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妊娠合并严重血小板减少的孕妇,常因凝血功能异常在分娩过程中导致大出血及新生儿颅内出血等并发症,故产科医生多选择剖宫产结束分娩,麻醉围手术期处理的风险明显增加。椎管内麻醉导致硬膜外血肿甚至截瘫的危险,而采用全身麻醉使用麻醉性镇痛药、镇静药,较易透过胎盘对胎儿产生呼吸抑制作用,此时对麻醉医师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现将2008—2009年我院15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产妇行剖宫产术的麻醉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椎管内麻醉无疑是择期剖宫产最佳的麻醉方式.因为与全麻相比可降低误吸、插管失败风险及产妇死亡率[1].产妇可以在家属陪同并且保持清醒的状态下经历分娩的喜悦.此外,与其他手术相比,剖宫产全麻术中知晓发生率高[2].近期在动物模型上的研究表明:全麻药物与全麻过程中动物胎儿或新生儿脑细胞凋亡相关,这给麻醉医师留下疑问,是否人类...  相似文献   

3.
分娩时的痛苦让每一个已经是妈妈的女性记忆犹新,而即将成为母亲的准妈妈则因害怕疼痛而越来越多地选择了剖宫产来结束妊娠,但剖宫产术后的护理及并发症又成为产妇最大苦恼。麻醉医师研究摸索出控制分娩疼痛的方法,现介绍一下笔者采取腰麻及硬膜外麻醉联合用于分娩镇痛的体会。  相似文献   

4.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剖宫术的麻醉及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产妇,常常因为凝血机能障碍易引起大出血倾向以及在分娩过程中出现其他各种并发症,成为产科医师的难题,也是对麻醉的严峻挑战。如何使该类产妇安全、无痛、顺利接受手术,保障产妇及新生儿的安全,尚缺乏丰富的麻醉经验。本文对1992~2002年我院29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产妇行剖宫产术时麻醉及管理进行了回顾分析。  相似文献   

5.
全球肥胖人数剧增.麻醉医师越来越多的面临这类患者。孕妇过度肥胖与许多问题相关.如割富产分娩.糖尿病、高血压和先兆子痛等。因此麻醉医师对生理、相关情况和发瘸率.可选的麻醉方法、可能的并发症的全面理解非常重要。本文讨论了与麻醉医师相关的肥胖孕妇的许多方面。提供了对产妇和胎儿发病率、与妊娠和肥胖相关的生理变化的特点,并对分娩镇痛的不同选择、剖宫产的麻醉管理和潜在的产后并发症进行了讨论。结论是,病理性肥胖产妇的麻醉管理存在特殊风险,插管困难或失败的风险极高.早期放置硬膜外或鞘内导管可减少对全麻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全身麻醉对剖宫产新生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剖宫产手术的麻醉一般采用硬膜外阻滞,对硬膜外阻滞失败或有禁忌症的产妇,只能采用局部麻醉下手术。为探讨全身麻醉剖宫产对新生儿的影响.对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阻滞剖宫产分娩的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和Apgar评分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比较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对剖宫产术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足月妊娠行剖宫产术的中国孕妇100例和赞比亚孕妇100例。ASA(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法)Ⅰ~Ⅱ级,无妊高征,无产前子痫,无胎儿宫内窘迫,胎儿发育良好。中国孕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EA组);赞比亚孕妇,在硫苯妥钠、氟烷加肌松剂全身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GA组)。两组产妇术中均监测ECG、HR、BP和SpO2;观察比较两组自麻醉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新生儿体重,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两组产妇术中ECG均为窦性心律;EA组术中HR显著慢于GA组,P<0.05;EA组BP显著低于GA组P<0.05,两组SpO2均可维持在96%~100%,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自麻醉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GA组短于EA组;新生儿体重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Apgar评分,EA组显著高于GA组,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对剖宫产术新生儿的影响显著小于全身麻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娩全程镇痛对分娩产程及分娩结果的影响。方法60例拟顺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常规分娩,观察组采用全产程止痛药物结合硬腰麻醉镇痛,比较两组患者产程时间、中转剖宫产率、术后子宫复原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中转剖宫产率、术后子宫复原时间及新生儿认pgar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O.05o结论分娩全程镇痛对产妇分娩及新生儿无明显影响,具有较高的临床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比较硬膜外与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以寻求镇痛作用起效更快、对产妇生理影响更小,同时减少产妇不良反应和新生儿抑制的分娩镇痛方法。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选择自愿接受分娩镇痛的足月初产妇60例,ASAⅠ或Ⅱ级。经产科医师评估可经阴道分娩,单胎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比单纯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以及对产妇和胎儿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本院采用单纯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67例,分为硬膜外麻醉组(EA组)31例和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组)36例。对比两组的麻醉效果及相关麻醉指标,产妇入室时(T0)、手术开始时(T1)、胎儿剖出时(T2)、手术结束时(T3)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脑电双频谱指数(BIS),以及新生儿娩出后1、5分钟的Apgar评分。结果 CSEA组的麻醉优良率为100%,明显高于EA组(P<0.05);CSEA组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至手术开始时间及麻醉平面达T6时间明显短于EA组(P<0.05),痛觉恢复时间明显长于EA组(P<0.05);两组产妇入室时、手术开始时、胎儿剖出时及手术结束时的HR、MAP及BIS值及两组新生儿娩出后1分钟、5分钟的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的麻醉效果优于单纯硬膜外麻醉,且能维持产妇生命体征平稳,对胎儿呼吸无抑制作用,是较为理想的剖宫产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产妇剖宫产术的麻醉管理经验并比较不同麻醉方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PAH)行剖宫产术的产妇共37例,按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全身麻醉组(A组,n=18)和椎管内麻醉组(B组,n=19)。收集两组产妇术前基本情况;收集两组产妇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不良事件;收集新生儿出生体重和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两组产妇年龄、孕周、孕产史、术前肺动脉压力、血氧饱和度、围术期并发症、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术前NYHA分级Ⅳ级有10例明显多于B组的2例;A组术前NYHA分级Ⅱ级有3例明显少于B组的9例(P0.05)。A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长于B组(P0.05)。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PAH产妇剖宫产术麻醉方式的选择需结合自身情况,术前NYHAⅠ—Ⅱ级的产妇可采用椎管内麻醉,氧合欠佳、心功能差的产妇仍推荐使用全身麻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腰-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分娩镇痛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12—2013-07间进行分娩的产妇120例,根据是否进行分娩镇痛随机分为镇痛组和对照组,各60例。镇痛组应用腰-硬膜外联合麻醉进行分娩镇痛,对照组未进行镇痛措施,对比各组分娩情况。结果镇痛组产妇阴道顺产率、产程、术后出血量及中度镇痛率、重度镇痛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腰-硬膜外联合麻醉可有效缓解产妇的分娩疼痛,提高顺产率,且对新生儿无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HIV感染者进行剖宫产时的麻醉处理。方法对实施剖宫产的40例HIV感染产妇的临床诊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硬膜外麻醉阻滞完善,术后镇痛效果良好,未发现有关麻醉并发症。术后切口I期愈合,5 d后拆线出院,住院期间病情没有进展。42例新生儿于术日抽血检查HIV抗体,结果均为阴性。所有参加手术的医护人员至今未发现HIV感染者。结论对实施剖宫产的HIV感染产妇进行麻醉处理,可有效提高产妇的术后恢复效果,且有效避免新生儿及医护人员受到HIV感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CSEA)用于产妇剖宫产术的安全性.方法:100例产妇经L2~3或L3~4椎间隙用笔尖式腰-硬联合麻醉穿刺针,蛛网膜下腔用药为:重比重或等比重麻醉药液.结果:腰-硬联合麻醉起效时间短(3分钟左右),用麻药量少,便于对产妇循环、呼吸系统监护,术后头痛少,无感觉异常等并发症.结论:腰-硬联合麻醉起效快,镇痛、肌松完善,对产妇、新生儿较安全,适用于一般的剖宫产术;但对前置胎盘或胎盘早剥、重症孕高征孕妇的剖宫产要慎用CSEA.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的最佳麻醉方法。方法将484例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依据麻醉方式分为A、B、C 3组,A组60例予单纯硬膜外麻醉,B组404例予腰-硬麻联合麻醉,C组20例予静脉麻醉。对3种麻醉方式的显效时间、阻滞效果、MAP(平均动脉压)、不良反应及Apgar(新生儿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组产妇均顺利完成手术。A组麻醉起效慢且阻滞不够完善;B组产妇MAP低且低血压发生率较高;C组产妇Apgar同A、B组相比较,略有偏低;而不良反应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进行腰-硬联合麻醉,麻醉平面更易控制,并且成功率较高,效果显著。而对于不能够进行椎管内麻醉以及其他重症产妇,则可选择静脉麻醉。  相似文献   

16.
妊高征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妊高征是一种严重威胁母婴健康的高危妊娠综合征。大多数病人需要剖宫产以终止妊娠。我们比较了60例妊高征剖宫产腰一硬联合麻醉(以下简称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的处理,从产妇的血压变化、麻醉平面、局麻药用量、手术开始时间、肌松效果及新生儿评分等方面进行评价,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身麻醉对子宫下段剖宫产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将择期行子宫下段剖宫产的足月产妇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身麻醉组(G组)和腰麻组(L组),各30例。G组采用瑞芬太尼0.5μg/kg缓慢静滴,复合血浆靶浓度为3~3.5μg/mL的丙泊酚靶控输注的方法全身麻醉诱导。L组采用L2-3间隙蛛网膜下腔阻滞,蛛网膜下腔注入0.5%布比卡因3 mL,并预防性应用甲氧明1~2 mg预防低血压的发生。2组胎儿娩出后进行新生儿Apgar评分,并于娩出30 min后抽取新生儿脐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PH值、血氧饱和度及红细胞压积)。结果产妇均顺利完成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G组和L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的脐动脉血血气分析指标均符合正常标准,两组PH值、血氧饱和度及红细胞压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身麻醉对子宫下段剖宫产分娩的新生儿无明显影响,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全身麻醉对剖宫产产妇分娩新生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妇实施全身麻醉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阻滞下行择期剖宫产产妇各30例,分别组成全身麻醉组和硬膜外阻滞组。全身麻醉组产妇先后静脉注射异丙酚2mg/kg、琥珀胆碱1.5mg/kg、并给予气管插管。麻醉维持:40%笑气+60%氧气+0.5MAC异氟醚,及维库溴铵0.08mg/kg,硬膜外阻滞组产妇应用1.73%碳酸利多卡因4ml+5ml+5ml(含1:200000肾上腺素)椎管内注入。两组分别于胎儿娩出后立即抽取新生儿脐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并记录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d~5d的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新生儿行为能力、被动肌张力、主动肌张力、原始反射、一般状态。结果①血气分析:全身麻醉组新生儿pH值、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O2)、动脉氧饱和度(SaO2)及碳酸氢根(HCO3^-)分别为7.21±0.08、(56.1±16.5)mmHg、(23.1±11.0)mmHg、(29.9±20.6)%、(19.1±3.4)(mmoL/L)。硬膜外阻滞组新生儿分别为7.37±0.06、(51.3±9.7)mmHg、(17.5±6.9)mmHg、(21.8±12.7)%、(21.6±3.3)(mmoL/L)。②NBNA:全身麻醉组第1d,2d,3d,5d的NBNA分别为(36.1±2.8)、(37.0±5.1)、(38.3±2.3)、(38.7±2.3)分。硬膜外阻滞组分别为(37.2±2.5)、(38.7±1.9)、(39.1±4.5)、(39.2±5.1)分。两组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产妇采用常规剂量药物实施全身麻醉对新生儿安全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妊娠合并重症肝炎剖宫产术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晚期妊娠合并重症肝炎行剖宫产术围麻醉期的麻醉处理。方法我院1990~2004年合并重症肝炎产妇行剖宫产术12例,ASAⅢ~Ⅳ级,按麻醉方式分为两组:全身麻醉组(G组,6例),硬膜外麻醉组(E组,6例)。收集资料包括两组产妇术前一般情况;术中出血量、尿量、输液量、手术时间、胎儿娩出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两组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的变化;两组凝血物质使用及凝血功能的比较。术后母婴恢复情况。结果两组产妇术前的凝血功能比较,G组Plt值明显小于E组(P<0.05),PT、APTT则大于E组(P<0.05)。两组凝血物质使用无显著性差异。术中出血量、尿量、输液量、手术时间、胎儿娩出时间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术前、术后肝功能指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应根据患者的凝血功能选择麻醉方式。麻醉处理的要点在于维持呼吸循环的稳定,改善凝血功能及尽量应用对肝功能损害少的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自控硬膜外阻滞麻醉、自控静脉麻醉和笑气吸入三种方法的分娩镇痛效果和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0例产妇为笑气组、自控硬膜外阻滞组、自控静脉麻醉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在分娩过程中,笑气组给予吸入含50%笑气与50%氧气的混合气体,自控硬膜外阻滞组联合注入罗哌卡因和芬太尼、自控静脉麻醉静脉注射瑞芬太尼,对照组未给予镇痛药物。分别观察4组产妇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①镇痛效果比较:自控硬膜外阻滞镇痛分级0级42例,自控静脉麻醉组43例,笑气组6例,对照组0例(1级:阻滞组7例,静脉组6例,笑气组39例,对照组0例)。4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②产程时间比较:镇痛3组的产程均较对照组缩短,有显著差异性(P〈0.05);③4组产妇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自控硬膜外阻滞麻醉、自控静脉麻醉用于分娩有确切的镇痛效果,对产妇及新生儿无明显副作用,可在有一定医疗条件的医疗单位应用;笑气吸入用于分娩,有较好镇痛效果,且方法简单,对产妇及新生儿无明显的副作用,值得推广使用,尤其适用于基层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