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眩晕型癫痫误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例报告李辉王培娟1病例报告患者男性,57岁,厨师。因反复发作性眩晕,视物旋转感8年,加重一周入院。患者8年前无明显诱因地出现阵发性眩晕、视物旋转感,持续约3~5min,可自行缓解。发作时无呕吐、意识障碍及肢体抽搐,...  相似文献   

2.
中脑被盖部梗塞1例报告王友琼1病例报告男,49岁,工人。以突发复视20+天,加重伴右侧肢体无力4天于1995年7月6日入院。20+天前患者突发双眼视物双像,但无头昏眩晕、呕吐等症状。当即就诊于某院眼科,诊为①视网膜病变;②眼底血管痉挛。4天前患者感双...  相似文献   

3.
我院于2004年1月诊治一例双胞胎姐妹均患自动症的个例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患者双胞胎姐妹,6岁。近一年来先后无明显诱因反复感头晕,有视物旋转、视物成双、随即昏倒,呼之不应,但无明显肢体抽动,每  相似文献   

4.
药物性前庭功能损害并脑电图异常1例报告黄蓉付才英1病例报告患者曾某某,女性,31岁。1994年1月因妇科疾病静滴庆大霉素,用药后9天出现恶心、呕吐,眩晕,视物倾倒,第14天停用庆大霉素。此后一直有视物旋转摇晃感,经检查左侧前庭功能丧失,右侧减退,诊断...  相似文献   

5.
例1,男,13岁。发作性眩晕1年,每次发作先嗅到一种怪味,开始头晕,眼花,视物旋转,恶心,呕吐,历时1—2分钟。间歇期正常。发作间隔1周1次,有时1日3—4次。神经系统检查正常。脑电图两颞中高幅尖波,棘波散在。每日服卡马西平300毫克,发作性眩晕消尖,脑电图恢夏正常。 例2,女,15岁。93年9月一天突发眩晕,视物模糊,恶心、呕吐,站立不稳而跌倒,  相似文献   

6.
过去常以美尼尔氏病称之的疾病现统一称其为梅尼埃病.定义:梅尼埃病是一种特发的内耳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旋转性眩晕,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耳鸣和耳胀满感,基本病理改变为膜迷路积水.诊断依据:①反复发的旋转性眩晕,持续20分钟至数小时,常伴平衡障碍,恶心,重时呕吐,无意识丧失,可见水平或水平旋转型眼球震颤,至少发作两次以上才可做诊断依据.②至少一次纯青测听  相似文献   

7.
眩晕是目眩和头晕的总称,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症,常反复发作.临床上以眼花、视物不清和昏暗发黑为眩,以视物旋转或天旋地转不能站立为晕,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称眩晕[1].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属中医"眩晕"范畴,多发于中老年人群,眩晕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效果参差不一.本文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采用平眩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源性眩晕87例患者临床资料,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一、资料与方法 2例为门诊就诊病人,均为儿童男性,既往史有头部外伤。例1,孙某,男,11岁,发作性眩晕,视物旋转伴恶心,呕吐。每次发作持续5或20分钟不等近1年,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脑电图示:基本节律为α波节律,混有多量θ波,HV2分钟后,短程阵发4~6Hz θ波  相似文献   

9.
头晕是临床常见症状,但家族性发病临床少见。现将我们临床中遇到的一家系10例连续三代发病情况报告如下。 临床与家系 先证者Ⅱ_6,女,51岁,会计。病例号30998。主因间断性头晕4年,加重1周于1991年10月4日入院。患者4年来,时常头晕发作,头晕时视物旋转,伴恶心、无耳鸣、耳聋,头晕于转头或抬头时加重,每次头晕发作时间长短不一。入院前1周,抬头时,突然头晕发作,自服“眩晕停”等药,症状无好转,故入院诊治。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等病史。查体:  相似文献   

10.
遗传性小晶状体一家系傅刚,于吉玲先证者(Ⅲ3)男,15岁。因左眼被拳击伤6小时,于1994年8月26日来院。患者受伤后左眼视物不清,继之头痛、恶心、呕吐2次。检查:视力右4.5,左光感/眼前;左眼上下睑皮下瘀血,混合性充血,角膜水肿,晶状体透明并脱入...  相似文献   

11.
1病例报告患者李某某,男性,13岁。入院前2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剧烈头痛,伴有呕吐,每日5~6次,为胃内容物,呈喷射状,无咖啡色液体。次日晨出现4次抽搐,发作时四肢强直抽动,双眼上翻,口唇青紫,无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等,每次历时10分钟左右,经肌注或静注...  相似文献   

12.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治疗前后的BAEP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VBI)是神经科常见的疾病之一 ,多发于中老年人 ,其临床症状较多 ,体征少 ,治疗效果较好。为比较VBI在治疗前后的脑听觉诱干发电位 (BAEP)变化 ,对 1997年 3月— 1999年 3月的 74例VBI病人进行了治疗前后的BAEP检查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病例组 :为临床诊断VBI的病人 74例 ,其中男 39例 ,女35例 ,年龄 35~ 6 6岁 ,平均 48 6岁。VBI的诊断标准[1] :①眩晕为旋转感或视物晃动或不稳感 ,多因头位和 (或 )体位改变而诱发 ;②眩晕同时至少尚有一种椎基底动脉缺血发作的其他症状 ,如眼症状 (…  相似文献   

13.
乙状窦血栓形成2例乙状窦血栓形成少见,作者所在解放军155医院遇2例,报告如下。例工,某男,29岁,因间断性头痛.视物不清6个月于1990—09-10入科。患者1990年4月患左侧冠周炎,面部肿胀、畏寒发热,经抗感染面肿及发热消失,但随后出现视物模糊...  相似文献   

14.
常规量苯妥因钠致眩晕共济失调1例石贵江,张茜萍1病例报告患者冯某某,男,28岁,因发作性意识丧失伴全身抽搐半小时于1995年3月6日急诊入院。5年前因类似发作史,曾在某上级医院描记脑电图确诊为癫痫。近半年来未服任何抗癫痫药物亦无发作。本次发作入院后口...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性,50岁,因间断性头痛,头晕伴恶心,呕吐7年余,加重10天入院。患者于7年前劳累后出现头部持续性胀痛,头晕伴视物旋转,恶心,呕吐和双侧耳鸣,休息后自觉缓解,症状发作2-3次/年,未进行正规治疗,10天前上述症状持续性加重,外院头颅CT提示右枕叶实性占位病灶,内呈混杂密度影,病灶周围水肿明显,性质待定。  相似文献   

16.
先证者(Ⅱ2) 女,66岁,反复发作性眩晕2年,再发1月.2年前劳累后突发头晕,有视物旋转表现,在卧起或头位转动时出现,闭目安静休息症状缓解,一般持续约数十秒,伴有心慌、出汗,无意识丧失,无发热、恶心、呕吐、头痛,无肢体麻木乏力,不伴耳鸣及听力下降,无畏光怕声.就诊当地医院门诊,考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予以"敏使朗"治疗近1年,症状好转后自行停药.1月前患者再次出现头晕,自觉程度较前有加重,对改变体位及向左侧侧卧感到恐惧,症状一般持续数十秒至数分钟可自行缓解,为求进一步诊治入院.起病以来,睡眠欠佳,入睡困难,多梦.发作间期饮食正常,二便正常,体重无明显下降.神经系统查体:神清语利,高级神经活动正常,双眼见水平眼震,Weber试验居中,Rinner试验A>B,口角不歪,伸舌居中,颈阻阴性,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指鼻及跟膝胫试验阴性,深浅感觉正常,腱反射对称存在,病理征未引出,脑膜刺激征阴性,闭目难立征阴性.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29岁。因头痛伴双眼视力下降1年加重2个月于1998年2月4日入院。患者1年前出现无明显诱因的头痛,间断发生,伴双眼视力下降,视物不清,无恶心呕吐、抽搐等。有溢乳,月经不规则,性欲低下。无腋毛及阴毛脱落,无多饮多尿,无嗅觉减退。体检:粗测双眼...  相似文献   

18.
左眼眶成熟型囊性畸胎瘤1例李志文黄盛清患者男,20岁。1996年4月6日入院。患者自诉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左眼眶鼻侧有一蚕豆大小肿物,入院前1个月左眼球胀痛明显。入院检查:左眼视力0.4,左上睑眦部明显隆起,可触及一个2.5cm×1.5cm×1cm...  相似文献   

19.
病例报告:男性,11岁,因双眼内斜视,头晕伴呕吐40天于1997年5月16日入院。患者于40天前上午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内斜视,伴头晕呕吐,呕吐呈非喷射状,呕出胃内容物少许,无咖啡样液体。有视物成双现象,无视物旋转,无耳鸣。之后,逐渐出现双下肢无力,行走不稳。于病后2周在湘阴县人民医院行CT检查无异常发现。起病以来,无发热、头痛,无大小便失禁、食纳差、有饮水呛咳、吞咽困难现象。体重无减轻。学习成绩、智力无改变,视力无明显下降,无其它特殊病史可询。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旋转性斜视临床特征及手术方法。方法12例主述旋转复视患者根据眼球运动、同视机、双马氏杆和眼底照相等不同检查结果,2例行下斜肌减弱术,10例行上斜肌矢状移位术。结果所有患者未再述旋转复视,视物清晰。结论上斜肌矢状移位术适用于前下方明显的外旋转斜视,是治疗旋转斜视的主要方法,而上半视野旋转斜视明显时应采取下斜肌减弱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