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酒依赖患志者出现精神症状入院治疗人数逐年增多,为使病人在住院期间接受有效治疗和安全护理,早日康复,减少复发.方法 对我院慢性病区2005年8月至2006年8月收治的31例男性患者实施一系列安全护理及心理护理措施,观察其住院时问,住院的躯体症状及精神症状,出院后指导家属支持、督促,跟踪复发率.结果 发现本组病例住院天数为4~455d,平均30d,住院期间出现躯体症状14倒次,出院精神症状58例次,跟踪1年,复饮入院者5例,占16.12%,提示复饮住院卒与住院期闻实施的安全护理、健康教育及出院后家属支持、帮助、督促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护理需求,为制定护理规范和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以133例患者的家属为对象,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患者住院期间及住院后家属的生理、心理、社会及经济等方面的要求。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在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其中处于前3位的是医护人员及时准确实施治疗,患者的安全与舒适和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患者的年龄、住院次数、发病次数与家属的护理需求呈负相关(P〈0.05),家庭收入、合并躯体疾病者及家属的文化程度与家属的护理需求呈正相关(P〈0.05)。结论:及时了解家属对患者的护理需求,在给患者制定护理计划和护理措施时,除依据患者的精神症状和心理需求,还要考虑患者的年龄、家庭背景、住院次数及家属对患者的关注程度等特征,满足不同患者的护理需求,以促进患者精神康复,恢复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对酒精依赖患者及其家属实施强化健康教育,以减少患者出院后的复饮率、再住院率和延长复饮间隔时间.方法 将2009年住院的56例酒精依赖患者及家属作为观察组进行相关知识的强化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家属掌握酒精依赖的临床表现、危害,减少酗酒行为.同时将2008年50例酒精依赖住院患者进行对照,对照组仅进行一般的常规的健康教育.两组观察期均为一年.结果 在住院期间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教育时间为(34.4±9.8) h,家属平均教育时间(14.2±1.1) h,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出院一年内观察组患者复饮率为32.1%、病情复发再住院率为19.6%,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通过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强化健康教育,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复饮率、病情复发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4.
强化住院酒依赖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晶莹 《右江医学》2009,37(4):434-435
目的探讨对住院酒依赖患者及其家属实施强化健康教育,以减少患者出院后的复饮率、再住院率和延长复饮间隔时间。方法将2007年住院的56例酒依赖患者及家属作为观察组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家属掌握酒依赖的临床表现、危害,减少酗酒行为。同时将2006年50例酒依赖住院患者进行对照,对照组仅进行一般的常规的健康教育。两组观察期均为一年。结果在住院期间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教育时间为(14.4±9.8)h,家属平均教育时间(4.2±1.1)h,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出院一年内观察组患者复饮率为32.1%、病情复发再住院率19.6%,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强化健康教育,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复饮率、病情复发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5.
何新  冯亚蔚  胡春花 《海南医学》2014,(17):2647-2648
目的:探讨高位截瘫患者出院后开展压疮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对2013年1~12月期间29例高位截瘫院外致压疮未愈合出院患者采取包括住院期间的压疮预防健康教育,出院后由造口治疗师指导护理小组跟踪、培训、电话随访、电子邮件、上门访视等措施,对其实施延续护理服务。结果通过护理小组指导,由家属的护理及照顾,29例患者中伤口愈合12例,好转8例,未愈合9例。结论对高位截瘫患者出院后压疮实施延续护理,为患者提供更专业的专科护理,减少医疗费用,减轻患者痛苦及家属精神压力、社会压力,实现了患者、医院和社会卫生资源的多赢局面。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戒酒病人康复后复饮的原因及相关对策.方法 选取40例在我院住院戒酒康复的病人,进行出院跟踪随访.结果 出院后未复饮者28例,占70%,复饮者12例,占30%.复饮原因主要与缺乏有关酒方面的知识和良好的家庭支持、心理因素、家族因素及个人生活环境和生活事件等有关.结论 分析复饮原因和采取必要的应对策略是非常必要的,对戒酒后复饮的病人应根据复饮的原因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全程护理干预对酒精戒断综合征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4例,干预组44例,干预组患者入院、住院、出院后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两组患者成功戒酒与复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护理干预对防治酒精戒断综合征患者不再复饮及康复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黄德慈 《当代医学》2007,(17):99-100
目的 了解戒酒病人康复后复饮的原因及相关对策.方法 选取40例在我院住院戒酒康复的病人,进行出院跟踪随访.结果 出院后未复饮者28例,占70%,复饮者12例,占30%.复饮原因主要与缺乏有关酒方面的知识和良好的家庭支持,心理因素,家族因素及个人生活环境和生活事件等有关.结论 对戒酒后复饮的病人应根据复饮的原因进行不同的应对策略,因而分析复饮原因和进行必要的应对策略就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9.
黄德慈 《当代医学》2007,(9):99-100
目的 了解戒酒病人康复后复饮的原因及相关对策.方法 选取40例在我院住院戒酒康复的病人,进行出院跟踪随访.结果 出院后未复饮者28例,占70%,复饮者12例,占30%.复饮原因主要与缺乏有关酒方面的知识和良好的家庭支持,心理因素,家族因素及个人生活环境和生活事件等有关.结论 对戒酒后复饮的病人应根据复饮的原因进行不同的应对策略,因而分析复饮原因和进行必要的应对策略就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0.
晚期肿瘤患者的姑息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提高晚期肿瘤患者及其家属生活质量的方法。方法:对晚期肿瘤患者和家属实施姑息护理,控制症状,提供心理和社会支持。结果:通过实施姑息护理,有效控制了晚期肿瘤患者的各种躯体症状,减轻了患者和家属的心理压力,积极参与和配合治疗。结论:姑息护理能照顾患者和家属在身体、情绪和精神各方面的需求,减轻了他们的痛苦,提高了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住院慢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健康状况评估、探讨其临床特点,并制定护理对策.方法:以2009年7月5日到2010年8月5日期间,对精神科封闭病房年龄>45岁,病程>5年的72例慢性精神疾病患者的住院次数、病程、症状、诊断、合并躯体疾病诊断、用药情况、生活自理程度、家属探视频度、实验室检查异常结果进行调查.结果:77.78%的患者以阴性精神症状为主.躯体疾病共患率为59.72%,联合使用抗精神病药物者占80.56%.生活自理缺陷者占63.14%,家属对患者关心严重不足.结论:慢性精神病患者躯体、心理健康问题较严重,应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及康复训练措施,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真正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2.
刘育清  莫小红 《吉林医学》2013,(32):6855-6856
目的:探讨女精神分裂症患者月经周期的病情波动及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实施护理干预后能否预防或改善。方法:对住院女精神患者诊断精神分裂症120例,其中住院60例、出院回访60例,对其月经周期病情波动进行分析与实施护理干预。结果:精神分裂症的患者,月经周期的心理特征与病情变化表现的突出。结论:绝大多数患者的病情波动与每次的月经周期都有密切的关系,很多患者在此时期病情有不同程度的波动,护理上根据患者的生理现象及病情不同症状的特点,在女精神分裂症患者月经周期病情波动前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这对精神患者的早日康复及预防病情波动(复发)、减轻了精神疾病患者家属、社会的经济负担,起着一定的积极、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83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随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愈后结局。方法:对83例住院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病人出院8年后,采用问卷对其综合状况进行纵向追踪调查。结果:出院后复饮率为82.3%,平均每日饮酒量比过去降低(P<0.01),嗜酒者晚年躯体状况较差,部分人向酒中毒性脑病发展,患者8年后死亡率较高(30.6%)。结论:无节制饮酒对人的精神、躯体损害明显,患者晚期结局较差,应引起社会各界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正确评估慢性酒中毒性精神障碍住院患者护理措施,改进护理方法,减少住院后一周内可能发生的各种危险性。方法:对202例慢性酒中毒性精神障碍住院患者综合采取基础护理、症状护理、安全护理、心理护理等措施,使患者安全度过一周的生理戒断期。结果:202例患者经过综合护理后安全度过住院一周内的危险期,173例合并其他慢性疾病没有加重或恶化,住院期间无意外躯体伤害及死亡。结论:慢性酒中毒性精神障碍患者在住院一周内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可降低或减少住院期间带来的危险性,提高住院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服务在精神科开放病房住院患者家属对病房管理及治疗依从性的促进。方法:对60例精神科住院患者的家属在患者在接受住院治疗初期、住院期间及疾病康复期实行相应的人性化护理服务;患者出院时由家属或患者填写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对护理工作进行评价。结果:患儿住院满意度由72.60%提高到95.7%。家属住院满意度由80.00%提高到94.50%,电话回访成功率由38.4%提高到75.5%。结论:对精神科开放病房住院患者家属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可发挥家庭及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戒酒病人康复饮原因,应对对策略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50例住院戒酒康复后的病人进行讨论.结果 出院后未复饮者11例,占22%,复饮者39例,占78%,复饮原因与缺乏相关酒方面的知识,缺乏良好的家庭支持.婚姻状况较差,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及人格特征,家庭饮酒史等有关.结论 分析复饮原因采取必要的应对策略及护理.  相似文献   

17.
76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随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预后结局进行随访研究。方法:76例住院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病人出院5年后,采用问卷对其综合状况进行纵向追踪调查。结果:出院后复饮率为82.3%,平均每日饮酒量比过去降低(P<0.01),嗜酒者晚年躯体状况较差,部分人向酒中毒性脑病发展,患者5年后死亡率较高(30.6%)。结论:无节制饮酒对人的精神、躯体损害明显,患者晚期结局较差,应引起社会各界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后循环缺血患者住院期间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对48例后循环缺血患者采取护理干预,严密观察病情;及时防止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评价循证护理在后循环缺血患者住院期间的应用价值。结果 48例后循环缺血患者中,37例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9例康复出院,2例持续深昏迷,意识状态未恢复家属要求自动出院。结论后循环缺血患者住院期间经过科学有效的护理,可以提高其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而循证护理的实施,则是患者尽快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具有自残行为精神病患者的心理、生理、安全及特殊症状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自残精神病患者的症状特点,治疗经过和护理方法。结果经过有效的治疗和积极的护理,精神症状完全消失9例,好转3例,改善2例。在住院期间没有再次发生自伤、自残行为。除有1例仍在住院外,其余全部安全出院。结论本组病人虽然精神症状丰富,护理问题甚多,但只要对患者有高度的责任感,严密观察,治疗护理到位,就可以控制病人再次出现自残行为,确保病人住院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医院及家庭双重督导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两组患者及家属在住院期间均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康复训练、心理护理等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出院后由主管护士继续对患者及家属提供跟踪管理及随访指导服务,对照组患者出院后给予不定期电话咨询。持续6个月。两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督导6个月末分别采用心力衰竭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和心力衰竭知识问卷测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和心力衰竭知识的掌握程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心力衰竭知识问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家庭-医院双重督导可明显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减少心衰急性发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