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治疗蒽环类及紫杉类耐药晚期乳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2007年1月~2008年4月以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治疗蒽环类及紫杉类耐药晚期乳腺癌15例,吉西他滨1000 mg.m-2静滴,第1、8天,顺铂25 mg.m-2,静脉滴注,第1~3天;每21 d为一周期,至少治疗2周期。结果全组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其中完全缓解(CR)1例(6.7%),部分缓解(PR)6例(40.0%),稳定(SD)5例(33.3%),进展(PD)3例(20.0%),总有效率(ORR)46.7%,TTP6.4月,MST13.2月;Ⅲ~Ⅳ度毒性反应分别为血小板减少20.0%,白细胞减少26.7%,恶心或呕吐13.3%。结论吉西他滨和顺铂联合方案治疗蒽环类及紫杉类耐药晚期乳腺癌的疗效较好,使用方便,毒性反应较轻,是蒽环类及紫杉类耐药晚期乳腺癌的有效解救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钟东塔  林动 《福建医药杂志》2009,31(3):137-138,57
目的 观察国产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组成的GP方案二线治疗蒽环类或紫杉类耐药的晚期乳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以GP方案治疗葸环类或紫杉类耐药的晚期乳腺癌38例,吉西他滨1 000 mg/m2静脉滴注,第1 d,第8 d;颅铂30 mg/m2第1~3 d静脉滴注.21 d为1个周期,共2~4个周期.结果 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6例,总有效率47.4%.中位疾病进展时间6.7个月,中位生存期12.5个月.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结论 GP方案治疗葸环类或紫杉类耐药性晚期乳腺癌疗效较好,且毒性可以耐受,可以考虑作为补救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并评价联合应用吉西他滨与顺铂对耐蒽环类与紫杉类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对我院2007年11月-2011年6月收治的68例对蒽环类与紫杉类耐药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给予1 000 mg/m2吉西他滨(第1、8天)、顺铂30 mg/m2(第1~3天),21 d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共治疗227个周期,平均为3.34个周期。全部可评价68例患者中,CR 2例(3.0%),PR 30例(44.1%),SD 24例(35.3%),PD 12例(17.6%),总有效率为47.1%。全部患者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6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2.6个月。不良反应主要包括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结论联合应用吉西他滨与顺铂对耐蒽环类与紫杉类晚期乳腺癌患者疗效良好,不良反应轻微,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与探讨顺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蒽环和紫杉类耐药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本文选择了自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来我院治疗的蒽环和紫杉类耐药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21例,对其采用顺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以21天为一化疗周期,观察患者在化疗两周期以后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患者接受治疗后1例患者病情得到完全缓解,6例为部分缓解,11例稳定,3例进展,治疗总有效率为33.3%;患者疾病至进展期的中位时间为5.4个月;治疗后的不良反应主要有白细胞数量减少、贫血、乏力、腹泻、恶心呕吐、肝功能损伤以及手足综合征等,所有症状均为可逆性,且本次研究中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 顺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蒽环和紫杉类耐药晚期三阴性乳腺癌具有良好的近期效果,且患者的耐受性较好,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李艳红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9):1224-1225
目的 探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对蒽环类、紫杉醇类等多药耐药的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经蒽环类和紫杉类药物治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12例,给予联合化疗:培美曲塞500 mg/m2第1天+顺铂75 mg/m2,分成第1、2、3天静脉滴注,每3周重复,并预处理及补充叶酸、维生素B12.至少2个周期一次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直至病情进展.结果 12例均可评价疗效,全组无完全缓解(CR)病例,1例部分缓解(PR),5例稳定(SD),中位生存期为9.8个月,总有效率(CR+PR)为8.3%.主要不良反应为粒细胞下降和胃肠道反应.结论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不失为治疗晚期对蒽环类、紫杉醇类耐药的转移性乳腺癌的一种治疗方案,且不良反应尚能耐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洛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蒽环类和紫杉类化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36例蒽环类和紫杉类化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给予洛铂联合卡培他滨化疗:洛铂30mg/m^2,d1;卡培他滨每日2500mg/m。,分2次口服,d1~d14,3周为1周期。2周期后按wHO标准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36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其中获CR2例,PR11例,SD12例,PD11例,有效率为36.1%,疾病控制率为69.49/6。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以1、2级为主,经对症处理后均可耐受。结论洛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蒽环类和紫杉类化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的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7.
卡培他滨联合长春瑞宾治疗晚期乳腺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红文  杭晓声 《中国药师》2006,9(9):842-844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联合长春瑞宾对紫杉醇类和/或蒽环类耐药的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4例紫杉类和/或蒽环类耐药的、具有可测量病灶的晚期乳腺癌患者采用卡培他滨联合长春瑞宾进行治疗,21 d为1个周期,治疗2-6个周期。所有患者以往均接受过1种以上包括紫杉醇和/或多柔比星化疗方案的化疗。结果:24例患者中4例接受了2个周期化疗,5例完成3个周期化疗,12例完成4个周期的化疗,3例完成6个周期化疗。有效率(RR)为45.8%。不良反应14例。结论:卡培他滨联合长春瑞宾治疗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轻,有望成为紫杉醇类和/或蒽环类药物治疗失败的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理想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方案)与长春瑞滨联合顺铂(NP方案)治疗蒽环类及紫杉类治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接受蒽环类及紫杉类药物治疗失败的45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组,GP方案组22例,NP方案组23例,化疗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GP组与NP组总有效率分别为40.9%和43.5%,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2.7%与69.6%,1年生存率分别为54.5%与52.2%,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GP方案与NP方案治疗蒽环类及紫杉类耐药的晚期乳腺癌近期疗效肯定,副作用可耐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及长春瑞滨分别联合顺铂的化疗方案治疗对蒽环类和紫杉类耐药的复发转移性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56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28例,A组应用吉西他滨1000mg/m2进行静脉滴注30min,第1、8天;顺铂25mg/m2静脉滴注,第1~3天。B组应用长春瑞滨25mg/m2静脉滴注,第1、8天;顺铂用法同A组。每21天为1个周期,至少化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57.1%,B组总有效率为53.6%,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吉西他滨及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方案治疗对蒽环类和紫杉类耐药的晚期乳腺癌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0.
罗在彬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2):1692-1694
目的 观察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治疗紫杉类联合蒽环类耐药性晚期乳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62例紫杉类联合蒽环类耐药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给予吉西他滨1250 mg/m2,静滴,第1、8天 顺铂75 mg/m2,静滴,第1天加水化、利尿、止呕等治疗,第8天止呕等治疗 21 d为1个周期.一般至少用2周期.如果肿瘤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RR)或稳定,则继续用药,可用至6~8个周期.然后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6例均可评价疗效.完全缓解(CR)4例(6.5%),部分缓解(RR)30例(48.4%),稳定(SD)14例(22.6%),进展(PD)14例(22.6%),总有效率(CR+RR)54.9%,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6个月.1年生存率66.7%.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和骨髓抑制.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治疗紫杉类联合蒽环类耐药性晚期乳腺癌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多数患者能耐受,是紫杉联合葸环类耐药性晚期乳腺癌的有效解救治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吉西他滨1000mg/m2,1、8d;卡培他滨2500mg/(m2·d),分2次口服,第1~14天,21d为1个周期。所有患者均接受至少2个周期的化疗。结果:48例患者入组均可评价疗效,CR率为12.5%(6/48),PR率为29.2%(14/48),SD率为20.8%(10/48),PD率为37.5%(18/48)。有效率为41.7%(20/48),临床获益率为62.5%(30/48)。中位随访期10个月,中位TTP7个月,中位OS9.5个月,1年生存率为66.7%。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毒性及手足综合征,Ⅲ度及Ⅳ度白细胞减少为22.9%(11/48),Ⅲ度及Ⅳ度血小板减少为18.8%(9/48)。手足综合征发生率为70.8%,其中,Ⅲ度及Ⅳ度手足综合征发生率为16.7%(8/48)。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蒽环类和紫杉类化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有较好的疗效,患者耐受性好,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丛雪  王亚帝  哈敏文  刘维 《中国药房》2012,(24):2226-2228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联合顺铂治疗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阴性(三阴性)晚期乳腺癌的疗效与毒副反应。方法:48例经免疫组化证实ER、PR、HER-2阴性的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其中24例患者单用卡培他滨2500mg·m-2,分早晚两次口服,连服14d,21d为1个周期;24例患者接受卡培他滨+顺铂方案:顺铂30mg·m-2静脉滴注,d1~d3,卡培他滨1250mg·m-2,分两次口服,连续服用14d,21d为1个周期。观察2组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卡培他滨单药组与联合化疗组完成疗程数分别为(4.2±0.9)和(4.0±0.7)个疗程。卡培他滨单药组与联合化疗组有效率分别为29.2%和33.4%。其中,卡培他滨单药组24例患者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为5个月,1年生存率为65.7%;联合化疗组24例患者中位TTP为6个月,1年生存率为67.7%。卡培他滨单药组Ⅲ度手足综合征多于联合化疗组,联合化疗组毒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白细胞降低、乏力等,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结论:卡培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疗效好,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吉西他滨和顺铂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8例病理确诊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给予吉西他滨和顺铂联合恩度治疗,吉西他滨1000mg/m2,第1,8天,顺铂75mg/m2,第2天,恩度注射液7.5mg/m2加入500ml生理盐水中,滴注时间3~4小时,第1~14日,每21天为一周期。结果 38例患者入组,部分缓解13例,疾病稳定17例,疾病进展8例,客观有效率为34.2%,疾病控制率为78.9%。本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4.6个月,95%CI为2.600~6.600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3.5个月,95%CI为9.599~17.401个月,1年生存率42.1%。结论吉西他滨和顺铂联合恩度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具有较好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方案(NP方案)治疗蒽环和紫杉类耐药的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例蒽环类和紫杉类方案治疗失败的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接受:长春瑞滨25mg/m2,静脉滴注,第1天和第8天;顺铂75mg/m2,静脉滴注,第1天,或25mg/m2,静脉滴注,第l一3天;每3周重复。每例患者至少化疗2个周期,每2个疗程评价1次。结果总有效率(CR+PR)50%,其中CR2例(10%),PR8例(40%),SD4例(20%),PD6例(30%)。中位随访时间6个月(4-18个月),16例存活,4例死亡。中位疾病进展时间5个月(3~15个月);中位总生存期8个月(4-18个月),1年生存率为60%。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Ⅲ-Ⅳ度消化道反应、白细胞下降和血小板下降分别为25%、65%和10%。结论NP方案治疗蒽环类和紫杉类治疗失败的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疗效可靠且可耐受,可以考虑作为难治性乳腺癌的解救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蒽环类耐药的晚期乳腺癌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2003年6月至2007年6月,我科以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蒽环类耐药的晚期乳腺癌36例。多西紫杉醇75mg/m2,静脉点滴,第1天;顺铂30mg/(m2.d),静脉点滴,第1天至第3天;每21d为一周期,至少两个周期后评价疗效。本组中位化疗周期数为4(2-6)周期。结果 36例均可评价疗效。完全缓解(CR)2例(5.6%),部分缓解(PR)18例(50%),稳定(SD)9例(25%),进展(PD)7例(19.4%),总有效率(CR+PR)55.6%,中位肿瘤进展时间6个月,一年生存率71%,中为生存时间16个月。主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结论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蒽环类耐药的晚期乳腺癌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是蒽环类耐药的晚期乳腺癌的有效解救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替吉奥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4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接受替吉奥(根据体表面积调整剂量:40~60mg,口服bid,d1~14),联合顺铂(25mg/m2静滴qd,d1~3)化疗。结果化疗客观有效率(CR+PR)为22.7%,疾病控制率(CR+PR+SD)为72.7%。1年生存率为53.5%,中位PFS为5.3个月(95%CI,5.091~5.509)。化疗后常见的毒副作用为口腔黏膜炎及神经毒性,而严重的骨髓抑制发生率较低。结论替吉奥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确切,耐受性良好,给药途径方便,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Prescrire international》2003,12(66):123-124
There is no consensus on treatment of locally advanced or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after failure of first-line cytotoxic chemotherapy. Common options are continuous infusion of a taxane (docetaxel or paclitaxel), vinorelbine or fluorouracil. Capecitabine is now licensed for use in breast cancer, both in combination with IV docetaxel after anthracycline failure, and as single-agent therapy after failure of anthracyclines and taxanes. The clinical evaluation dossier on capecitabine fails to answer the most important questions about comparative efficacy and safety. In second-line treatment, after anthracycline failure, the only available comparative trial showed that the capecitabine + docetaxel combination increased median survival time by about three months relative to placebo + docetaxel, but caused more adverse events. There are no trials comparing capecitabine with other options. There is no evidence that capecitabine increases the length or quality of survival, relative to intravenous vinorelbine, in women with breast cancer that is resistant to both anthracyclines and taxanes. The classical adverse effects of capecitabine are also observed in women with breast cancer, namely palmoplantar erythrodysesthesia, diarrhoea, nausea and vomiting, and major hyperbilirubinemia. Capecitabine can be taken by mouth and this may be an advantage. However, current evidence is too limited to justify using capecitabine outside of clinical tria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