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何顺  李铁雄  胡建华  黄永明  姚波 《广西医学》2009,31(7):1049-1050
目的观察自体大隐静脉桥接修复上肢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自体大隐静脉桥接修复周围神经损伤8例,其中桡神经4条,尺神经3条,正中神经1条,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用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上肢周围神经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进行评分,术后随访15~26个月,病人均有明显的肢体功能恢复,优4例,良3例,可1例,无副作用。结论自体大隐静脉为桥接管道,修复周围神经断裂能有效地引导神经再生及功能的恢复,是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显微外科结合物理疗法治疗上肢神经损伤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356例上肢神经损伤的显微外科修复结合物理康复,分析神经损伤的疗效与治疗方法的关系。方法:采用端端外膜缝合、束膜缝合、外膜加束膜缝合及神经移植方法共修复356例,398条神经,术后配合物理治疗,随访8个月至4年。结果: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优199例,良90例,优良率81%。结论:上肢周围神经损伤,通过显微外科与物理疗法综合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周围神经损伤后若不及时恢复神经通路的连续性,则神经传导功能将无法重建。通常桥接神经缺损的方法有两类:一类是用实体性结构材料,如神经移植、自体骨骼肌桥接等;另一类是用管腔状材料,如静脉桥接、硅胶管桥接、其他管状材料桥接等,不同的桥接方法,其结果不一。作者采用硅胶管桥接上肢神经缺损5例,经随访均获不同程度的功能恢复,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例上肢神经缺损患者(表1),男4例,女1例;年龄23~45岁。病人既往均在外院经手术治疗2~3次,术后因神经直接吻合而瘢痕化,造成神经干缺损。表…  相似文献   

4.
朱陈 《基层医学论坛》2016,(25):3526-3528
目的:浅谈大隐静脉曲张外科手术中预防隐神经损伤的体会。方法回顾性总结76例(83条)大隐静脉曲张外科手术的临床资料,均采取大隐静脉分析结扎加驱血带辅助下点状剥脱和局部电凝的改良手术方式,总结避免隐神经损伤的临床经验。结果随访3个月,仅3例出现一过性隐神经损伤;患肢肿胀、色素沉着、溃疡好转,余无隐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结论掌握对隐神经与大隐静脉的解剖关系并采用改良的手术方式,可以减少手术造成的隐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5.
分析1987年4月~1998年7例开放性肘窝动脉损伤的血管修复结果,年龄16岁~20岁男性。血管分叉上损伤5例,分叉下损伤2例,合并正中神经损伤5例,尺神经、桡神经损伤各1例,动脉端端吻合6例,大隐静脉移植修复1例,除桡神经深支未修复外,神经损伤周期修复,4例同时吻合了伴行静脉和浅静脉。结果:7例肢体均存活,3例遗有明显神经功能障碍需要进一步治疗。结论:肘窝血管损伤易合并正中神经和浅静脉损伤,断端  相似文献   

6.
由于自体神经移植在修复粗大或长段神经缺损时,存在移植神经来源困难和粗细不匹配等问题,使自体神经移植受到了制约.为寻求能替代自体神经移植的材料,很多学者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国内尹维田等[1]于1990年作了应用静脉桥接治疗周围神经缺损的报道.我们根据报道,结合实际情况,从1992年以来应用自体静脉桥接修复上肢神经缺损4例,取得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神经松解减压术治疗上肢神经损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报告采用神经松解压术治疗上肢神经损伤的效果。方法 :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对 6例 48条上肢神经分别行神经外膜松解、外膜加束膜松解及神经前置治疗。结果 :48条神经中疗效优的 18条 ,良 2 4条 ,可 5条 ,差 1条 ,总优良率 87.5 %。结论 :对上肢神经损伤患者 ,应尽早选用神经探查松解减压术 ,可望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四肢主干动脉损伤后的诊治方法及效果。方法 84例四肢主干血管损伤患者应用显微外科技术,端-端吻合59条,大隐静脉移植修复26条,血管修复缝合11条。结果治愈82例,截肢2例,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血管破裂二次探查修复1例。结论四肢主干血管的损伤修复越早越好。缺损超过2 cm应取大隐静脉桥接,缺血超过6 h应采用血管取栓器取栓,常规行远端肢体切开减压,预防筋膜间室综合征。提高治愈率,降低后遗症和截肢率。  相似文献   

9.
马华  张澜  呼和  刘国栋 《医学综述》2013,19(8):1389-1392
小间隙桥接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效果要优于断端相对旋转的传统神经外膜缝合,用小间隙桥接的缝合方法给神经一个密闭的自我选择空间,以有利于神经在此间隙内形成有效再生。自体神经外膜袖套桥接修复周围神经损伤是小间隙修复周围神经中的一种方法,自体神经外膜作为桥接物有其特有的优越性,比其他的小间隙缝合方法更容易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用壳聚糖桥接Wistar大鼠缺损的臂丛神经,探讨其修复效果。方法: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A组为空白对照组,B组为神经原位缝合组,C组为应用壳聚糖神经导管连接组。各组分别切断臂丛正中神经后做相应处理。12周后,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测及神经组织HE染色观察。结果:A组神经损伤处愈合完好,电生理值接近正常数值;B组神经损伤处修复,神经传导功能恢复。C组12周后,壳聚糖吸收,神经已经长过缺损段,神经传导功能恢复。结论:壳聚糖可作为良好的载体桥接大鼠缺损的臂丛神经,可用于臂丛损伤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