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2 毫秒
1.
目的总结基层医院对外伤性脾破裂的治疗方法、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外伤性脾破裂118例临床资料。结果117例痊愈出院,1例因休克时间过长死亡。结论根据脾损伤分级,分别进行脾修补术、部分脾脏切除术、全脾切除术、全脾切除术后脾片自体移植,术中尽量多保留脾脏组织,保留其功能,特别是儿童或年龄在25岁以下的患者,根据脾脏损伤程度慎重决定术式,保证病人术后免疫功能不受影响。总之,外伤性脾破裂病人手术治疗或保守治疗,力保病人的生命安全为第1位,保留脾脏为第2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创伤性脾破裂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4月-2006年12月收治的14例创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 非手术治疗2例,脾切除术6例,脾修补术5例,保脾手术1例。14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脾创伤的治疗,及时诊断和根据创伤情况选择恰当的方法是提高临床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急性脾脏创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66例2015年6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急性脾脏创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经过相关检查后,诊断准确率95.45%,其中14例患者经过保守治疗后均康复出院,51例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均取得了成功,1例患者在术中死亡。结论:对于急性脾脏创伤患者来说,准确的诊断是治疗的前提,通过有效的诊断方法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率。目前,临床上治疗急性脾脏创伤患者多采用脾脏修补或者脾脏修补联合脾动脉结扎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4.
腹部创伤时 ,脾脏是最常受累及的脏器。传统的治疗方法是脾切除术。随着免疫学的发展 ,人们认识到脾脏在人体免疫机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2 0年来 ,脾脏外科除传统的脾切除术外 ,发展了保脾手术 ,如脾修补术、脾节段切除术、脾动脉栓塞术、脾移植术等。故近年来对创伤性脾破裂部分采取非手术治疗并取得成功 ,且有逐渐增加趋势。作者自 1997- 0 6以来 ,共保守治疗 5 6例创伤性脾脏破裂 ,现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共 5 6例 ,其中 ,男 4 2例 ,女 14例。年龄 7~ 4 8岁 ,平均 2 6岁。均为腹部闭合性损伤 ,受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章月标 《现代实用医学》2011,23(9):1038-1039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原位保脾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脾破裂行原位保脾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9例患者中,行脾修补术48例,脾部分切除术31例。2例死于与严重创伤相关的多器官功能衰竭,余77例顺利恢复出院,无二次手术史,术后经CT、B超等随访检查证实所保留的脾脏愈合良好。结论在严格遵循保脾治疗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保脾手术是一种安全、疗效肯定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手术方式与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外伤性脾破裂并予手术治疗的32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采用单纯脾修补术13例,脾部分切除术9例,全脾切除术7例,全脾切除加自体脾片移植3例.结论 外伤性脾破裂应根据损伤程度、类型选择合理术式,分别予脾修补术、脾部分切除术、全脾切除术或加自体脾片移植术,遵循先保命后保脾基本原则,尽可能多地保留脾脏,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联合应用多种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脾损伤的手术处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989年6月-2008年12月手术治疗的158例脾损伤患者的桩床责料。结果脾修补术31例,脾部分切除术11例,脾部分切除脾修补术2例,脾切除自体脾组织片移植术46例,脾切除术68例。脾切除术68例中,4例因严重多发伤术后死亡。结论遵循“抢救生命第一,保留脾脏第二”的原则,有保脾适应证的患者应行保脾手术,手术时可将多种保脾方法组合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选择性保留脾脏手术在治疗脾损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脾损伤采用选择性保脾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病人行脾粘合术,21例病人行脾修补术,11例病人行脾部分切除术,全组病人保留脾脏手术均获成功。结论对脾损伤Ⅰ级、Ⅱ级和部分Ⅲ级的病人,应积极采取保脾术,最大程度地保留脾脏功能。  相似文献   

9.
外伤性脾破裂118例报道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总结基层医院对外伤性脾破裂的治疗方法、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外伤性脾破裂118例临床资料。结果117例痊愈出院,1例因休克时间过长死亡。结论根据脾损伤分级,分别进行脾修补术、部分脾脏切除术、全脾切除术、全脾切除术后脾片自体移植,术中尽量多保留脾脏组织,保留其功能,特别是儿童或年龄在25岁以下的患者,根据脾脏损伤程度慎重决定术式,保证病人术后免疫功能不受影响。总之,外伤性脾破裂病人手术治疗或保守治疗,力保病人的生命安全为第1位,保留脾脏为第2位。  相似文献   

10.
吴国平 《中外医疗》2012,31(2):62-62
目的研究外伤所致脾脏损伤行保脾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6年10月至2010年10月我院入院治疗的144倒外伤性脾破裂患者进行了研究,针对脾损伤的特点,分别实施单纯修补术、部分切除术.自体脾片腹膜后移植术等治疗措施。结果144例志者均完成了手术。其中单纯修补术有2倒患者出现脾血肿,对症治疗痊愈;蔹乔冈保脾术有5例出现大出血,经再次手术切除全脾。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139倒保留脾患者经B超检查,脾脏存活良好,无腹腔摩染,全身感染以及粘连性肠感染发生。结论在患者入院后进行准确的诊断,结合损伤特征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采用恰当的技巧,大部分脾脏损伤患者可以进行保脾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保脾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至2003年间保脾治疗的46例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结果46例患者分为非手术治疗组、脾修补组、脾切除加自体移植组和血管介入脾动脉栓塞组4组。非手术治疗23例(脾损伤Ⅰ级8例,Ⅱ级10例,Ⅲ级1例,4例不详),其中3例伴休克。非手术治疗占同期脾外伤20%(23/115)。脾修补治疗9例(Ⅱ级1例,Ⅲ级7例,Ⅳ级1例),7例伴休克。全脾切除加脾组织大网膜移植术8例(Ⅲ级1例,Ⅳ级7例),其中5例伴休克。介入组6例(Ⅱ级2例,Ⅲ级4例),无休克,均一次脾动脉栓塞成功。46例均无并发症发生。痊愈45例,1例因合并颅脑损伤呈植物状态。4组患者住院时间均无差异。结论脾脏Ⅰ、Ⅱ级损伤以非手术治疗为主,Ⅲ级损伤以脾动脉栓塞或手术修补保脾为主,Ⅳ级以上的损伤只能手术保脾,同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个体化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创伤性脾破裂患者不同病情及不同时间外周血肌酸激酶的变化.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60例创伤性脾破裂患者为脾破裂组,60例非脾破裂的腹部外伤患者为腹部外伤组,4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对照组在体检当日检测心肌酶谱,另外两组分别于术前、术后2 h、术后12 h、术后1d、术后3 d及术后7 d检测心肌酶谱,比较三组心肌酶谱的检测结果.结果 :脾破裂组和腹部外伤组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全部痊愈出院,在住院期间及术后随访半年内均未发生心肌梗死;与对照组相比,脾破裂组和腹部外伤组术前酸激酶与其同工酶均明显升高,与腹部外伤组组相比,脾破裂组在不同时间的酸激酶与其同工酶均明显升高;Ⅲ、Ⅳ级脾破裂患者在不同时间外周血肌酸激酶均高于 Ⅰ、Ⅱ级患者,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Ⅲ、Ⅳ级患者在T0、T1、T2、T3,外周血肌酸激酶同工酶均明显高于 Ⅰ、Ⅱ级患者.结论 :创伤性脾破裂患者早期外周血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均升高,且肌酸激酶同工酶的变化与脾破裂损伤程度呈正相关,提示创伤性脾破裂早期可能发生了心肌损伤,应尽早检测并关注患者心肌酶谱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脾外伤1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外伤性脾破裂诊疗经验。方法对1986~2006年收洽的112例外伤性脾破裂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非手术治疗15例,手术治疗96例,手术并发症8例,其中再出血2例,均再次剖腹手术,缝扎止血;胰漏2例,予以充分引流,使用广谱抗生素、生长抑素及肠外营养支持治疗,2-3周后胰漏闭合;继发腹腔感染4例,经腹腔引流、抗感染、支持疗法后治愈;死亡2例,其中术前死亡1例,系血气胸并严重脾破裂的复合伤,入院时血压为0,抢救3h内死亡,1例术后第8天死于大面积心肌梗死。结论脾外伤的治疗应根据患者个体及脾破裂类型而定,尽量采取多种方式保脾。  相似文献   

14.
报告1979~1991年收治的52例保脾手术,占同期313例脾外伤手术的16.6%。其中脾修补34例;修补加脾动脉结扎2例;脾部分切除9例;脾修补后未能止血而改行脾切除5例;自体脾组织大网膜移植2例。由于脾脏的重要生理机能,应重视其损伤时的保脾手术。保脾手术并不比切脾风险大、并发症多。保脾术式的选择应根据脾损伤程度。文章还讨论了各种术式的要点。  相似文献   

15.
向武昌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9):2685-2686
目的:探讨钝性脾损伤的CT征象和诊断注意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钝性脾损伤病例和同期8例假阳性病例的临床与CT资料,并与手术对照。结果:85例中完全性脾破裂76例,单纯中心性破裂5例。单纯包膜下脾破裂4例。CT表现为腹腔积血(含脾周血肿),脾实质密度不均匀,轮廓模糊不规则,脾肿大或缩小,以及包膜下血肿。同时发现肝、肾、小肠、腰椎、肋骨等合并损伤。78例手术,7例保守治疗。结论:脾损伤病例CT检查具有重要作用,但仍有一定假阴性和假阳性,诊断时应注意多方面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本文收治56例外伤性脾破裂,其中13例合并具他脏器损伤,疗效满意。在腹部外伤病人中,脾破裂的诊断不难确立,一经考虑为碑破裂,大都需要急诊手术治疗。传统手术方式拟行脾切除术,合并有其他脏器损伤者辅以相应的手术方式。目前的术式选择应尽量保留脾脏或行脾组织移植(尤其在儿童),保留脾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外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5年1月~1999年12月收治的非手术治疗的24例外伤性脾破裂的致伤原因、伤情等级、诊断方法、治疗措施以及非手术治疗失败的原因.结果本组22例非手术治疗成功,并得到6个月以上的随访或B超复查证实无并发症.2例治疗失败中转手术治疗.本组无死亡.结论脾脏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严格掌握适应证,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合理正确运用治疗措施,外伤性脾破裂的非手术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肠手术中脾脏损伤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腹部手术中脾脏损伤的病例资料27例,按照我科制定的标准将其分为Ⅰ、Ⅱ、Ⅲ三类,针对三类不同程度的损伤,分别采用电凝法、缝合修补法、脾门损伤修补缝合法进行处理。结果该组27例发生于胃部手术20例,结肠手术5例,直肠手术2例,其中Ⅰ类损伤患者15例,Ⅱ类损伤患者8例,Ⅲ类损伤患者4例,经过相应的处理方法,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愈,无脾脏切除病例,且术后均未出现与脾脏损伤相关的并发症。结论医源性脾损伤的预防很重要,根据脾脏损伤情况分类,选择相应的处理方式,保脾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腹部创伤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半年来,腹部创伤病人利用腹腔镜进行腹部探查及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有18例腹部创伤病人接受了腹腔镜手术。其中17例在腹腔镜下得到明确诊断,1例在腹腔镜诊断可疑后转开度手术得到了明确诊断。14例在腹腔镜下完成治疗。包括实质脏器破裂止血、空腔脏器破裂修补和腹腔冲洗引流,1例在小切口辅助下完成手术,3例中转开度手术。术后未发生与腹腔镜手术相关的并发症。结论:腹腔镜手术对腹部创伤病人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王秀兰 《中外医疗》2011,30(11):5-5,7
目的探讨上腹部创伤的CT诊断研究。方法对我院40例上腹部创伤的患者临床和CT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40例患者中,肝损伤7例:肝内血肿1例,肝包膜下出血4例,肝破裂2例。脾损伤23例:腹腔积液10例,13例脾破裂,其中合并胰尾部断裂1例。肾损伤8例:肾内血肿3例,包膜下出血5例。2例为肠系膜撕裂伤。结论 CT检查可使上腹部创伤后病变的范围和部位清晰显示,依据对损伤不同程度的估计,为外科医生决定是否采取手术治疗起到了关键因素,可减少剖腹探查率,提高CT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