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清咳止嗽散治疗儿童慢性夜间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儿童慢性夜间咳嗽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西替利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清咳止嗽散治疗,治疗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8.6%,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8%,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清咳止嗽散治疗儿童慢性夜间咳嗽,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显著,患者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吉诺通治疗鼻后滴漏致慢性咳嗽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信阳市第四人民医院2012年3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鼻后滴漏致慢性咳嗽患儿118例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每组59例,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吉诺通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诺通治疗鼻后滴漏致慢性咳嗽患儿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依循随机平均分配原则将50例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行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各项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变化情况、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血氧分压(Pa 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_2)和血氧饱和度(Sp O_2)该3项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后者(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后者(P0.05)。结论急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效果确切,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胸腹部肿瘤患者应用不同体位固定技术放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接受放射治疗的胸腹部肿瘤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软枕固定技术,观察组采用真空袋固定技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同方向摆位误差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57%,与对照组的77.3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摆位误差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腹部肿瘤放疗中,应用真空袋固定技术,可有效减少摆位误差,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宫腔镜下刮宫术诊治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2014年4月‐2017年4月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宫腔镜下刮宫术诊治,观察组采用宫腔镜下电切术诊治,比较两组手术时间、病因检出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病因检出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3.3%,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电切术和刮宫术均可诊断异常子宫出血原因,电切术在治疗中的效果更好,在临床中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并分析采用近全切甲状腺术和全切术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12月‐2015年2月该院收入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中,选取研究对象4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全切甲状腺术治疗,而观察组患者采用近全切甲状腺术手段,然后分别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有效率比对照组略高,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采用甲状腺近全切术后,在保障疗效一定的情况下,患者在治疗后的引发并发症的机率明显降低,值得医疗界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根据老年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这一病症,分析探究耳石复位联合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5月‐2015年5月治疗老年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89例,按照住院时间顺序依次编号,前44例患者给予单纯耳石复位治疗,设为对照组;后45例患者给予耳石复位联合药物治疗,设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系统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得到改善。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P0.05);试验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P0.05)。结论对老年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运用耳石复位联合药物治疗有较好的的临床效果,患者眩晕症状减轻,预后恢复较好,临床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大剂量纳洛酮治疗我院6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4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6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脑出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大剂量纳洛酮治疗,治疗14 d后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93.3%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可显著改善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加速神经功能的恢复,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烧伤整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9年2月-2012年11月收入的烧伤后瘢痕畸形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复合皮移植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94.1%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9%,对照组为11.8%,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治疗烧伤后瘢痕畸形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修复创面,改善皮肤血运,使新增皮肤与正常皮肤色泽、质地接近,提高术后整形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其中,观察组应用甲状腺全切除术,对照组应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所用时间明显比对照组长,两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全切除术对结节性甲状腺肿有显著治疗效果,可促使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显著降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牙体种植结合正畸疗法对牙列缺失的治疗效果及对语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80例牙列缺失患者展开研究,入选时间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以电脑摇号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牙体种植手术治疗,观察组则采用牙体种植结合正畸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语言功能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为97.50%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85.00%的总有效率显著更高(P 0.05);两组治疗前语言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评分比对照组明显更高(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比对照组的17.50%明显更低。结论临床治疗牙列缺失采用牙体种植结合正畸疗法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语言功能,也能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4年2月到2015年7月期间接收的90例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维生素B6软膏,观察组采用0.1%的他克莫司软膏,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相关指标。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采用他克莫司软膏,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对于尿毒症患者采用不同血液透析方法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尿毒症患者8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血液透析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常规血液透析联和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生化指标和生存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3个月的β2-微球蛋白(β2-MG)和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并且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并探讨局部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进行慢性鼻窦炎治疗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鼻内激光治疗,观察组患者激光治疗后给予糖皮质激素局部药物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及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的无效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激光联合局部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能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引流术与尿激酶联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住院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按照分层随机法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采取微创穿刺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治疗,对照组40例行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00%,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穿刺引流术是安全微创的手术方式,只要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将微创腹腔镜术式应用于早期宫颈癌患者治疗时的临床效果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漯河市中心医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12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纳入研究样本,采用随机且自愿原则及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54例与观察组66例。对照组予传统的开腹切除术,观察组予微创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患者术后1年、2年和3年的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淋巴结清除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总时长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术后1年、2年及3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临床效果佳,远期预后较好,且术后并发症显著减少,临床价值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观察微创清除术和开颅手术对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106例脑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均实施脱水、利尿、控制血压、降低颅压、抗感染、以及使用止血剂等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开颅手术,实验组采用微创清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等。结果经治疗,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36%,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4.33%,实验组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且实验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比开颅手术效果更好,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析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治疗中联合用药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2年9月间入院治疗的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患者150例,并依据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患者应用CC联合HMG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42例显效,28例有效,总有效率是93.33%;对照组患者36例显效,29例有效,总有效率是86.67%,治疗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患者采用联合用药方法治疗能够有效改善临床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胃肠道穿孔行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5年5月于我院收治的100例胃肠道穿孔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所治疗时的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采用的是开腹手术的治疗方式,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治疗方式,分析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手术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肠蠕动恢复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72%低于对照组的38.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道穿孔行腹腔镜治疗效果显著,并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在结直肠癌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而观察者则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失血量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4.00%;而对照组中有8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6.00%,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直肠癌患者行结直肠腹腔镜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