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60例癌症患者麻醉药品应用及管理情况。方法纳入我院癌症患者60例,收集麻醉药品处方79张。记录患者麻醉药品处方不合理率,分析患者麻醉药品用药情况,比较不同麻醉药品的用药频度(DDDs)。结果 79张麻醉药品处方中,不合理处方3张,处方不合理率为3.80%。麻醉药品中,吗啡缓释片的销售金额占比最高(44.02%),其次为羟考酮控释片(28.73%)和芬太尼透皮贴剂(9.72%)。我院麻醉药品中,吗啡缓释片DDDs最高,其次为芬太尼注射液和哌替啶注射液,吗啡注射液DDDs最低。第三阶梯药物的DDDs高于第二阶梯药物。结论我院麻醉药品应用较为合理,临床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合理的麻醉药品。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院癌症患者麻醉药品的临床应用情况及用药趋势。方法对我院门诊癌症患者2005年与2006年麻醉药品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我院癌症患者麻醉药品的用药金额2006年比2005年增加,其中吗啡制剂增幅较大,居首位的仍是哌替啶片,哌替啶注射液的应用也仍存在不合理的地方。结论我院癌痛患者使用麻醉药品渐趋合理,但与要求还有差距,需进一步加强麻醉药品合理应用的宣传与监管工作。  相似文献   

3.
麻醉药品是一类强效镇痛药品,不合理使用会产生诸多不良反应,人们常提及的成瘾性就是其中之一,属国际管制的麻醉药品管理范围。本院常用的麻醉药品有吗啡片、吗啡缓释片、吗啡注射液、阿桔片、可待因片、盐酸布桂嗪片(强痛定片)、盐酸布桂嗪注射液、芬太尼注射液、舒芬太尼注射液、注射用瑞芬太尼、芬太尼透皮贴剂、哌替啶注射液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2009年门、急诊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促进麻醉药品使用的合理化和规范化。方法对2009年门急诊1 420张麻醉药品处方进行统计,统计处方总数,麻醉药品临床使用分布情况,根据药品分类分别统计麻醉药品的用药总量,各种麻醉药品的处方所占的比例,实际用药总天数等。对非癌症处方以用药频率及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癌症处方以用药天数及平均日用药量为指标进行进行统计、分析、评价。结果门急诊的麻醉药品有8种,盐酸吗啡缓释片的总用量居首位,盐酸哌替啶针在急诊处方中出现频率较高,芬太尼透皮贴剂的用药频度较小,药物利用指数均≤1。结论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的急诊麻醉药品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5.
王旭明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0):2509-2510
目的:调查承德县医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承德县医院住院药房微机管理系统提供的2007-01/2008-12麻醉药品(包括第一类精神药品)的数据及处方情况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结果:使用麻醉药品共10种,哌替啶、芬太尼、麻黄碱用量呈下降趋势,吗啡、舒芬太尼、氯胺酮、吗啡片、吗啡缓释片、阿桔片、可待因用量呈上升趋势。结论:承德县医院麻醉药品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6.
赵兰云 《临床医学》2011,31(7):106-107
目的分析民权县人民医院2007年至2009年麻醉药品临床使用状况、问题及趋势。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H IS)及麻醉药品处方对我院2007年至2009年使用麻醉药品的种类、数量、金额等进行统计,并以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的分析方法分析。结果麻醉药品消耗量及用药金额逐年增加,其中哌替啶注射液DUI〉1,存在不合理或滥用。结论我院麻醉药品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合理或滥用现象,应加强"三阶梯治疗方案"宣传,减少杜冷丁在癌痛治疗中的应用,推荐癌痛治疗首选吗啡控释片止痛。  相似文献   

7.
史云英 《临床医学》2012,32(7):105-106
目的了解新野县中医院近三年麻醉药品使用情况,评价其用药趋势,为临床应用麻醉药品提供参考,促进麻醉药品的管理与合理应用。方法利用网络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麻醉药品消耗有效数据、销售金额,结合日常处方4126张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新野县中医院麻醉药品有6种,共两种剂型。麻醉药品的销售金额逐年增加,吗啡的用量上升趋势尤为明显,吗啡缓释片用量最大,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用量逐年减少。结论新野县中医院麻醉药品用药基本合理,符合癌症疼痛三阶梯止疼原则,但仍需进一步提高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本院住院及门诊癌症疼痛患者麻醉药品使用情况。【方法】利用电子病历及电子处方系统统计本院2011~2012年住院和门诊癌症疼痛患者麻醉药品处方,对麻醉药品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进行分析。【结果】本院癌症疼痛患者麻醉药品用量2012年较2011年明显增加,羟考酮缓释片排名第一,日均费用呈增长趋势。【结论】本院癌症疼痛患者使用麻醉药品基本合理,癌症疼痛患者镇痛以长效吗啡口服制剂为主,符合卫生部《癌症疼痛诊疗规范》(2011年版)、《NCCN成人癌痛临床实践指南》(2010年版)要求。  相似文献   

9.
张茉霞 《山西临床医药》2009,(14):1671-1672
目的:调查我院癌症患者三阶梯止痛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麻醉药品提供依据。方法:统计我院2007年11月~2008年10月共19例住院癌症患者三阶梯止痛治疗药物使用情况,同时调查10份晚期癌症患者的住院病历,对用药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癌症患者使用吗啡缓释片和吗啡注射液所占的比例较大,非甾体抗炎药所占的比例为0。10例癌症患者中,没有从第一阶梯开始用药的,基本都是从第三阶梯开始用药且为按需给药。结论:调查结果显示,我院癌症患者三阶梯止痛药物的使用尚待完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余姚市各基层医院癌痛麻醉药品应用及医务人员对癌痛麻醉药品的认知度情况。方法对余姚市16家基层医院2013年癌痛麻醉药品品种配备情况、用药频度(DDDs)和药物利用指数(DUI)统计分析;并每月随机调取癌痛麻醉药品处方20张,对不合理处方比例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同时随机抽取各家医院医务人员各6名作癌痛麻醉药品认知度调查。结果有8家基层医院癌痛麻醉药品应用以吗啡缓释片为主,但除F院DUI值=1外,其余均小于1;H、P院芬太尼透皮贴DUI值明显大于1,分别为7.20和8.05。不合理处方张数为522张,占55.7%,哌替啶用于癌痛是处方不合理的主要因素,占43.1%;医务人员对阿片类耐受概念、癌痛麻醉药品滴定及如何转换知晓程度较低。结论基层医院癌痛麻醉药品管理及医务人员认知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1.
调查我院麻醉药品的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麻醉药品提供可行的依据。方法:对我院药库微机管理系统提供的2000年~2004年麻醉药品的应用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我院麻醉药品的用药金额逐年增加,其中盐酸哌替啶注射液增幅异常,而吗啡制剂类呈逐年萎缩现象。结论:癌症止痛治疗中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麻醉性镇痛药的应用情况,为临床使用麻醉药品提供依据。方法:统计我院2002年麻醉药品处方,了解常见麻醉药品及其用法、用量,并计算药物利用指数(DUI)。结果:收集处方18360份,常用麻醉性镇痛药共计4种:吗啡针DUI值为0.864,度冷丁针DUI值为0.941,强痛定针DUI值为1.009,芬太尼针DUI值为1.448。结论:我院麻醉性镇痛药在使用中存在不合理现象。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麻醉药品使用情况,为临床安全、合理使用麻醉药品提供参考。方法:以日限定量(DDD)和用药频度(DDDs)等为指标,对20112012年我院门诊麻醉药品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2012年我院门诊麻醉药品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2012年门诊不规范麻醉处方有31张,药品使用中口服麻醉药占首位,其中吗啡缓释片应用DDDs值最高。结论:门诊存在极少数书写不规范的麻醉处方,但麻醉药品的使用基本合理,其中吗啡缓释片的使用符合WHO推荐的癌症三阶梯疼痛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4.
我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用药情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使用情况,防止滥用药现象,为麻醉药品的科学管理和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药房电脑调取麻醉药品使用数据,然后进行统计、汇总,对我院2005年7月~2006年12月期间住院患者麻醉药品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美施康定控释片30mg最多,美施康定控释片10mg居二、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的用量排第三。结论:应合理使用麻醉药品,减少肿瘤患者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的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我院住院患者麻醉性镇痛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统计2013年度我院住院患者麻醉性镇痛药物的相关数据,运用用药频数(DDDs)、消耗量等进行分析。结果:我院2013年住院患者麻醉性镇痛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药物使用频度较高者为硫酸吗啡缓释片及芬太尼注射液。结论:对麻醉性镇痛药物的使用,医院在加强监管、防止非法滥用的同时,应进一步推广"癌症三级阶梯止痛"基本原则,保障患者合法需求,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0):2250-2251
选取收治的494例癌痛患者,根据住院号调取相应的住院病历,通过统计分析麻醉镇痛药物的应用数据,提出麻醉镇痛药在癌痛治疗中的合理应用措施。临床涉及麻醉镇痛药品主要有盐酸吗啡缓释片、吗啡口服液、盐酸吗啡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磷酸可待因片、盐酸哌替啶。用药基本合理且符合用药三阶梯原则,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完善。在癌痛治疗中合理应用麻醉镇痛药能有效提高癌症患者生存质量,解除患者痛苦,延长其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7.
癌症痛患者镇痛药物的选择──阿片类镇痛剂的使用在阿片类药物中,可待因和吗啡为镇痛的重要药物,哌替啶则属于候选药物。在有些国家还可能有其它阿片类药物。尽管哌替啶在治疗急性剧痛方面有价值,但长期用于癌症患者却有许多缺点。如果有其它可以替代的药物时,就不应...  相似文献   

18.
正癌痛是中晚期肿瘤患者最为常见的症状和主诉之一,阿片类药物是临床上治疗中、重度疼痛的重要药物。阿片类止痛药物包括可待因、双氢可待因、羟考酮、美沙酮、吗啡、芬太尼、哌替啶和曲马多。在美国,超过50%的终末期癌症患者使用阿片类药物止痛治疗[1]。在欧美国家,阿片类药物的广泛使用使患者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我院麻醉药品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2006年1月~12月麻醉药品的年用量,各科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芬太尼用量居首位,口服吗啡剂应用较广泛。结论 口服剂型将是今后镇痛用药主流。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方法:以2010年8月-2011年8月住院患者的麻醉处方、麻醉药品管理专用账册和麻醉药品处方登记册为调查资料,采用限定日剂量、用药数量等指标计算用药频度。结果:2010年8月-2011年8月住院患者麻醉处方共10521张,其中枸橼酸芬太尼注射剂类的使用量最大,使用频率最高,其次是吗啡缓控释制剂类。结论:住院患者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在癌症镇痛治疗中有一些不合理的用药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