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立定 《内科》2007,2(2):227-228
目的对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方法选择此病患者52例,予口服胺碘酮,观察服药前、服药后2周、8周心功能、心律、心率、QTc、QTd等变化。结果治疗2周后总有效率73.33%,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20例被终止,QTd由(66.5±11.16)ms减至(42.68±10.04)ms(P<0.01)。治疗8周后总有效率86.67%,QTd由(66.5±11.16)ms减至(30.82±6.14)ms(P<0.01)。结论胺碘酮是治疗此病有效的药物之一,而且副反应轻,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2.
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目的 观察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方法 选择2000 -02 ~2004 -02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28例,给予口服胺碘酮(商品名可达龙) 8周。结果 治疗2周后总有效率60%, 28例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PVT)也被终止,QT离散度(QTd)由( 66. 05±11. 32 )ms减至( 42 .35±10 08)ms(P<0. 01)。治疗8周后观察总有效率86%,QTd由(66. 05±11. 32)ms减至(30. 65±6 .28)ms(P<0. 01)。结论 胺碘酮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有效的药物之一,而且副反应轻,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胺碘酮对2型糖尿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病人QT离散度的影响。方法分析总结32例2型糖尿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病人服用胺碘酮治疗前后,测定其QT间期及QT离散度的变化。结果胺碘酮治疗后QTd为(56.5±9.0)ms,治疗后降为(38.8±7.8)ms,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可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者的QTd。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胺碘酮对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QT离散度(QTd)及预后影响。方法选择的患者予以可达龙治疗8周,并比较治疗前后室性心律失常疗效及QTd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室性心律失常均明显减少,有效率85.2%,QTd由(65.06±11.24)ms减至(33.9±16.2)ms(P<0.01=)。结论胺碘酮能有效减少冠心病伴室性心律失常而且使患者QTd明显减少,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步长稳心颗粒对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6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8例用稳心颗粒治疗,对照组38例用胺碘酮治疗,治疗4周观察静息心电图、动态心电图、Q-T离散度的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总有效率、显效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Q-T离散度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胺碘酮治疗后Q-T离散度增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能有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毒副作用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8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经常规治疗心力衰竭的同时,给予口服胺碘酮治疗4周,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用药4周后总有效率77.6%,心功能改善明显,左室射血分数治疗前为(32.56&#177;7.18)%,治疗后为(39.86&#177;8.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率治疗前为(96.34&#177;26.21)/min,治疗后减至(62.18土6.7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QT离散度(QTd)由(65.28&#177;9.41)ms减至(29.41&#177;6.76)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7.
充血性心力衰竭并有室性心律失常应用胺碘酮的经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总结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并有快速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腆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6例有器质性心脏病,心功能(NYHA)Ⅱ~Ⅲ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0.24±0.07,伴有室性心动过速(VT)和(或)心室颤动(VF)的患者.应用静脉注射胺碘酮首剂3~5 mg/kg,稀释后10分内注入,继以0.75~1.00rmg/min维持注射,必要时可每隔30分追加胺碘酮75~150 mg,同时口服胺碘酮每日600~800mg.并逐步减至每日200mg维持.出院后随诊观察.结果第1个24小时,18/26例心律失常获控制占69%,静脉注射胺碘酮1248.0±135.4mg(1156~2184mg),56小时心律失常全部被控制,血液动力学稳定.患者心功能改善至LVEF 0.33±0.09.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CHF伴VT和(或)VF安全有效,用药强调个体化,预防心律失常发作需长期口服胺碘酮.  相似文献   

8.
胺碘酮和心律平治疗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对比观察胺碘酮、心律平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8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抗心力衰竭治疗相同,观察组应用胺碘酮抗心律失常,对照组应用心律平抗心律失常,疗程4周,观察临床疗效、室性心律失常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并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1),室性心律失常减少高于对照组(P<0.05),LVEF值增加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有6例出现新的心律失常,停用心律平后恢复.结论 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必须长期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时,应首选胺碘酮治疗而不宜使用心律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冲剂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病人的疗效。方法 :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Ⅲ级~Ⅳ级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病人 5 8例随机分为稳心颗粒冲剂组 (A组 )和对照组 (B组 ) ,治疗 4周后 ,复查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结果 :经治疗后A组与B组相比 ,心功能改善、室性心律失常改善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稳心颗粒冲剂对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病人 ,在改善心功能、控制室性心律失常方面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伴室性心律失常(V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68例,随机分为A组(52例)、B组(56例)及C组(60例)。A组给予参松养心胶囊口服,B组给予胺碘酮口服,C组给予参松养心胶囊与胺碘酮口服。观察用药4周后3组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A组76%,B组78%,C组86%,C组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与盐酸胺碘酮疗效相当,且副反应小;参松养心胶囊与胺碘酮联用治疗CHF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优于单用胺碘酮或单用参松养心胶囊的疗效,并可明显减少胺碘酮的用量。  相似文献   

11.
胺碘酮和普罗帕酮治疗冠心病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胺碘酮和普罗帕酮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6 9例冠心病心肌缺血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 ,均接受冠心病正规治疗 ,其中 35例同时口服胺碘酮片 (胺碘酮组 ) ,34例口服普罗帕酮片 (普罗帕酮组 ) ,疗程 4周。疗程开始及结束时均行 2 4h动态心电图及 12导联心电图检查。结果 :两组患者用药后 2 4h室性早搏 ,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的发作次数均明显减少 (胺碘酮组用药后与用药前比较分别为 2 70 5± 14 77个vs 6 834± 45 2 8个 ,7.4 2± 3.30次vs 1.2 9± 0 .93次 ;普罗帕酮组则分别为 6 712± 3385个vs 396 2± 1983个 ,8.0 5± 3.37次vs4 .2 2± 2 .5 9次 ,P均 <0 .0 1)。胺碘酮组的疗效高于普罗帕酮组 (P <0 .0 1)。两组未见严重副作用。结论 :胺碘酮对冠心病伴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优于普罗帕酮。  相似文献   

12.
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4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稳心颗粒与胺碘酮的抗心律失常疗效的确切性。方法将86例心律失常病人随机分为稳心颗粒组(治疗组)45例与胺碘酮组(对照组)41例。治疗组:每次口服稳心颗粒9g,每日3次;对照组:每次口服胺碘酮0.2g,每日3次,连服5d后改为每日2次,每次0.2g。两组均以14d为1个疗程。1个疗程评定两组总有效率等各项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其中室上性心律失常有效率81.3%、室性心律失常有效率89.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8%,其中室上性心律失常有效率75.0%;室性心律失常有效率88.0%。结论稳心颗粒具有和胺碘酮相当的抗心律失常作用,且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6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胺碘酮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与抗心律失常疗效分别是96.7%、93.3%,对照组分别是73.3%、60%,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R、QTc、QTd均得到有效改善,与治疗前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仅有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在经过相应治疗后,均恢复正常。结论胺碘酮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抗心率失常,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胺碘酮和比索洛尔联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联合比索洛尔组(治疗组)与比索洛尔组(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室性心律失常的好转情况及心功能改善。结果治疗组抗心率失常有效率为85.7%、心功能改善有效率92.9%优于对照组的56.67%和73.3%(P〈0.05)。结论胺碘酮和比索洛尔联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较好,使用安全,无明显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步长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90例Ⅲ~Ⅳ级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胺碘酮及稳心颗粒,对照组只进行常规药物及胺碘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4周后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9%,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安全、有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对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方法将我院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的100例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组,胺碘酮治疗组给予胺碘酮治疗,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组开展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NYHA分级改善2级的时间、室性心动过速发作减少50%的时间、治疗前后室早的总数、NT-proBNP以及QTd、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是50(100.00),胺碘酮治疗组则是40(80.00)(P<0.05)。治疗前两组室早的总数、NT-proBNP以及QTd接近(P>0.05);治疗后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组室早的总数、NT-proBNP以及QTd优于胺碘酮治疗组(P<0.05)。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组心功能NYHA分级改善2级的时间、室性心动过速发作减少50%的时间短于胺碘酮治疗组(P<0.05)。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和胺碘酮治疗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实施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以及控制室性心律失常发作,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2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所有病例均给予基础治疗和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对照组单用胺碘酮,第1周200mgTid,第2周200mgBid,第3周起维持量200mgQd。治疗组同时加用美托洛尔,从6.25mgBid起始,每周递增单次剂量6.25mg,目标剂量为25mgBid。结果治疗组12周有效率达95.24%,对照组80.00%(P0.05)。射血分数均有上升(P0.05),治疗组更显著,组间差异显著(P0.05)。QTc均有延长(P0.05),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QTcd均减少(P0.05),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心功能改善率,治疗组88.10%,对照组75.00%,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洛美托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8.
胺碘酮长疗程个体化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探讨胺碘酮长疗程个体化治疗室性心律失常 (V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31例室性心律失常 (VA)患者给予胺碘酮个体化治疗 ,疗程 1年以上 ,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 1年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控制率、QT间期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31例患者胺碘酮的维持量为 15 5± 37mg/天 ,比推荐的用量 (2 0 0~ 40 0mg/天 )要小 ,而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 (VA)的有效率仍高达 90 .3% ;QT间期轻度延长 (396± 5 1msvs 438± 5 3ms ,P <0 .0 5 )。不良反应方面 ,有一例患者出现一过性FT3、FT4 升高 ;未出现扭转型室速和室颤发作 ;无肺毒性和肝肾损害等副作用。不良反应也比文献报道的非个体化治疗方案要少 (3 .2 %vs 5 %~ 15 % )。结论 :胺碘酮长疗程个体化治疗室性心律失常(VA)的临床疗效确切 ,维持用量较小 ,相关的不良反应也减少。  相似文献   

19.
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的室性心动过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的室性心动过速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 5 1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首剂给予胺碘酮突击量 3~ 5mg/kg ,15min无效再重复突击量。维持量为 6 0 0mg胺碘酮稀释于 5 0 0ml生理盐水中静脉点滴 2 4h。结果 本组 0 5h内平均负荷量 (2 71 5± 82 8)mg ,第 1个 2 4h胺碘酮静脉用量平均 (916 5± 15 3 4)mg。总有效率 88 2 % ,不良反应发生率 15 9% ,无心功能恶化。结论 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的室性心动过速有效 ,也较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稳心颗粒与胺碘酮联用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37例)采用稳心颗粒与胺碘酮联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3%,对照组为82.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与胺碘酮联用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满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