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1989年10月至1990年12月,对40例牙周病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取得一些明确的近期效果。  相似文献   

2.
作者选择慢性有窦道的根尖周炎132例.随机分两组.分别进行常规根管治疗与常规根竹治疗配合窦道上药治疗。两组病例随访1年,窦道上药组疗效较优。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双侧髁状突骨折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20例双侧髁部骨折患者分别进行手术与保守治疗,并进行追踪随访.通过X线片检查、主观与客观的临床检查对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在最大开口度、下颌运动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开口时下颌偏斜、开口疼痛等方面发生率手术组低于非手术组,但无显著性差异;手术组髁突复位准确度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结论单纯髁颈部骨折,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均可达较满意的效果.但术后6个月到3年随访时非手术组颞下颌关节紊乱的发生率高于手术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描述广东省中老年人的牙科治疗需要并与自我评估的牙科治疗需求相比较。方法 通过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从城乡抽取35-44岁组1573人和65-74岁组1515人进行问卷调查,并按世界卫生组织(1997)标准进行临床检查。结果几乎中老年人牙科治疗需要,大部分为简单治疗,63%中老年人和51%老年人有治疗需求,需求项目少,结论 广东省中老年人牙科治疗需要高而需求低,治疗需要与需求符合率低,治疗需要多为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面部颌骨骨折后重建其外形与功能的有效治疗方法,作者按正颌外科技术的治疗原则,对26例面部颌骨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病例展示分为两个部分.将简要阐述我们治疗计划的原则.并对其应用进行讨论。此病例主要是关于一位35岁的女性患者.其口内有多个治疗失败的修复体,同时患者对上前牙的美观程度不满意。在第一部分,提议应当遵循4个治疗原则,同时展示患者的主要问题,并对3个治疗选择进行讨论。在第二部分.将公布选择的治疗方案,同时公布决定方案及各自涉及的诊断过程,最终公布治疗步骤。本文的目的是促进大家对病例的讨论.考虑到现代牙科医学的发展来改善选择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JDS)是咀嚼肌平衡失调,颞下颌关节各组成结构之间运动失常而引起疼痛、张口受限、弹响的综合症状。临床多采用局部封闭、理疗等方法治疗,但疗效均不理想。本文将近年来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中药、针灸、按摩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恒牙期前牙开正畸治疗时机和疗效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恒牙初期和恒牙晚期正畸治疗成功的病例进行分析,探讨恒牙期前牙开患者正畸治疗的时机及引起颅面形态的变化.方法选择13名恒牙初期和12名恒牙期前牙开患者,利用计算机X线头影测量分析治疗前后的软硬组织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正畸的治疗变化以牙齿倾斜度的变化为主,前牙有一定的伸长,垂直高度有所增加,软组织面型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恒牙初期与恒牙期正畸治疗相比,除了上下前牙倾斜度的变化以外,还存在一定的下颌逆时针旋转趋势,而恒牙期者下颌平面角有顺时针旋转倾向.结论提倡在恒牙初期即开始正畸治疗.  相似文献   

9.
颞下颌关节脱位是口腔科常见疾病之一,常表现为开、言语困难、关节区疼痛、唾液分泌增加,对患者生活、工作和心理健康等造成严重影响。急性前脱位常常选择手法复位,习惯性脱位或陈旧性脱位则需要进行注射治疗或手术治疗,现将目前国内外颞下颌关节脱位的临床治疗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我科自1989年以来收治的92例颌面部骨折疗效的临床和总结,对各类颌面部骨折的治疗方法进行了讨论。特别指出颌面部骨折的治疗要以对称的颌面外形,良好的咀嚼功能,最少的面部疤痕为目标进行修复。特别强调颌面软组织的损伤要从整形的角度进行修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分析根管显微镜结合超声器械对复杂的牙髓及根尖周疾病患牙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常规方法无法完成治疗的257例420颗大面积缺损的患牙,于根管显微镜下使用专用超声器械进行根管再治疗,统计成功率。结果:根管显微技术进行根管再治疗的总体成功率为63.33%,失败例数为154例(36.67%),失败病例中31例患牙(20.13%)因患者未能及时复诊制作修复体保护患牙,导致患牙咬硬物折裂失败;91例患牙(59.09%)因为根管完全钙化堵塞而无法完成治疗;18例患牙因为严重的牙周病导致牙齿拔除;14例患牙因为治疗中出现髓室底穿或根管壁侧穿失败。结论:根管显微镜和超声器械的使用,为根管再治疗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干髓术失败患牙的根管再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干髓术失败患牙进行根管再治疗,探讨此类病例的特点及再治疗方法.方法:选取干髓术失败的磨牙63个,采用小号K锉配合次氯酸钠溶液和EDTA溶液探查根管并清理根管内的感染物质,封入氢氧化钙糊剂1~2周,采用机动镍钛器械Hero642进行根管预备,侧向加压技术充填根管,记录治疗过程中患牙症状的改善程度,根管疏通情况,根管预备和充填的效果.结果:62个患牙的根管疏通成功,治疗过程中症状明显缓解或完全消失,瘘管明显减小或消失,根管预备时无根管偏移、根尖阻塞、台阶等并发症发生,根管形态良好.结论:干髓术失败患牙在根管治疗时强调彻底清除根管内的感染物质,采用次氯酸钠和EDTA溶液清理根管,氢氧化钙消毒根管,机用镍钛器械进行根管预备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逆行性牙髓炎的治疗方法,提高逆行性牙髓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根管治疗的同时结合牙周治疗,对82例逆行性牙髓炎患者进行综合治疗。结果 随访1/2a,1a,2a,有效率分别为85.3%、73.2%、61.0%。结论 逆行性牙髓炎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及时正确的诊断和及时、彻底的综合治疗,同时需注重治疗后的复查复治。  相似文献   

14.
对尖周囊肿的病例只进行根管治疗术面不同时进行囊肿摘除手术的治疗方法称之为保存治疗。过去对尖周囊肿的治疗多认为应采用根管外科方法摘除囊肿、切除根尖,或拔除患牙。近年来,随着对尖周囊肿的组织病理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史俊南认为采用保存治疗方法一般能够治愈尖周囊肿。本文报告1例下前牙尖周巨大囊肿采用保存治疗方法经过6年多时间观察的治愈病例。  相似文献   

15.
前牙缺损断面达龈下的修复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牙体缺损断面达龈下的前牙修复治疗方案和疗效。方法:对患牙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治疗间隔期和术后观察期,用牙周塞治剂或丁香油氧化锌糊剂填塞、封闭龈下缺损腔。采用铸造纯钛桩核重建缺损牙核心部分,用金属陶瓷全冠或全陶瓷冠恢复牙冠形态、色泽和功能。通过定期复诊时患者主诉、医师进行的临床和X线牙片检查,综合评价修复效果。结果:通过对修复后患者1~5年的观察,发现229个修复牙,周围组织健康,占总数的87.07%。综合临床检查和患者满意度评价,医生对85.93%的患牙修复治疗结果感到满意,认为治疗结果不可接受的仅占患牙总数的4.56%。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医师。结论:通过对断面达龈下的残留牙根进行细致地检查、诊断,合理地选择适应证,周密地设计治疗方案和实施治疗,大多数的患牙仍然能够发挥良好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髁突骨折的临床分类与治疗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分析髁突骨折的治疗方法与临床分类的关系。方法 对51例髁突骨折病例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对采用不同方法治疗的髁突骨折疗效进行评估,再根据其分类情况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以开口度、开口型、咬合关系、咀嚼力、面型5个方面作为评价标准,保守治疗和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的有效率均达90%以上。结论 髁突骨折治疗前应对骨折类型做出临床分类,根据分类综合分析,对不同类型的骨折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一次与分次完成牙周基础治疗的微生物学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一次性牙周治疗和传统牙周治疗龈下菌群的变化.方法 选择慢性牙周炎患者20名,随机分为两组,一次性牙周治疗组(实验组)和传统牙周治疗组(对照组).一次性牙周治疗组在24小时内完成全口牙齿的刮治,并进行全口消毒;传统牙周治疗组分4次完成全口牙齿的刮治.刮治前(基线)、刮治后6周分别采集龈下菌斑,进行厌氧培养和涂片检查(刚果红负染色法),进行厌氧菌总数和产黑菌计数,计算螺旋体的百分比.比较两种方法治疗前后细菌计数和螺旋体比例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厌氧菌总数和产黑菌数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两组螺旋体比例变化无明显差异.结论 一次性牙周治疗方法可行,疗效肯定,微生物检查结果优于传统牙周治疗.  相似文献   

18.
牙周临床治疗 Ⅲ.牙周非手术治疗的远期疗效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牙周非手术治疗(non-surgical pedodontal therapy)包括控制菌斑、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以及辅助性药物治疗和咬合治疗,此阶段还包括必要的牙体和牙髓治疗等。牙周非手术治疗是牙周炎系统治疗中的第一阶段,是最基本的治疗,故也称基础治疗(initial therapy)。只有经过牙周非手术治疗或加上手术治疗后,牙周组织达到了健康状态,才能进一步进行修复和正畸等口腔治疗。  相似文献   

19.
根管治疗是牙髓根尖周病的治疗方法之一,进行根管治疗需要精湛的技术和先进的设备\+\{[1]\}。发达国家对牙髓根尖周病主要采用根管治疗术。目前我国仍多种治疗方法并存,牙髓治疗失败率较高。本文就近年收集的162例牙髓治疗失败患牙进行病因分析、再处理及临床疗效观察。 1 材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择1996~1998年间中山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牙体牙髓科就诊的148例、162颗牙髓治疗失败患牙(纵折除外)。出现下述任何一项即为牙髓治疗失败:①治疗后6~24个月出现骨质破坏或骨质破坏区扩大;②瘘管未消失;③治疗6个月后仍诉疼痛和肿胀。患牙原治疗情况及牙位分布见表1。 1.2 方法 再处理:①充分揭开髓顶,清理髓腔、根管。对曾行干髓术者,彻底清除干髓剂及根管内残余牙髓等;曾行塑化治疗者,采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辅助清除髓室和根管内塑化物等;曾行根管治疗者,用氯仿溶解、去除原充填物。②利用镍钛根管器械(Profile 系列)及超声根管治疗仪(Odontoson M ,丹麦)进行常规法或逐步后退法(弯曲根管)预备根管。③用Spreader侧压器进行不加热侧方加压法充填根管。 牙髓治疗失败患牙经再处理后,充填成功牙每3个月复查1次,作临床检查及X线片复查,随访2年。  相似文献   

20.
根管治疗失败后再治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根管治疗失败的原因,寻求治疗方法。提高患牙的保存率。方法 对根管治疗失败的207颗患牙进行再治疗,1年后复查观察疗效。结果 根尖有阴影的患牙有效率达80.3%,有瘘管形成的患牙有效率达100%,有审稿校正 状的患牙有效率达91.8%,结论 根管治疗失败的患牙经过完善的再治疗,仍可得以保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