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超低位保肛术和开腹低位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行低位直肠癌根治术的60例患者临床资料,30例患者采用开腹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超低位保肛术治疗(研究组).将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腹腔引流量、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清除淋巴结数、并发症情况、保肛率以及1、2、3年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腹腔引流量显著少于对照组,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保肛率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60.00%(P<0.05),但两组患者1、2、3年生存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超低位保肛术术中对患者损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患者保肛率高,术后恢复快,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新斯的明注射液、维生素B1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对腹部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探讨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最佳方法.方法:选择70例腹部手术后患者,分别经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注射液(观察组)和维生素B1注射液(对照组),从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肛门排气)时间及药物注射剂量、操作方法来比较2种药物对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1).结论:足三里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注射液能有效促进腹部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操作简单、效果显著,病人容易接受,是临床上值得推广的中医护理技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 直肠癌低位保肛手术治疗临床体会.方法 选取10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划分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式治疗,治疗组采用低位保肛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不良反应症状发生率、排便情况.结果 治疗组中分别出现了1例吻合口瘘患者,1例吻合口狭窄患者,1例早期肠梗阻患者,没有出现感染症状,术后不良反应症状发生率大小为6.00%,对照组的术后不良反应症状发生率大小为24.00%,术后还出现了3例感染患者,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采用低位保肛手术治疗后,可以明显降低不良反应症状发生率,保证手术过程更加安全、高效,对于术后预后处理也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王纯燕  晏咏梅  郭黎 《西南军医》2010,12(4):723-724
目的探讨口服四磨汤联合足三里注射新斯的明治疗术后腹胀的疗效。方法将140例术后出现腹胀的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口服四磨汤联合足三里注射新斯的明治疗;对照组给予禁食,肛管排气,胃肠减压,同时给予开塞露纳入直肠内。结果观察组在出现肠鸣音、腹胀减轻、肛门排气(排便)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口服四磨汤联合足三里注射新斯的明治疗术后腹胀的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魏晓军  袁强  于波 《人民军医》2011,(8):693-694
目的:观察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的安全性。方法:将老年结直肠癌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术后按照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于术后第5天开始采用FOLFOX4方案进行辅助化疗。比较两组术后切口、吻合口愈合和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白细胞计数、T细胞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节点白细胞计数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术后第7天CD4+和CD4+/CD8+水平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CD8+水平显著高于术前(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切口、吻合口愈合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和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出现轻度恶心、呕吐8例,发生率23.5%;对照组未发生恶心、呕吐。结论:采用FOLFOX4方案辅助化疗仅出现轻度恶心、呕吐,不影响患者切口、吻合口愈合,以及免疫功能和胃肠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肛泰贴剂敷脐(神阙穴)在常见肛肠疾病术后应用疗效。方法:选取常见肛肠疾病住院术后患者1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8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与护理同时应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切口换药,配合本院制剂消痔洗剂熏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肛泰贴剂敷脐1次/d,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术者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愈合时间也小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验组应用肛泰贴剂外敷神阙穴并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切口换药,配合本院制剂消痔洗剂熏洗,能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防止术后出血、感染、缩短切口愈合周期,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红霉素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胃肠道手术患者分为红霉素治疗组(观察组)32例,其他抗生素治疗组(对照组)26例;观察术后肠鸣音、肠蠕动恢复及第1次肛门排气时间等,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及第1次肛门排气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红霉素可明显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患者术后营养和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将66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随机分为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组(A组)与未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组(B组)各33例。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营养状况,功能状态,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B组术后第5、8天总蛋白、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均低于术前水平(P<0.05)。A组术后第8天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前白蛋白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术后第5天A组血清总蛋白、前白蛋白水平高于B组(P<0.05)。术后第8天,A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均高于B组(P<0.05)。A组功能状态(Karnofsky)评分显著高于B组(P<0.05);A组体力状况分级为1~2级,B组为2~3级。A组肠功能恢复时间显著短于B组,并发症发生例数较少。结论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后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功能状态,加速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七叶皂苷钠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老年结直肠癌41例,随机分为七叶皂苷钠治疗组(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19例。观察组采用七叶皂苷钠20 mg/d静脉滴注,1次/d,连续7天;对照组采用5%葡萄糖液作为安慰剂静脉滴注,给药时间和次数同观察组。比较两组术后首次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和首次排便时间,恶心、腹胀、腹痛、吻合口漏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首次排便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非常显著早于或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体温、脉搏、呼吸频率、血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七叶皂苷钠可促进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肠道功能的恢复,缩短其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
罗亮  张永川 《航空航天医药》2011,22(9):1054-1055
目的:探讨双器械吻合技术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在低住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利用经肛拖出式双吻合技术治疗的低位直肠癌患者,分析其疗效。结果:3、5年生存率分别为83.3%、70.8%,术后两年局部复发2例(2.1%),吻合口漏(3.1%),无死亡病例。结论:在掌握手术适应症的前提下,经肛拖出式双吻合技术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是可行的,能提高术后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腹腔镜下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安全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应用超声刀在腹腔镜下对43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实施全直肠系膜切除原则的根治性手术,肛门部用二联式手工吻合法完成结-直肠/肛管吻合。术后3、6个月测试其直肠肛管功能,包括每日排便次数、排便感觉及控便功能。结果 43例患者手术经过均顺利,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4例(占9.3%),肛门粪渍性湿疹8例(占18.6%),术后局部复发4例(占9.3%),随访中有2例死亡;2~3个月恢复预感便意,3~4个月恢复控便能力,平均每天排便3~4次,无大便失禁,术后6个月排便控制优良率达88.37%,6个月后各项测试结果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超低位直肠癌行腹腔镜下超低位切除、肛门部二联式手工吻合保肛术具有安全、经济、创伤小、疗效可靠,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出针灸配合透视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方法,探讨针灸配合气或钡灌肠在整复小儿肠套叠 中的价值。方法:取足三里、合谷、天枢、关元、中脘等穴位,毫针直刺,深度0.5~1寸,用泻法,针后配合气或钡灌 肠治疗小儿肠套叠;并与传统气、钡灌肠整复肠套叠的成功率作对比。结果:试验组气或钡灌肠各32例,成功率分 别是31/32(96.9%)、30/32(93.7%),对照组气或钡灌肠各30例,成功率分别是26/30(86.6%)、25/30(83.3%)。 结论:气或钡灌肠结合针灸对整复小儿肠套叠较单纯灌肠整复率高,可作为小儿肠套叠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03~2010-10我科51例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结果:51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50 min,平均出血80 ml,术后肠道功能平均恢复时间40 h,平均住院9 d;无围手术期死亡及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36个月,切口及Trocar处未见肿瘤种植转移。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创伤小、出血少、痛苦轻、并发症少、康复快,是治疗直肠癌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根治术后应用高压氧(HBO)治疗对胃癌患者胃肠激素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山西省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收治的82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1例。2组患者均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观察组术后行HBO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2组患者术前1 d、术后第6天血清胃肠激素(胃动素、胃泌素)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第6天血清胃动素、胃泌素水平较术前1 d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胃动素、胃泌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术后第6天,2组患者血清CD3+、CD4+、CD4+/CD8+水平较术前1 d明显下降,CD8+水平较术前1 d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但2组患者术后第6天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采用HBO治疗,可缩短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促进术后胃肠激素的分泌与免疫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基于冲脉理论针刺治疗联合康复训练在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期间因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在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桂林康复疗养中心进行救治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单双号分为观察组(n=40,基于冲脉理论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和对照组(n=40,常规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吞咽功能量表(SSA)评分和电视透视吞咽功能(VFSS)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SSA评分(22.10±7.21)和VFSS评分(8.93±1.88)均显著优于对照组(26.08±8.11)分和(5.46±2.12)分,(均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82.50%(P<0.05)。结论 基于冲脉理论针刺治疗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有积极的影响,可改善吞咽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理念对骨科高龄单膝置换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03至2017-08医院骨科行单膝置换术治疗的120例高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围术期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股神经置管术后镇痛等ERAS理念进行围术期管理,比较两组术后1、6个月关节恢复情况、并发症及患者的满意度等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在术后1、6个月关节恢复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 VAS评分、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拔尿管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谵妄等相关并发症的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356,P=0.015);观察组术中补液量、术中出血量、鼻咽温度及术中芬太尼用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AS理念可以提高骨科高龄单膝置换患者术后恢复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术后关节恢复进程,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针灸足三里穴中枢调节机制的PET/CT脑功能成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应用PET/CT脑功能成像探讨针灸足三里的中枢调节机制。方法电针刺激8名健康志愿者的右侧足三里,同时行全脑PET/CT功能成像,采用相同技术对同8例受试者行无任何穴位刺激的脑功能成像作为对照组。采用SPM的配对t检验模型得出针刺组与对照组的差异脑功能图。结果(1)针刺诱发的脑功能激活区为:BA11、44、8、9、45以及左侧苍白球、丘脑、小脑;(2)针刺诱发的脑功能抑制区为:BA18、19、25以及右侧内囊后肢、导水管周围灰质。其中苍白球、眶回、额回及小脑的功能激活和枕叶、胼胝体的功能抑制认为是与针刺足三里有关的脑功能反应。结论PET/CT脑功能成像是研究针刺中枢效应的适当方法。  相似文献   

18.
喜炎平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施晓飞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11):1970-1971
目的:探讨喜炎平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8-02~2010-02腹泻患儿99例,将以上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根据脱水情况,两组患儿给予口服或者静脉补液;纠正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紊乱,在以上治疗基础上,观察组患儿给予喜炎平注射液;同时给予蒙脱石散治疗。3d为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3d为1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联合蒙脱石散能够显著改善腹泻患儿临床症状,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根治性切除术(retroperitoneal laparoscopic radical nephrectomy,RLRN)治疗肾癌患者的疗效,并分析影响患者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20年3月北京市顺义区医院收治的肾癌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性肾癌根治性切除术(open radical nephrectomy,ORN),观察组采用RLRN。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等资料。测定两组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水平。术后1年随访,根据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两个亚组。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BUN水平均高于术前,Scr、GFR水平均低于术前(P<0.05)。观察组BUN水平低于对照组,Scr、GF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卡方检验结果显示,年龄、吸烟史、肿瘤直径、TNM分期、手术方法、术后免疫治疗与术后肾癌复发有关(P<0.05)。二分类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肿瘤直径、TNM 分期、手术方法、术后免疫治疗是术后肾癌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RLRN治疗肾癌患者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且能够有效缓解患者肾功能损伤情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3~2012-04收治的67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行腹腔镜联合内镜手术治疗,同期行传统开腹手术的患者52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观察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9%,对照组为22.2%,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未发生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