游离EBV-DNA拷贝数;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EBV感染患儿CD4+、CD8+、CD4+/CD8+、CD16+56(NK)表达率并与32例正常对照儿童进行比较。结果 EBV感染肝功能正常组与肝功能异常组患儿比较,血浆中游离EBV-D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EBV感染肝功能正常组、EBV感染肝功能异常组以及正常对照儿童的总T细胞、CD4+、CD4+/CD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EBV感染肝功能异常组患儿的CD4+、CD4+/CD8+较EB感染肝功能正常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EBV感染患儿与正常对照儿童比较,总T细胞、CD4+、CD4/+CD8+降低,CD8+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结论 EBV感染肝脏损伤及严重程度与外周血淋巴细胞分化抗原中T细胞亚群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手足口病患儿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淋巴细胞亚群在手足口病患儿中检测的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荧光染色技术检测56例手足口病患儿淋巴细胞亚群,以31例健康体检儿童做对照.结果 手足口病患儿CD3+、CD4+细胞比例及CD4+/CD8+比值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CD25+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D8+、CD19+、CD56+细胞比例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足口病患儿多发生免疫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急性白血病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水平及意义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 90例急性白血病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水平。结果 ,急性白血病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中CD3+ 、CD4+ 、CD4+ CD8+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 (P <0 0 1) ,CD8+ 高于对照组水平 (P <0 0 1) ,NK细胞 (CD1 6+ 56+ )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 (P <0 0 1) ,经治疗缓解者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达正常水平。结果表明 ,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可作为急性白血病辅助诊断指标 ,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患儿感染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0年1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86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分成危重组和重症组)的临床资料;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NK细胞亚群比例。以23例外科住院患儿的淋巴细胞亚群作为对照组来观察甲型H1N1流感患儿的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特征。结果 (1)CD3+、CD3+CD4+、CD3+CD8+亚群百分比:重症组和危重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而该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CD3-CD19+、CD19+CD23+亚群百分比统计结果示危重组>重症组>对照组,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3)CD3-CD16+CD56+亚群百分比在重症患儿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危重组较其他两组均有显著下降;(4)CD4+/CD8+比值在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甲型H1N1流感患儿感染后细胞免疫功能存在明显紊乱:T淋巴细胞受到全面抑制,B淋巴细胞激活参与病毒的清除,NK细胞比例的降低与危重患儿的病情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采用免疫抑制治疗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儿的效果及与治疗前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类比例的关系。方法选取本科2000-2007年收治的43例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急性AA患儿,依据治疗结果将患儿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对2组患儿治疗前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类比例进行统计学分析。进一步将有效组患儿根据CD4+/CD8+比值分为3组:比例正常组,比例倒置组及比例超高组,分别将该3组CD4+/CD8+比值与治疗无效组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免疫抑制治疗有效组与免疫抑制治疗无效组比较,有效组中CD4+/CD8+比例倒置及超高患儿与无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组治疗前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类中CD8+CD28+及CD8+CD28-细胞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有效组患儿CD8+CD28+/CD8+CD28-比值显著高于治疗无效组。结论急性AA患儿治疗前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8+CD28+/CD8+CD28-细胞比例对预测免疫抑制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可有针对性的为急性AA患儿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中国汉族健康儿童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入托、入学体检,或术前查体及术后复查(均为对免疫功能影响不大的疾病)的0~18岁汉族儿童为研究对象。按年龄分为婴儿组(28d至12个月),幼儿组(~3岁),学龄前组(~7岁),学龄组(~12岁)和青春期组(~18岁)。采集外周血以双色及四色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亚群T细胞(CD3+CD19-)、CD4+T细胞(CD3+CD4+)、CD8+T细胞(CD3+CD8+)、B细胞(CD3-CD19+)和NK细胞(CD3-CD16+CD56+)相对计数及CD4+/CD8+比值。比较各年龄组不同性别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的差异,建立正常参考值范围。结果由于青春期组所收集的标本数较少,将该研究对象组予以删除。最终纳入28d至12岁儿童592例。①婴儿组T细胞、CD8+T细胞百分比与CD4+/CD8+比值性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幼儿组CD4+T细胞、CD8+T细胞百分比与CD4+/CD8+比值性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学龄组CD4+T细胞百分比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除了男童T细胞百分比各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男女儿童各年龄组间外周各血淋巴细胞亚群分布总体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行男女儿童淋巴细胞亚群不同年龄组间两两比较,发现多个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男女儿童T细胞、CD8+T细胞和NK细胞百分比随年龄增长均呈逐渐升高趋势;CD4+T细胞、B细胞百分比及CD4+/CD8+比值随年龄增长均呈逐渐降低趋势;男女儿童T细胞、B细胞、NK细胞百分比和CD4+/CD8+比值升高或降低的程度略有不同;④中国汉族健康儿童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特点与欧、美、非洲国家儿童相比存在相似的升高或降低的趋势,但数值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儿童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存在年龄和性别的差异。本研究成功建立中国汉族28d至12岁健康儿童淋巴细胞亚群相对计数正常参考值范围。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肠套叠患儿细胞免疫状况的变化.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肠套叠患儿急性期及对照组外周血T辅助淋巴细胞Th1和Th2的百分率、CD3、CIN+、CD8+、NK细胞、B细胞百分率及C1N/CD8比值.对10例肠套叠恢复期患儿复查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肠套叠患儿急性期外周血Th1细胞百分率(15.98±9.83)%明显低于对照组(20.83±6.79)%(P<0.05);肠套叠组Th2细胞百分率(5.48±1.86)%较对照组(4.31±2.02)%明显增高(P<0.05).Th1/Th2比值,肠套叠组为3.51±2.49,对照组为5.89±3.14,二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急性期NK细胞百分率明显降低(P<0.05),但肠套叠组B细胞、CD3、CIN+、CD8+及CD4/CD8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10例肠套叠缓解期患儿淋巴细胞亚群结果表明,NK细胞百分率显著升高(P<0.05),其他各项指标在急性期与缓解期无明显差异.结论 肠套叠患儿最重要的免疫异常是Th1/Th2细胞比例和功能失衡,主要表现为Th2细胞应答优势存在,Th1/Th2显著降低.肠套叠急性期肠道抗感染免疫力下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检测川崎病(KD)患儿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的临床价值。方法入选388例KD患儿,160例感染发热性疾病患儿,85例健康体检的正常对照儿童;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和B淋巴细胞绝对值和百分比,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Ig G,Ig M,Ig A和补体C3、C4水平。结果与感染发热性疾病患儿及正常对照儿童相比,KD患儿B细胞、补体C3和CD4/CD8比值显著升高,而CD8+T细胞和NK细胞百分比下降,CD3+T细胞的绝对值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淋巴细胞亚群和补体可作为鉴别KD和了解KD发病机制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