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超声波加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采用超声波加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0例中,男35例,女性15例,年龄:36~70岁,病程3~10年。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有时向颈部或背部放射,夜间或肩部活动时疼痛加重。肩关节活动受限,以外展、外旋、后伸尤为明显。X线片未显异常,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超声波治疗加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2.
<正>臀大肌是臀部中最大的一块肌肉,覆盖臀部大部分区域,它呈菱形四边形,位于骨盆后外侧,臀部皮下。起点是髂骨翼外面、骶、尾骨及骶结节韧带的背面,肌束斜向下外方,以一厚腱板越过髋关节的后方,终点是股骨臀肌粗隆和髂胫束。臀大肌主要作用是使大腿后伸并外旋大腿,同时固定骨盆和躯干。近固定时,使髋关节伸展和外旋;臀大肌上部肌纤维收缩可使髋关节外展,下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脑性瘫痪(脑瘫)儿童体态现状及脊柱侧弯主要影响因素,为优化康复治疗方案及脑瘫儿童脊柱侧弯早期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3月在电子科技大学附属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痉挛型偏瘫脑瘫儿童128例作为病例组,同时在成都市成华区幼儿园、小学选取健康儿童12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体态情况及脊柱侧弯发生率,分析脑瘫儿童脊柱侧弯的影响因素。结果 2组高低肩、骨盆侧倾、骨盆前倾、头前倾、双肢不等长、腿型异常及脊柱侧弯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盆侧倾、双肢不等长、腿型异常、躯干左右两侧肌力差2倍以上、偏瘫侧肢体肌张力大于或等于2级是脑瘫儿童脊柱侧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脑瘫儿童体态异常和脊柱侧弯检出率较高,骨盆侧倾、偏瘫侧下肢腿型异常(X/O型腿)、双下肢不等长、偏瘫侧肢体肌张力过高、偏瘫侧与健侧肌力差距过大是脑瘫儿童继发性脊柱侧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正躺着压力最小。人平躺时,腰椎间盘内的压力最小,脊柱承载约相当于体重25%的压力。此时,骨盆与肩膀平行,脊椎也处于笔直状态,是腰部负担最小的姿势。而侧躺时,肩部、胸部和盆部与床面接触,接触面积相对平躺要小,压力却有所增大。由于腹腔内脏器的重力作用使脊柱向下弯曲,使该部脊柱上面受压而下面受拉。为了避免腰痛,平时卧姿选平躺。  相似文献   

5.
颈椎发生增殖性颈椎炎,出现颈神经很受压或推动脉压迫症状时,诊断为颈椎病。本病多发生在40岁以上的患者,X线摄颈椎片常出现颈椎椎体边缘有后状骨质增生或骨刺形成,颈椎关节间隙变窄,颈椎前凸正常曲度消失、变直。颈椎病起病缓慢,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偶因受凉、疲劳、强迫姿势或外伤后出现颈部及肩部不适或疼痛,常有一侧或双侧神经很激意症状,表现为肩部、上肢及助问痛,活相应的神经根分市区域的感觉异常或刺痛,在头颈骤然剧烈变动姿势时疼痛加剧或有如电击感。眩晕、头涌常常是困扰颈椎病患者的一个较突出的症状,表现为旋转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静脉复合麻醉下手法松解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平卧位,在静脉复合麻醉下生效后,助手使患者患侧躯干固定,术者行手法松解术,以肩关节为轴心作环转,做肩关节旋内、旋外、外展、后伸各向活动,3~5次松解粘连即可,患者5~10分钟苏醒。结果 48例患者治疗效果满意,有效率100%,治愈率87.5%。结论在静脉复合麻醉下手法松解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确切,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骶髂骨间韧带的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骶髂骨间韧带对维持骶髂关节稳定所起的作用,从而为临床治疗骶髂关节周围韧带损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正常成年骨盆标本24具,切断各骨盆标本的耻骨联合,使双侧的骶髂关节相对独立。随机取每个骨盆的左侧半或右侧半作对照侧,另一侧则为实验侧。从骶髂后韧带的间隙将实验侧的骶髂骨间韧带从中间切断,从而制作成韧带的损伤模型。将已建立骶髂骨间韧带损伤模型的骨盆标本分为四组,每组6个,固定骶骨于MTS材料力学试验机上,分别对两侧的骶髂关节施予由前至后、由下至上、内旋及外旋的压力,记录骶髂关节在脱位前可承受的最大应力值(单位N)。按分组情况收集整理资料,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出骶髂骨间韧带在维持骶髂关节稳定中所起的作用。结果实验侧的骶髂关节能承受的由前至后、由下至上及内旋的应力均明显低于对照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侧的骶髂关节能承受的外旋的应力稍低于对照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骶髂骨间韧带对维持骶髂关节的稳定起重要的作用,可有效防止骶髂关节在前后、垂直及内旋方向的移位。  相似文献   

8.
1 一般资料本组 80例均为门诊病人 ,其中男性 42例 ,女性 38例 ;年龄 2 3~ 5 0岁 ;病程 1天~ 1周。腰部扭伤主要原因有弯腰搬重物或受暴力冲击 ;突然受到过度牵拉 ,在人体的肌力不足、过度的后伸与前屈、扭转弯曲超过了腰部正常活动范围 ;咳嗽、打喷嚏、转身倒水等 ;姿势不当、动作不协调等致使肌肉、筋膜、韧带、关节囊等组织产生撕裂伤 ,引起骤然腰痛 ,局部疼痛 ,痛有定处 ,疼痛拒按 ,腰部活动受限。2 治疗方法2 .1 针灸治疗 :取穴 :针刺同侧或对侧的三个有效穴位 ,即手太阳小肠经的后溪穴、督脉经的人中穴以及经验穴的腰痛穴。手法 …  相似文献   

9.
偏瘫患者异常运动模式形成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如方法不得当,会导致肢体异常运动模式发生。所谓异常运动模式是指患者在步行中上肢肩胛骨后撤,上肢肩关节内收内旋,肘关节屈曲,腕关节旋前,下肢髋关节外展外旋,膝关节伸直,足内翻,出现划圈步态。治疗中方法错误会导致肢体异常模式发生。目前这种现象已经引起医务人员高度重视。究其原因,个别患者是因为治疗师训练方法不正确及护理人员护理方法错误所致。  相似文献   

10.
<正>腰椎后关节紊乱症多因姿势不良或突然改变体位引起腰椎后关节错位和滑膜嵌顿,临床主要表现为全部腰肌处于紧张状态和僵硬,腰部的活动功能几乎完全丧失。多数患者有腰部扭伤、闪腰或弯腰后立即直腰病史,其发病基础是不良姿势、劳损等各种原因引起患者身体重力线变化、骨盆侧倾、脊柱力学失衡而产生一系列复杂临床病症。笔者用针刀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症,同时观察腰骶段矢状位曲度变化,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HIV/AIDS患者精子的形态学特点,探讨HIV感染对精子形态学的影响。方法收集已确诊HIV/AIDS患者,采用精子分析仪分析其精子形态学特点。结果收集了28例HIV/AIDS患者,分析精子的形态学结构发现,患者精子畸形率在24.2%~93.9%之间,平均(67.7±11.2)%,精子畸形以头部畸形为主,尤以小头畸形常见(54.2±15.7)%;其次可见大头、无定形头、圆形头等。颈部畸形率为(4.16±4.23)%,以颈部粗壮、不规则为主。尾部畸形率为(3.28±4.93)%,主要以尾部弯曲为主。结论 HIV/AIDS患者精子形态学存在明显的异常,HIV感染对患者精子的形态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椎动脉型颈椎病(CS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TCD对100例CSA患者和100例对照组进行脑血流动力学进行检测,再对TCD检测正常的CSA患者和对照组进行TCD转颈试验,并将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CSA组TCD常规检测血流异常率为63.0%,对照组为9.0%,两组间血流异常率的差异统计学意义(X^2=63.3,P〈0.01);经转颈试验后,CSA组血流异常率为91.9%,对照组为15.4%,两组间血流异常率的差异统计学意义(X^2=65.7,P〈0.01)。结论常规TCD检测正常者不能排除临床CSA的诊断,TCD转颈试验能够为常规TCD检测进一步提供血流动力学方面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肩关节脱位并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在本院骨科进行治疗的肩关节脱位并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40例,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手法整复外固定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均给予骨科常规护理并且由家属和患者自行进行恢复训练;护理组患者均给予综合性的护理和功能锻炼。结果护理组患者的肩关节僵硬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同时护理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给予肩关节脱位并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有针对性的综合性护理以及功能锻炼,可以有效地减少预后患者肩关节僵硬的发生,还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鼻咽癌下颈部和下椎体的同方向的相关性与差异性,为提高颈部摆位精准度提供依据以及对改良头颈肩固定装置提供思路。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80例接受Varian Vital Beam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回顾性分析1 120次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图像分别在两个不同匹配区域线性平移方向中左右LR、头脚SI、前后AP以及轴向旋转方向中横断旋转Roll、矢状旋转Pitch、冠状旋转RTN 6个方向摆位误差的同方向的相关性与差异性。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计量资料采用Wilcoxon带符号秩检验或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 在线向平移方向下颈部与下椎体同方向上,左右LR存在中等相关(r=0.692,P<0.0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头脚SI存在中等相关(r=0.623,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67,P=0.003);前后AP存在强相关(r=0.894,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65,P<0.001)。在轴向旋转方向下颈部与下椎体同方向上,矢状旋转Pitch存在中等相关(r=0.655,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28,P<0.001);冠状旋转RTN存在中等相关(r=0.594,P<0.0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横断旋转Roll存在强相关(r=0.758,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85,P=0.003)。结论 下颈部和下椎体相关性较强,可以用下椎体为基准校正下颈部误差,但要注意旋转误差造成的差异性。建议摆位时注意纠正并指导患者平躺姿势,确保体位和面罩吻合度,减少颈部的旋转误差。  相似文献   

15.
Opisthotonus refers to abnormal axial extension and arching of the trunk produced by excessive contractions of the paraspinal muscles. In childhood, the abnormal posture is most often related to dystonia in the setting of hypoxic injury or a number of other acquired and genetic etiologies. The condition is often painful, interferes with ambula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and is challenging to treat. Therapeutic options include oral benzodiazepines, oral and intrathecal baclofen, botulinum neurotoxin injections, and deep brain stimulation. Management of opisthotonus within the pediatric population has not been systematically reviewed. Here, we describe a series of seven children who presented to our institution with opisthotonus in whom symptom relief was achieved following administration of botulinum neurotoxin injections.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对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09年3月至2011年5月于我院收治的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患者共25例采用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另选取同期的进行手术内固定的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患者13例,对比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25例患者中24例达到骨性愈合,骨性愈合率为96.0%。其中恢复者(骨性愈合,解剖复位,肩关节活动基本正常)18例,好转者(骨性愈合,功能复位,肩关节活动尚好)5例,差者(骨性畸形愈合,但骨折对位差,肩关节活动差)1例。13例手术内固定患者有12例患者达到骨性愈合,骨性愈合率为92.31%。其中恢复者8例,好转者3例,差者1例。两组骨性愈合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采用准确的手法复位联合有效的小夹板固定以及早期功能锻炼可达到骨性愈合,肩关节功能有效恢复,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利培酮导致迟发性运动障碍不良反应的临床用药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15年我院上报的10例利培酮致迟发性运动障碍的药物不良反应,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原患疾病、药物剂型及剂量和发生迟发性运动障碍的潜伏期及临床表现、治疗措施及转归,探讨利培酮导致迟发性运动障碍的特点。结果:10例患者中,男女性各有5例。用药至发生迟发性运动障碍的潜伏期为13~3 505 d,其中用药后1年内发生者6例(占60.0%)。10例患者中,有5例次患者出现颈部异常表现,4例次患者出现肢体扭转,肢体姿势异常或步态异常等症状,6例次患者出现口唇舌部异常动作。10例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后均采取减量、停用利培酮换用其他抗精神病药、密切观察或对症治疗。5例患者好转,4例虽经减量停药或对症处理,仍有后遗症。结论:利培酮所致的迟发性运动障碍临床表现以口唇舌部异常动作,颈部及肢体异常表现为主,其症状多较为严重,可能产生后遗症。另外,小剂量、短期服用利培酮也可能导致迟发性运动障碍,临床用药需谨慎。  相似文献   

18.
陆根华  谢国华  牟晓峰  薛峰  杨建平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0):3058-3059,3061
目的 探讨肱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1年8月采用手术并应用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26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Neer骨折分类:Ⅱ型6例,Ⅲ型10例,Ⅳ型10例.随访8~30个月,平均15个月.结果 26例患者均骨性愈合,按照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标准为68~94分,平均85.5分;其中优12例,良10例,一般4例,优良率为84.6%.患侧肩关节视觉模拟法(VAS)疼痛评分平均为(0.4±0.6)分,与健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肩关节平均前屈上举、外旋活动度均略低于健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肱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固定可靠,恢复满意,便于早期康复锻炼,是一种较理想的手术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过度位定位阻滞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A组27例通常压痛点阻滞,B组33例过度位定位阻滞,药物均为醋酸氢化泼尼松、地塞米松、维生素B12、利多卡因,剂量相同,对比几次能够治愈。结果:A组大多需要4次以上,B组大多在2次以内治愈。S tata秩和检验,P<0.001,效果非常显著。结论:过度位定位治疗肩周炎效果非常显著,符合其病理生理,方法简单,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20.
人体工程学是研究"人-机-环境"系统中人、机和环境三大要素之间的关系,为系统中的人的效能、健康问题提供理论与方法的学科,被应用到外科尤其是微创腔镜手术中。微创腔镜手术配合中,在效果效率与手术者安全舒适之间建立一个可接受的平衡是手术护士必须思考的问题。腹腔镜手术中有关人体工程学的护理问题包括:显示器位置。手术间的腔镜主机的位置很多时候是固定不变的,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手术医生的身体姿势。有时候由于助手的遮挡,医生不得不身体前倾来观察显示器。同时监视器高度不可调节(仪器车上固定),所以不能适应不同外科医生的需要。腹腔镜手术医生工作姿势不当会导致疲劳。在进行腔镜手术时,手术医生直立在患者前面,头部向前弯曲微微点头,头部和颈部长时间弯曲会带来颈部肌肉紧张和疼痛,因此这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为了完成切开、抽吸和冲洗等操作,主刀医生不仅要掌握、定位手术器械,还需要同时配合脚踏开关使得医生不得不在单腿站立的姿势下完成手术。腹腔镜手术室内的一些布局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原则,手术护士关注到腹腔镜手术间工程学问题,兼顾手术医生的操作舒适性,提高手术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