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5 毫秒
1.
<正>急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如果治疗不及时,炎症转为慢性。慢性盆腔炎较顽固,且将影响生育功能,给病人造成经济上及精神的创伤,所以治疗急性盆腔炎是十分必要的[1]。笔者应用四花四草四土汤灌肠配合抗生素治疗急性盆腔炎湿毒壅盛型50例,疗效较好,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诊断标准:(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感染性疾病协作组"制订的标准[2];(2)中医湿毒壅盛型辨证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标准[3]。纳入标准:(1)符合西医急性盆腔炎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2.
<正>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1.1.1诊断标准1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慢性盆腔炎的诊断标准[2]。2中医湿热瘀结证辨证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标准[3]。1.1.2纳入标准1符合慢性盆腔炎的西医诊断标准;2符合中医湿热瘀结证的辨证标准;3签署进入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1.1.3排除标准1妊娠或近期准备妊娠妇女、哺乳期妇女;2合并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的严重原发病;3无法合作者,如精神病患者;4对本观察所用药物过敏者;5近期曾用过同类药物和方  相似文献   

3.
2006年10月-2009年10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参照《妇产科学》中慢性盆腔炎诊断标准[1],共观察治疗  相似文献   

4.
姜岩  闫京卫 《河北中医》2008,30(7):699-700
慢性盆腔炎是女性一系列上生殖道炎症,因发病部位较深,症状复杂,且病程迁延,是妇科难治性病症之一。2007-01-12,我们应用中药电热熨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50例,并与药物常规治疗50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1.1.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妇产科学》[1]关于慢性盆腔  相似文献   

5.
耿嘉玮  彭玲玲 《中医杂志》2011,52(13):1148-1149
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王清任著《医林改错》一书,我们根据其益气活血通络功效,应用该方加减治疗瘀血阻滞型慢性盆腔炎30例,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纳入标准参照《妇产科学》[1]为依据。通过询问病史、妇科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金水六君煎加味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迁延期5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壮健 《新中医》2008,40(1):69-70
近年来,笔者运用金水六君煎加味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迁延期取得一定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诊断参照《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诊断及疗效判断标准》[1].中医辨证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咳嗽、喘病标准,辨证属肺肾阴虚、水泛为痰者.症见:咳嗽,痰多,气喘、或口中有咸味.  相似文献   

7.
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的慢性炎症.为了提高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疗效,笔者采用雷火灸摆阵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并对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科门诊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40例,年龄22~48岁,平均(35.5±2.3)岁.病程5个月~5年,以白带增多、下腹部胀痛、腰骶部疼痛、月经不调、月经量增多、盆腔炎性包块或盆腔积液为表现,其中盆腔包块23例,盆腔积液16例,盆腔结缔组织增厚、双附件及子宫压痛1例.以上患者均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慢性盆腔炎诊断标准[1]:①下腹坠胀、疼痛、腰骶部酸痛,在性交后、排便时、劳累及月经前后明显加重,可伴有发热,白带、月经量增多.  相似文献   

8.
正慢性盆腔炎(CPID)是妇产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病程长、病情顽固、缠绵难愈、复发率高的特点[1]。笔者在抗生素基础上联合我院自制药妇科灌肠液治疗本病,并与同等基础治疗条件下口服中成药进行对照,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4月期间就诊于我院住院部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88例,均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的诊断标准[2],年龄跨度为30-  相似文献   

9.
创伤性慢性跟骨骨髓炎多为急性化脓性骨髓炎迁延而致,笔者自2007年12月至2011年6月,采用是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本病26例,取得良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实用骨科学》[2]制定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0.
笔者自2005年~2006年间运用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87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参照《妇产科学》[1]:①有急性盆腔炎病史;②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加剧;③阴道分泌物异常;④子宫底压痛及子宫一侧或两侧触及条索状不活动的包  相似文献   

11.
<正>1临床资料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本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盆腔炎性疾病(PID)患者,共30例,其中子宫内膜炎21例,输卵管炎3例,输卵管卵巢脓肿(TOA)2例,盆腔腹膜炎4例;年龄18~35岁,平均年龄28岁;病程最短14天,最长75天。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和《中医妇产科学》[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乐杰主编《妇产科学》[3]PID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 0 3~ 2 0 0 2 1 0 ,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 40例 ,并与抗生素治疗 40例进行对照观察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全部 80例均为门诊患者 ,绝大多数有急性盆腔炎、流产、分娩、上取环等史 ,部分病例有不洁性交史。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40例 ,年龄 2 4~ 43岁 ,平均 37岁 ,病程最长 8年 ,最短 4个月 ;对照组 40例 ,年龄 2 4~ 45岁 ,平均36岁 ,病程最长 7年 ,最短 3个月。 2组年龄与病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具有可比性。1 .2 诊断标准 参照《妇产科学》[1 ] 中慢性盆腔炎的诊断标准 …  相似文献   

13.
参芪酱柏汤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慧  田李军 《河北中医》2007,29(4):318-319
2003—2005年,我们采用自拟参芪酱柏汤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0例均为我院妇科门诊患者,年龄22~46岁,平均37岁;病程最短5个月,最长5年。平均2.3年。1.2诊断标准依据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妇产科学》[1]的诊断标准确诊。临床表现:下腹部坠胀、疼痛  相似文献   

14.
段峻英 《河北中医》2000,22(8):609-609
慢性泄泻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 ,临床治疗难度较大。笔者经多年临床实践摸索 ,运用通因通用法 ,以《金匮要略》己椒苈黄丸为主治疗慢性泄泻 ,收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 .1 一般情况  38例皆符合全国高等院校统编教材《中医内科学》[1] 及全国中医脾胃病第二次学术会议制订慢性泄泻诊断标准 [2 ] ;并经全消化道 X线钡餐造影或 /和胃肠道内窥镜检查、便常规检查及细菌培养确诊。依据检查结果及病史、体征 ,并参照《实用内科学》[3 ] 诊断标准 ,其中符合肠功能紊乱诊断者2 8例 ,非特异性结肠炎 8例 ,慢性细菌性痢疾 2例。38…  相似文献   

15.
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慢性腹泻诊断参照RomeⅢ标准[1]。可出现在化疗当天或化疗后[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2]泄泻脾虚下陷证诊断要点。1.2一般资料52例均为本院2011-03~2012-07化疗病人,其  相似文献   

16.
<正>急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如果治疗不及时,易转为慢性,迁延难愈。笔者应用千金消毒散配合抗生素治疗急性盆腔炎80例,疗效较好,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编著《临床诊疗指南》的诊断标准[1]:需同时具备3项必备条件,即下腹压痛、附件压痛和宫颈举痛或摇摆痛。下列附加条件可增加诊断的特异性,包括:体温38℃,血WBC10×109/L,宫颈分泌物涂片或培养见淋球菌或沙眼衣原体阳性,后穹隆穿刺抽出脓液,双  相似文献   

17.
慢性盆腔炎是生育年龄妇女常见多发病 ,有病程长 ,不易治愈之特点。笔者在应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制剂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提高了治愈率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病例资料选自我院门诊 1998- 0 7~ 2 0 0 0 - 12 ,经确诊为慢性盆腔炎的病人 187例 ,均为已婚育龄妇女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30例 ,年龄 2 2~ 5 3岁 ,病程 3个月~ 7a;对照组 5 7例 ,年龄 2 2~ 5 5岁 ,病程 3个~ 5 a。两组在年龄、病程上均无明显差异 ,具有可比性。1.2 诊断标准参照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妇产科学》有关慢性盆腔炎的诊断标准[1 ] 。2 治疗方…  相似文献   

18.
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选择符合下列条件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①符合《肾脏病学》[1]中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标准,且维持常规血液透析的患者;②符合《现代皮肤病学》[2]皮肤瘙痒症诊断标准,指仅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皮损的皮肤病;  相似文献   

19.
[主要目的]数据挖掘分析中药内服治疗慢性盆腔炎(CPID)用药规律。[资料来源]主题词+自由词检索CNKI数据库(建库至2014年5月)。[选择文献量及依据]中文RCT及半随机对照试验(quasi-RCT)文献。1研究对象:符合诊断标准,不限年龄和性别。2中药方口服治疗。提取治疗慢性盆腔炎文献。剔除重复方剂,同一方剂多篇文献只保留1篇。[数据提炼规则及应用方法]参照《中药学》对纳入文献中相关方剂与中药标准化处理,确保系统数据准确性与实用性。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支持度≥30%、置信度≥90%),分析药对关联规则。[数据综合得出结果与结论]最终纳入文献226篇。方剂226首,药味150味,总频次2491味次。赤芍使用频次和频率最高(153次,频率67.70%)。150味中药对关联规则11条,两味中药药对11对。[未来展望]多中心、大样本长时间调查研究,更好挖掘中药内服治疗慢性盆腔炎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20.
<正>笔者应用加味红藤汤保留灌肠结合针灸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35例,疗效较好,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70例观察病例均为本院中医妇科门诊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诊断符合《中医妇科学》[1]相关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年龄25~52岁,平均31±1.5岁;病程1~5年,平均3年。对照组:年龄23~55岁,平均32±1.5岁;病程0.6~6年,平均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