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行甲状腺全切术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2013年3月~12月接诊的52例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26例患者行甲状腺次全切术;观察组26例患者行甲状腺全切术。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病率,随访5年对比两组患者疾病复发情况。结果对照组26例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6.2%(12/26),观察组26例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5%(3/26),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病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随访5年,对照组患者疾病复发率为34.6%(9/26),观察组患者疾病复发率为3.8%(1/26),两组患者疾病复发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全切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病率,减少疾病复发风险,适合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崔艳钊  吴椿泉 《医学信息》2019,(12):109-111
目的 探讨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2月~11月我院收治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80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两组,其中40例采取甲状腺全切除术作为全切组,另外40例采取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作为次全切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球蛋白(Tg)、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全切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次全切组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切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次全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切组患者TSH、Tg、TgAb水平均低于次全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切组并发症发生率(52.50%)高于次全切组(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疗效较好,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少,有助于改善患者甲状腺指标,但并发症相对较多。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比分析传统的甲状腺切除与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3月至2015年7月间收治的8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已确诊为甲状腺良性肿瘤.按照随机平均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而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甲状腺切除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住院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采用VAS疼痛评测标准对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术后住院的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患者中未见低钙抽搐、呼吸困难、切口粘连等严重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用于治疗甲状腺结节时的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平均住院的时间较短,且术后的并发症较少,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我院35例甲状腺结节采取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特点,并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的疗效进行对比。方法将我院70例患有甲状腺结节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行分析,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分别观察组和传统组,35例/组。传统组采用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的治疗方案,对其疗效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传统组,各项统计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的手术方案治疗甲状腺结节明显优于传统组的手术方案,具有住院时间短、切口小、出血量小、不良反应小等特点,因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袁建华 《医学信息》2018,(11):99-101
目的 探讨甲状腺结节采取甲状腺腺叶全切术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甲状腺腺叶次全切除术治疗的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甲状腺腺叶全切术治疗的30例作为研究组,将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干预前后甲状腺功能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为(39.79±8.73)ml,少于对照组的(132.28±8.41)ml,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研究组FT3、FT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FT3、FT4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腺叶全切术治疗甲状腺结节对患者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甲状腺生理功能相对减弱。  相似文献   

6.
叶鹏  吴菲  李红卫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1,43(6):1020-1021
目的:探究在超声刀辅助下低位小切口甲状腺全切除术对结节性甲状腺肿(Nodular goiter,NG)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期间收治的93例NG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n=46)进行常规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n=47)进行超声刀辅助低位小切口甲状腺全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效果以及术后1 d的应激反应指标,如血清皮质醇(Cortisol,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以及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4+/CD8+).结果:观察组术后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COR、ACT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CD3+、CD4+、CD4+/CD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刀辅助下低位小切口甲状腺全切除术可以提高NG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术后手术指标、降低术后应激反应、优化免疫功能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甲状腺瘤应用改良小切口手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瘤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29例)进行传统的甲状腺切除术,实验组(29例)则行改良小切口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及各临床指标。结果对照组的手术治疗总有效率(96.55%)与实验组(1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但对照组的手术时间等各项指标明显比实验组差,差异明显(<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瘤应用改良小切口手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有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改良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8年1月-2006年12月应用改良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的167例甲状腺良性肿瘤的临床资料,改良要点在于低位小切口,不显露喉返神经,甲状腺包膜内分离。结果:167例中,只有1例暂时喉返神经损伤,另1例为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为0.6%(1/167);1例术后出现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随访1~8年,有2例复发,经过2次手术未见再次复发。结论:不显露喉返神经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首选术式,熟悉甲状腺及其毗邻重要结构的解剖关系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入路的改进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入路的改进,提高手术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及总结300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不切断舌骨下肌群、保留颈前静脉。250例经颈白线,50例经胸锁乳突肌内侧筋膜间隙新的手术入路。结果:全组病例术中无血管、神经损伤,术后无甲状腺危象,抽搐,甲低等并发症。新的手术切口工期愈合,随访4月至5年无复发,术后切口平整,颈部活动无牵扯感。结论:(1)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径路的改进减少了手术创伤与出血,且术野显露满意,术后颈部活动无障碍,切口愈合好。(2)颈白线入路适应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胸锁乳突肌内侧筋膜间隙入路适宜单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比甲状腺全切术中不同喉返神经(RLN)解剖方式对术后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寻求甲状腺全切术最佳的RLN解剖方式,指导临床实践,在RLN解剖安全的前提下减低全甲状腺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率。方法选择已确诊甲状腺癌需行甲状腺全切除手术的120例患者随机分成三组(a、b、c),各40例,分别完成全甲状腺切除术基础上三组不同喉返神经解剖方式(A甲状腺下动脉解剖法、B气管食管沟解剖法、C环甲关节下方解剖法)各40例的手术。观察比较三组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率。同时观察比较三组患者术后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结果 c组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b两组。结论甲状腺全切除术时喉返神经解剖方式应选择经环甲关节下方解剖方式,有利于保护甲状旁腺功能,可明显减少甲状腺全切除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的术中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的50例患者,加强对患者术前术中的心理护理,并要求医护人员在术中认真细致地做好围术期护理,严密观察并记录患者全程病情变化。结果50例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均受到完善护理,无1例出现手术并发症等不良反应,手术成功。结论术前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患者心理特点的了解程度,术中护理措施是否得当均影响到手术能否顺利进行。同时,加强术中护理措施,是预防各种护理缺陷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王大勇 《医学信息》2010,23(6):1659-1660
目的 探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适应症、操作技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探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结果 本组病例全部治愈,无手术死亡,甲状腺危象先兆有1例发生.无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和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并发症.无术后大量出血及喉返神经损伤、喉上神经损伤,无手足抽搐.术后2例患者出现声音嘶哑,3个月后自行恢复.随访3月~4年,43例得到随访,随访率达89.58%,原病症复发者2例,复发率4.1%.结论 甲亢思者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是安全的,只要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术中注意操作,并发症的发生率是很低的,也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甲状腺腺叶切除在单侧甲状腺肿块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4例单侧甲状腺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甲状腺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引流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时,两组患者TSH较术前显著升高,T3、T4指标水平较术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同一时间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可显著缩短单侧甲状腺肿块患者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同时可调节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有利于患者预后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在甲状腺结节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113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54)例和观察组(n=59).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式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对比两组手术指标、治疗后12h应激反应因子水平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12h两组患者IL-6、CRP、TNF-α因子水平均有一定程度的上升,而观察组术后12hIL-6、CRP、TNF-α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状腺结节通过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治疗安全有效,对患者创伤小,且并发症少,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梁志宇  欧荣星  冯春成 《医学信息》2010,23(14):2399-2399
目的探讨单侧甲状腺结节的手术方法。方法对63例术前拟诊良性病变的单侧甲状腺结节者采用改良的手术方法 :不离断颈前肌;初期11例仅行甲状腺部分切除或结节摘除术,后期52例根据术中探查结果 40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12例行腺叶切除术;灵活掌握甲状腺手术步骤,囊内结扎甲状腺下动脉分支,切口皮内缝合或粘合。结果无手术及住院期间死亡,无一例发生大出血、甲状腺危象;术前诊断单发结节55例中,术后病理证实多发结节8例,初期手术2例复发,后期无复发病例。结论对单侧甲状腺结节慎用摘除术或腺叶部分切除,而应选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或腺叶切除术,甲状腺手术技巧性强,应微创化操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单侧甲状腺结节的手术方法.方法 对63例术前拟诊良性病变的单侧甲状腺结节者采用改良的手术方法:不离断颈前肌:初期11例仅行甲状腺部分切除或结节摘除术,后期52例根据术中探查结果40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12例行腺叶切除术;灵活掌握甲状腺手术步骤,囊内结扎甲状腺下动脉分支,切口皮内缝合或粘合.结果 无手术及住院期间死亡,无一例发生大出血、甲状腺危象;术前诊断单发结节55例中,术后病理证实多发结节8例,初期手术2例复发,后期无复发病例.结论 对单侧甲状腺结节慎用摘除术或腺叶部分切除,而应选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或腺叶切除术,甲状腺手术技巧性强,应微创化操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内镜下以常规手术器械实施微创甲状腺手术。方法12例甲状腺良性肿瘤,其中4例甲状腺腺瘤、3例甲状腺单发囊腺瘤、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男性3例,女性9例,年龄19~66岁,肿瘤最长径为35mm。于胸骨切迹上自然皮纹处切取小切口(长度15~25mm),置入0°4mm鼻内镜,在直视或监视器下以常规手术器械完成甲状腺手术。结果手术耗时(120±45)min,术中出血(50±30)ml。切口以4-0丝线行表皮下连续缝合。术后第2天拔除引流管,第5天拆线出院,无手术并发症。结论内镜下甲状腺手术可用常规手术器械通过小切口进行手术而达到微创目的,进路简短、手术安全、并发症少、切口美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甲状腺微灶癌行腔镜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徐州市中心医院甲状腺外科收治的132例甲状腺微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腔镜手术50例(腔镜组),男6例、女44例,年龄22~52(38.6±7.65)岁;开放手术82例(开放组),男18例、女64例,年龄23~59(38.6±7.65)岁。两组患者均行甲状腺一侧腺叶切除加峡部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总体引流量及住院时间,观察切口感染以及有无甲状腺旁腺功能减低、喉返神经损伤情况。术后第1天及术后6、12个月对患者恢复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3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腔镜组术后引流总量明显多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3, P<0.05);而在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患者喉返神经损伤和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15、0.038,P值均>0.05)。术后第1天,腔镜组患者颈部肿胀发生率高于开放组、旋转颈部时紧绷感发生率低于开放组(χ2=7.374、11.065, P值均<0.05),而术后颈部疼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所有患者甲状腺激素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彩超检查未见术侧甲状腺残留,未见颈部淋巴结异型变化。腔镜组患者手术满意度优于开放组,术后瘢痕对患者的影响腔镜组小于开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652、12.287, P值均<0.05);而再次选择手术意愿方面,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2个月,腔镜组8例、开放组13例失访。随访患者甲状腺激素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彩超检查:111例均未见术侧甲状腺残留;开放组有2例提示颈部淋巴结异型变化,经彩超引导下穿刺活检提示淋巴结炎。腔镜组患者在手术满意度、再次选择手术意愿方面均优于开放组,术后瘢痕对患者的影响小于开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309、11.150、53.911, P值均<0.05)。结论 腔镜下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微灶癌,临床疗效好,患者满意度较高,可作为甲状腺微灶癌手术方式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低位小切口甲状腺单侧部分切除术在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92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9).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低位小切口甲状腺单侧部分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情况、住院时间、术后并发以及术后美容情况.结果: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均为100%,无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时间、手术时间、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颈部感觉、皮肤紧张感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美容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使用低位小切口切除术治疗临床疗效佳,可促进患者恢复,减少并发症,美容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探讨内镜微创甲状腺切除术的要点及效果. 方法切口选择在胸骨切迹上1.0cm,行内镜甲状腺切除术. 结果 20例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 结论内镜微创甲状腺切除术是一有效方法,术后有较佳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