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目的探讨康复期截瘫患者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的特点,为患者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的预防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诊治的康复期截瘫泌尿系感染患者100例,对患者相关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结果 76例患者为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占76.00%,24例患者为初次感染,占24.00%;76例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患者中段尿培养阳性者56例,阳性率为73.68%,培养出菌株6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6株、革兰阳性菌21株、支原体与衣原体各2株,分别占59.02%、34.43%、3.28%、3.28%,主要感染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占检出病原菌的39.34%;不同性别、年龄、截瘫类型及留置尿管方式对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无影响,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率完全性截瘫、合并尿路结石时分别为85.96%、100.00%,高于不完全截瘫、未合并尿路结石时62.79%、71.76%,截瘫时间>2年时为84.78%,高于<1年、1~2年时45.45%、74.4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期截瘫患者容易出现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感染病原菌主要以大肠埃希菌为主的革兰阴性菌,合并有尿路结石、完全性截瘫及截瘫时间长的患者更容易出现泌尿系感染的反复发作是其特点。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因外伤致截瘫需留置导尿的患者大量增加,致医院内泌尿系感染比例加大.笔者对我院附属医院外科留置导尿患者泌尿系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门诊截瘫患者长期留置导尿中常见的护理问题及预防处理措施.方法:对3例长期留置导尿的截瘫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观察及分析.结果:截瘫患者长期留置导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尿管型号、气囊注水量及患者的心理、家庭成员的支持与照顾情况等因素有关.结论:通过改进插管及拔管的操作方法,重视心理护理,加强导尿管的护理,严格无菌操作,有效的缓解了截瘫患者长期留置导尿过程中的不适,减少长期留置导尿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前阵子,前体操奥运冠军桑兰因为“保姆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其中事件之一是,桑兰由于截瘫长期留置导尿,还经常引起泌尿系感染,导致主雇之间就护理是否得当出现严重分歧。那么怎样才能让一位截瘫患者真正不会因导尿不当而出现感染呢?  相似文献   

5.
赵扣真 《中国保健营养》2012,(18):3815-3816
目的探讨康复病房患者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的危险因素,提出预防措施。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9月,90例康复病房住院期间接受过留置导尿患者泌尿道感染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90例患者在尿管留置期间共有42例患者发生泌尿道感染,总发生率为46.7%,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与留置导管的时间有关,留置导管的时间越长越容易发生尿路感染,女性泌尿系感染患者明显多于男性。结论康复病房患者留置导尿管是应该严格掌握适应症,留置尿管期间严格进行无菌操作及护理,尤其是对女性患者,尽量缩短留置时间可有效控制泌尿系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留置尿管发生泌尿系感染这一问题,从各个方面对易感因素及感染途径进行分析,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有效降低留置尿管所致泌尿系感染的发生。方法对留置尿管患者从直接原因、患者本身个人原因、护士在实时操作过程中的无菌技术观念、导尿管使用及保留的情况、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等方面进行分析,临床采取了加强护理人员无菌观念,保持导尿管的完好、通畅,提高护理人员护理操作技能,增强患者抵抗力和免疫机能以及缩短长期留置导尿管的带管时间等措施。结果通过对留置尿管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减少了留置尿管的时间,有效降低留置导尿管所致的泌尿系感染的发生,减少了患者痛苦。结论留置尿管是导致泌尿系感染的主要原因,采取恰当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有效预防减少泌尿系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留置导尿引起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总结护理干预措施,降低医院泌尿系感染率。方法回顾医院68例留置尿管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加以分析。结果导尿术和留置尿管的持续时间、操作方法不正确、护理措施不到位、不合理的抗菌药物使用及高龄,是引起医院内泌尿系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严格实行无菌操作,掌握留置导尿的适应证,避免抗菌药物的滥用,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医院内泌尿系感染率。  相似文献   

8.
造口袋在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收集尿液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造口袋为女性尿失禁患者收集尿液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116例女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成3组,留置导尿组、纸尿裤组及造口袋组,观察3组患者的皮肤改变、泌尿系感染、护理费用情况。结果造口袋组泌尿系感染发生率低于留置尿管组,皮肤改变发生率低于纸尿裤组,护理费用明显低于留置尿管组和纸尿裤组。结论造口袋组优于另两组,且具有使用方便,价格底廉,患者无痛苦,泌尿系感染率低,皮肤损害小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陈会玲 《现代保健》2011,(26):95-96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气囊导尿管留置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历史对照法将2009年1月~2010年12月入住内科病房的需要留置气囊导尿管的截瘫及脑卒中患者80例,按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气囊导尿管留置法管理,观察组采取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气囊导尿管留置法管理模式,即采取成立科室气囊导尿管留置管理小组,明确护理质量目标,完善气囊导尿管留置法管理流程,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值班护士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值班护士的满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值班护士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和促进护理安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值班护士的满意度,提高护理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过程监控”基础上提出“预防性过程监控”概念及可行的监控方法,实验性应用于留置导尿相关泌尿系感染的控制中,评价监控方法的有效性。方法将某院神经内科2007年1-7月留置导尿的15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07年8月-2008年2月留置导尿的141例患者设为实验组;对照组执行留置导尿常规护理,实验组除进行常规护理外,采用评估督促和宣传教育等方法进行预防性过程监控。结果实验组留置导尿相关泌尿系感染率为4.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13%(χ2=11.10,P<0.01);两组患者留置导尿的时间比较,实验组70%的患者留置导尿时间在13.10 d内,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 d;留置导尿11~30 d、>30 d时,实验组导尿相关泌尿系感染率分别为6.67%、1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77%、57.89%(分别χ2=8.27,P<0.01;χ2=5.13,P<0.05)。结论评估督促和宣传教育等预防性过程监控可有效预防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