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江门市人体肠道重要寄生虫病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江门市人体肠道重要寄生虫感染情况,为制定江门市寄生虫病防治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各种蠕虫卵采用改良加藤氏法;蛲虫卵用透明胶纸粘贴法。结果人体肠道重要寄生虫总感染率为34.03%,其中钩虫、蛔虫、鞭虫、蛲虫、华支睾吸虫感染率分别是6.70%、0.33%、0,65%、39.15%、27.11%。结论江门市经过系统地开展药物驱虫,人体寄生虫总感染率明显下降,尤其是蛔虫、钩虫、鞭虫等土源线虫。但华支睾吸虫和蛲虫感染率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
1988年5月—1990年4月,对鸡泽、大名两县7个自然村自然人群进行人体肠道寄生虫调查,粪检4254人,感染率为71.18%,查出人体寄生虫12种。其中蠕虫5种、原虫7种。蛲虫感染率48.37%、蛔虫32.44%,溶组织内阿米巴、鞭虫钩虫和贾第虫分别为12.06%、0.28%、1.27%和8.13%。蛲虫和蛔虫感染农村高于城镇;肠道寄生虫感染的年龄分布中,蠕虫以20岁以下、原虫以20岁以上感染较高。本次与1958年省站在我区的蠕虫调查结果比较,感染率明显下降;原虫调查乃为首次。  相似文献   

3.
海南省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和分析海南省人体寄生虫感染的现状和流行特征,评估十多年来的防治效果,为制定全省人体重要寄生虫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细则》进行。结果整群随机抽样全省5个市、县15个点7924人,调查发现人群肠道蠕虫感染率为59,40%,其中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为56.22%,查见肠道蠕虫16种,其中线虫11种,绦虫2种,吸虫3种,感染率较高的虫种是钩虫、鞭虫和蛔虫,其感染率分别为33.18%、31.35%和14.29%;多虫感染较严重,感染度以轻度感染为主,感染年龄以5—9岁和10—14岁两组为高;汉、黎、苗、回各民族感染率分率别为48.27%、64.14%、76.36%、58.96%;女性和农村居民感染率明显高于男性和城镇居民。结论海南省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和感染度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儿童蛲虫感染率略有所上升,中部地区钩虫感染率仍然居高不下,是今后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现况流行病学方法和实验室检测,调查甘肃省武都县7个村庄人群肠道寄生蠕虫的感染状况。方法根据生活水平、地理环境和交通条件等选择武都县的7个自然村,使用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在光学显微镜下检查肠道蠕虫虫卵。结果在7个村庄总共调查了673人,其中12岁以下儿童占总调查人数的肠道蠕虫感染率为44.7%,蛔虫感染率为41.2%,鞭虫感染率为10.0%,蛲虫感染率为3.6%,蛔虫和鞭虫混合感染率为6.8%。结论人体肠道寄生性蠕虫在武都县一些农村地区的感染率还比较高,肠道蠕虫感染程度与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生活水平、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和卫生条件等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海南省临高县农村居民对人体常见肠道寄生虫病的知晓情况和卫生意识,为进一步开展农村居民肠道寄生虫病的卫生宣教和防治工作提供指导性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临高县农村居民中开展面对面的调查问卷,完整问卷采纳为有效样本。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有效问卷462份,其中284名男性,178名女性。农村居民对肠道寄生虫病总知晓率为49.48%,蛔虫病、鞭虫病、蛲虫病、钩虫病及综合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74.67%、56.71%、56.49%、32.68%和26.77%。结论临高县农村居民对肠道寄生虫病总体知晓率低,重视和加强肠道寄生虫病的健康宣传,改善卫生条件,提高农村居民卫生意识,是预防肠道寄生虫病在农村居民中传播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10年来青海省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的变化规律,为进一步防治策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分布调查的实施方案进行。采用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检查肠道寄生虫感染,透明胶纸肛试法检查12岁以下儿童蛲虫感染。结果:2004年肠道寄生虫虫总感染率为9.07%,比1990年下降了75.04%,仍以蛔虫感染为主,感染率为8.89%。城市、农业区和牧业区蛔虫感染率为7.79%、10.67%和3.16%,与1990年相比分别下降79.71%、75.47%和70.74%,儿童蛲虫感染率由20.6%下降到6.65%。2004年蛔虫轻度感染者占90.42%,没有重度感染者。结论:我省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率显著降低,但仍以学龄前儿童和学生较高,农村仍是重点防治地区。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开平市人体寄生虫感染状况。方法选出有代表性的村民,作人群粪便检查和透明胶纸肛检。结果共调查粪便1516人份,检出5种肠道寄生虫,阳性人数170人,阳性率11.21%。其中蛔虫、钩虫、鞭虫、蛲虫和华支睾吸虫的感染率分别为4.68%、0.59%、0.59%、25.49%和4.42%。结论肠道线虫感染率明显下降,华支睾吸虫感染率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湖北省人体重点寄生虫病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按照《全国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细则》的要求,调查采用分层正群抽样方法,在2014—2015年选取15个县36个点农村人群开展土源性线虫病、带绦虫病、和肠道原虫调查,每个点调查250人,共调查9 718人;选取8个县10个点城镇人群开展华支睾吸虫病调查,每个点调查250人,共调查2 770人。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法)检查肠道蠕虫卵、带绦虫卵、华支睾吸虫卵,生理盐水和碘液直接涂片法查肠道原虫滋养体和包囊,对3~6岁儿童加做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蛲虫卵。结果 湖北省农村人群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1.57%,共检出肠道寄生虫8种,分别为肠道线虫4种,吸虫1种,绦虫1种,肠道原虫2种,蛲虫的感染率最高(2.55%);全省4个生态区中湘赣丘陵山地生态区肠道寄生虫感染率最高3.06%;不同年龄组间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0~69岁年龄组感染率最高(2.25%),且以钩虫为主。不同性别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性高于男性。本次调查共涉及到14个职业,仅4个职业人群发现有土源性线虫感染,不同职业间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农民的感染率最高为1.59%。结论 湖北省第3次的寄生虫病调查结果显示湖北省农村人群肠道寄生虫病感染率及肠道原虫感染率与湖北省第2次寄生虫病调查结果相比呈明显下降趋势。但农村老年人、女性、学生和学龄前儿童感染率仍然相对较高,需加强这类人群的寄生虫防治健康教育。儿童的蛲虫感染应成为今后寄生虫病防治重点。防治重点地区为农村,重点人群是小学生、学龄前儿童和文化程度低以及年龄大的农民。  相似文献   

9.
江门市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对江门市人体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该市制定今后的人体寄生虫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调查对象采取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检查肠道寄生虫卵,用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蛲虫卵,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共调查1530人,查出肠道寄生虫5种,共有521人感染,总感染率为34.05%,其中华支睾吸虫、钩虫、鞭虫、蛔虫和蛲虫的感染率分别为27.18%、6.67%、85%、0.33%和39.15%。结论经过多年的努力,江门市的寄生虫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华支睾吸虫和蛲虫的感染率还很高,今后要加强这两虫种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海南省临高县小学生肠道寄生虫病的感染情况,了解该地区肠道寄生虫病的流行状况和影响因素,为肠道寄生虫病在当地小学生中的防治提供科学数据和理论性依据.方法 2015年6~8月以临高县小学1~3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以粪便为检验物使用生理盐水涂片法、饱和硝酸钠浮聚法检查蛔虫卵、鞭虫卵及钩虫卵;使用透明胶纸粘贴法检查蛲虫卵.检出虫卵者确定为感染者,依虫卵种类不同分别计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共采集粪便标本1125份,肠道寄生虫病总感染率为48.53%.蛔虫病、鞭虫病、钩虫病、蛲虫病的感染率分别为6.13%、4.36%、0.98%、37.07%.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学生感染率分别是58.19%、48.43%、37.57%,不同年级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454,P<0.05);男学生、女学生的感染率分别是7.20%、4.27%,不同性别之间感染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65,P<0.05).结论 临高县小学生肠道寄生线虫病的感染情况仍比较严重,蛲虫病感染率最高,钩虫病感染率最低;肠道寄生虫病是该地区危害儿童健康和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之一,当地卫生部门应定期普查普治,加强卫生宣教,关注儿童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