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一种简单,快捷,成功率高的家兔颈动脉插管方法,为使为学生观察神经、体液因素对机体动脉血压的影响,提供一个很好的先决条件.方法 以传统的家兔颈总动脉插管术为基础,从插入动脉的小管制备、方法等重要环节进行改良,成功摸索了一种简单,快捷,成功率高的家兔颈动脉插管方法.结果 与结论与传统家兔颈动脉插管方法相比,改良后的颈动脉插管方法成功率更高,操作更简单,用时更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应用于临床采血的管理方法与效果。方法:对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收住浙江省苍南县第二人民医院急诊室和内二科的100例患者进行留置针采血。结果:本组采血均成功,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使用静脉留置针采血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过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使采血的时间准确且成功率较高;同时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便于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负压技术在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方法:对需要接受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负压技术进行颈外静脉穿刺,对照组采用常规穿刺法。对比两组穿刺成功率、穿刺回血率、留置针采血成功率、穿刺时间、采血时间、完成静脉输液时间与静脉采血总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7.8%,穿刺回血率95.6%,留置针采血成功率97.8%;对照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86.7%,穿刺回血率51.1%,留置针采血成功率55.6%。观察组穿刺成功率、穿刺回血成功率、留置针采血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穿刺时间、采血时间以及静脉输液与静脉采血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技术在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成功率较高,穿刺时间短,留置针采血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制剂心脉通防治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作用机理。方法:用Fishman空气干燥法,建立家兔颈动脉内皮损伤模型,以组织原位杂交方法观察心脉通对家兔颈动脉内皮损伤后p53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术后3天出现表达,7天表达增强,14天表达高峰,21天表达减弱,28天仍然持续表达。其中A组(心脉通组)表达信号最强,B组(华法令组)弱于A组,C组(手术对照组)显著弱于A、B组。结论:心脉通能促进家兔颈动脉内皮损伤后野生型p53基因高表达,这可能是心脉通防治再狭窄的重要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ELISA法检测双黄连注射剂中小分子半抗原物质绿原酸致敏家兔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效价。方法:取新西兰种家兔,自家兔耳中心动脉采血10ml,制备致敏前血清。将绿原酸与家兔血清体外孵育,制成绿原酸-血浆蛋白完全抗原,将完全抗原皮下注射以免疫动物,1月内共5次。末次注射后7天,麻醉动物,自腹主动脉取血,制备血清,即为绿原酸-血浆蛋白全抗原的抗血清,用ELISA法检测抗血清的抗体效价(OD值);间接竞争ELISA法测定家兔抗血清的特异性抗体;采用兔免疫球蛋白E(Ig E)ELISA试剂盒检测家兔抗血清中Ig E抗体的含量。结果:绿原酸的抗体效价高于致敏前血清OD值的2倍,说明绿原酸有潜在的致敏性。绿原酸免疫后的家兔抗血清中的抗体具有一定的特异性。经过多次免疫后的家兔体内产生了外源性Ig E型抗体。结论:绿原酸在本实验条件下对家兔有致敏性。  相似文献   

6.
兔颈动脉狭窄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求一个家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简单、重复性好的方法。方法利用双氧水化学烧灼12只、大白兔颈动脉内膜,并分别在术后3 d、1周、4周行DSA检查,观察颈动脉狭窄模型的动态变化。结果成功获得颈动脉狭窄模型。结论本方法可以建立一种成熟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而且此方法简单、重复性好,有利于进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吞咽困难患者留置胃管的方法。方法将我科2010年1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吞咽困难患者22人采用先仰头后托头插管法与侧位置管法留置胃管进行比较。结果我科收治的吞咽困难患者22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先仰头后托头插管法,而插管1次成功的有5人;一组采用侧卧位置管法,插管1次成功的有9人。结论对我科收治的吞咽困难患者留置胃管方法时采用侧位置管法,提高了置管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制作快速、稳定可靠的动脉粥样硬化家兔模型的方法。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结合动脉内膜球囊损伤的方法建立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于高脂喂养的第10周末取颈动脉血测定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含量,并于腹主动脉取样作HE染色观察。结果高脂饲养10周后,动物TC、TG和LDL显著升高(P<0.05或0.01),主动脉内壁肉眼可见典型动脉粥样斑块,光镜下见内膜明显增厚,形成明显的斑块及纤维帽结构,斑块厚度与内中膜厚度比值增加明显。结论高脂饲料喂养动脉内球囊损伤法可以短期内成功复制出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相似文献   

9.
了解气管插管、留置胃管在抢救重症口服中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先从口腔明视下行气管插管,再从一侧鼻腔或口腔留置胃管,同时,补液、解毒、心肺复苏、对症等治疗.结果:抢救的患者中,9例生存,2例死亡.结论:气管插管,留置胃管是抢救重症口服中毒患者较满意的方法之一,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婴幼儿静脉留置针采血的有效方法。方法:将在本科住院的患儿120例中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用自然滴血法采血,对照组用传统方法即一次性采血针接一次性真空管采血。结果:观察组自然滴血采血法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传统采血方法。结论:采用这种改进的自然滴血采血方法能有效的提高采血标本的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护理工作量,同时减轻患儿痛苦,避免医患冲突,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不同采血方法对小儿桡动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需经桡动脉采血患儿120例,根据采血方法不同,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穿刺采血法,观察组采用改良穿刺采血法,对比两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操作时间。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86.7%明显较对照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18.3%高,观察组穿刺操作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6.7%明显较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8.3%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穿刺采血法行桡动脉穿刺,可有效提高小儿桡动脉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轻患儿痛苦,减轻患儿家属心理压力,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护理工作负担,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激光针刀对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模型兔颈动脉、椎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的影响。方法:建立CSA家兔模型,将造模成功的30只CSA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针刺组和激光针刀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正常家兔为正常组。针刺组兔给予针刺"风池穴""颈夹脊穴"治疗,激光针刀组兔给予C5颈椎棘突旁夹脊穴激光及针刀治疗,另两组仅给予相同时间的固定;实验前后观察家兔行为学体征,采用床边B超仪检测治疗前后各组家兔右侧颈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椎动脉PSV的变化。结果:治疗后针刺组和激光针刀组兔行为学体征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与激光针刀组兔颈动脉、椎动脉PSV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P0.01)。结论:激光针刀能有效提高CSA模型兔颈动脉、椎动脉血流速度,改善血供。  相似文献   

13.
张萍 《四川中医》2009,(7):125-126
目的:观察穴位按压对肠梗阻患者留置胃管减轻不良反应的有效性及一次插管的成功率。方法:将120例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置胃管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指压合谷、内关穴。观察并记录插管前后2组患者血压、心率变化,呛咳、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一次性插管成功率。结果:对照组插管前后血压、心率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7%,反复插管率为26.7%。实验组插管前后血压、心率无明显变化(P〉0.05),插管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在5.0%,一次性插管成功率为96.7%。结论:对肠梗阻患者留置胃管采取指压内关穴、合谷穴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静脉采血是临床诊疗工作中常见的护理操作,为提高采血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节约医疗资源,我院一直在探索一种提高一次采血成功率的方法。逆向法穿刺采血文献曾有报道,笔者现将正向法与逆向法静脉采血效果进行对比观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后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VCAM-1)在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空气干燥法加高脂饲料喂养制备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模型,电针组选取大椎、天门(风府)、风池(双侧)、丰隆(双侧)、足三里(双侧)进行治疗,以模型组、药物组作为对照,同时设立空白组。免疫组化法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织中VCAM-1的表达。结果电针使VCAM-1在家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减少,电针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可能是通过减少VCAM-1在家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来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是电针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可能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电针对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空气干燥法加高脂饲料喂养制备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模型,电针组选取大椎、天门(风府)、风池(双侧)、丰隆(双侧)、足三里(双侧)进行治疗,以模型组、药物组作为对照,同时设立空白组。免疫组化法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织中MMP-2的表达。结果电针使MMP-2在家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减少,电针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可减少MMP-2在家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来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电针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可能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新生儿股静脉斜刺法采血的成功率。方法:新生儿股静脉采血采用斜刺法,观察成功率、采血标本的质量、所用时间及局部并发症。结果:斜刺法一次采血成功率显著高于传统采血法,所用时间及局部瘀斑显著低于传统采血法。结论:新生儿股静脉斜刺法采血具有安全性高,成功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对照观察了巨刺、非巨刺、双侧针刺及不针刺情况下,对急性实验性脑缺血家兔脑血流图(REG)的影响。实验采用夹闭一侧颈总动脉法,造成家兔急性脑缺血,于额顶部埋藏电极引导家兔 REG。结果表明:针刺对正常家兔脑血管有收缩作用(P<0.05);对急性实验性脑缺血家兔脑血管有扩张作用(P<0.05)。其中巨刺法对于改善夹闭侧脑血流即时效应优于非巨刺法(P<0.05)。  相似文献   

19.
蒿芩清胆汤利胆、利尿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蒿芩清胆汤的利胆、利尿作用。方法:以家兔胆管插管法、大鼠滤纸法等观察其利胆、利尿作用。结果:该方能显著增加家兔胆汁流量,增加水负荷下大鼠的尿量。结论:蒿芩清胆汤具有利胆、利尿作用。  相似文献   

20.
对中医药防治颈动脉粥样硬化(CAS)实验研究进展进行文献整理和分析。检索查阅与CAS实验研究相关的文献,从实验动物的选择及模型建立方法、中医药干预方法、检测指标3方面进行归纳分析。家兔是选用最多用以制造CAS模型的动物,常用球囊损伤或机械损伤或气体内膜干燥术或免疫损伤法联合高脂饮食制作CAS动物实验模型,检测指标从血清学及组织学两方面检测相关炎症因子水平及其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