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和医疗费用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了解中国大城市 2型糖尿病 (T2DM )患者的血糖 (PG)和糖化血红蛋白 (HbA1c)及其控制情况 ,以及影响患者医疗费用的因素。 方法 对国内 11个大城市的T2DM患者抽样调查 ,收集其疾病控制和治疗费用数据 ,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调查的 1111例T2DM患者中 ,门诊 6 5 8例 ,住院 4 5 3例 ,采用描述统计的方法分析患者的HbA1c和PG控制情况 ,用多因素模型分析医疗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 结果  6 8%患者的空腹血糖 (FPG)没有得到很好控制 ( >7.0mmol/L) ,4 2 %的HbA1c控制效果不佳 ( >7.5 % )。门诊医疗费用的多因素分析中医院级别 (P <0 .0 0 1)、并发症 (P<0 .0 0 1)和末次空腹静脉血糖控制水平 (P <0 .0 5 )是影响患者就诊费用的主要因素。住院医疗费用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住院天数 (P <0 .0 0 1)、医院级别、并发症 (P <0 .0 0 1)、家庭人均收入是影响患者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 结论 中国大城市中 5 0 %左右T2DM患者按照 ( 2 0 0 2年的治疗情况 )PG和HbA1c控制效果不佳 ,并发症和PG控制效果不好是T2DM患者医疗费增多的显著因素  相似文献   

2.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糖尿病(DM)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结果显示HbA1c水平降低后,DM并发症发生危险均显著降低.以HbA1c低于6.5%作为达标标准,我国达标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仅占25.9%.本文通过测定DM患者HbA1c水平,了解兰州地区DM患者HbA1c的达标率.  相似文献   

3.
健康自助     
帮您理财BANGNINLICAL怎样治疗最省钱?糖尿病患者为治疗各种并发症所支付的费用,花费高而效益低。上海复旦大学的专家们,对我国11个城市的2型糖尿病及共14种主要并发症的年治疗费用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有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年直接医疗费用是无并发症患者的3.71倍。若同时伴有大、小血管并发症,其年直接医疗费用是无并发症的10.35倍。计算得知,我国2型糖尿病的医疗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糖尿病患病率逐渐增加,已成为严重的世界性问题.糖尿病特别是其慢性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给社会、家庭以及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中国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20岁以上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率达9.7%[1];且近2/3的患者HbA1C得不到有效控制( HbA1C≤7%)[3];60.7%的患者因未被诊断而无法及早进行有效的治疗和指导[3].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发生的病理生理特点与欧美国家存在差异,β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下降比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更明显,且糖尿病肾病发生率更高(2c级[4,5],2b级[6]).因此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自身特点,进行合理的降糖治疗,努力控制其他多种血管病变危险因素,降低血管并发症风险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灵活使用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治疗2型糖尿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糖尿病联盟指南明确指出,糖尿病治疗的主要目标是降低HbA1c水平,血糖达标需要同时控制空腹和餐后血糖.无论HbA1c处于什么水平,应该同时进行空腹和餐后高血糖的治疗[1].中国糖尿病患者群具有患病初期胰岛素分泌减少,特别是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缺失明显,餐后血糖水平明显升高[2],空腹和餐后血糖均不达标的患者比例高等特点[3],所以应用胰岛素进行治疗时需要针对这些特点灵活应用.  相似文献   

6.
2007-2008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组织的全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20岁以上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约为9.7%,据此推算我国成年糖尿病患者大约有9240万人[1].与此同时,我国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状况不容乐观.2006年进行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调查显示,接受调查的大中城市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为7.6%±1.6%,只有41.1%的患者血糖控制达标(HbA1c<7%)[2].胰岛素治疗为有效的降糖措施,然而即使已经起始了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情况也不尽人意.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糖尿病是冠状动脉(冠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一个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一个包括了13个前瞻性队列研究的荟萃分析结果表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每增加1%,心血管事件的相对风险增加1.18倍(95%CI1.10~1.26)[1].ARIC研究[2]对1894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超过10年的随访发现HbA1c水平和周围动脉疾病发病呈正相关性.Haffner等[3]在一个随访了7年2型糖尿病队列研究中发现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发病率为30.2%,与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再发冠心病的发病率无明显差别(18.8%).  相似文献   

8.
英国糖尿病前瞻性研究(UKPDS)[1]、糖尿病控制和并发症试验(DCCT)[2]等均证实,严格控制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可降低糖尿病长期并发症的发生率。2010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提出将HbA1c≥6.5%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HbA1c在5.7%~6.4%之间的患者应被视为未来患糖尿病的高危人群[3]。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糖尿病病程、BMI、WC、慢性并发症严重程度、HbA1c等对成年男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总睾酮(TT)水平的影响. 方法 随机收集106例成年男性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测定血浆TT.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严重程度进行定量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评价病程、BMI、WC、慢性并发症、HbA1c、hsC-RP、血脂对TT的影响. 结果 成年男性T2DM患者TT水平和年龄、病程、HbA1c无显著性相关(P均>0.05).慢性并发症评分较高、WC较大的患者,TT水平降低(P均<0.05).TC(P>0.05)和LDL-C(P<0.05)水平较高者,TT水平升高. 结论 慢性疾病、向心性肥胖和机体炎症状态可能引起TT水平下降,且在降脂治疗时应注意TT水平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2型糖尿病是以胰岛素抵抗和胰腺B细胞功能进行性减退为特征的进行性疾病.众所周知,良好的血糖控制对减少和控制2型糖尿病的并发症至关重要.为了减少血糖控制不良导致的严重后果,美国糖尿病协会推荐的HbA1c控制目标为小于7%[1].  相似文献   

11.
2型糖尿病并发症对患者治疗费用的影响评估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3  
目的 测量与评估中国大城市2型糖尿病并发症对患者年治疗费用的影响。方法 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无并发症组、仅有微血管并发症组、仅有大血管并发症组以及同时伴有大、小血管并发症组,并分别计算四组患者的年治疗费用。结果 ①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中,仅46.7%的患者无任何并发症;而53.3%的患者至少伴有一种并发症。其中仅有大血管并发症的患者占13.3%,仅有微血管并发症的患者占22.3%,同时伴有大、小血管并发症的患者占17.7%。②在微血管并发症患者中,外周神经病变占39.55%,视网膜病变37.69%,肾病13.81%,糖尿病足6.16%。在大血管并发症患者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8.24%,心绞痛31.01%,脑卒中16.80%,慢性心衰6.20%。⑧有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年直接医疗费用是无并发症患者的3.71倍。但是,若同时伴有大、小血管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年直接医疗费用则是无并发症的10.35倍。④中国大城市2001年治疗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直接医疗总费用为187.5亿元,占卫生总费用3.94%。其中81%的费用用于治疗与2型糖尿病相关的并发症,治疗无并发症的直接医疗费用仅占19%。结论研究结果证明并发症是影响2型糖尿病年治疗费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T2DM患者HbA1c的控制情况对代谢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 276例T2DM患者根据HbA1c水平分为3组:A组HbA1c≤7%;B组7%<HbA1c<10%.C组HbA1c>10%,测定血糖、血脂水平,同时进行相关并发症的筛查. 结果 (1)3组间年龄、病程、血压、TC和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HbA1c上升,FPG、TG和LDL-C逐渐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随着HbA1c上升,DR、DN和冠心病(CHD)的发病率升高(P<0.05).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NP)、糖尿病足(DF)和脑梗死的发病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相关分析表明,HbA1c与FPG、TG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 结论 T2DM患者HbA1c控制率低,HbA1c水平与其慢性并发症相关,控制HbA1c可更好地防治糖尿病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周尊海  李荣华 《山东医药》2010,50(33):83-84
目的观察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控制血糖对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血脂的影响。方法对新诊断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2周胰岛素强化治疗,后继续用胰岛素控制13周,检测控制前后血糖、血脂、血压、HbA1c、UAER的变化。结果胰岛素强化治疗在使患者血糖得到良好控制的同时,也使血脂及UAER、HbA1c降低(P〈0.05或〈0.01)。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在控制血糖的同时,可使血脂、UAER、HbA1c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随访期间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达标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住院,行动态血糖监测的200例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60岁≤年龄<70岁57例、70岁≤年龄<80岁51例、年龄≥80岁92例)、糖尿病病程(病程<10年57例、10年≤病程<20年89例、病程≥20年54例)、基线HbA1c(HbA1c<6.5%74例、6.5%≤HbA1c<7.5%72例、HbA1c≥7.5%54例)分别将患者分为3组。比较不同组别患者长期随访期间HbA1c水平的差异。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方差分析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随访期间HbA1c控制达标的影响因素。结果 平均随访12.5年。不同年龄组随访期间HbA1c均值、HbA1c控制达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糖尿病病程<10年组比较,糖尿病病程≥20年组随访期间HbA1c均值升高(P<0.01),HbA1c控制达标率降低(P<0.05);随着基线HbA1c增加,随访期间HbA1c均值逐渐增加(P<0.01),HbA1c控制达标率逐渐降低(P<0.0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基线HbA1c、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糖波动、胰岛素治疗是随访期间HbA1c控制达标的影响因素(P<0.01)。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基线HbA1c(OR=5.73,95%CI 3.02~10.88,P<0.001)是随访期间HbA1c控制达标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结论 糖尿病病程、基线HbA1c、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糖波动、胰岛素治疗是老年2型糖尿病随访期间HbA1c控制达标的影响因素,其中基线HbA1c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地特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耐受性、安全性和依从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上至少有2.46亿人患有糖尿病.流行病学上,饮食结构不良和人群老龄化是2型糖尿病患者增加的主要原因.2型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紊乱疾病,主要特征是胰岛索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现代糖尿病治疗的目标是: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接近健康人群水平,以减少并发症风险.专家建议在治疗的早期开始使用胰岛素以保证良好的血糖控制[糖化血红蛋白(HbA1c)<7%]和维持B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6.
王莉 《内科》2012,7(4):365-36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93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FIB及HbA1c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合并有微血管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血浆D-二聚体、FIB及HbA1c明显高于无合并症者(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着病理性凝血和纤溶状态。检测D-二聚体、FIB及HbA1c水平有助于2型糖尿病合并血管并发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7.
马宏伟  李芳 《山东医药》2010,50(32):57-59
目的探讨牙周非手术治疗对糖尿病患者牙周炎症控制及对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从2型糖尿病牙周炎患者中选出代谢控制不良的52例,同时选择身体健康的非糖尿病牙周炎患者45例,行牙周非手术治疗,测量并比较术前、术后2个月、6个月的牙周检查情况及HbA1c、TNF-α水平。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牙龈出血、牙周探诊深度明显减少;重度牙周炎患者HbA1c、TNF-α降低明显(P〈0.01);中、轻度牙周炎患者HbA1c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糖尿病患者牙周炎症控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代谢水平,牙周炎症、HbA1c、TNF-α三者间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水平与维吾尔族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的关系,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将2009~2015年收住我院的2型糖尿病维吾尔族患者412例,根据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分4组,HbA1c≤6.5%A组105例,HbA1c6.6%~7.4%B组106例,HbA1c7.5%~8.4%C组109例,HbA1c≥8.5%D组92例,另选同民族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相匹配的非2型糖尿病健康老年人89例为对照组,收集相关病史、检测生化指标、糖尿病并发症筛查、评价认知功能,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探讨HbA1c水平与MCI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B、C和D组MCI和痴呆发生率明显升高(9.5%、8.5%、15.6%和21.7%vs 2.2%,3.8%、2.8%、4.6%和8.7%vs 0,P0.05)。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HbA1c≥8.5%、颈动脉不稳定斑块、脑白质病变、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MCI的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患者HbA1c水平以及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与维族老年人MCI的发生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HbA1c水平与营养状况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HbA1c与营养状况的关系.方法 将219例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以HbA1c水平分为2组,HbA1c<6.5%组108例、HbA1c≥6.5%组111例.分别比较两组的血压、血糖、血脂和胰岛素抵抗指数水平,以及膳食结构和营养素摄入情况.结果 (1)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HbA1c<6.5%者占49.32%;(2)HbA1c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56、0.49、0.20,P<0.05或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同醇呈负相关(r=-0.16,P<0.05);(3)营养素摄入量与HbA1c的关系表现为:能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总脂肪是影响HbA1c的独立相关因素(均P<0.05);(4)与≥6.5%组相比,HbA1c<6.5%组摄入较多水果.≥6.5%组纯能量类食物摄入过多,且蛋白质、总脂肪和饱和脂肪酸摄入量多于HbA1c<6.5%组(P<0.05);(5)拟合线性回归模型发现:摄入较多粗粮杂豆、水果分别使HbA1c均值降低0.36%(P<0.10)、0.46%(P<0.01);适量减少畜肉、油脂摄入量平均使HbA1c降低0.42%(P<0.05)、0.37%(P<0.10).结论 目前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HbA1c<6.5%者比例不高,HbA1c<6.5%者与HbA1c>≥6.5%者的营养状况差异明显,饮食对HbA1c的影响较大,因此应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合理的饮食治疗,尽早实现糖尿病控制达标.  相似文献   

20.
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C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2型糖尿病患病率迅速增长.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作为糖尿病患者病情评估的"金标准" ,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监控的应用中已成为一种趋势.有报道HbA1c水平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发病因素之一,并与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认知功能减退相关.但HbA1c 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浆C肽水平的关系报道却较少.本研究主要目的 在于了解不同水平HbA1c与血浆C肽变化的关系,探讨血糖控制与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的可能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