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探讨红霉素联合穿琥宁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把确诊为支原体肺炎的140例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用红霉素和红霉素联合穿琥宁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有效率为8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在退热时间、咳嗽好转时间、罗音消失时间等方面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红霉素、穿琥宁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具有疗效好、痛苦少、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4例用阿奇霉素静滴并加用中药、对照组38例单用阿奇霉素静滴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7.7%,对照组78.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症状、体征缓解及消失时间比对照组短(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更有效、更迅速、更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白霉素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7月-2010年9月收治的58例支气管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28例。观察组采用白霉素、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仅单用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药物副作用情况。结果:观察纽30例中痊愈者21例,显效者8例,进步及无效者共1例,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29/30);对照组28例中痊愈者14例,显效者7例,进步及无效者7例,患儿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x^2=4.04,P〈0.05)。两组药物副作用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白霉素辅助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较好,可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的98例小儿支原体肺炎为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门诊及病房住院患儿,所有病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成治疗组(阿奇霉素联合利巴韦林)和对照组(红霉素)各49例,疗程2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8%(45/49),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7.6%(38/45).x=6.34,P〈0.05;且治疗组的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部哕音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63、2.35、2.81,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较好,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分型冶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0%;对照组为8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疗效显著,且安全、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支炎舍剂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确诊为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型的小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支炎合剂,两组均治疗2周后比较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00%,对照组为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4、6、10、14d后肺炎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支炎合剂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的诊治及临床特点;方法将2009年2月至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9例(联合治疗)和对照组13例(单纯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18例在1周内病情好转,有效率达94.74%。1例1周内治疗无效者加用利福平后很快好转。对照组有效率53.85%。两组治疗后的有效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治疗的患儿必须对病原菌仔细查找。当其被确诊后,则要立刻采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情况严重的患儿则需要结合病情尽早采取激素、利福平或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实施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将62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分为:阿奇霉素治疗组(n=32)和红霉素(n=30)对照组,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阿奇霉素治疗组显效率96.8%,红霉素组76.7%,阿奇霉素组与红霉素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阿奇霉素组退热、止咳、哆音消失时间均比红霉素组短(P〈0.05)。结论:阿奇霉素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抗茵药物,不良反应少,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阿奇霉素抗感染、辅以西医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清热化痰活血方。结果:治疗10天,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差异(P〉O.05)。显效率治疗组83.3%,对照组63.3%,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O.05)。咳嗽、痰壅等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O.05),住院天数治疗组也明显短于对照组(P〈O.05)。结论:中药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症状消失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克拉霉素与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差异。方法:选择我院102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给予克拉霉素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症状改变情况,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症状评分和对照组治疗后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拉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与阿奇霉素疗效相似,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复合脉冲磁疗辅助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连续收集共纳入180例住院的喘息性支气管炎小儿患者,入院后详细记录其病史及相关信息。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合脉冲磁疗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3.3%,两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喘息缓解时间、肺部哆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较短,两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复合脉冲磁疗辅助治疗可以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患者临床症状及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5%的硫酸镁辅佐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确诊为喘息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肺炎的98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在常规抗炎、抗病毒、平喘等治疗的基础上应用25%的硫酸镁进行辅佐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炎、抗病毒等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疗效差异显著,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5%的硫酸镁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辅佐治疗中效果明显,适合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收治的7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治疗5~7天后,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5~7天后,观察组的患儿中,治愈18例,总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治愈10例及总有效率8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咳嗽停止的平均时间为(4.58±0.62)天,气促消失的平均时间为(3.59±1.18)天,肺部罗音消失的平均时间为(5.84±0.81)天,平均住院天数为(7.34±0.57)天,以上数据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运用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患儿的住院天数,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射干麻黄汤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辅助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用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射干麻黄汤辅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射干麻黄汤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氨溴索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支原体肺炎患儿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进行序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氨溴索注射液联合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部症状、体征的消失时间与肺部炎症的吸收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氨溴索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放射性肺炎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将选取60例放射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给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常见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的KPS评分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显效率分别为76.7%和46.7%,观察组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100%和86.7%,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退热、止喘、止咳、胸痛消失、痰颜色变化、肺啰音消失和X线平片阴影消失的改善时间方面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KP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了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KPS评分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均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放射性肺炎的效率更好、症状改善更快,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热毒宁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3年8月在我院住院的支原体肺炎患儿115例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58例给予热毒宁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57例单用阿奇霉素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X 线阴影消失时间及治疗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儿的住院时间、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X 线阴影消失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高于对照组8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7.2%,略高于对照组15.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热毒宁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阿奇霉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并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将177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95例和对照组82例。两组均用西医常规治疗(抗生素、抗病毒、平喘、吸氧等),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结果: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6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