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 着重于评估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肺癌的有效性.方法 对收治的肺癌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因而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NP化疗方案,实验组采用NP化疗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生活质量改善率与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CD3+为(57.86±5.14)%,CD4+为(38.06±2.93)%,CD4+/CD8+为1.26±0.21,生活质量改善率为77.5%,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NP化疗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不会影响肺癌患者的疗效,能够改善其T淋巴细胞亚群,同时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率,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卡培他滨(希罗达)或5-Fu/亚叶酸双周疗法联合国产奥沙利铂治疗进展期大肠癌的客观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入选的60例进展期大肠癌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5-Fu/亚叶酸双周疗法联合奥沙利铂,称5-Fu持续滴注组,共32例。另一组为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称卡培他滨组,共28例。5-Fu持续滴注组平均化疗2.7周期,卡培他滨组平均化疗2.8周期。结果:5-Fu持续滴注组: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18例,稳定(NC)7例,进展(PD)5例,总有效率为62.5%。卡培他滨组: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16例,稳定(NC)4例,进展(PD)4例,总有效率为64.3%。两组均无治疗相关死亡,5-Fu持续滴注组主要毒副反应有口腔溃烂、腹泻、静脉炎、感觉神经毒性等,大部分为Ⅱ、Ⅲ度,上述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卡培他滨组(P〈0.01)。卡培他滨组较明显的毒副反应为恶心、呕吐、白细胞下降等,多为Ⅰ、Ⅱ度。结论:卡培他滨或5-Fu/亚叶酸双周疗法联合国产奥沙利铂治疗晚期大肠癌疗效均较好,但卡培他滨组临床应用方便、安全,毒副反应轻,患者的化疗依从性更好,是治疗晚期大肠癌较为理想的联合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引导下微波消融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在治疗肝转移瘤的价值与疗效.方法 转移性肝癌患者50例,单纯TACE组25例,微波消融联合TACE组25例,分析两组疗效.结果 单纯TACE组CR 3例,PR 11例,SD 6例,PD 5例,缓解率为56%; TACE联合经皮微波凝固治疗(PMCT)联合组CR 7例,PR 15例,SD 2例,PD 1例,缓解率88%,两组缓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CD3、CD4、CD16CD56、CD3CD56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PMCT联合TACE治疗肝转移瘤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CAF方案化疗加健脾益气、舒肝止痛中药口服对乳腺癌肝转移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照组单纯给以CAF方案化疗 ,治疗组在化疗基础上给以健脾益气、舒肝止痛中药及西黄丸口服。对雌激素及孕酮受体阳性者加服三苯氧胺。结果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P实体瘤疗效评定标准 ,分为完全缓解 (CR) ,部分缓解 (PR) ,稳定 (NC)及进展 (PD)。治疗组总有效率 (CR +PR)为 83.4 %对照组总有效率 (CR +PR)为 6 3.1% ,两组总有效率存在显著差异 (χ2 =5 .6 ,P <0 .0 5 )。结论 健脾益气、舒肝止痛中药通过扶正与祛邪结合 ,既有支持强壮作用 ,又有抗癌效果 ,对提高乳癌肝转移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明显疗效 ,对化疗的减毒也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TLD)联合氩氦刀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5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在氩氦刀基础上加口服TLD,对照组不用TLD。结果 TLD联合氩氦刀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近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显示:观察组肿瘤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20例,无变化(NC)2例,进展(PD)1例,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肿瘤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13例,无变化(NC)5例,进展(PD)6例,总有效率为56%(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随访3年,观察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0%、64%、44%;对照组分别为48%、32%、16%(P<0.05)。结论应用TLD与氩氦刀联合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不良反应轻,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恩度(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注射液)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血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90例恶性血性胸腔积液的晚期肿瘤患者分为治疗组(恩度+顺铂)和对照组(顺铂),对照组胸腔内灌注顺铂(DDP)40mg/m^2,1次/w,连续2W;治疗组顺铂给药同前,同时加恩度30mg胸腔内给药,2次/w,连续2W。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均可进行客观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治疗组CR10例,PR19例,NC+PD16例,有效率为64.4%(29/45);对照组CR4例,PR14例,NC+PD27例,有效率为40.0%(18/45),两组问有效率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率(51.1%)较对照组(24.4%)显著提高(P〈0.05);两组药物毒副反应均不明显。胸腔灌注后,治疗组较对照组胸水中红细胞数显著减少(P〈0.05)。结论恩度联合DDP能较好治疗恶性血性胸腔积液,减轻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好,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联合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治疗晚期大肠癌的客观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将84例晚期大肠癌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2例以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等常规治疗,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斑蝥酸钠维生素民注射液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CR5例,PR13例,SD21例,PD3例,总缓解率为42.9%对照组CR2例,PR7例,SD28例,PD5例,总缓解率为21.4%,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自细胞及免疫指标方面的观察亦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抗癌效果显著,并具有升高白细胞,增强免疫力的特点,对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参麦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中药参麦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对48例晚期恶性者接受肿瘤化疗方案的病例进行分析,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2例)单纯化疗和治疗组(26例)参麦注射液联合化疗。结果:疗效比较:治疗组缓解率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改善、毒副反应、外周白细胞及免疫功能变化方面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可提高化疗疗效,但无统计学意义;在减轻化疗不良反应、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提高免疫功能、保护骨髓等方面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病理确定的33例晚期胃癌患者应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化疗,21 d为1个周期,2周后评价化疗效果,疗效按照WHO实体瘤近期客观疗效评定标准进行,同时评定不良反应、生活质量评分(KPS)。结果:CR2例,PR19例,SD8例,PD4例。CR2+PR21例(63.6%);不良反应均为0~Ⅱ级,主要为末梢神经炎、手足综合征、恶心、呕吐等,均可耐受。KPS评分化疗前后分别为:(65.47±6.63)分及(86.9±7.11)分,P〈0.05。结论: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肯定,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CT引导^125Ⅰ放射粒子联合间质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价值,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1例、33个病灶,在CT引导下植入^125Ⅰ放射性粒子,联合植入化疗粒子缓释剂中人氟安,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肿瘤变化,判定疗效。结果 31例患者33个病灶,6个月后CT复查,CR 6例(19.4%)、PR 21例(67.7%)、NC 3例(9.7%)、PD 1例(3.2%),有效率(CR+PR)87.1%。术中4例出现少量气胸,1例肺内少量出血,术后1周内痰中带血丝3例。结论 CT引导^125Ⅰ放射粒子联合间质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安全、微创、近期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1.
丁咯地尔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玉鹏 《西南军医》2010,12(4):623-624
目的研究丁咯地尔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临床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住院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对照组32例。观察组应用丁咯地尔注射液150mg/d和丹红注射液20ml/d静脉输液治疗,疗程为15d。对照组应用胞二磷胆碱0.5g/d和血塞通注射液400mg/d静脉输液治疗,疗程为15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70%,对照组总有效率81.2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丁咯地尔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显著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对老年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E)的疗效。方法:37例MODSE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 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静滴参芪扶正注射液。两组在用药前后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以及皮质醇,并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有效率90 .0 %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 4 .7%。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对MODSE有重要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3.
车敏 《西南军医》2004,6(3):5-6
目的 研究参芪扶正射液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原则将 6 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分为 2组 (各 30例 ) ,其中治疗组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 ,每天静滴 2 5 0ml,14天为 1疗程 ,对照组和治疗组均行一般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的内科治疗 ,全部病例均在入院时及治疗 14天后查血气、胸片、血常规。结果 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前血氧分压和血二氧化碳分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血氧分压和血二氧化碳分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氧分压和血二氧化碳分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可明显提高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的血氧分压 ,降低二氧化碳分压 ,明显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α1胸腺肽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及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5年12月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每组40例。两组均采用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化疗方案,观察组加用α1胸腺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与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75.0%(30/40),常规组为52.5%(21/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CD3~+、CD4~+、CD4~+/CD8~+在治疗后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在治疗后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比较,观察组CD3~+、CD4~+、CD4~+/CD8~+在治疗后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在治疗后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α1胸腺肽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晚期胃癌临床效果良好,可提高CD3~+、CD4~+的浓度,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阐明参芪扶正液对肺腺癌细胞株GLC-82 X射线照射后TGF-β1表达的调控,探讨中药防治放射性肺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人低分化肺腺癌细胞株GLC-82,加入终浓度为1.563 mg/ml参芪扶正液后随机分组:1照射剂量关系组:分别予0、20、30和40 Gy剂量的X射线照射,于照射后6 h提取细胞总RNA。 2时间关系组:接受20 Gy的X射线照射,分别在照射后12、24和48 h提取细胞总RNA。2组均采用RT-PCR法检测TGF-β1mRNA表达。结果剂量关系组:GLC-82细胞接受X射线照射后TGF-β1mRNA表达量明显增高,在20 Gy照射后达到高峰,为基础未照射水平细胞的5倍。参芪扶正干预组与单纯照射组相比,其TGF-β 1mRNA相对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下调,在吸收剂量达20 Gy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关系组:GLC-82细胞经20 Gy X射线照射后在不同时间点参芪扶正干预组与单纯照射组相比,其TGF-β1 mRNA相对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下调,受照后48 h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GF-β1在放射性肺损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参芪扶正液能明显降低该过程中TGF-β1表达水平,提示参芪扶正液可能通过调控该细胞因子来起到辐射防护之作用。  相似文献   

16.
吕游  王笑月  史超凡  姜威 《武警医学》2017,28(6):605-608
 目的 探讨贝伐单抗联合曲妥珠单抗+紫杉醇(TH)方案化疗对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 Her-2)阳性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Her-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贝伐单抗联合TH方案化疗,对照组仅采用TH方案化疗。随访终点为2年,主要观察指标为CD4+T细胞、CD8+T细胞、实体瘤疗效评价等级、无进展生存期和2年病死率。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CD8+T细胞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CD4+T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2)。治疗后,研究组CD4+T细胞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1)。研究组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病情稳定和病情进展发生率分别为0.0%、36.0%、42.0%和22.0%,对照组为0.0%、18.0%、44.0%和38.0%。2年后,研究组9例死亡,病死率为18.0%,对照组20例死亡,病死率为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Wilcoxon检验显示研究组无进展生存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7)。结论 贝伐单抗联合TH方案化疗有助于改善Her-2阳性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和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经皮穿刺微波凝固( PMCT)联合替吉奥治疗胃癌肝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胃癌根治术后肝转移的患者60例,进行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30例采用经皮穿刺微波凝固联合替吉奥治疗进行治疗;对照组30例单独采用经皮穿刺微波凝固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完全缓解17例,部分缓解8例,稳定2例,进展3例,总缓解率为83.3%,对照组完全缓解10例,部分缓解8例,稳定6例,进展6例,总缓解率为60.0%,两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贫血、恶心、发热、腹痛、肝功能轻度异常,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胃癌转肝癌的患者进行经皮穿刺微波凝固联合替吉奥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轻,为治疗胃癌肝转移提供了良好的前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杨虎 《西南军医》2017,(1):12-14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联合黛力新(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GERD)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RGERD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30)采用埃索美拉唑治疗,观察组(n=30)采用埃索美拉唑联合黛力新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采用GERDQ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问卷、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分别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睡眠、焦虑、抑郁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GERDQ、PSQI、HAMA、HAMD等评分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66.7%)(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黛力新治疗RGERD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针刺治疗对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南通大学附属建湖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均采用脑卒中常规药物治疗及高压氧治疗,并进行常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分别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简易精神状态评定量表(MMSE)、脑卒中专门化生活质量量表(SS-QQL)评定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吞咽功能、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吞咽功能、认知功能和生活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为(21.02±2.76)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6.35±4.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定向力、瞬时记忆和语言能力等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角色、语言和活动能力等日常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针刺治疗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和认知功能,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61例不能手术或术后复发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鸦胆子油乳配合TP(即紫杉醇+顺铂)方案化疗,对照组应用TP方案化疗,连用两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在KPS评分提高率(77.4%vs 50%)、临床获益率(96.8%vs76.7%)及化疗毒副反应方面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近期有效率为48.4%,对照组为40.0%,二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能明显提高患者的KPS评分,减轻化疗毒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及延缓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