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分析2009年扶风县因院内感染引起麻疹流行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麻疹流行提供依据。方法利用麻疹监测系统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4月24日~5月8日扶风县发生的4例麻疹中后3例属院内感染所引起,3名儿童均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结论及时发现和隔离麻疹病人及疑似病人,是控制院内感染的关键;及时接种麻疹疫苗,是预防麻疹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1994年9月至10月,会东县雪山乡发生麻疹爆发流行,波及该乡4个行政村落。发病150例,发病率为4043/10万。死亡5例,死亡率为145/10万。9月25日该乡发生首例病例,由于没有采取相应预防措施,造成疫情不断扩大,27天内该乡就发生麻疹病例150例。在610户中,有137户发生麻疹,其中13户发病2例。本次麻疹爆发流行,年龄最小为9月龄,最大为19岁。10月龄至7岁发病人数最多,达102例,占68%。男女性别发病无差异,发病除了16岁以上,全系散在儿童。从10月3日以后出现第一代病人38例,10月11日后出现第二代病人75例,10月18日后出现第三代病人37例。经麻疹疫苗和丙…  相似文献   

3.
1990年4月~6月我院大学生发生麻疹暴发,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流行经过这次麻疹暴发自1990年4月10日~6月5日共发生8例,首例病人是青年被师,4月10号发病,寒假回兴化农村,开学出差去北京,回校约一周发病。我们对患者及时进行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同宿舍二位教师)注射胎盘丙球。以后在同一幢楼其它宿舍相继有3位学生发病,第二例病人发生,我们就应急接种麻苗,并及时把疫情向医院、学院及市卫生防疫站有关领导汇报。给这幢楼的学生全部注射了麻苗,并利用广播、宣传栏宣传麻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荆州市四所高校2004-2014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高校预防麻疹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荆州市2004-2014年高校共报告麻疹病例94例,年均发病率为8.45/10万。3~4月份发病数最高,占总病例数的52.13%。72.34%的病例年龄为17~19岁,71.28%的病例既往未接种过含麻疹成分疫苗,81.91%的病例与类似发热出疹病人有接触。结论既往未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且是刚入校或入校不久的新生是高校麻疹易感人群,对这一群体开展针对性措施是预防高校麻疹流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林芝地区麻疹发病的流行特征,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根据1986—2010年林芝地区疫情汇编和全国传染病疫情信息网络直报系统的麻疹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86—2010年全地区共报告麻疹病例809例,年均发病率为21.1/10万。发病以〈15岁儿童为主(79.9%);以学生和农民发病最多;前3位分别为察隅县、米林县和林芝县。麻疹全年均有发病,4月和9月发病最多,呈季节性分布。结论林芝地区麻疹疫情较严重,在易感人群中接种麻疹疫苗,是预防控制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春天话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小儿常见急性传染病其传染性强,传染率在90%以上。多见婴幼儿农村发病年龄较晚可到学龄期,如母亲未患麻疹则新生儿即可感染本病。城市一年四季皆可发病,但以晚春最多,夏秋少见冬季渐增,农村大多数集中在春季流行。患病后绝大多数可获终生免疫,发生第二次麻疹很少见。由于麻疹疫苗的普种,使麻疹的流行得到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7.
南雄县地处粤北山区,毗邻江西、湖南二省,总人口约44.3万人。自1986年底全面实施计划免疫冷链管理以来,全县麻疹发病率有了显著的下降,并于1987~1989年连续三年无病例发生,1990年和1991年各发病11例和25冽,均为传入性的局部暴发。但1992年麻疹发病剧增,成为实施计免冷链运转后,发病最多的一年。流行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芜湖市2005~2011年婴儿麻疹流行特征分析,了解芜湖市婴儿麻疹流行变化规律,探讨婴儿麻疹的预防控制策略。方法对芜湖市2005—2011年206例婴儿麻疹流行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婴儿麻疹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1年芜湖市婴儿麻疹年均发病率为147.1/10万,处于全人群麻疹发病第一位。市区婴儿麻疹发病率高于农村地区。以5~8月龄为主,发病高峰为3~5月份。87.86%的婴儿麻疹病例无麻疹疫苗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在有麻疹疫苗免疫病例中,52.00%的病例在麻疹疫苗接种后2W内发病,32.00%的病例在麻疹疫苗接种后4W以上发病。孕妇麻疹IgG抗体阳性率46.58%,有71.43%8月龄以上婴儿麻疹病例未及时接种或未接种麻疹疫苗,婴儿麻疹疫苗初免后平均麻疹IgG抗体阴性率为3.57%,麻疹流行强度、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成人麻疹病例对婴儿麻疹病发病无明显影响。结论婴儿是麻疹高发人群,需进一步加强婴儿麻疹的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宁乡县1975~2005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加速控制麻疹。方法对宁乡县1975~2005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结果麻疹发病有两个明显不同阶段:1975~1986年发病呈高发状态,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每隔2~3年出现一个发病高峰,整个流行呈波浪式态势,流行模式以暴发为主。1987~2005年发病呈低发状态,其发病率波动在0.00~9.61/10万,流行模式以散发和暴发并存,以散发为主。局部麻疹暴发影响全县的发病水平;2~5月为麻疹高发季节。不同时期麻疹发病年龄分布提示,发病年龄后移。对麻疹病例的免疫史分析表明,31.33%未接种麻疹疫苗,21.37%免疫史不详。结论加速控制麻疹应继续加强麻疹疫苗的常规免疫,提高麻疹疫苗的初种、复种覆盖率和有效接种率;在全县范围内适时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加强麻疹疫情监测和报告;对麻疹疫点应及时处理,防止麻疹暴发。  相似文献   

10.
一所中等专科学校麻疹暴发调查江苏省无锡市卫生防疫站214002秦宏我市省船舶工业学校于1992年3月16日至4月11日发生麻疹暴发,历时27天,疫情波及12个班级,共发生麻疹15例,罹患率为2.0%。首发病例在发病前曾回苏北原籍,当地有麻疹流行,回校...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区麻疹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免疫策略对麻疹发病的影响,强化控制措施,以达到如期消除麻疹的目标。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麻疹流行强度、三间分布及免疫策略对其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 1986—2009年24年累计麻疹发病84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7.95/10万,总发病率呈大幅度下降趋势。结论目前消除麻疹工作的重点是:继续保持麻疹疫苗常规免疫高接种率水平;注重两针麻疹疫苗接种及时率和全程接种率的问题;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是消除麻疹的又一重要策略,必须保证接种率指标的落实;考虑育龄妇女及成人的麻疹疫苗免疫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新疆库尔勒市1989~1999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更有效地控制麻疹流行 ,并为制订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现将 1989年至 1999年 6月麻疹疫情分析如下。一、资料来源疫情资料来源于我市历年法定传染病月报表、年汇总表以及各医疗单位传染病登记簿、麻疹个案调查表。人口资料来自我市统计局每年的“统计年鉴”。二、结果1.流行概况 :1989~ 1999年 6月全市共报告麻疹 92 2例 ,平均发病率为2 8.6 6 / 10万 ,无死亡病例发生。 1989~1999年 6月我市麻疹疫情出现较大的波动 ;1991年底至 1992年上半年发生 1次流行 ,发病率为 12 6 .6 5 / 10万 ;时隔 7年 ,1999年上半年又发生 1次流行 ,发病…  相似文献   

13.
崔伟红  陈鹏  李娜  李波  郝凤  姜梅 《现代预防医学》2014,(24):4492-4494
目的通过对一起输入性麻疹暴发疫情的调查结果分析,探讨如何适时调整本地麻疹防控策略。方法采集所有疑似病例血清,检测麻疹Ig M抗体;采用统一的调查表对确诊病例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描述性分析。结果该起输入性麻疹暴发疫情引起了本地二代、三代病例传播。共发病6例,4例输入病例来自云南,2例为本地病例,所有病例麻疹疫苗接种史不详。本次疫情持续42 d,病毒分离为缅甸果敢地区D9基因型。结论劳务输入增加麻疹发病风险,应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开展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本市常住人口麻疹免疫屏障存在薄弱环节,应进一步开展免疫现状研究,必要时进行查漏补种;医务人员发病风险较高,建议开展麻疹疫苗查漏补种。  相似文献   

14.
本文旨在了解辽阳市麻疹发病流行特点,为有效控制、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辽阳市2009-2011年74例麻疹实验室确诊病例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74名麻疹病例在各年龄组几乎均有发病。最小发病年龄为2月龄,最大发病年龄为42岁;小于1岁婴幼儿和成人发病增多,出现"双相移位"现象;男女性别比为1.64∶1;3~5月为麻疹高发季节;自2009年开展麻疹强化免疫活动后麻疹发病控制在较低水平;农村人口发病率高于城镇人口(χ2=4.778,P=0.029);有麻疹免疫史者25例(占33.78%),无麻疹免疫史者18例(占24.32%),麻疹免疫史不详者31例(占41.89%)。因此,在进行麻疹基础免疫同时,应加强对麻疹疫情监测,尤其是农村麻疹监测,并对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实施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和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1951-2007年麻疹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1951-2007年浙江省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麻疹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浙江省1951-2007年麻疹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自然感染阶段麻疹发病1-2年一个流行高峰,年平均发病率为1 067.53/10万,疫苗推广应用阶段年均发病率为253.11/10万,流行周期推迟为2-3年,计划免疫阶段和免疫规划阶段年均发病率进一步下降,为36.73/10万。1992-2007年麻疹每年3-5月或4-6月份为发病高峰,发病以14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占64.58%。近年〈1岁组和≥15岁组麻疹发病呈明显上升趋势。结论实施儿童计划免疫有效的控制了麻疹的流行;但要实现消除麻疹,目前浙江省应采取措施加强麻疹疫苗的常规免疫和复种工作,确保麻疹疫苗2剂次接种率达到95%以上,同时可考虑对成人再补种一剂次麻疹疫苗,以提高整个人群的麻疹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对乐山市沙湾区1986-2005年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分析,掌握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病规律,探讨控制麻疹的策略和措施. 方法 对乐山市沙湾区1986-2005年的麻疹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1986-2005年,乐山市沙湾区共发生确诊麻疹病例326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7.86/10万;流行模式以散发为主,偶有暴发;4~5月为高发季节;3~14岁人群发病较多,近年小于8月和大于18岁年龄组麻疹发病有增多趋势;病例无免疫史者占10.75%,未全程免疫占54.30%,免疫史不详占28.50%. 结论 保持儿童麻疹疫苗有效的高水平的基础免疫,加强麻疹疫苗的复种工作,适时开展强化免疫,建立牢固的免疫屏障.同时,提高对麻疹病例监测的敏感性,防止麻疹的扩散蔓延.  相似文献   

17.
麻疹是小儿常见的传染病 ,自麻疹疫苗普种以来 ,发病基本得到控制。但是近年来 ,麻疹发病回升 ,其发病年龄明显后移 ,成人麻疹增多 ,现将我院1992~1999年收治的32例成人麻疹患者临床资料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2例病人中男21例 ,女11例 ,年龄15~40岁 ,其中15~30岁26例 ,占81.3 % ,均在3~8月发病。接种史均不详。19例发病前有麻疹病人接触史 ,在当地有儿童麻疹流行。1.2临床表现1.2.1发热本组病人均发热 ,其中高热(39~40℃)23例占71.9 % ,发热持续时间较长 ,3~1…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分析2012年12月—2013年4月永州市零陵区麻疹暴发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麻疹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该区所有疑似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集血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进行麻疹Ig M和风疹Ig M抗体检测。结果共报告麻疹实验室确诊患者120例,发病率18.90/10万,1和2月为发病高峰,发病106例,占发病总数的88.3%,0~4岁儿童发病104例,占发病总数的86.7%,8月龄以上人群发病86例,其中65例无免疫接种史(含接种史不详),占75.6%。结论未接种麻疹疫苗是造成麻疹暴发的根本原因,医疗机构内感染是麻疹扩散的重要因素,加强麻疹疫情监测、提高麻疹疫苗首针接种及时率和常规免疫接种率、适时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是控制麻疹发病最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北京市通州区强化免疫前后2年麻疹的发病趋势及流行病学特征,评价强化免疫活动的效果,为制定麻疹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通州区2010年10月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前后的麻疹发病情况。结果通州区2009、2010、2011和2012年麻疹发病数分别为77例、157例、9例和3例;2011~2012年麻疹平均发病率为0.43/10万,比2009~2010年下降了95.34%;麻疹发病仍有明显季节性,发病主要集中在3~5月份;地区分布以流动人口聚集地为主,强化免疫后各地区发病率下降均达到了88.02%以上;麻疹发病多为流动人口,主要由8月龄儿童病例和15岁的成人病例组成,强化免疫后,麻疹发病年龄双向移位现象更为明显。结论通州区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短期效果显著,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可以降低人群易感性,达到快速控制麻疹发病,降低麻疹发病率;根据强化免疫后麻疹流行特征的变化,成人、麻疹常规免疫前儿童和流动人口成为防控麻疹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麻疹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探索麻疹发病的危险因素,为麻疹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麻疹发病资料进行调查分析,利用1∶1匹配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本次暴发疫情共报告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21例,罹患率为32.8/10万。性别比2∶1,8月龄以下婴幼儿5例,20~40岁16例,职业均为农民,仅1例接种过1剂次麻疹疫苗,其他病例免疫史不详。病例对照研究分析显示,麻疹病人密切接触史(OR=15.00,95%CI:1.69~133.56)、医院暴露史(OR=4.5,95%CI:1.01~20.11)均与麻疹发病有统计学关联(P值均0.05)。结论应做好麻疹病例隔离措施,控制院内感染,以避免麻疹疫情的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