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儿童意外损伤,也称为儿童意外事故,已被国际学术界确认为20世纪儿童期的重要健康问题。为此,笔者对1995~1997年3年中本院急诊(不含外伤)的儿童意外损伤172例进行分析,以期找出本地区儿童意外损伤的主要因素,为儿童意外损伤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1临...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本地区儿童意外损伤发生的特点,为制定预防儿童意外损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0~14岁少年儿童意外损伤741例病案资料的年龄、性别、损伤类别及居住环境进行分析。结果741例意外损伤儿童占同期住院儿童的9.32%,病死率1.21%,男女之比为1.6:1。交通事故是意外损伤的首要原因。各类意外损伤发生在不同年龄段有明显特点:交通事故多发生在7岁以下,占85.46%;跌落伤多发生在3岁以下,占53.38%;中毒多发生在7岁以下,占59.59%;烧、烫伤多发生在3岁以下,占93%;3例性伤害全部是10岁以下。总之各类伤害多发生在学龄前儿童,而且农村儿童意外伤害多于城镇儿童。经检验,=23.08,P〈0.05。结论农村儿童发生意外损伤多于城镇儿童,学龄前儿童多于学龄期儿童。各类损伤的发生在不同年龄、性别和生存环境有明显特点,社会、学校、家庭应重视儿童意外损伤已显得十分必要,特别是对农村及学龄前儿童采取相应预防、安全教育等干预措施,加强道路安全管理及监护,消除某些可能发生意外的危险因素,控制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保证儿童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意外损伤住院的6岁以下儿童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6岁以下儿童意外损伤的危险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分析我院1994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收治的儿童意外损伤中6岁以下儿童病例的损伤类别、年龄、性别、住院时间及费用等特点。结果:741例6岁以下儿童意外损伤占同期儿童意外损伤总住院人数的55%。意外损伤的前4位原因是烧、烫伤、意外跌落、交通事故和意外中毒。男女比为1.65:1。烧、烫伤随年龄增长明显减少,而交通事故伤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多。住院费用最高及住院时间最长的是交通事故伤。结论:6岁以下儿童是意外损伤的高危人群,在年龄、性别及意外损伤类别上有其特点。社会、学校及家庭应密切配合,研究儿童意外损伤的各种危险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232例幼儿园儿童意外损伤回顾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红  陈丽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4):1830-1830
儿童期意外损伤已被国际学术界确认为是儿重的重要健康问题。在集体儿童中,由于集居、年龄小、活泼好动、天性好奇、自我保护能力差,故常常发生意外损伤。因此,幼儿园是预防意外损伤发生的重要环节。为了能有效地预防集体儿童意外损伤的发生,我们做了永定路地区13年幼儿园儿童意外损伤的回顾性调查。  相似文献   

5.
10139名1—6岁集体儿童意外损伤情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儿童期意外损伤已被国际学术界确认为20世纪儿童的重要健康问题[1]。善待生命,预防意外死亡和暴力已引起国际广泛重视,也是儿保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试图通过对集体儿童意外损伤的调查,探讨发生原因,提出防范措施,以减少儿童意外损伤的发生,保护儿童生命安全。1 对象和方法对象为酒仙桥地区四所托幼园所1990年9月~1997年9月在册儿童10139名的意外损伤年报表(未经医院处理的不计在内)。登记表是按北京市儿童保健所的要求制定,由各园所保健医逐项填写上报。2 结 果2.1 1990年~1997年集体儿童…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儿童意外损伤的特点,以加强相应防范措施。方法 分析两年中住院及急诊抢救的儿童意外损伤528例的相关因素。结果 跌落是我市儿童意外损伤的首要原因,年龄以5岁组占首位。结论 儿童意外损伤大多数是可以避免的,抓住特点,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其发生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7.
2001年度海淀区集体儿童园内意外损伤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海淀区集体儿童园内意外损伤特点,提出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调查表形式调查2001年度海淀区园所中发生的意外事故情况。【结果】 集体儿童意外损伤存在如下特点:二级二类、无级无类园发生多;冬春季节、3~4岁男童易发生意外损伤;损伤以切割伤和骨折为主;损伤部位多为头部和上肢;损伤地点多为活动室和大型玩具场所。【结论】 针对意外损伤发生的特点,应加强对保教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儿童安全意识的教育,保健医加强对常见意外损伤的处理技术,祛除园所中的不安全因素.建立意外损伤监测制度。  相似文献   

8.
儿童意外损伤576例临床分析及干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漯河市儿童意外损伤的特点,为其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0年6月1日~2003年6月1日共3年住院和急诊救治的576例儿童意外伤害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意外损伤患儿占同期儿童住院总数的8.20%,以6~14岁组最常见;患儿男女之比为2.84∶1;交通意外是漯河市儿童意外损伤的首要原因,其余依次为意外跌伤、烧烫伤、中毒、意外窒息、溺水、动物致伤及其他原因。结论:儿童意外损伤已严重威胁儿童的健康,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是降低意外损伤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南昌地区儿童青少年意外损伤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儿童青少年意外损伤发生发展规律,有效控制意外损伤的发生率,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op4年IZ月一1995年4日对南昌地区部分儿童青少年意外损伤情况进行调查。1对象与方法以南昌地区3.5~18岁儿童青少年4166名为调查对象,其中有效卡片3996张.男童2105名,女童1891名。  相似文献   

10.
儿童意外损伤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意外损伤严重威胁着未成年群体的健康与生命,如何做好儿童意外损伤的健康促进干预和预防工作是社会、学校、家族的共同责任和义务。掌握儿童意外损伤发生的一般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措施,预防,减少损伤发生,降低损伤发生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意外死亡在发达国家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已列在儿童死亡原因的首位.国际学术界已确认儿童意外损伤为21世纪儿童期重要的健康问题。为了解青岛地区儿童意外死亡的特点,以便进行有效干预。对2002~2003年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儿童及青少年的意外跌落伤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儿童青少年是非故意伤害的高危人群,且在几种主要的伤害中,意外跌落伤居非致死性伤害的首位,其严重性在于常见、多发、后遗残疾多。儿童跌落伤的发生具有性别特征,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的意外损伤类型主要为跌落,随着年龄的增大,跌落的比重逐渐降低,跌落伤的主要损伤部位为下肢,损伤类型以骨折为常见,跌落伤误诊为比例较高,医院应加强专科建设,以提高对患儿的救治质量,因此提出,对儿童意外跌落伤的干预、控制的措施应考虑  相似文献   

13.
正世界卫生组织在2008年报告表明,每天有数千万儿童因意外损伤住院,许多儿童因此落下终身残疾~([1])。儿童期意外死亡已是0~14岁儿童总死亡顺位中第一位死因~([2])。意外损伤已成为严重威胁儿童生命、健康、家庭生活质量及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本文对我院4626例意外损伤住院儿童的病例的损伤类型、多发年龄及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了解其发病的规律及特点,为我市儿童意外损伤的有效防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1993~1999年武汉市儿童医院意外损伤住院病例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年龄、性别住院儿童的损伤类型和损伤原冈进行分析比较。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以1993~1999年儿童医院意外损伤住院病例为研究对象(ICD9-800~959),根据ICD9划分意外损伤类型,Ecode标准区别损伤的外部原因,并运用SAS分析软件分析数据。结果7003例意外损伤住院儿童中,前网位损伤的是骨折、开放性损伤、软组织损伤和异物,分别占42.1%、14.5%、13.1%和11.0%。前网位损伤外部原因是跌落、交通运输、呼吸道梗阻和挤压/撞击,分别占50.9%、11.8%、10.4%和9.8%。意外损伤住院儿童性别比为2.1:1。骨折、开放性损伤和挫伤/挤压多发生于3岁以上年龄组,异物和烧伤多发生于1~3岁年龄组;交通运输、跌落造成的损伤多发生于6岁以上组,挤压/撞击造成的损伤多发生于3岁以上儿童,呼吸道梗阻、火灾/爆炸造成的损伤多发生于1~3岁组。结论意外损伤住院的数量逐年增加,男孩比女孩吏容易受伤。发生意外的数量、损伤的类型和损伤外部原因根据儿童年龄组的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15.
1349例意外损伤住院儿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儿童意外损伤的类别及相关因素。方法:对1349例儿童意外损伤住院病例按国际损伤分类标准,对损伤类别、构成、年龄、性别、住院费用及天数进行分析。结果:儿童意外损伤占同期住院患儿及全部意外损伤住院人数的8%,是导致同期1月以上年龄住院患儿死亡的第1位原因。儿童意外损伤的前4位原因是交通事故、意外跌落、烧烫伤和意外中毒。男女比为1.79∶1。交通事故和意外跌落高峰年龄段在4~9岁,烧烫伤和意外中毒主要发生在3岁前。其中交通事故的平均住院费用最高,平均住院时间最长。坠落物致伤及机器致伤也占一定比例,分别为3.92%和1.33%。结论:应当大力开展儿童意外损伤危险因素的识别和干预,以减少儿童意外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林瑞春  江捍平  陈实 《中国校医》2005,19(5):475-477
目的 研究学龄期儿童意外损伤的危险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1994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收治的儿童意外损伤中4~14岁学龄期儿童病例的损伤类别、发生地点及时间、年份趋势及年龄、性别特点.结果 803例4~14岁学龄期儿童意外损伤占同期全部儿童意外损伤住院人数的59.52%.意外损伤的前四位原因是交通事故、意外跌落、烧烫伤和意外中毒.男女之比为1.95:1.全部统计的损伤中在学校发生的9.33%.交通事故损伤发生的地点以放学及上学路上最多,占全部交通事故损伤的33.30%,其他前三位发生地点以家内及家周围为多.意外损伤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少,女孩随年龄增长减少更为明显.交通事故及意外跌落伤在近5年有明显增多趋势.结论 学龄期儿童是意外损伤的高危人数,在年龄、性别及发生地点上有其特点.社会、学校及家庭应密切配合,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社区"5Es"群体干预、高危儿童个体干预降低学龄前儿童意外损伤的效果。【方法】干预组给予社区"5Es"干预、高危个体干预,并逐月调查统计干预组、对照组的意外损伤情况。【结果】干预后,意外损伤发生率由一年前的15.75%下降到12.12%。干预前中重度比例为9.39%,干预后仅为4.30%,且干预组未发生重度意外损伤。【结论】依托社区、借助幼儿园进行了"5Es"群体干预、高危儿童个体干预,可以明显降低学龄前儿童意外损伤发生率,减少因意外损伤而造成的伤残和死亡。  相似文献   

18.
儿童意外损伤目前已构成影响儿童生命安全、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在儿童意外损伤中,急性中毒所占比例较高。为了了解医院内住院儿童急性中毒的原因及发生状况,本文对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2000~2003年收住院的儿童急性中毒有效资料249例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南阳市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调查分析么鸿雁,丁琳,吕忠良,李君,杨磊,王秀敏,李梅,周澍宇,李明松,闫学梅为了解我市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指由各种意外事故而引起的人体的损伤)的现状及发生、发展规律,为制订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降低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1996~2000年住院儿童意外损伤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新  张薇 《中国公共卫生》2003,19(4):457-458
目的:了解本地区儿童意外损伤发生的特点,为开展意外损伤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6年1月1日到2000年12月31日我院772例意外损伤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意外损伤患儿占周期0-14岁儿童住院病例的8.13%(772/9496);死亡21例,伤亡率2.72%(21/772)。儿童意外损伤死亡居我院0-14岁儿童死因顺位之首。772例患儿男女之比为5.43:1。不同年龄段损伤类型的构成不同,1-5岁年龄段烫伤构成比最高22.6%(61/270),其次是意外跌落17.4%(47/270)和中毒17.0%(46/270)。6岁-14岁儿童均以交通事故损伤构成比最大,分别为34.7%(78/225)和40.2%(107/266),其次为切割、碰撞、运动损伤等自伤,分别为24.4%(55/225)和22.2%(59/266)。10-14岁儿童因打架斗殴等造成的他伤较小年龄组有增高趋势,构成比为18.8%(50/266)。结论:开展意外损伤控制在1-5岁年龄段重点是加强幼儿教师及家长相应的监护措施,可由幼儿园和社区卫生保健机构负责对教师和家长的培训指导。同时对儿童进行安全教育,对6岁以上学龄儿童,社区、学校、家长互相配合对中小学生进行交通安全及自我防护教育,同时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对10-14岁儿童还应加强心理卫生健康教育,针对该年龄段情绪不稳定,遇事不冷静等情况,家长和老师应及时疏导,防患于未然,就可减少儿童意外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