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老年糖尿病病人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素萍 《护理研究》2007,21(12):3320-3321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老年糖尿病患病率逐年上升,要比50岁以下的人群高出3倍,60岁~80岁为糖尿病患病年龄高峰。目前已公认,心理社会因素对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及其转归都有一定的影响,心理护理可以提高部分病人的常规治疗效果,对病人不同的心理问题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2.
常香莲 《护理研究》2006,20(9):2477-2478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为踝关节以下部位的局部缺血,神经营养障碍和经久不愈的溃疡、坏疽、感染,严重者可致截肢,是糖尿病病人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但无论采取什么方法进行治疗,当病人不能行走或行走不便时,坐在家中或躺在床上时,往往会对生活失去信心、心情沮丧。是糖尿病病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糖尿病足病人由于各种因素不同,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3.
赵鸿艺 《护理研究》2008,22(5):1402-1403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迁延性疾病。据我国1982年-1983年间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被调查19262例死亡原因中,一半以上因素与环境和生活方式及行为模式有关,因此WHO把糖尿病归为与人类生活方式及心理应激相关的非传染性疾病,充分说明了心理社会因素的重要意义。社区心理干预是临床护理治疗工作的延续,对病人有针对性。本文采用心理支持治疗及认知行为疗法对糖尿病病人进行心理干预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病人家属的心理状况及护理效果。方法 采用SDS、SAS及自编问卷对100名病人家属进行测评,并与常模进行比较。结果 100名病人家属SDS、SAS均显著高于常模。他们最担心的是病人的生活、安全及治疗,给予病人家属相应的心理干预,可以纠正家属的不良心理状态。结论 注重病人家属的心理状态,及时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是护理工作顺利完成的重要因素,也是促进病人康复及减少医疗纠纷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门诊糖尿病病人综合治疗依从性及相关因素,为对我院门诊糖尿病病人实施护理干预提拱依据。方法采用自制的问卷对80例门诊糖尿病病人关于药物治疗、饮食控制、规律运动和血糖监测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问卷回收率100%。其中药物治疗依从性最好,饮食控制和规律运动次之,血糖监测最差。影响糖尿病病人综合治疗依从性的主要因素是没有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结论健康教育体系的不健全,是影响糖尿病病人综合治疗依从性的主要因素,门诊应重视对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与随访管理。  相似文献   

6.
Ⅱ型糖尿病的特点:95%以上为中老年病人,症状不典型,发现晚。Ⅱ型糖尿病病人的特点:经济负担重、生活压力大、心理负担重、心理矛盾重。Ⅱ型糖尿病病人的保健及健康教育应从转变观念人手,正确认识Ⅱ型糖尿病及病人,正确对待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终身服药,参与正常工作和学习,保持寿命与正常人相同。  相似文献   

7.
浅谈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手术室作为特殊的治疗场所,更显示了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的重要性。让病人心理处于最佳状态并主动与麻醉和手术医师配合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病人良好的心理状态可提高病人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性,减少术中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为一种身心疾病,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过程中,情绪因素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不良情绪会引起体内某些应激激素的大量分泌,引起糖尿病病情的反复,影响糖尿病病人的康复。有效的心理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康复十分重要。现将我们对98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张靖  颜斌兵 《护理研究》2006,20(7):1821-1822
糖尿病是慢性终身性疾病,高血糖作为刺激源影响糖尿病病人情绪、工作及生活。糖尿病病人生活方式的转变、体力的下降、性功能障碍及长期药物治疗带来的巨大经济负担严重影响病人的家庭和婚姻生活,使病人出现抑郁症状,抑郁使病人治疗依从性下降,从而影响血糖控制。本文主要探讨糖尿病病人抑郁状况对血糖控制的影响,并提出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严重烧伤是一种突发性的机体特殊创伤,同时也是一种强烈的心理和精神创伤,治疗难度大且完全恢复困难。尤其是四肢、颜面等暴露部位的损伤,可造成功能障碍、器官受损、肢体残疾及毁容等,从而导致病人心理、生理的不良反应,这些负面的反应可引起病人的心理障碍和不平衡,影响病人的认知功能,妨碍病人对现实及自身进行客观评价,直接影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曹红霞 《家庭护士》2008,6(4):344-34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病人日益增多,目前全球有2亿多糖尿病病人。胰岛素治疗是目前糖尿病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临床常用的方法是诺和灵皮下注射。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指导糖尿病病人应用诺和灵便成为一项重要任务。现将我科对应用诺和灵的糖尿病病人护理指导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是一种发病率高、增长速度快、危害严重的慢性疾病。由于病人需长期治疗,遵医行为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我们对100例糖尿病病人进行正规的综合心理干预,观察其对病人遵医行为及其病情控制的影响。现将其介始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择2004年1月—2005年1月我院内分泌  相似文献   

13.
儿童时期的糖尿病是指15岁或20岁以前发生的糖尿病。糖尿病儿童由于每天要接受各种治疗,改变了原有的家庭生活规律,并影响了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的关系,对这些问题的态度和处理方式对糖尿病儿童的心理会产生作用,影响着糖尿病儿童的治疗效果。我科2002~2003年两年共收治儿童糖尿病病人19例,现将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治疗糖尿病病人的过程时也要注重他们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如何通过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促进对糖尿病病人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呢?需要科学的掌握自己对身心两方面的健康生活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从而达到自身的健康,家人的幸福。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坏疽是由糖尿病综合因素引起的皮肤溃疡,多发于肢端坏疽等病变为临床特征的疾病,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病人致残、致死的重要因素,严重影响糖尿病病人的生存和生活质量Ⅲ。正确的换药和护理对治疗糖尿病坏疽十分重要,对于促进伤口迅速愈合,缩短疗程,减轻病人痛苦有很大作用。反之则会延缓愈合,甚至会使伤口恶化。我院中医外科护士在“祛腐生肌”原则指导下,对治疗糖尿病坏疽在换药及护理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老年糖尿病病人家属健康教育需求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莉萍 《护理研究》2004,18(8):1429-1430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一旦确诊,必须终身治疗。糖尿病病人不能长期住院治疗,随着病人年龄的不断增长,其记忆力、理解力、生活自理能力都在不断下降,为了使老年糖尿病病人在出院期间能够坚持执行各种治疗措施,建立良好的生活模式,达到有效控制疾病,减少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笔者对2003年1月-2004年1月在本科住院的85例老年糖尿病病人家属进行问卷调查,旨在为老年糖尿病病人实施有效的家庭支持提供依据及指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居家使用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中老年病人的心理弹性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抽取广州市某两家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的居家使用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中老年病人168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相关资料调查表、心理弹性量表、糖尿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医学应对问卷进行资料的收集。结果:居家使用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中老年病人的心理弹性总分为(58.20±14.26)分,心理弹性的3个维度中乐观维度条目均分(2.61±0.93)分最高。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我效能(β=0.182,P<0.001)、社会支持(β=0.487,P<0.001)以及面对(β=0.833,P<0.001)、回避(β=1.131,P=0.004)的医学应对方式是心理弹性的保护因素,而屈服(β=-1.100,P=0.003)的应对方式是心理弹性的危险因素。结论:居家使用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中老年病人的心理弹性得分处于中等水平。医务人员帮助病人建立正确的疾病应对方式,家庭以及社会提供病人心理、生活等方面的支持都能有效提高病人的心理弹性水平。  相似文献   

18.
自从采用胰岛素与抗生素治疗糖尿病后,死于酮症酸中毒与感染的糖尿病病人明显减少,而有70—80%的病人死于心血管系统的并发症或伴随症。而且糖尿病病人发生心脏病较早,发展较快,即使糖耐量减低病人亦有同样倾向。糖尿病性心脏病的严重性大于非糖尿病病人的冠心病,这与小血管病变等因素影响了心肌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9.
指血血糖的测定是监测糖尿病病人血糖的重要方法之一,其检测结果与生化法测定静脉血糖相似。在临床上常遇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高渗性昏迷、低血糖昏迷等病人,常需快速运用指血血糖仪测定病人血糖浓度,以判断其属哪一类型的昏迷及血糖水平,有利于及时指导对糖尿病性昏迷病人的诊断治疗,确保抢救和治疗的成功。  相似文献   

20.
护理干预对心理性胰岛素抵抗病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月  姚尹芳 《护理研究》2007,21(7):1911-1911
随着对2型糖尿病自然病程研究及治疗手段的不断更新,胰岛素治疗已成为控制2型糖尿病病人的病情、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有效手段。但多数病人对选择胰岛素都十分勉强,这种尽量延迟开始胰岛素治疗时问的心理障碍被定义为“心理性胰岛素抵抗”(psychological resistance,PIR)。特别是口服降糖药效果不佳及合并有急、慢性并发症的病人,由于对胰岛素认识不足,易产生不同程度的抵抗心理,遵医行为较差,从而影响治疗效果。2004年1月-2005年10月72例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或伴有各种并发症、不愿意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进行不同的护理教育,旨在通过护理干预,消除胰岛素心理抵抗,增强病人对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