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背景:天泰1号由天麻、当归、槟榔等组成,具有补肝养髓和益智开窍的功能。目的:观察天泰1号对自发老年性痴呆模型学习记忆功能及中枢胆碱能活性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观察。单位:深圳市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材料:选取昆明种雄性小鼠,13个月龄,饲养至21个月龄,筛选自发老年性痴呆鼠52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西药对照组、天泰1号6.80g/kg组、天泰1号20.41g/kg组4组:同期选取13只筛选出的老年学习记忆正常鼠做正常对照组。方法:西药对照组给以Hydergine 0.6mg/kg,天泰1号6.80g/kg组和20.41g/kg组分别予天泰1号6.80g/kg及20.41g/kg,连续60d,正常对照和空白对照组均灌以等量双蒸馏水。采用跳台实验检测学习记忆成绩;脑组织冰冻切片,Hedreen法示胆碱酯酶纤维,Burr及Silver法示胆碱乙酰转移酶,全自动显微图像分析系统定量检测相关脑区胆碱酯酶纤维及胆碱乙酰转移酶活性。主要观察指标:①观察天泰1号对老年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②观察颞叶皮质和海马CA1区的胆碱酯酶阳性纤维面密度。③观察基底前脑Meynert核区胆碱乙酰转移酶活性。结果:①天泰1号对自发性老年痴呆鼠学习记忆的改善作用:天泰1号6.80g/kg组、天泰1号20.41g/kg组、正常对照组和西药对照组的错误次数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5.08&;#177;2.18,3.77&;#177;1.48,3.25&;#177;1.27,6.17&;#177;3.12,9.31&;#177;3.65,P〈0.05)。②胆碱酯酶阳性纤维面密度:在颞叶皮质区,天泰1号6.80g/kg组、天泰1号20.41g/kg组、正常对照组和西药对照组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20.19&;#177;4.18,25.01&;#177;6.44,26.38&;#177;6.52,19.44&;#177;4.33,14.36&;#177;3.21,P〈0.05)。在海马CA1区,天泰1号20.41g/kg组和正常对照组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西药对照组和天泰1号6.80g/kg组(13.88&;#177;3.07,14.11&;#177;4.36,6.57&;#177;2.30,10.13&;#177;2.94,9.63&;#177;2.40,P〈0.05)。③神经元胆碱乙酰转移酶活性:天泰1号20.41g/kg组、天泰1号6.80g/kg组、西药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0.683&;#177;0.179,0.589&;#177;0.179,0.552&;#177;0.173.0.705&;#177;0.141,0.354&;#177;0.131.P〈0.05),结论:天泰1号可明显改善自发老年性痴呆模型的学习记忆障碍,显著增强其中枢胆碱能系统活性,且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2.
背景中枢神经的突触可塑性是行为依赖性学习记忆的核心基础,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天然中药是否通过增加突触可塑性来改善学习记忆尚罕见报道.目的观察天泰1号对自发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学习记忆功能及神经突触可塑性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深圳市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材料实验在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二级动物实验室完成.实验动物为昆明种小鼠.方法从21个月龄昆明种小鼠筛选出自发阿尔茨海默病(记忆障碍)鼠52只,随机分为4组即老年痴呆组、西药对照组、天泰1号6.80 g/kg组、天泰1号20.41 g/kg组,另设13只老年学习记忆正常鼠为老年正常组.西药对照组给以甲磺酸二氢麦角碱0.6 mg/kg,天泰1号6.80 g/kg,20.41 g/kg组分别予天泰1号方6.80 g/kg及20.41 g/kg,以上均研配成0.5 mL液体灌胃给药,连续60 d,老年正常组和老年痴呆组均灌以等量双蒸水.用跳台实验检测学习记忆成绩;海马CA1区脑组织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并全自动显微图像分析系统定量检测突触可塑性参数.主要观察指标①天泰1号不同剂量对自发阿尔茨海默病鼠学习记忆的影响.②突触电镜观察及体视学定量检测结果.结果实验过程中实验动物无脱失,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天泰1号不同剂量对自发阿尔茨海默病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天泰1号6.80 g/kg组,20.41 g/kg组的学习、记忆错误次数均小于老年痴呆组,且天泰1号20.41 g/kg组的学习、记忆错误次数小于天泰1号6.80 g/kg组;天泰1号6.80 g/kg组,20.41 g/kg组的学习训练逃避潜伏期小于老年痴呆组,记忆测试安全平台潜伏期大于老年痴呆组,且天泰1号20.41 g/kg组的记忆测试安全平台潜伏期大于天泰1号6.80 g/kg组.②突触电镜观察及体视学定量检测与老年正常鼠相比,老年痴呆鼠出现突触数明显减少,部分突触间隙模糊不清,突触连接间断,突触小泡大小不等等变性现象,其余各组也可见突触变性改变,但程度较模型组轻.天泰1号可明显增高其海马CA1区分子层突触的数密度和面密度,且天泰1号20.41 g/kg组所增高的幅度大于天泰1号6.80 g/kg组.结论天泰1号可明显改善自发阿尔茨海默病模型鼠的学习记忆障碍,这一作用可能与其促进突触再生,改善其大脑的突触可塑性有关,其作用呈现出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3.
背景药物治疗早、中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已证实有一定的疗效,可延缓其进展.目的观察天泰1号对自发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深圳市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材料实验在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二级动物实验室完成.实验动物为昆明种小鼠.方法从21个月龄昆明种小鼠筛选出自发阿尔茨海默病(记忆障碍)鼠52只,随机分为4组即老年痴呆组、西药对照组、天泰1号6.80 g/kg组、天泰1号20.41 g/kg组,另设13只老年学习记忆正常鼠为老年正常组.西药对照组给以Hydergine 0.6 mg/kg,天泰1号6.80 g/kg,20.41 g/kg组分别予正交优化的天泰1号方6.80 g/kg及20.41 g/kg,以上均研配成0.5 mL液体灌胃给药,连续60 d,老年正常组和老年痴呆组均灌以等量双蒸水.用跳台实验检测学习记忆成绩,比较各组的学习错误次数、记忆错误次数、学习训练逃避潜伏期和记忆测试安全平台潜伏期.主要观察指标天泰1号对自发性老年痴呆鼠学习记忆的改善作用.结果实验过程中实验动物无脱失,均进入结果分析.天泰1号6.80 g/kg组,20.41 g/kg组的学习、记忆错误次数均小于老年痴呆组(5.08±2.18,3.77±1.48,9.31±3.65;1.85±121,1.54±0.88,4.27±2.58),且天泰1号6.80 g/kg组的学习、记忆错误次数多于天泰1号20.41 g/kg组;天泰1号6.80 g/kg组,20.41 g/kg组的学习训练逃避潜伏期小于老年痴呆组,记忆测试安全平台潜伏期大于老年痴呆组[(18.9±7.5),(19.9±5.9),(33.7±9.3)s;(91.7±32.0),(101.5±40.9),(43.6±20.7)s],且天泰1号6.80 g/kg组的学习、记忆测试安全平台潜伏期小于天泰1号20.41 g/kg组.结论自发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有明显的智能行为障碍,天泰1号可显著改善其学习记忆障碍,其作用呈现一定的量效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补肝养髓方对自发老年性痴呆模型学习记忆功能及神经信使分子一氧化氮代谢的影响。方法:从21月龄昆明种小鼠筛选出自发老年性痴呆(记忆障碍)鼠,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hydergine对照组、补肝养髓小剂量组、补肝养髓大剂量组、另设老年学习记忆正常组(简称正常对照组,下同)。hyderglne对照组给以Hydergine0.6mg/kg,补肝养髓小、大剂量组分别予补肝养髓方天泰1号6.80g/kg及20.41g/kg,连续60d,正常对照和痴呆对照组均灌以等量DW;用跳台实验(step-downtest)检测学习记忆成绩;脑组织冷冻切片,NBT组织化学法示大脑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OS1)活性,全自动显微图像象分析系统定量。结果:天泰1号能显著改善自发老年性痴呆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障碍(P<0.05~0.01),并明显增强中枢大脑皮质和海马NOS1活性及其纤维密度(P<0.05~0.01),其作用呈现出一定的量效关系。此外,研究还发现颞叶皮质、海马NOS1活性与学习记忆成绩呈显著性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77,0.965,P<0.01)。结论:中枢NOS1活性与学习记忆成绩显著相关;补肝养髓方可明显改善自发老年性痴呆模型的学习记忆障碍。  相似文献   

5.
背景神经元型一氧化氮( NO)与突触可塑性有关,为正常学习记忆的关键递质.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nNOS)是神经元内 NO的生物合成酶.阿尔茨海默病( AD)患者大脑 nNOS活性特别是颞叶皮质和海马 CA1区 nNOS阳性神经纤维的变化尚少见报道. 目的观察自发老年性痴呆模型大脑 nNOS活性特别是颞叶皮质和海马 CA1区 nNOS阳性神经纤维的变化,并观察天泰 1号对其 nNOS活性的影响. 设计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 单位深圳市中西医结合研究所. 材料实验在深圳市中西医结合研究所二级动物实验室完成.实验动物为 65只昆明种小鼠. 方法实验动物饲养至 21个月龄,按国际通用标准和方法从老龄动物中筛选老年性痴呆小鼠;实验动物随机分为 4组即老年痴呆组、西药对照组、天泰 1号小剂量组、天泰 1号大剂量组、另设老年学习记忆正常组(简称老年正常组,下同),每组 13只.西药对照组给以 Hydergine 0.6 mg/kg,天泰 1号小、大剂量组分别予天泰 1号 6.80 g/kg及 20.41 g/kg,连续 60 d,老年正常和老年痴呆组均灌以等量双蒸水 ;用跳台实验( step down test)检测学习记忆成绩 ;脑组织冷冻切片, NBT 组织化学法示大脑 nNOS活性,全自动显微图像分析系统定量. 主要观察指标①天泰 1号不同剂量对自发老年性痴呆鼠学习记忆的影响.②大脑 nNOS活性的检测. 结果 老年痴呆鼠学习记忆能力显著降低( P< 0.01),其 nNOS阳性反应较正常老年鼠明显减弱,首次发现痴呆鼠颞叶皮质和海马 CA1区 nNOS阳性神经纤维面密度(分别为 9.48± 2.09, 5.11± 2.74)明显低于正常老年鼠(分别为 17.75± 3.47, 11.95± 2.00)( P< 0.01);同时,首次发现皮质、海马 nNOS活性与学习记忆成绩呈显著正相关.天泰 1号能显著增强老年痴呆鼠皮质及海马 nNOS阳性神经纤维的面密度,其中天泰 1号小剂量组的值分别为 11.57± 2.44, 8.18± 2.92;天泰 1号大剂量组的值分别为 12.59± 2.88, 9.33± 2.18 (P< 0.01~ 0.05). 结论老年痴呆鼠中枢 nNOS活性低下,大脑皮质和海马 nNOS阳性神经纤维显著减少;颞叶皮质和海马 CA1区 nNOS阳性神经纤维的面密度与学习记忆成绩显著相关; 天泰 1号可明显改善自发老年性痴呆模型的学习记忆障碍,增强其大脑皮质和海马 nNOS活性.  相似文献   

6.
背景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的自由基学说以及氧化损害与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的关系使抗氧化药物研究成为热点,天然中药中的抗氧自由基损伤作用是否可产生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干预效应?目的观察天然中药科研制剂天泰1号对自发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学习记忆功能及氧自由基代谢的影响.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完全随机分组设计的实验研究.单位一所市级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材料实验在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二级动物实验室完成.实验动物为昆明种小鼠,清洁级,雄性,13月龄,体质量40~50 g,购自中山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合格证号粤检证字第95A07号).干预实验动物饲养至21月龄,按国际通用标准和方法从老龄动物中筛选阿尔茨海默病小鼠;实验动物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西药对照组、天泰1号小剂量组、天泰1号大剂量组、另设老年学习记忆正常组(简称老年正常组,下同).西药对照组给以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片(Hydergine)0.6 mg/kg,天泰1号小、大剂量组分别予天泰1号6.80 g/kg及20.41 g/kg,连续60 d,空白对照组和老年正常组均灌以等量双蒸水.主要观察指标用跳台实验检测学习记忆成绩;脑组织冰冻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法示大脑皮质及海马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海马CA1区脑组织超薄切片,透射电镜法观察神经元细胞脂褐素;全自动显微图像分析系统定量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脂褐素.结果阿尔茨海默病鼠学习记忆能力显著降低(P<0.01);天泰1号能显著改善自发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障碍(P<0.05~0.01),并明显增强中枢大脑皮质和海马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P<0.05~0.01),降低其神经元细胞脂褐素含量(P<0.05~0.01),且其作用呈现出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自发老年痴呆鼠学习记忆相关脑区神经元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降低,脂褐素显著增多;天泰1号具有显著的抗氧自由基损伤的药效学作用,能显著提高阿尔茨海默病鼠皮质和海马神经元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并降低其脂褐素含量,改善其超微结构.  相似文献   

7.
背景:中枢神经的突触可塑性是行为依赖性学习记忆的核心基础,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天然中药是否通过增加突触可塑性来改善学习记忆尚罕见报道。 目的:观察天泰1号对自发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学习记忆功能及神经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设计:随机对照实验。 单位:深圳市中西医结合研究所。 材料:实验在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二级动物实验室完成。实验动物为昆明种小鼠。 方法:从21个月龄昆明种小鼠筛选出自发阿尔茨海默病(记忆障碍)鼠52只,随机分为4组即老年痴呆组、西药对照组、天泰1号6.80g/kg组、天泰1号20.41g/kg组,另设13只老年学习记忆正常鼠为老年正常组。西药对照组给以甲磺酸二氢麦角碱0.6mg/kg,天泰1号6.80g/kg,20.41g/kg组分别予天泰l号方6.80g/kg及20.41g/kg,以上均研配成0.5mL液体灌胃给药,连续60d,老年正常组和老年痴呆组均灌以等量双蒸水。用跳台实验检测学习记忆成绩;海马CA1区脑组织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并全自动显微图像分析系统定量检测突触可塑性参数。 主要观察指标:①天泰1号不同剂量对自发阿尔茨海默病鼠学习记忆的影响。②突触电镜观察及体视学定量检测结果。 结果:实验过程中实验动物无脱失,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天泰1号不同剂量对自发阿尔茨海默病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天泰1号6.80g/kg组,20.41g/kg组的学习、记忆错误次数均小于老年痴呆组,且天泰1号20.41g/kg组的学习、记忆错误次数小于天泰1号6.80g/kg组;天泰1号6.80g/kg组,20.41g/kg组的学习训练逃避潜伏期小于老年痴呆组,记忆测试安全平台潜伏期大于老年痴呆组,且天泰1号20.41g/kg组的记忆测试安全平台潜伏期大于天泰1号6.80g/kg组。(参突触电镜观察及体视学定量检测:与老年正常鼠相比,老年痴呆鼠出现突触数明显减少,部分突触间隙模糊不清,突触连接间断,突触小泡大小不等等变性现象,其余各组也可见突触变性改变,但程度较模型组轻。天泰1号可明显增高其海马CA1区分子层突触的数密度和面密度,且天泰1号20.41g/kg组所增高的幅度大于天泰1号6.80g/kg组。 结论:天泰1号可明显改善自发阿尔茨海默病模型鼠的学习记忆障碍,这一作用可能与其促进突触再生,改善其大脑的突触可塑性有关,其作用呈现出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8.
背景:药物治疗早、中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已证实有一定的疗效,可延缓其进展。 目的:观察天泰1号对自发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设计:随机对照实验。 单位:深圳市中西医结合研究所。 材料:实验在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二级动物实验室完成。实验动物为昆明种小鼠。 方法:从21个月龄昆明种小鼠筛选出自发阿尔茨海默病(记忆障碍)鼠52只,随机分为4组即老年痴呆组、西药对照组、天泰1号6.80g/kg组、天泰1号20.41g/kg组,另设13只老年学习记忆正常鼠为老年正常组。西药对照组给以Hydergine 0.6mg/kg,天泰1号6.80g/kg,20.41g/kg组分别予正交优化的天泰1号方6.80g/kg及20.41g/kg,以上均研配成0.5mL液体灌胃给药,连续60d,老年正常组和老年痴呆组均灌以等量双蒸水。用跳台实验检测学习记忆成绩,比较各组的学习错误次数、记忆错误次数、学习训练逃避潜伏期和记忆测试安全平台潜伏期。 主要观察指标:天泰1号对自发性老年痴呆鼠学习记忆的改善作用。 结果:实验过程中实验动物无脱失,均进入结果分析。天泰1号6.80g/kg组,20.41g/kg组的学习、记忆错误次数均小于老年痴呆组(5.08&;#177;2.18,3.77&;#177;1.48,931&;#177;3.65;1.85&;#177;1.221,1.54&;#177;0.88,4.27&;#177;9.58),且天泰1号6.80g/kg组的学习、记忆错误次数多于天泰1号20.41g/kg组;天泰1号6.80g/kg组,20.41g/kg组的学习训练逃避潜伏期小于老年痴呆组,记忆测试安全平台潜伏期大于老年痴呆组[(18.9&;#177;7.5),(19.9&;#177;5.9),(33.7&;#177;9.3)s;(91.7&;#177;32.0),(101.5&;#177;40.9),(43.6&;#177;20.7)s],且天泰1号6.80g/kg组的学习、记忆测试安全平台潜伏期小于天泰1号20.41g/kg组。 结论:自发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有明显的智能行为障碍,天泰1号可显著改善其学习记忆障碍,其作用呈现一定的量效相美美系.  相似文献   

9.
背景:神经元型一氧化氮(NO)与突触可塑性有关,为正常学习记忆的关键递质。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是神经元内NO的生物合成酶。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大脑nNOS活性特别是颞叶皮质和海马CA1区nNOS阳性神经纤维的变化尚少见报道。目的:观察自发老年性痴呆模型大脑nNOS活性特别是颞叶皮质和海马CA1区nNOS阳性神经纤维的变化,并观察天泰1号对其nNOS活性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单位:深圳市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材料:实验在深圳市中西医结合研究所二级动物实验室完成。实验动物为65只昆明种小鼠。方法:实验动物饲养至21个月龄,按国际通用标准和方法从老龄动物中筛选老年性痴呆小鼠;实验动物随机分为4组即老年痴呆组、西药对照组、天泰1号小剂量组、天泰1号大剂量组、另设老年学习记忆正常组(简称老年正常组,下同),每组13只。西药对照组给以Hydergine 0.6mg/kg,天泰1号小、大剂量组分别予天泰1号6.80g/kg及20.41g/kg,连续60d,老年正常和老年痴呆组均灌以等量双蒸水;用跳台实验(step-down test)检测学习记忆成绩;脑组织冷冻切片,NBT组织化学法示大脑nNOS活性,全自动显微图像分析系统定量。主要观察指标:①天泰1号不同剂量对自发老年性痴呆鼠学习记忆的影响。②大脑nNOS活性的检测。结果:老年痴呆鼠学习记忆能力显著降低(P&;lt;0.01),其nNOS阳性反应较正常老年鼠明显减弱,首次发现痴呆鼠颞叶皮质和海马CA1区nNOS阳性神经纤维面密度(分别为9.48&;#177;2.09,5.11&;#177;2.74)明显低于正常老年鼠(分别为17.75&;#177;3.47,11.95&;#177;2.00)(P&;lt;0.01);同时,首次发现皮质、海马nNOS活性与学习记忆成绩呈显著正相关。天泰1号能显著增强老年痴呆鼠皮质及海马nNOS阳性神经纤维的面密度,其中天泰1号小剂量组的值分别为11.57&;#177;2.44,8.18&;#177;2.92;天泰1号大剂量组的值分别为12.59&;#177;2.88,9.33&;#177;2.18(P&;lt;0.01~0.05)。结论:老年痴呆鼠中枢nNOS活性低下,大脑皮质和海马nNOS阳性神经纤维显著减少;颞叶皮质和海马CA1区nNOS阳性神经纤维的面密度与学习记忆成绩显著相关;天泰1号可明显改善自发老年性痴呆模型的学习记忆障碍,增强其大脑皮质和海马nNOS活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补肝养髓方对自发老年性痴呆模型学习记忆功能及神经信使分子一氧化氮代谢的影响。方法:从21月龄昆明种小鼠筛选出自发老年性痴呆(记忆障碍)鼠,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hydergine对照组、补肝养髓小剂量组、补肝养髓大剂量组、另设老年学习记忆正常组(简称正常对照组,下同)。hyderglne对照组给以Hydergine 0.6mg/kg,补肝养髓小、大剂量组分别予补肝养髓方天泰1号6.80g/kg及20.41g/kg,连续60d,正常对照和痴呆对照组均灌以等量DW;用跳台实验(step-down test)检测学习记忆成绩;脑组织冷冻切片,NBT组织化学法示大脑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OS1活性,全自动显微图像象分析系统定量。结果:天泰1号能显著改善自发老年性痴呆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障碍(P&;lt;0.05~0.01),并明显增强中枢大脑皮质和海马NOS1活性及其纤维密度(P&;lt;0.05~0.01),其作用呈现出一定的量效关系。此外,研究还发现颞叶皮质、海马NOSl活性与学习记忆成绩呈显著性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77,0.965,P&;lt;0.01)。结论:中枢NOS1活性与学习记忆成绩显著相关;补肝养髓方可明显改善自发老年性痴呆模型的学习记忆障碍。  相似文献   

11.
背景: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的自由基学说以及氧化损害与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的关系使抗氧化药物研究成为热点,天然中药中的抗氧自由基损伤作用是否可产生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干预效应?目的:观察天然中药科研制剂天泰1号对自发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学习记忆功能及氧自由基代谢的影响。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完全随机分组设计的实验研究。单位:一所市级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材料:实验在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二级动物实验室完成。实验动物为昆明种小鼠,清洁级,雄性,13月龄,体质量40~50g,购自中山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合格证号:粤检证字第95A07号)。干预:实验动物饲养至21月龄,按国际通用标准和方法从老龄动物中筛选阿尔茨海默病小鼠;实验动物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西药对照组、天泰1号小剂量组、天泰1号大剂量组、另设老年学习记忆正常组(简称老年正常组,下同)。西药对照组给以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片(Hydergine)0.6mg/kg,天泰1号小、大剂量组分别予天泰1号6.80g/kg及20.41g/kg,连续60d,空白对照组和老年正常组均灌以等量双蒸水。主要观察指标:用跳台实验检测学习记忆成绩;脑组织冰冻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法示大脑皮质及海马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海马CA1区脑组织超薄切片,透射电镜法观察神经元细胞脂褐素;全自动显微图像分析系统定量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脂褐素。结果:阿尔茨海默病鼠学习记忆能力显著降低(P&;lt;0.01);天泰1号能显著改善自发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障碍(P&;lt;0.05~0.01),并明显增强中枢大脑皮质和海马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P&;lt;0.05~0.01),降低其神经元细胞脂褐素含量(P&;lt;0.05~0.01),且其作用呈现出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自发老年痴呆鼠学习记忆相关脑区神经元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降低,脂褐素显著增多;天泰1号具有显著的抗氧自由基损伤的药效学作用,能显著提高阿尔茨海默病鼠皮质和海马神经元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并降低其脂褐素含量,改善其超微结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大脑中动脉梗塞大鼠海马胆碱乙酰转移酶和突触素蛋白表达变化,为探讨其学习记忆能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实验于2005-03/05在北京中医药大学老年医学研究所完成。选用健康SD雄性大鼠18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假手术组与模型组,每组6只。制备大脑中动脉梗塞模型,并于模型制备1个月后取各组大鼠脑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胆碱乙酰转移酶和突触素表达量。结果:参加实验大鼠18只,每组6只,在模型制备过程中有6只死亡,进入结果分析数量12只,每组4只。①海马胆碱乙酰转移酶、突触泡膜素蛋白阳性表达面积:模型组眼(1004±464),(1704±672)μm2演较正常组眼(3994±939),(3619±993)μm2演和假手术组眼(3754±922),(3579±877)μm2演显著性减少(P<0.01)。②免疫组化染色可见模型大鼠海马胆碱乙酰转移酶阳性神经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免疫染色浅,未见神经纤维染色;突触泡膜素阳性颗粒明显减少、稀疏。结论:大脑中动脉梗塞模型大鼠海马胆碱乙酰转移酶和突触泡膜素蛋白表达下降可能是其学习记忆障碍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背景:脑内投射至海马结构的胆碱能系统与学习记忆有关.吡拉西坦具有保护和修复大脑神经细胞的作用,可抵抗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所致的脑功能损伤,改善学习记忆能力.目的:制备幼年慢性癫痫与学习记忆复合动物模型,观察大鼠脑海马乙酰胆碱含量、胆碱乙酰转移酶活性变化以及吡拉西坦的干预效应.设计:随机对照实验,非盲法评估.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河北医科大学中医药研究院.材料:实验于2004-07/12在河北医科大学及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完成.选择Wistar幼年大鼠50只,清洁级,雌雄各半.方法:肌注马桑内脂注射液复制大鼠慢性癫痫大发作模型.每间隔3天重复肌注1次,在造模期间连续3次出现后肢站立的全身阵挛性惊厥或站立伴摔倒或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的动物改为每隔14天肌注1次.选取10只大鼠为正常对照组,不进行造模,其余40只大鼠造模3个月时随机分为4组:吡拉西坦2.4 g/L组、吡拉西坦4.8 g/L组、苯妥英钠6 g/L±吡拉西坦4.8 g/L组、造模组,每组10只.各组于造模3个月开始连续灌胃给药,1次/d,10 mL/kg.吡拉西坦2.4g/L,4.8g/L组分别灌服吡拉西坦混悬液2.4 g/L,4.8 gg/L;苯妥英钠6 g/L+吡拉西坦4.8g/L组灌服苯妥英钠6 g/L及吡拉西坦悬浮液4.8g/L.造模组、正常对照组灌服10 mL/kg生理盐水.用药1个月后进行相关指标检测.Morris水迷宫测试癫痫大鼠发现平台时间及搜索距离,连续测试3 d,2次/d.水迷宫实验结束后,断头取脑,测定双侧海马乙酰胆碱含量,胆碱乙酰转移酶、乙酰胆碱脂酶活性用放射免疫法.主要观察指标:①Morris水迷宫测试各组大鼠发现平台时间及搜索距离.②各组大鼠海马乙酰胆碱含量,胆碱乙酰转移酶、乙酰胆碱脂酶活性.结果:5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大鼠搜索平台时间比较:造模组各组次相应平均搜索时间比正常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增加[(63±11)s,(40±8)s;(61±9)s,(38±7)s;(57±8)s,(36±9)s;(55±11)s,(33±10)s;(52±7)s,(30±9)s;(49±9)s,(27±6)s,P<0.01].苯妥英钠6 g/L+吡拉西坦4.8g/L组,吡拉西坦4.8g/L组6次搜索时间均比造模组有不同程度的减少[(44±9)s,(45±9)s;(43±9)s,(42±8)s;(42±7)s,(42±7)s;(40±9)s,(39±9)(s;(38±7)s,(35±9)s;(35±6)s,(34±8)s,t=2.352~4.029,<0.05~0.01].各给药组内随训练次数增加平均搜索时间逐渐减少.②各组大鼠平均搜索距离比较:造模组各组次相应平均搜索距离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793±74)cm,(420±81)cm;(763±89)cm,(418±57)cm;(690±67)cm,(382±69)cm;(623±81)cm,(356±71)cm;(592±98)cm,(330±69)cm;(550±54)cm,(301±97)cm,P<0.01].苯妥英钠6 g/L+吡拉西坦4.8 g/L组,吡拉西坦4.8g/L组6次平均搜索距离均比造模组有不同程度的减少[(586±1)cm,(510±89)cm;(566±70)cm,(497±76)cm;(521±84)cm,(455±56)cm;(480±74)cm,(421±63)cm;(437±51)cm,(396±79)cm;(392±79)cm,(385±48)cm,t=2.364~4.230,P<0.05~0.01].各给药组随训练次数增加平均搜索时间逐渐减少.③各组大鼠脑海马乙酰胆碱含量及胆碱乙酰转移酶和乙酰胆碱脂酶活性:造模组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2.2±0.7)nmol/g,(3.8±0.9)nmol/g;(503.3±103.3)pkat/g,(778.3±125.0)pkat/g;(190.0±51.7)μkat/g,(368.3±86.7)μkat/P<0.01].苯妥英钠6 g/L+吡拉西坦4.8g/L组,吡拉西坦4.8 g/L组脑海马乙酰胆碱含量和乙酰胆碱脂酶活性明显高于造模组[(2.7±0.6) mol/g,(2.9±0.6)nmol/g;(256.7±58.3)μkat/g,(306.7±88.3)μkat/g,t=3.445~4.148,P<0.01].吡拉西坦4.8 g/L组脑海马胆碱乙酰转移酶活性[(668.3±118.3)pkat/g]明显高于造模组(P<0.01).吡拉西坦2.4g/L组各指标与造模组基本一致.结论:慢性癫痫大鼠大发作模型具有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下降的特点,同时伴有脑海马乙酰胆碱含量及胆碱乙酰转移酶、乙酰胆碱脂酶活性降低,说明已是学习功能障碍的良好复合模型,应用4.8g/L吡拉西坦后可增加模型大鼠脑海马乙酰胆碱含量及胆碱乙酰转移酶、乙酰胆碱脂酶活性,改善学习和记忆能力,但2.4 g/L吡拉西坦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背景海马组织中乙酰胆碱的代谢情况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与学习记忆相关的胆碱能系统的功能状况,并影响智能程度.目的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组织胆碱乙酰基转移酶活力的动态变化.设计以实验动物为观察对象的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单位承德医学院科研处.材料实验于2002年在承德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完成.Wistar大鼠24只,体质量260~280 g,雌雄各半,清洁级.方法24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①模型组.高脂血症大鼠,阻断大鼠双侧颈总动脉进行脑缺血再灌注.②假手术组.高脂血症大鼠仅做双侧颈总动脉分离术,不进行缺血再灌注.③正常对照组.不加任何处理.各组大鼠分别于术后第1,7,15 d断头取脑,用比色法测海马组织胆碱乙酰基转移酶活力.主要观察指标大鼠脑海马组织胆碱乙酰基转移酶活力的测定.结果24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①模型组大鼠第1天、第7天胆碱乙酰基转移酶活力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模型组(0.037±0.006)μmol/g·s,(0.017±0.006)μmol/g·s;正常组对照组(0.054±0.003)μmol/g·s,(0.058±0.006))μmol/g·s,P<0.01].②模型组大鼠第7天胆碱乙酰基转移酶活力明显低于第1天,随着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修复,第15天胆碱乙酰基转移酶活力有所回升(0.039±0.007)μnmol/g·s.③假手术组胆碱乙酰基转移酶活力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单纯手术不会导致脑组织胆碱乙酰基转移酶的变化,脑缺血再灌注后可使海马胆碱乙酰基转移酶活力降低,使中枢胆碱能系统功能紊乱,可能是导致大鼠智能障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背景:脑内投射至海马结构的胆碱能系统与学习记忆有关。吡拉西坦具有保护和修复大脑神经细胞的作用,可抵抗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所致的脑功能损伤,改善学习记忆能力。目的:制备幼年慢性癫痫与学习记忆复合动物模型,观察大鼠脑海马乙酰胆碱含量、胆碱乙酰转移酶活性变化以及吡拉西坦的干预效应。设计:随机对照实验,非盲法评估。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河北医科大学中医药研究院。材料:实验于2004-07/12在河北医科大学及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完成。选择Wistar幼年大鼠50只,清洁级,雌雄各半。方法:肌注马桑内脂注射液复制大鼠慢性癫痫大发作模型。每间隔3天重复肌注1次,在造模期间连续3次出现后肢站立的全身阵挛性惊厥或站立伴摔倒或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的动物改为每隔14天肌注1次。选取10只大鼠为正常对照组,不进行造模,其余40只大鼠造模3个月时随机分为4组:吡拉西坦2.4g/L组、吡拉西坦4.8g/L组、苯妥英钠6g/L+吡拉西坦4.8g/L组、造模组,每组10只。各组于造模3个月开始连续灌胃给药,1次/d,10mL/kg。吡拉西坦2.4g/L,4.8g/L组分别灌服吡拉西坦混悬液2.4g/L,4.8g/L;苯妥英钠6g/L+吡拉西坦4.8g/L组灌服苯妥英钠6g/L及吡拉西坦悬浮液4.8g/L。造模组、正常对照组灌服10mL/kg生理盐水。用药1个月后进行相关指标检测。Morris水迷宫测试癫痫大鼠发现平台时间及搜索距离,连续测试3d,2次/d。水迷宫实验结束后,断头取脑,测定双侧海马乙酰胆碱含量,胆碱乙酰转移酶、乙酰胆碱脂酶活性用放射免疫法。主要观察指标:①Morris水迷宫测试各组大鼠发现平台时间及搜索距离。②各组大鼠海马乙酰胆碱含量,胆碱乙酰转移酶、乙酰胆碱脂酶活性。结果:5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大鼠搜索平台时间比较:造模组各组次相应平均搜索时间比正常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增加(63±11)s,(40±8)s;(61±9)s,(38±7)s;(57±8)s,(36±9)s;(55±11)s,(33±10)s;(52±7)s,(30±9)s;(49±9)s,(27±6)s,P<0.01。苯妥英钠6g/L+吡拉西坦4.8g/L组,吡拉西坦4.8g/L组6次搜索时间均比造模组有不同程度的减少(44±9)s,(45±9)s;(43±9)s,(42±8)s;(42±7)s,(42±7)s;(40±9)s,(39±9)s;(38±7)s,(35±9)s;(35±6)s,(34±8)s,t=2.352~4.029,P<0.05~0.01。各给药组内随训练次数增加平均搜索时间逐渐减少。②各组大鼠平均搜索距离比较:造模组各组次相应平均搜索距离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793±74)cm,(420±81)cm;(763±89)cm,(418±57)cm;(690±67)cm,(382±69)cm;(623±81)cm,(356±71)cm;(592±98)cm,(330±69)cm;(550±54)cm,(301±97)cm,P<0.01。苯妥英钠6g/L+吡拉西坦4.8g/L组,吡拉西坦4.8g/L组6次平均搜索距离均比造模组有不同程度的减少(586±91)cm,(510±89)cm;(566±70)cm,(497±76)cm;(521±84)cm,(455±56)cm;(480±74)cm,(421±63)cm;(437±51)cm,(396±79)cm;(392±79)cm,(385±48)cm,t=2.364~4.230,P<0.05~0.01。各给药组随训练次数增加平均搜索时间逐渐减少。③各组大鼠脑海马乙酰胆碱含量及胆碱乙酰转移酶和乙酰胆碱脂酶活性:造模组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2.2±0.7)nmol/g,(3.8±0.9)nmol/g;(503.3±103.3)pkat/g,(778.3±125.0)pkat/g;(190.0±51.7)μkat/g,(368.3±86.7)μkat/g,P<0.01。苯妥英钠6g/L+吡拉西坦4.8g/L组,吡拉西坦4.8g/L组脑海马乙酰胆碱含量和乙酰胆碱脂酶活性明显高于造模组(2.7±0.6)nmol/g,(2.9±0.6)nmol/g;(256.7±58.3)μkat/g,(306.7±88.3)μkat/g,t=3.445~4.148,P<0.01。吡拉西坦4.8g/L组脑海马胆碱乙酰转移酶活性(668.3±118.3)pkat/g明显高于造模组(P<0.01)。吡拉西坦2.4g/L组各指标与造模组基本一致。结论:慢性癫痫大鼠大发作模型具有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下降的特点,同时伴有脑海马乙酰胆碱含量及胆碱乙酰转移酶、乙酰胆碱脂酶活性降低,说明已是学习功能障碍的良好复合模型,应用4.8g/L吡拉西坦后可增加模型大鼠脑海马乙酰胆碱含量及胆碱乙酰转移酶、乙酰胆碱脂酶活性,改善学习和记忆能力,但2.4g/L吡拉西坦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背景:现代医学目前对阿尔茨海默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三七总皂苷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已引起重视和关注,但其作用机制仍不十分清楚。目的:观察具有化瘀止血、活血定痛功效的三七总皂苷对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大脑胆碱能神经病理损害的保护作用。设计:完全随机分组设计,对照试验。单位:广西中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材料:实验于2003-06/2005-04在广西中医学院中药药效研究实验室完成,选用清洁级健康Wistar大鼠90只,雌雄各半。其中15月龄老年鼠75只,3月龄青年鼠15只。方法:实验于2003-06/2005-04在广西中医学院中药药效研究实验室(广西重点实验室)完成。①选用清洁级健康Wistar大鼠90只,雌雄各半。其中15月龄老年鼠75只,3月龄青年鼠15只。设3月龄15只为青年对照组。于15月龄75只中随机抽取15只作为老年对照组。对其余60只大鼠进行造模。以D-半乳糖腹腔注射致亚急性损伤合并鹅膏蕈氨酸损毁双侧大脑Meynert基底核建立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模型。青年对照组和老年对照组均在相同条件下以生理盐水作平行对照。②2周后将存活的造模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三七总皂苷高、低剂量组和石杉碱甲组,每组12只。三七总皂苷高、低剂量组分别按200和100mg/kg灌胃三七总皂苷(云南玉溪维和制药厂生产),1次/d;石杉碱甲组按0.3mg/kg灌胃给药,1次/d,连续4周;模型组、青年对照组和老年对照组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连续4周。③给药结束后行大脑组织病理切片,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脑切片胆碱乙酰基转移酶免疫反应活性及阳性神经元数量及形态学改变。应用IBAS图像分析系统对胆碱乙酰转移酶免疫阳性神经元进行图像分析处理,测定胆碱乙酰转移酶免疫阳性细胞平均截面积和平均吸光度(A值);用显微镜测微尺测定计算胆碱乙酰转移酶阳性神经元数目。④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计量资料间差异比较。主要观察指标:三七总皂苷对阿尔茨海默病大脑胆碱能神经元分布和胆碱乙酰基转移酶的影响。结果:老年大鼠75只和青年大鼠15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青年对照组胆碱乙酰转移酶免疫阳性神经元最多,免疫阳性物质染色最深;三七总皂苷高剂量组免疫阳性神经元明显多于石杉碱甲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免疫阳性神经元较其他各组的神经元小,且数目明显减少,胞体的轴突及树突变短。②基底前脑胆碱乙酰转移酶免疫阳性细胞数:模型组明显少于其他各组(P<0.05),三七总皂苷低剂量组、石杉碱甲组、模型组明显少于老年对照组(P<0.05),石杉碱甲组、模型组明显少于三七总皂苷高、低剂量组(P<0.05),青年对照组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基底前脑胆碱乙酰转移酶免疫阳性细胞平均A值:变化与各组免疫阳性细胞数变化基本相同。基底前脑胆碱乙酰转移酶免疫阳性细胞平均截面积:三七总皂苷低剂量组和模型组明显小于青年对照组(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三七总皂苷对老年性痴呆大鼠动物模型大脑胆碱能神经元具有较强的保护作用,通过改善和修复受损神经元而提高细胞存活的数量和质量、提高胆碱乙酰转移酶的含量和活性,从而保护和改善中枢胆碱能系统的功能,发挥抗老化、抗痴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4海马齿状回区注射对成年大鼠神经细胞胆碱能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7/2005-03在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全军重点实验室)完成。实验分组:选择成年雄性SD大鼠11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骨形态发生蛋白4组(n=6),生理盐水对照组(n=5)。采用立体定向方法将骨形态发生蛋白4或生理盐水注射大鼠左侧海马齿状回区。骨形态发生蛋白4组用微量注射器将10mg/L骨形态发生蛋白41μL以1μL/min的速度注入,留针10min。生理盐水对照组将生理盐水1μL以相同的速度和方式注入相同部位。实验评估:注射后28d,对该区大鼠脑组织进行胆碱能神经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Image-prog-plus图像分析系统对胆碱乙酰转移酶阳性细胞面积的进行分析。结果:纳入大鼠11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胆碱乙酰转移酶阳性细胞形态:成年大鼠海马齿状回区骨形态发生蛋白4注射后28d时,光镜下见海马CA1,CA2,CA3区及齿状回均存有胆碱乙酰转移酶阳性神经元,其形状呈卵圆形、梭形或多边形,细胞体较大;细胞核大而圆,具有多个突起。细胞质和突起均被染成棕黄色,经苏木精复染的细胞核着色浅色,核仁明显。②胆碱乙酰转移酶阳性细胞面积:注射后28d,骨形态发生蛋白4组注药侧胆碱乙酰转移酶阳性细胞面积明显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分别为(194.78±22.33),(142.78±26.58)μm2],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F=-51.997,P=0.002<0.01);骨形态发生蛋白4组注药侧胆碱乙酰转移酶阳性细胞面积明显高于同组对侧[分别为(194.78±22.33),(158.03±36.22)μm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31.746,P=0.03<0.05)。结论:骨形态发生蛋白4注入成年大鼠海马齿状回区可上调该区神经细胞的胆碱能表达。  相似文献   

18.
背景:一些研究已经证实酸性肽对痴呆模型大鼠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但其发挥作用的途径尚需探讨。目的:观察酸性肽能否抑制阿尔茨海默病大鼠脑内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和淀粉样β蛋白的产生以及促进神经生长因子的产生和分泌。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郑州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材料:实验于2005-03/2006-05在郑州大学生物活性肽研究所第一实验室和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细胞培养中心完成。选取10周龄的健康且经Y-迷宫测定无痴呆症状的雄性SD大鼠70只,单纯随机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生理盐水组、谷氨酸0.3g/kg组、酸性肽15,30,60mg/kg组,每组10只。方法:正常对照组不干预,其他6组用鹅膏蕈氨酸损毁大鼠双侧迈内特基底核,建立阿尔茨海默病病的动物模型,造模后谷氨酸0.3g/kg组灌胃谷氨酸0.3g/kg,酸性肽15,30,60mg/kg组灌胃相应剂量酸性肽(自制),生理盐水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1次/d,2mL/次,连续20d。主要观察指标:①灌胃期满后各组大鼠即做Y-迷宫实验以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以正确反应次数为指标。②学习记忆测试结束后,各组大鼠断头取脑,免疫组化染色,再用BiosensDigitalImagingSystem灰度扫描仪扫描以检测大鼠脑内神经生长因子、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淀粉样β蛋白的水平。结果:7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Y-迷宫实验中正确反应次数:其他6组均低于正常组(P<0.01);酸性肽30,60mg/kg组高于模型组、生理盐水组、谷氨酸0.3g/kg组及酸性肽15mg/kg组(P<0.01)。②基底前脑神经生长因子灰度值:模型组、生理盐水组、谷氨酸0.3g/kg组及酸性肽15mg/kg组低于正常对照组(69.60±2.41,69.62±1.46,69.62±1.46,69.73±1.87,80.77±2.72,P<0.01),酸性肽30,60mg/kg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79.39±2.23,80.20±1.7,P>0.05),但高于其他几组。③大脑皮质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和淀粉样β蛋白表达的灰度值:模型组、生理盐水组、谷氨酸0.3g/kg组及酸性肽15mg/kg组高于正常对照组(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81.01±1.38,81.31±2.06,81.37±1.39,79.38±1.23,69.50±1.04;淀粉样β蛋白:74.26±1.39,74.89±8.66,74.88±1.46,74.16±2.48,67.40±3.06,P<0.01),酸性肽30,60mg/kg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70.55±2.89,69.78±1.24;淀粉样β蛋白:67.66±2.25,67.58±2.21,P>0.05),但低于其他几组。结论:30,60mg/kg的酸性肽能明显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治疗作用途径可能是通过上调基底前脑中的神经生长因子水平,下调大脑皮质中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和β淀粉样蛋白的水平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大脑中动脉梗塞大鼠海马胆碱乙酰转移酶和突触素蛋白表达变化,为探讨其学习记忆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实验于2005-03/05在北京中医药大学老年医学研究所完成。选用健康SD雄性大鼠18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假手术组与模型组,每组6只。制备大脑中动脉梗塞模型,并于模型制备1个月后取各组大鼠脑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胆碱乙酰转移酶和突触素表达量。 结果:参加实验大鼠18只,每组6只,在模型制备过程中有6只死亡,进入结果分析数量12只,每组4只。①海马胆碱乙酰转移酶、突触泡膜素蛋白阳性表达面积:模型组[(1004&;#177;464),(1704&;#177;672)μm^2]较正常组[(3994&;#177;939),(3619&;#177;993)μm^2]和假手术组[(3754&;#177;922),(3579&;#177;877)μm^2]显著性减少(P〈0.01)。②免疫组化染色可见模型大鼠海马胆碱乙酰转移酶阳性神经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免疫染色浅,未见神经纤维染色;突触泡膜素阳性颗粒明显减少、稀疏。 结论:大脑中动脉梗塞模型大鼠海马胆碱乙酰转移酶和突触泡膜素蛋白表达下降可能是其学习记忆障碍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烧伤后脓毒症患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的变化,探讨卡巴胆碱对脂多糖刺激后单核细胞释放HMGB-1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取烧伤后脓毒症患者及正常献血员外周血,ELISA法检测HMGB-1含量.观察烧伤后脓毒症对HMGB-1的影响.取正常献血员外周血,分离获得单核细胞.实验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的单核细胞仅加1640培养液;脂多糖组单核细胞仅加脂多糖刺激;烟碱预处理组和卡巴胆碱预处理组先用卡巴胆碱或烟碱预处理单核细胞5 min,再加入脂多糖刺激;阿托品+卡巴胆碱预处理组和α-银环蛇毒素+卡巴胆碱预处理组先在单核细胞悬液中加入阿托品或α-银环蛇毒素,5 min后给予卡巴胆碱.再5 min后给予脂多糖刺激.孵育48 h后取细胞培养上清液,ELISA法检测HMGB-1浓度.结果 烧伤后脓毒症患者HMGB-1的含量[(12.94±6.54)μg/L]明显增加,与正常献血员[(2.01±0.03)μ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脂多糖单独刺激单核细胞时,HMGB-1含量[(9.39±1.37)μg/L]较对照组[(1.48±0.69)μg/L]明显升高(P<0.01).用卡巴胆碱或烟碱预处理细胞后,HMGB-l含量明显下降[(3.52±1.64)μg/L与(4.01±1.56)μg/L],与脂多糖单独刺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阿托品预处理细胞后,卡巴胆碱对脂多糖刺激下单核细胞释放HMGB-1的抑制作用无明显变化[(3.87±2.01)μg/L],而α-银环蛇毒素预处理细胞后,卡巴胆碱对HMGB-1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8.97±1.97)μg/L].结论 烧伤后脓毒症患者HMGB-1释放明显增加,卡巴胆碱能够减少单核细胞释放HMGB-1,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N样胆碱能受体α-7亚基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