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分析加压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转子下长段粉碎性骨折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股骨转子下长段粉碎性骨折患者82例,行解剖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40例为钢板组,行加压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42例为髓内钉组,对比两组引流液量、切口长度、手术失血量、手术时间、早期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随访6个月髋关节恢复状况。结果:髓内钉组引流液量、手术失血量少于钢板组,切口长度小于钢板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钢板组(P<0.05);随访6个月,髓内钉组髋关节恢复状况优于钢板组(P<0.05)。结论:加压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长段粉碎性骨折,可优化手术情况,加快骨折愈合时间,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背景:髋部髓内加压螺钉和股骨近端短重建钉因手术操作简单,以及针对亚洲人的特殊设计,适合应用于股骨转子间骨折,但是目前缺乏两者临床疗效比较的研究报道。目的:比较髋部髓内加压螺钉和股骨近端短重建钉置入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将21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抽签随机分为2组干预:髓内加压螺钉组110例,股骨近端短重建钉组105例,通过观察失血量、输血量、手术时间、死亡率、术后并发症、行走能力等指标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与结论:两组术中失血量、输血量、手术时间及死亡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髓内加压螺钉组35例能够独立步行,57例需要步行辅助器行走,18例无法行走。股骨近端短重建钉组28例患者能够独立步行,48例需要步行辅助器行走,29例无法行走。髓内加压螺钉组活动功能优于股骨近端短重建钉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股骨近端短重建钉组。表明髓内加压螺钉相对于股骨近端短重建钉能方便、准确、稳定的进行骨折内固定,并且提供术中加压,促进骨折愈合,并发症率较低,更适合应用于转子间骨折。  相似文献   

3.
背景:髋部髓内加压螺钉和股骨近端短重建钉因手术操作简单,以及针对亚洲人的特殊设计,适合应用于股骨转子间骨折,但是目前缺乏两者临床疗效比较的研究报道。目的:比较髋部髓内加压螺钉和股骨近端短重建钉置入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将21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抽签随机分为2组干预:髓内加压螺钉组110例,股骨近端短重建钉组105例,通过观察失血量、输血量、手术时间、死亡率、术后并发症、行走能力等指标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与结论:两组术中失血量、输血量、手术时间及死亡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髓内加压螺钉组35例能够独立步行,57例需要步行辅助器行走,18例无法行走。股骨近端短重建钉组28例患者能够独立步行,48例需要步行辅助器行走,29例无法行走。髓内加压螺钉组活动功能优于股骨近端短重建钉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股骨近端短重建钉组。表明髓内加压螺钉相对于股骨近端短重建钉能方便、准确、稳定的进行骨折内固定,并且提供术中加压,促进骨折愈合,并发症率较低,更适合应用于转子间骨折。  相似文献   

4.
背景:股骨近端髓内钉具有较强的抗剪切力作用,可较好维持股骨近端旋转稳定性,手术操作简便,创伤较小,但存在应力过于集中于锁钉,置入固定螺钉前钻孔较大等缺点。目的:比较可膨胀髓内钉与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置入可膨胀髓内钉和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结果与结论:置入可膨胀髓内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影像曝光时间均显著低于股骨近端髓内钉组(P<0.01),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骨折愈合及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与股骨近端髓内钉比较,可膨胀髓内钉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手术创伤小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的短、中期随访结果及对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9月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10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长、失血量)、住院时长、骨折愈合时间,随访6个月、12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观察组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长、住院时长、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6个月、12个月后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失血量,促进骨折愈合,改善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6.
背景:髋关节动力螺钉是临床固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金标准,取得了一定的疗效,而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是经过改进的新型股骨近端髓内固定系统,它的运用解决了以往内固定的不足。目的:比较髋关节动力螺钉和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7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其中36例用髋关节动力螺钉固定,40例用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固定,均采用常规手术入路。结果与结论: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组的髋部畸形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髋关节动力螺钉组(P<0.05),髋关节动力螺钉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达78%(28/36),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组为82%(33/40)。结果可见两组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均有满意的临床疗效,但是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固定组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靠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背景:股骨近端髓内钉具有较强的抗剪切力作用,可较好维持股骨近端旋转稳定性,手术操作简便,创伤较小,但存在应力过于集中于锁钉,置入固定螺钉前钻孔较大等缺点。目的:比较可膨胀髓内钉与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置入可膨胀髓内钉和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结果与结论:置入可膨胀髓内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影像曝光时间均显著低于股骨近端髓内钉组(P〈0.01),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骨折愈合及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与股骨近端髓内钉比较,可膨胀髓内钉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手术创伤小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三种髓内钉置入固定治疗胫骨骨折79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惠东黄埠医院骨科收治的胫骨骨折患者79例,男47例,女32例,年龄16~73岁;开放性骨折19例,闭合性骨折60例.79例患者中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48例,旋入式自锁钉固定治疗19例,自动加压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1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交锁髓内钉固定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02±10)min,旋入式自锁钉固定组平均(65±10)rain,自动加压交锁髓内钉固定组平均(100±10)min.7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6~10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断钉1例,伤口浅表感染1例,骨延迟愈合3例;骨折平均愈合时间(21.0±3.2)周;Johner-Wruh法评定功能恢复优良率(85.42±5.20)%.旋入式自锁钉固定组骨折延迟愈合1例,骨折移位1例;平均骨折愈合时间(20.0±3.6)周:优良率(84.21±4.10)%.自动加压交锁髓内钉固定组脱钉1例,伤口浅表感染1例;平均骨折愈合时间(17.0±2.8)周;优良率(91.67±3.70)%.3组功能恢复优良率自动加压交锁髓内钉固定组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自动加压交锁髓内钉效果最好.提示自动加压交锁髓内钉较传统的交锁钉愈合时间快.  相似文献   

9.
背景:对于年轻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大部分内固定方法均能提供有效而坚固的固定;而对于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转子间骨折类型,何种内固定的疗效最佳尚在争论。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收治,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或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纳入标准,最终140例146髋纳入研究,其中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70例(74髋),动力髋螺钉组70例(72髋),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失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术后下地时间、围手术期血红蛋白丢失量、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Harris评分等指标以评估疗效。结果与结论:14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16个月,所有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相比动力髋螺钉组,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下地行走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方面均更具优势,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两组在围手术期血红蛋白丢失、骨折愈合时间、术后Harris评分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股骨转子间骨折均能获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但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具有手术时间短、失血量少、平均住院时间短、术后下地时间早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背景:有研究表明采用内固定治疗可以降低临床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并发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被临床广泛应用的主要是股骨近端髓内钉和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方法。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髓内钉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在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股骨近端髓内钉组和动力髋螺钉组2组,分别接受股骨近端髓内钉和动力髋螺钉固定治疗,每组30例。
  结果与结论:与动力髋螺钉组相比,股骨近端髓内钉组固定时间、固定时出血量、修复后12个月的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均降低(P<0.05),修复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升高(P<0.05)。两组的伤口愈合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证实,与动力髋螺钉相比,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在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骨折时的临床效果更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对比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优势。方法将2010年10月~2012年10月10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处理,观察组则实施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处理,观察两组手术情况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109.44±22.36ml,手术用时为47.62±7.15min,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25.72±30.15ml、52.33±9.20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方案中,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较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手术用时短,对患者的创伤小,出血量少,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更优。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股骨近端伴股骨干骨折患者采用加长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院股骨近端伴股骨干骨折患者87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取伽马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取加长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时间、手术前后疼痛程度及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状态。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观察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随访6个月,观察组髋关节功能评分系统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伴股骨干骨折患者采用加长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能有效减轻疼痛程度,促进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且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短。  相似文献   

13.
对三种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进行分析,116例新鲜股骨颈骨折分别采用三翼钉、单一空心加压螺钉、三枚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时行治疗,对手术及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早期并发症以及骨折不愈合和头坏死发生率、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三枚加压螺纹钉骨折不愈合和头坏死发生率为7%,功能优良率为93%,单一空心加压螺钉和三翼钉的骨折不愈合和头坏死的发生率为20%、36%,功能优良率分别为80%、73%。此外,三枚加压螺纹钉内固定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另外两组。认为三枚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具有安全、创伤小、疗效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性分析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内固定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其中40例采用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内固定治疗(PFNA组),46例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DHS组)。从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评分等方面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手术时间:PFNA组(69.8±9.4)min,DHS组(90.1±7.4)min,两组比较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中失血量:PFNA组(145.8±50.2)ml,DHS组(320.5±96.1)ml,两组比较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卧床时间:PFNA组(13.8±4.4)d,DHS组(17.1±5.4)d,两组比较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PFNA组5.0%,DHS组10.8%,两组比较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髋关节Harris评分PFNA组(86.8±3.5)分,DHS组(80.9±3.8)分,两组比较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确切,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离床活动时间早、并发症少、关节功能恢复好,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股骨转子间骨折,优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的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背景:转子间骨折主要有两种固定方式,一是髓外固定的钉板系统,以动力髋螺钉为代表;另一种是髓内固定的髓内钉系统,以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为代表。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1/2010-12山西省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58例。分别采用动力髋螺钉及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两种内固定方式置入治疗。结果与结论:动力髋螺钉组平均随访13个月,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组平均随访11个月。随访期内两组均达骨性愈合。置入内固定治疗后动力髋螺钉组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较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组延长(P〈0.05);末次随访时Parker-Palmer评分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动力髋螺钉组主钉松动退出1例,钢板断裂1例;所有患者无伤口感染、内固定物切割、髋内翻等并发症出现,最终骨折愈合。提示两种内固定治疗转子间骨折均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比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可更早负重,骨折愈合时间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某院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93例,依据术式不同分组,对照组46例予以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研究组47例予以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手术用时、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手术前后疼痛程度(VAS)、髋关节功能(Harris)、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研究组手术用时、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而Harris、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予以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可明显缩短手术用时、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显著改善其髋关节功能及疼痛程度,且有助于提升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背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内固定有动力髋螺钉、Gamma钉、股骨近端交锁髓内钉等,究竟使用何种内固定目前仍存在争议。目的:比较传统动力髋螺钉与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2007-06/2010-03收治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96例,分别采用动力髋螺钉与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各4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类型、致伤原因等情况匹配。股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采用00Cr18Ni14Mo3不锈钢、Ti6Al4V钛合金或纯钛,部分钛合金或纯钛产品表面经阳极化处理,非灭菌包装。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弹性模量接近人体骨,耐体液电解,耐腐蚀强,性质稳定。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及内固定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结论:与动力髋螺钉组相比,锁定加压接骨板组的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1)。锁定加压接骨板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显著高于动力髋螺钉组(94.6%,87.9%,P<0.01)。提示与传统动力髋螺钉相比,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生物力学更合理,操作简便、微创、固定稳固、骨折易愈合,尤其适用于骨质疏松或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观察动力髋螺钉、Gamma钉与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生物相容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6-06/2008-03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骨科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95例,男26例,女69例,年龄70~88岁.根据Evans分型系统,95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组(n=30),Gamma钉内固定治疗组(n=30)和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组(n=35),3组患者分别采用动力髋螺钉、Gamma钉和股骨近端髓内钉进行治疗.记录术中、术后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术后并发症及材料与宿主的组织相容性;术后9个月采用Harris评分标准对患髋进行评估.结果:3组患者均获得随访.①Gamma钉内固定治疗组和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组(P<0.05):各组间手术时间两两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统计结果显示,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组相对最长,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组相对最短.3组患者住院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组并发髋内翻1例,伤肢短缩1例.Gamma钉内固定治疗组术后股骨干骨折1例,无伤肢短缩等并发症.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组伤口全部Ⅰ期愈合,无并发症发生.Gamma钉内固定治疗组中2例切开组织液化,2例切开表浅感染,无切开深部感染:动力髋螺钉组中3例出现切开组织液化,2例切开表浅感染,1例切开深部感染.均未出现内固定物切出股骨头或断裂等内固定失效现象.③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显示,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组优23例,良4例,可3例,优良率90.0%.Gamma钉内固定治疗组优24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93.3%.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组优32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7.1%.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应用动力髋螺钉、Gamma钉和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在疗效方面无明显差异.Gamma钉和股骨近端髓内钉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对于稳定性骨折,3种内固定装置均可选择,而动力髋螺钉具有价格便宜的优点:对于不稳定性骨折,股骨近端髓内钉、Gamma钉由于生物力学上的优势,都是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动力髋螺钉与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6月我科收治的80例70岁以上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观察组采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骨折愈合、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等。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情况、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显著优于动力髋螺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Inter Tan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我科应用Inter Tan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0例,记录手术时间、失血输血量,采用改良Harris髋部功能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平均手术时间(41±18)min,手术平均失血量(291±131)m L,58例术后输血(1.97±0.5)单位红细胞悬液,平均住院时间(14.8±4.5)d,随访6~15个月,全部病例均获得骨愈合,未出现各类并发症。改良Harris髋部功能评分(75.1±13.4)分。结论:Inter Tan髓内钉具有股骨头颈防旋、加压的生物力学特点,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较好的内固定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