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由于传统化疗的局限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治疗一直未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特别是如何提高复发/难治性患者的疗效已成为AML临床治疗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近年来,随着对AML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具有预后意义的分子遗传学改变有望作为AML危险度分层的指标以及治疗靶点,而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有关AML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研究层出不穷,其中针对AML表观遗传学异常改变的治疗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表观遗传学改变与基因突变有重要的区别,即表观遗传学改变是可逆的,通过使用针对相应的表观遗传学异常改变的药物可使沉默的抑癌基因重新表达.目前,应用于AML临床治疗的针对表观遗传学异常改变的药物主要包括DNA去甲基化药物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以及二者的联合应用.针对AML表观遗传学异常改变的治疗方案有望成为中、高危AML患者,尤其是不能耐受化疗的老年患者的治疗选择之一.笔者拟就AML的表观遗传学改变,以及其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组在临床及遗传学上均具有异质性的疾病,由基因突变导致的细胞增殖、分化及凋亡途径的改变是AML的发病基础。近年来发现遗传学特征(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是AML患者最重要的独立预后因素,WHO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类方案中也依据遗传学特征将伴有某些非随机染色体改变的AML归纳为单独的亚类(AML伴重现性细胞遗传学易位)。  相似文献   

3.
骨髓增生异常肿瘤(myelodysplastic neoplasms,MDS)是一种以造血干细胞克隆增殖、骨髓增生异常、无效造血、外周血细胞减少,高风险发展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为特征的恶性疾病[1]。基因和表观遗传学变化及异常的骨髓微环境以多步骤和克隆进化的方式促成MDS或AML的转化[2]。但是,携带MDS常见基因突变的造血干祖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and progenitor cells,HSPC)无独立的细胞自主增殖能力,并不能单独为恶性克隆提供增殖优势[3]。因此骨髓微环境的变化及其与HSPC的双向交流被认为在启动MDS的发生和支持肿瘤克隆的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4.
人类的主要表观遗传学修饰方式是DNA甲基化,而功能基因启动子区域CpG岛的高度甲基化能够使该基因沉默.本文选择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启动子区域CpG岛异常甲基化水平高、对AML患者的预后有显著影响的数个功能基因(CDKN2B/P15,WNT5A,MEG3,ESR1和DBCl)进行介绍,以期为临床评估AML患者的治疗反应和预后提供有潜力的综合检测指标,并为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治疗AML的机制研究提供一些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5.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阐明,研究发现其与异常的表观遗传学改变密切相关。DNA甲基化是由DNA甲基转移酶(DNMT)介导的表观遗传过程。DNMT由DNMT1、DNMT3A和DNMT3B组成,是高度保守的DNA修饰酶,其在表观遗传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与AML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效果的关系十分密切。深入了解DNMT在AML中的作用,有助于阐明AML的发生机制,并为其临床治疗提供潜在的靶点。  相似文献   

6.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组在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方面具有高度异质性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改变对AML的预后有重要意义,可以指导AML进行预后分层,再根据分层情况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本文就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与AML分层治疗之间的联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恶性造血干细胞疾病,以无效造血并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转化为主要特点。MDS克隆细胞获得增殖优势和促使疾病进展的因素尚不清楚。大量实验表明,骨髓微环境中的间充质干细胞(MSC)的异常导致MDS的发生并促进疾病向AML转化。MDS来源的MSC存在衰老现象,其遗传学、表观遗传学及基因的表达异常,导致其形态、增殖、分化、分泌功能改变,致使其支持正常造血功能下降,促进疾病向AML转化。对MDS中克隆细胞和MSC均有作用的药物临床实验结果令人满意,这说明干预MDS造血细胞和间质细胞相互作用可能成为治疗MDS的一种新的治疗途径。本文就MDS治疗现状、MDS-MSC衰老及表型特点、衰老MDS-MSC支持造血功能的变化。MDS-MSC在MDS预后中的意义及MDS-MSC作为MDS治疗的潜在靶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以髓系细胞分化发育异常、无效造血、外周血细胞减少、高风险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转化为主要特点.MDS是一类异质性很强的疾病,患者在临床和实验室特征方面可呈现显著的差异,包括:外周血细胞减少的系列数目和严重程度;骨髓增生程度、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向AML转化的概率;对治疗的反应和总生存期.各类获得性的遗传学改变是MDS患者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MDS致病的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9.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是一组基因改变导致的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尽管联合化疗可提高AML患者的治疗疗效,但总体长期生存率仍不高,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白血病细胞的分子及遗传学改变有了新的认识,相继发现了一系列与发病机制密切相关的基因、受体、抗原等,并使针对这些靶点的靶向治疗成为可能。本文综述了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靶向治疗方法的新进展,分析这些治疗方法所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AML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报道新发现的4例cCD79a/cCD22异常表达的t(8;21)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方法分析4例患者的细胞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MICM)分型及临床特征。结果伴cCD79a/cCD22表达的t(8;21)(q22;q22)的AML特点:①无显著的性别差异;②发病年龄较轻;③可有髓外浸润;④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不增高;⑤骨髓细胞形态学显示为粒细胞白血病,且原始细胞显著增多;⑥免疫表型均为B淋巴系和髓系共表达,CD34表达阳性,且为高表达;⑦染色体改变除t(8;21)(q22;q22)外,亦常见性染色体缺失及复杂染色体改变;⑧AML1/ETO融合基因检测均阳性;⑨对兼顾髓系和淋巴系的联合治疗方案反应较好。结论t(8;21)AML患者易伴有B细胞表型共表达。  相似文献   

11.
<正>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血液系统中髓系造血干/祖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以贫血、发热、感染、细胞髓外浸润等为临床表现,病情危重,预后较差[1-2]。临床多采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治疗AML,此疗法虽然能提高生存率,但由于多数AML患者的年龄已过60岁且合并较多慢性基础性疾病[3],造血干细胞移植可能不被老年患者所耐受。据文献[4]报道,DNA高度甲基化参与了  相似文献   

12.
表观遗传学是研究可遗传的、基因DNA序列不发生改变的基因表达调控的一门新学科.近年来,诸多研究结果均表明,表观遗传学异常改变在恶性血液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相关基因异常甲基化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且与MDS患者的预后相关;微小RNA (miRNA)的异常甲基化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相关;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EZH)2基因通过突变、缺失或过表达,甲基化下游靶基因调控其转录水平,从而与淋巴瘤等多种恶性血液病相关.针对表观遗传学异常改变的治疗方案给恶性血液病的免疫治疗赋予更广的内涵.笔者拟就表观遗传学异常改变在恶性血液病中的最薪研究进展,以及针对表观遗传学异常改变的免疫治疗方案的相关研究与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染色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是造血干细胞获得性突变所致的恶性克隆性疾病。细胞遗传学分析可以揭示作为恶性克隆标记的染色体畸变,目前已成为AML诊断分型和预后评估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近来随着观察的深入和新技术的应用,AML的染色体研究又取得了不少进展。  相似文献   

14.
表观遗传学是研究不涉及DNA序列改变的基因表达和调控的可遗传修饰,即探索从基因演绎为表型的过程和机制的一门新兴学科。近年来诸多证据显示,表观遗传学改变在淋巴系统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例如,近期多个实验室的资料显示,参与许多重要分子信号通路的基因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是表观抑制的;一组甲基化标志可被用作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额外的危险分层因素;基于表观遗传学甲基化谱研究中间性(灰区)B细胞淋巴瘤类别划分模型;多发性骨髓瘤中mciroRNA介导的表观遗传学沉默与P53功能联系密切;表观遗传修饰治疗赋予免疫治疗更广的内涵,其可能是极富潜力的免疫治疗策略之一。本文就淋巴系统肿瘤中表观遗传学改变的最新研究进展及通过干预表观遗传修饰治疗的相关研究和应用前景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伴NUP98基因重排的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血液科收治的伴有NUP98基因重排的成人AML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遗传学异常、治疗方案及生存情况等临床资料。结果:410例成人AML患者中,共检测出15例伴有NUP98基因重排的患者,检出率为3.7%。15例患者的男女比例为1.1∶1,中位年龄43(17-76)岁,FAB分型主要为M2型和M4/M5型,遗传学预后分层11例为中危组,4例为高危组。NUP98基因重排类型主要为NUP98-HOXA9(13/15),10例患者行二代测序(NGS)检测,其中5例伴有多种表观遗传学基因突变,3例伴有FLT3-ITD或WT1突变,2例突变阴性; 15例患者诱导治疗后13例获得完全缓解(CR),其中8例行标准诱导治疗后7例获得CR; 7例老年或不能耐受标准化疗患者行DCAG方案诱导治疗全部获得CR。中位随访时间28个月,15例患者中位OS为31.5个月(95%CI 10.7%-52.2%),非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组(6例)中位OS为18.5个月(95%CI 17.8%-19.1%),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组(9例)中位OS未达到。结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明显改善伴有NUP98重排AML患者的预后,NUP98基因重排可同时伴有多种表观遗传学基因突变,对于老年或不耐受标准诱导治疗的患者应用含去甲基化药物的治疗可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分子遗传学是传统细胞遗传学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一个分支。近十余年来已经发现和证明许多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有一定特征的分子遗传学异常,加深了临床诸多方面的理解,也影响到我们对细胞形态学的认知和诊断的思路。因此,在血液形态学检验中加强同分子遗传学的联系,将会进一步提升血液形态学的整体水平。一、重现性染色体异常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与形态学许多AML患者伴有髓系成熟和增殖的细胞信号转导途径相关遗传学异常,分子遗传学检查比形态学能更好地反映临床行为和生物学特性。至今公认的这类异常有t(8;21)、AML1-MTG8…  相似文献   

17.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类高度异质性、来源于造血干/祖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尽管免疫治疗、靶向治疗、联合化疗等治疗策略在不断优化和完善,但在耐药复发、疾病进展等严峻挑战下,AML患者的长期生存仍未得到明显改善。表观遗传学修饰与AML的发生、进展密切相关,其中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染色质结构重塑和非编码RNA调控机制在基因的转录、表达及细胞的增殖、凋亡等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等表观遗传药物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应用,AML个体精准化治疗水平明显提高,且表观遗传药物联合以及与其他抗肿瘤药物联合的治疗方案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值得人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并为不可耐受高强度化疗和复发/难治性AML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8.
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其预后与发病年龄、白血病细胞遗传学和化疗的早期反应、是否存在微小残留病(MRD)等密切相关.近年来,AML的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发病机制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步,提倡不同危险度分层治疗,儿童AML的治疗效果有了明显改善.本文就儿童AML治疗方案的进展、疗效和预...  相似文献   

19.
新近我院遇见1例伴有染色体t(16;17)(q24;q12)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经大剂量化疗和异基因半相合干细胞移植治疗均无效,现将其临床和细胞遗传学特征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近十多年来,关于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研究无论在机制探讨、临床治疗及残余肿瘤细胞的随访检测方面都有了显著进展。本文将就此作一简单介绍。基因诊断AML是一类以造血干细胞分化受损、克隆性增殖、原始粒细胞大量聚积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在过去的十多年中,细胞遗传学改变和分子生物学的特征已构成了AML预后分组——低危和中高危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