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几种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的手术方式。方法收集2007年2月-2010年6月28例29眼慢性泪囊炎,行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的病例,分别行单纯吻合瓣悬吊术,吻合口填充明胶海绵加前瓣悬吊术,吻合口填充医用吸血海绵或导尿管术。结果 26例27眼治愈或好转,有效率93.1%。结论本文几种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疗效确定,可针对不同病情采取不同的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简化改进的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效果。方法在传统的泪囊鼻腔吻合术的基础上进行了4方面改良:内眦韧带不断离;做泪囊和鼻粘膜两个“U”型瓣,两瓣上面填充可止血和吸收的明胶海绵;两瓣间无需缝合;术中及术后不放置引流管。结果23例(26眼)观察2—10月,25眼恢复了汨道功能,无溢泪或溢泪减少。1例阻塞。结论改良的泪囊鼻腔吻合术方法简便,疗效确切,治愈率高,适用于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3.
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 探讨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只缝合鼻腔粘膜前瓣与泪囊前瓣的改良术式治疗慢性泪囊炎32例38眼。结果 治愈27例33眼,占87%,好转5例5眼,占13%,总有效率为100%。结论 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手术操作简便,只缝合前瓣,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容易掌握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角瓣式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192例(201眼)慢性泪囊炎应用三角瓣式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术后随访3~24月。结果全部192例(201眼)随访3月成功201眼,其中144例(146眼)随访3月以上(最长随访24月,平均15.33月)成功146眼。结论三角瓣式泪囊鼻腔吻合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陈冰  张珊瑚 《国际眼科杂志》2014,14(7):1342-1343
目的:探讨改良式泪囊鼻腔吻合术联合泪道置管治疗慢性泪囊炎合并泪管狭窄或阻塞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7/2011-09在我院行改良式泪囊鼻腔吻合术联合泪道置管治疗56例慢性泪囊炎合并泪管狭窄或阻塞患者。 结果:术后3 mo拔管后行泪道冲洗全部通畅,随访2 a后有效率达95%。 结论:改良式泪囊鼻腔吻合术联合泪道置管治疗慢性泪囊炎合并下泪管狭窄或阻塞手术操作简便,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6.
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方法 256例(281眼)施行改良式泪囊鼻腔吻合术,即术中不切断内眦韧带、骨窗较大且低位、吻合腔填塞明胶海绵、只吻合泪囊前叶并悬吊固定于泪前嵴骨膜上、必要时于泪道内置人硅胶软管.结果 术后随访6月至3年,治愈273眼(97.15%),有效6眼(2.14%),无效2眼(0.71%).结论 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具有操作简便,成功率高,是治疗慢性泪囊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鼻腔粘膜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中的作用.方法 44例(44眼)慢性泪囊炎施行鼻腔粘膜瓣改良术式,泪囊瓣与鼻粘膜瓣根部吻合,鼻粘膜瓣自前向蒂部剪开呈前2/3、后下1/3斜行上下两瓣.结果 改良式患者症状消失,吻合口通畅,无明显肉芽增生.术后多次冲洗泪道均通畅,44例全部成功.结论 改良式病人症状消失,鼻腔吻合口肉芽增生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8.
明胶海绵在泪囊鼻腔吻合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7,他引:2  
目的探讨压缩的明胶海绵在泪囊鼻腔吻合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40例(44眼)泪囊鼻腔吻合术,先缝合鼻黏膜泪囊后瓣,再将两片20 mm×60 mm×5 mm的吸水性明胶海绵重叠,3层折叠成20 mm×20 mm×15 mm大小,以皮质类固醇及抗生素注射液软化后,用蚊式血管钳夹持,直视下填入泪囊鼻腔吻合道内,然后向明胶海绵内注射地塞米松及庆大霉素,待吸水膨胀明胶海绵完全充填吻合口后间断缝合泪囊鼻黏膜前瓣。结果无出血39例(43眼,97.73%),轻度出血1例(1眼,2.27%)。无鼻胀痛30例(34眼,占77.27%);轻度鼻胀10例(10眼,22.73%)。0级炎症反应8例(10眼,22.73%),Ⅰ级炎症反应32例(34眼,77.27%)。功能治愈39例(43眼,97.73%),无效1例(1眼,2.27%)。结论压缩明胶海绵充填吻合道,对止血、防止粘连、抑制纤维化及减轻吻合口收缩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泪囊鼻腔吻合术改进术式及填塞物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在泪囊鼻腔吻合术中改进术式及吻合腔内填塞的效果。方法58例(62眼)慢性泪囊炎施行改良式泪囊鼻腔吻合术,吻合瓣前壁悬吊固定,使吻合腔不易塌陷;在吻合腔填塞可吸收快速止血栓或明胶海棉,避免术后拔沙条填塞物所引起的鼻腔出血。结果本组术后吻合口开放通畅,鼻腔未见出血,术后5天冲洗通畅,58例全部成功。结论手术操作方便,术后病人反应良好。无鼻腔出血,无头痛等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0.
Hu L  Zhou J 《眼科学报》2010,25(1):19-21
目的:探讨改良的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式联合泪道置管治疗泪囊黏液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23眼)泪囊黏液囊肿行改良式泪囊鼻腔吻合术,并联合泪道置管,术后行泪道冲洗,并观察泪溢情况.结果:23例患者,1例术中改为泪囊摘除术,20例完成12个月的追踪观察治疗,1例术后6个月失访,1例12个月时失访.随访1个月,22例患者术后泪囊囊肿均消失,外观明显改善;随访12个月,20例患者中18例溢泪症状完全消失,所有患者泪道冲洗通畅,仅1例患者因泪溢症状对手术疗效不满意.结论:改良式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联合泪道置管治疗泪囊黏液囊肿,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采用改良的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鼻泪管阻塞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我科所做的879例采用改良的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鼻泪管阻塞患者的术后效果。结果本组病例中797例(90.7%)达到手术治愈,解除烦恼溢泪症状。结论我科所采用改良的泪囊鼻腔吻合术是治疗鼻泪管阻塞患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回顾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2018 年1月至2019年1月采用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联合人工泪管植入治疗的16例小泪囊慢性泪囊炎患者的疗效。术后6个月15例患者痊愈,1例患者泪道冲洗通畅,但溢泪症状存在,手术有效率达到93.75%。 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联合人工泪管植入术治疗微小泪囊慢性泪囊炎手术疗效确切,是治疗此病的有效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鼻腔泪囊吻合术联合泪道义管置入,治疗慢性泪囊炎经泪道逆行置管失败后的效果.方法 21例(27只眼)慢性泪囊炎经泪道逆行置管失败后,施行改良式泪囊鼻腔吻合术联合泪道义管置入,即经改良式鼻腔泪囊吻合术中,利用含记忆合金丝的泪道探通导引针行义管U形置入.结果 术后随访半年以上,治愈25只眼(92.59%),好转1只眼(3.70%),无效1只眼(3.70%).结论 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联合泪道义管置入术具有操作简便,成功率高,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经逆行泪道置管失败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74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泪囊黏膜及鼻腔黏膜单瓣吻合的改良方法治疗慢性泪囊炎。结果治愈69眼,占93.2%;好转4眼,占5.4%;总有效率98.6%。结论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手术操作简便,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容易掌握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泪囊鼻腔吻合术的吻合腔单纯以明胶海绵充填,与联合应用医用生物胶的明胶海绵充填,二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慢性泪囊炎50例50眼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眼。A组:单独以明胶海绵充填吻合腔;B组:联合应用医用生物胶的明胶海绵充填吻合腔。观察术后出血情况及泪道通畅情况。结果A组:治愈23眼(92.00%),术后出血4眼(16.00%)。B组:25眼全部治愈,无出血者(P〈0.05)。结论联合应用医用生物胶的明胶海绵充填泪囊鼻腔吻合术的吻合腔是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40例(48只眼)慢性泪囊炎采用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观察术后泪道通畅情况。结果术后完全通畅44只眼(91.67%);不全通畅3只眼(6.25%);不通畅1只眼(2.08%)。讨论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改良的泪囊鼻腔吻合术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泪囊鼻腔吻合术108例(108眼)。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每组各54例。A组行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B组行改良式泪囊鼻腔吻合术。术后随访2年,观察手术效果。结果术后1年,A组治愈42例(77.78%)、好转7例(12.96%)、无效5例(9.26%),B组治愈51例(94.44%)、好转2例(3.70%)、无效1例(1.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省时、简便,成功率高,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较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鼻内窥镜下泪道扩张引流管植入联合鼻腔泪囊造孔术与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3/2011-03来我院136例136眼慢性泪囊炎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其中行鼻内窥镜下泪道扩张引流管植入联合鼻腔泪囊造孔术66例,行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70例,均为单侧慢性泪囊炎。结果:鼻内窥镜下泪道扩张引流管植入联合鼻腔泪囊造孔术治愈60例,好转5例,无效1例,治愈率达90.9%,有效率达98.5%;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治愈64例,好转4例,无效2例,治愈率达91.4%,有效率达97.1%。采用χ2检验,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窥镜下泪道扩张引流管植入联合鼻腔泪囊造孔术与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接近,但鼻内窥镜下泪道扩张引流管植入联合鼻腔泪囊造孔术无需面部皮肤切口,创伤小,出血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76例(81眼)慢性泪囊炎采用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观察术后泪道通畅情况。结果治愈74眼(91.36%);好转5眼(6.17%);无效2眼(2.47%)。结论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32例(148眼)慢性泪囊炎采用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观察术后泪道通畅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年,治愈137眼,治愈率为92.57%,好转9眼(6.08%),无效2眼(1.35%)。结论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