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要介绍胆道内超声的主要设备及其性能,重点阐述胆道内超声对胆管癌的术前诊断及分期,胆道内结石与气泡,血块,息肉等的鉴别诊断价值。并就胆管癌的早期发现,淋巴结转移和血管侵蚀的诊断,与常规US,PTC,CT,血管造影等方法进行比较。指出胆道内超声的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胆管癌18F-FDG PET/CT显像表现,提高胆管癌的诊断准确性.方法 回顾经病理或临床综合手段证实的53例胆道疾病的18F-FDG PET/CT表现,分析PET/CT诊断胆管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 肝内胆管癌14例、近段胆管癌18例、中远段胆总管癌15例、胆管炎性病变或伴结石6例.肝内转移9例,腹腔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15例,椎体等远处转移3例.PET/CT诊断胆管癌的敏感性为95.7%、特异性为83.3%、准确性为94.3%.结论 18F-FDG PET/CT在胆管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分期、检测疗效及预后等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经皮胆管内超声诊断阻塞性黄疸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途径穿刺胆道行腔内超声检查对阻塞性黄疸的临床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对26例阻塞性黄疸患者,在X线透视下,应用经皮经肝途径穿刺胆道成功后,将微型超声探头插至胆管病变处,观察其声像图表现并与病理和临床结果对照。结果:26例阻塞性黄疸中IDUS诊断肝内外胆管癌11例,壶腹癌11例,胆总管囊肿1例,慢性胆囊炎2例,胆总管结石1例。仅有1例胆管癌误诊。结论:经皮经肝途径IDUS有助于对阻塞性黄疸的原因、部位、良恶性及病变浸润程度的判断。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106例逆行胰胆管造影X线所见,并结合45例手术结果对照分析及ERCP与CT、B型超声比较,说明ERCP是诊断胆道结石的重要手段之一,特别是对胆管结石的X线诊断更具有重要价值。同时,对造影中应注意的假象,胆管结石与胆管癌、胆管内血凝块的鉴别诊断、胆囊切除术后的X线阻塞征象、胆囊不显影的原因等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随着超声造影技术的不断发展,动态实时观察病灶内微血管灌注已成为可能。本研究对肝内病灶行实时超声造影观察,分析肝内胆管癌超声造影的增强特点,结合ACQ造影分析软件定量分析肿块时间-强度曲线各参数值,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评价实时超声造影在肝内胆管癌诊断中的价值。旨在提高超声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胆管癌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胆管癌CT诊断的正确率,探讨CT及超声对胆管癌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4例胆管癌资料,包括CT64例、B超49例。分析病变的CT表现,评价CT和超声对胆管癌的诊断准确率。结果:按胆管癌的发生部位将其分为三类:(1)肝内胆管癌;(2)肝门区胆管癌;(3)胆总管癌。三种类型各有其CT特征。CT确诊率为84%,超声确诊率为86%,CT和超声作为互补的检查方法,其确诊率可达96%。结论:CT和超声互补,可作为胆管癌尤其是肝门区胆管癌和胆总管癌术前可靠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 78岁.主因巩膜黄染、尿黄发现10 d余入院,既往患冠心病10余年,支气管炎20余年.查体:巩膜黄染,全身皮肤黄染.实验室检查胆红素明显增高.CT平扫及增强扫描见肝内胆管明显扩张,胆总管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增强扫描各期均可见强化现象.腹部超声见肝内胆管明显扩张,肝门部肝外胆管实性占位.临床诊断为肝门部胆管癌.全麻下行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术,放置胆道外引流管.术后病理诊断:腺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与ERCP联合诊治胆道梗阻性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经超声与ERCP联合诊治的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超声及ERCP对胆道梗阻病因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87.2%、93.6%;对胆道梗阻定位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4.9%、96.2%;超声与ERCP联合诊断对胆道梗阻的定性、定位符合率分别为97.4%、100%。行ERCP治疗失败3例,术后12h内梗阻症状改善70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与ERCP联合应用,大大提高了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效率及介入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胆管癌栓的影像表现,以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细胞癌(HCC)胆管癌栓13例患者资料,其中3例进行了CT和MR检查,2例仅行CT检查,8例仅行MR检查,7例进行了MR胰胆管成像检查,13例均进行了超声检查.采用四格表Fisher 确切概率检验方法比较超声与CT、MR诊断HCC胆管癌栓的准确性.结果 13例HCC肿瘤及胆管癌栓均在CT或MRI上显示.4例胆管癌栓在CT上表现为胆管内软组织块影,动脉期可见癌栓轻度增强,癌栓远端胆管扩张.11例胆管癌栓在T1 WI上均呈稍低信号,T2 WI为稍高信号,增强后可见轻、中度强化.MR胰胆管成像上胆管癌栓表现为:胆管阻塞中断、狭窄或不规则充盈缺损伴有梗阻上方胆管扩张,胆管突然截断或呈"鼠尾"状(5例);肝内胆管扩张,癌栓充满整个胆总管.胆总管不显示(2例).超声检查准确诊断胆管癌栓7例,误、漏诊6例.CT、MRI准确诊断12例,误诊4例,超声与CT、MRI诊断胆管癌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0).结论 CT或MRI对诊断HCC合并胆管癌栓及明确癌栓范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0.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目前广泛应用于胆道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技术。本文综述了ERCP这一技术近年来在肝内胆管结石、胆总管结石、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胆道蛔虫病、肝脏寄生虫病、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胆管癌等方面的诊断和治疗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经皮经肝胆道金属支架植入术在晚期肝门胆管癌伴有梗阻性黄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普外中心60例晚期肝门胆管癌伴有恶性梗阻性黄疸及肝功能严重损害患者,先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穿刺引流术(PTC),再在DSA下经PTC窦道植入胆道金属支架,将外引流转变为生理性内引流,以改善肝功能。结果 60例患者术前血清总胆红素(386±95)μmol/L,术后第10天,血清总胆红素下降到(189±68)μmol/L(P<0.05),碱性磷酸酶(AKP)与γ-谷氨酰转肽酶(γ-GT)也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出现并发症7例(11.7%)。结论超声及DSA介导经皮经肝胆道内置引流术是一种治疗晚期肝门胆管癌伴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方法,具有安全、简便、经济、可重复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摘要】 肝门部胆管癌是最常见且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胆道系统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快速多样化发展,介入治疗已逐渐成为肝门部胆管癌的重要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胆道引流、胆道支架、125I粒子腔内近距离照射、胆道腔内射频消融以及经肝动脉介入治疗等5种方法。如何安全有效的解除胆汁淤积症状、避免胆道再狭窄的发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就目前临床上针对肝门部胆管癌常用的上述介入治疗方法及其临床疗效作一综述,并进一步展望多种介入治疗手段联合使用在抑制肿瘤进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等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门区胆管癌术前应用CT增强扫描与胆道重建技术诊断临床价值。方法对6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肝门区胆管癌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及增强扫描检查,并以手术病理诊断为金标准,统计多层螺旋CT、胆道重建术分期、分型准确性。结果多层螺旋CT联合胆道重建技术术前分型准确率为85.48%,T分期准确率为87.10%,N分期准确率为74.19%,M分期准确率为91.94%。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联合胆道重建技术对肝门区胆管癌术前分期、分型评估具有较高价值,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作者回顾性地分析了42例经病理证实的胆管癌病人。术前CT扫描26例,显示病变18例,占69%。超声检查30例,显示病变14例,占47%。胆道造影31例,显示病变30例,占97%。作者认为在显示胆管内病变方面胆道造影明显优于CT和超声检查,CT和超声之间无显著差异。显示不同部位的胆管癌CT和超声各有所长。CT对于肝内和肝门肝管分叉处的肿瘤显示率较高,分别在78%和90%,而显示肝总管和胆总管的肿瘤仅为29%。超声对于肝内、肝总管和胆总管的肿瘤显示率分别为80%、44%和57%,而显示肝门肝管分叉处的肝瘤仅为22%。胆管癌可分为三种影象学表现:1.管腔呈鼠尾状浸润性狭窄29例(69%)。2.向管外生长大肿  相似文献   

15.
螺旋CT胆道立体成像对胆道梗阻性疾病诊断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螺旋CT胆道立体成像对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静脉注射胆道对比剂Biliscopin,对胆道不显影者给予血管对比剂。83例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均行上腹部螺旋CT容积扫描,在工作站利用软件将图像处理后得到胆道系统立体图像。结果 50例胆道显影者中,以胆管结石、炎症和胰腺炎致胆道梗阻多见,占48例;33例胆道不显影者中,以胆管癌、胰头或壶腹癌多见,占23例。螺旋CT胆道立体成像可以很好显示梗阻部位以上胆管扩张的程度和形态,可准确确定梗阻部位以及梗阻的原因,区别肿瘤、结石或炎症等。结论 螺旋CT胆道立体成像作为一种准确而无创伤性的检查方法,对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高位胆道梗阻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螺旋CT对高位胆道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资料证实的15例高位胆道梗阻CT表现。结果 15例中,肝内胆管癌1例,肝门区胆管癌6例,肝门区肝癌3例,肝门转移癌2例,硬化性胆管炎2例。肝内胆管结石1例,各有其CT特征,结论 螺旋CT扫描不仅能准确确定梗阻的平面,而且能对疾病做出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7.
胆管癌的MRI诊断(附3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胆管癌的MR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管癌,回顾性分析其MR表现,结果:肝内胆管癌2例,MR表现为肝内块状长T1长T2信号,可见中心瘢痕,卫星结节,增强后呈中度环形强化,肝门胆管癌18例,MR表现为肝内胆管扩张,胆总管或左右肝管起始部狭窄,充盈缺损,肝门软组织肿块,中下段胆管癌12例,MR表现为肝内胆管扩张,病变以上胆总管扩张,病变胆总管狭窄,中断及周围软组织肿块,MRCP对扩张的肝内胆管,胆总管及狭窄端胆总管形态显示良好。结论:肝内胆管癌及肝门部胆管癌根据MR表现不难作出诊断,胆总管癌须认真分析MR及MRCP表现,鉴别其他低位梗阻性胆道疾病后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华支睾吸虫感染所致胆道梗阻的超声影像特点及其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华支睾吸虫感染患者的胆道梗阻声像图表现,并与胆总管病变引起的胆道梗阻作比较.结果 43例华支睾吸虫感染所致胆道梗阻患者均表现为肝内胆管轻至中度扩张,以次级胆管明显,胆管壁增厚,回声增强,胆囊肿大,胆总管轻度扩张,扩张程度与肝内胆管不成正比.胆总管病变引起的胆道梗阻其肝内胆管扩张程度与胆总管成正比.结论 华支睾吸虫感染所致胆道梗阻超声表现具有特征性,超声可作为该病的有效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内外胆管癌的螺旋CT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内外胆管癌,回顾性分析其螺旋CT平扫及动态增强表现。结果:肝内胆管癌5例,CT平扫为边缘欠清的低密度病灶中可有高密度钙化影,增强扫描随时间延长病灶由边缘向中央逐步强化,最后病灶强化高于正常肝实质,病灶周围可见扩张的肝内胆管。肝门胆管癌6例,CT表现为肝内胆管扩张,胆总管或左右肝管起始部狭窄、充盈缺损、轻中度强化的肝门软组织肿块。中下段胆管癌12例,CT表现为肝内胆管扩张、病变以上胆总管扩张、病变处胆总管狭窄、中断,梗阻近端胆管壁不均匀增厚、腔内见软组织结节影或周围软组织肿块。结论:肝内胆管癌及肝门部胆管癌根据CT动态增强表现不难作出诊断,胆总管癌须认真分析CT薄层放大增强表现鉴别其他低位梗阻性胆道疾病后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恶性胆道梗阻的CT征象及CT检查在胆道良恶性梗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且资料完整的 5 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的CT征象 ,其中胆管癌 2 1例 ,胰头癌 15例 ,壶腹部癌 8例 ,胆囊癌 4例 ,胆管癌合并胆囊癌 2例。结果 恶性胆道梗阻的CT表现有肝内胆管及肝门部胆管扩张 ,表现为“软藤征” ,“截断征” ,“双管征” ,软组织肿块及淋巴结肿大和腹水等。结论 CT对于梗阻性黄疸的有无、梗阻水平判断及良恶性判定较准确 ,是诊断梗阻性黄疸的重要方法之一 ,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