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刘坤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4):21-22
目的观察在初孕妇无痛人流术中使用丙泊酚复合利多卡因或芬太尼静脉麻醉的麻醉效果,从而寻找一种最佳的复合麻醉的方法。方法选择门诊就诊的初孕妇病例60例,分为两组:丙泊酚/芬太尼组(PF组)和丙泊酚/利多卡因组(PL组),每组30例。PF组先静推芬太尼1μg/kg,后再静推丙泊酚2.5mg/kg;PL组先静注利多卡因1mg/kg,然后复合丙泊酚2.5mg/kg。观察并记录麻醉前(T0)、手术开始(T1)及术毕(T2)时间点的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以及两种麻醉方法的苏醒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手术开始时PF组血压明显低于PL组,差异有显著异性(P〈0.05);两组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PL组明显低于PF组(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可明显减少初孕妇无痛人流术中的不良反应,是门诊无痛人流术更安全的麻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预防人工流产术中并发症及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05年3月~2006年4月河南省平舆县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130例早期妊娠,分为实验1组65例(用1%利多卡因宫旁注射),实验2组65例(应用棉签浸透2%利多卡因插入宫颈管内口);对照组100例(术中未用任何镇痛药物)。结果实验1组较实验2组及对照组有显著镇痛效果及宫颈松弛作用,且不增加术中出血,同时减少了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结论利多卡因宫旁注射可用于人工流产术中镇痛并可有效预防术中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白兰军  文宇涵  吕欣荣 《西部医学》2013,25(9):1391-1392
目的比较甲哌卡因与利多卡因在儿童牙髓病治疗中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将50例牙髓病儿童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每组25例,分别应用甲哌卡因和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记录两组的麻醉显效时间、术中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甲哌卡因和利多卡因在麻醉显效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而手术操作中,甲哌卡因的麻醉效果优于利多卡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甲哌卡因用于儿童牙髓病治疗中的麻醉效果确切,优于利多卡,且不良反应轻,可在临床应用中作为优选麻醉药物。  相似文献   

4.
盐酸利多卡因严重不良反应急救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旭  陈学前 《吉林医学》2007,28(3):390-390
盐酸利多卡因广泛应用于口腔科局麻,其不良反应发生较普鲁卡因少,我院门诊从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发生盐酸利多卡因全身不良反应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式插胃管方法在气管切开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2年6月-2005年5月北京上地医院治疗的重症气管切开患者72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观察3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变化;出现躁动、恶心、呕吐和咳嗽等症状的概率,以及一次性成功率。结果插管前后改变体位组和利多卡因组MAP,HR的变化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一次性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利多卡因组引起患者MAP、HR变化最小,一次性成功率明显最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结论改变体位及利多卡因表面麻醉的新方法明显提高插胃管的成功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康定鑫  朱纯纯  李军 《浙江医学》2017,39(3):218-221
目的探讨高浓度利多卡因喷剂咽喉部表面麻醉在门诊胃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自愿行清醒胃镜检查和无痛胃镜检查患者各240例,按就诊顺序又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高浓度表面麻醉组(7%利多卡因喷剂)、低浓度表面麻醉组(2%利多卡因喷剂)和对照组,每组80例。表面麻醉患者咽喉部3次,以患者出现口咽部麻木感为佳。麻醉镜检患者依次静脉注射芬太尼30滋g和丙泊酚1.5mg/kg麻醉后开始插入胃镜,清醒镜检患者行常规胃镜检查。记录患者的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麻醉时间、镜检时间、苏醒时间以及丙泊酚用量;评价患者表面麻醉和镜检时的呛咳反应和主观舒适度并计算累计呛咳评分;记录患者镜检时心血管应急反应、呼吸抑制及其干预措施。结果清醒镜检患者整个镜检过程呛咳剧烈,呛咳累积评分显著增加,血压、心率显著升高,需要更多药物干预,且舒适度评分低、主观体验差,但高浓度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后上述情况有明显改善(P<0.05);麻醉镜检患者呛咳反应基本被抑制,主观体验舒适,但也多伴随血压、心率和SpO2显著下降等不良反应,而高浓度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后丙泊酚用量明显减少,麻醉时间和镜检时间均缩短,血流动力学指标更稳定、SpO2更高,胃镜插入时的呛咳反应更少(P<0.05)。低浓度表面麻醉组与对照组间上述反应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高浓度利多卡因喷剂咽喉部表面麻醉能减少胃镜检查操作中的不良反应,减少丙泊酚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无痛人流术中使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和利多卡因静脉麻醉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自愿行无痛人流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丙泊酚组(A组)和芬太尼利多卡因复合丙泊酚组(B组),每组40例。A组静注丙泊酚3 mg/kg。B组先静推芬太尼1μg/kg、利多卡因1 mg/kg,再静推丙泊酚2 mg/kg。观察并记录麻醉前、术始及术毕时的MAP、HR、SpO2以及两种麻醉方法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麻醉效果满意,手术过程顺利。两组患者HR、MAP变化与麻醉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术中两组间HR、MAP变化比较无明显差异。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B组(P〈0.05)。结论:芬太尼、利多卡因复合丙泊酚可明显减少无痛人流术中的不良反应,是门诊无痛人流术更安全的麻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利多卡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学夫 《中国热带医学》2006,6(8):1462-1463
利多卡因(Lidocaine)为合成局部麻醉药,由于有较强的穿透力、作用时间长、安全范围大,可适用于各种方法的局部麻醉,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局麻药之一。利多卡因还有抗心律失常作用,用于治疗心律失常,临床应用证明利多卡因是治疗各种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具安全、高效,速效的首选药,甚至一度作为评价各种新抗心律失常药疗效的标准药物。利多卡因还适用于其它药物治疗无效的癫痫持续状态的控制。早些年有报道,气道吸入利多卡因可抑制剧烈运动引起的气道痉挛,1991年起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治疗哮喘常采用雾化吸入,或合用岛激动药等其它抗哮喘药物。这里介绍利多卡因在支气管哮喘(下简称哮喘)方面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利多卡因和地卡因表面麻醉作用比较杨正铭周训昌王鲜张友娥(贵阳医学院附院眼科贵阳550004)利多卡因作为注射用局部麻醉剂而广泛使用,效果很好。作为眼科表面麻醉剂的使用国内外已有一些报道[1~2],但还不多见,使用也不广泛。利多卡因的表面麻醉效果近似于...  相似文献   

10.
李瑛 《中国病案》2011,12(11):65-67
目的酒石酸布托啡诺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门诊官腔镜操作,对其镇痛作用进行观察,与利多卡因局部麻醉进行比较,探讨其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门诊需进行宫腔镜检查或手术的妇女11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和B组,A组采用酒石酸布托啡诺联合米索前列醇进行镇痛麻醉;B组采用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对其镇痛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镇痛效果中酒石酸布托啡诺联合米索前列醇组明显优于利多卡因组(P〈O.05)。结论酒石酸布托啡诺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门诊官腔镜操作的镇痛麻醉,镇痛效果满意,使用方便、安全,不良反应少,患者依从性好,是一种理想的门诊富腔镜操作镇痛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布比卡因复合碳酸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复合盐酸利多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肌间沟法)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随机选取160例肱骨骨折在臂神经阻滞下进行手术的患者,其中,80例以布比卡因复合碳酸利多卡因进行麻醉,另80例以布比卡因复合盐酸利多卡因进行麻醉,分析两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碳酸利多卡因组麻醉起效时间及完善时间显著短于盐酸利多卡因组(P<0.05),但两组麻醉持续时间,麻醉效果I级率,麻醉前后血压及心率变化,副反应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布比卡因复合碳酸利多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起效快,阻滞完全,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复方利多卡因和罗哌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本组2005-03—2007-10对80例行上肢手术患者,ASAⅠ-Ⅱ级,分为罗哌卡因(R)组和复方利多卡因(L)组,每组40例,采用肌间沟法行臂丛神经阻滞,观察感觉,运动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及持续时间,患者对神经阻滞满意度,不良反应。结果:L组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明显快于R组,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P〈0.05);L组的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持续时间显著长于R组(P〈0.05),神经阻滞优良率均为100%。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与罗哌卡因均可安全用于臂丛神经阻滞,但复方利多卡因起效快并且在术后镇痛方面优于罗哌卡因。  相似文献   

13.
郭海旺 《中外医疗》2010,29(26):70-70
目的 探讨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应用碧兰麻的临床效果.方法 门诊口腔牙体牙髓病患者167例,对200颗患牙行拔髓治疗.随机分成碧兰麻麻醉组和利多卡因组,每组各100颗,分别用碧兰麻麻醉和2%利多卡因行局部浸润麻醉和阻滞麻醉,并观察麻醉效果.结果 实用碧兰麻的患者优良率明显高于利多卡因组,麻醉效果明显好于利多卡因组,无不良反应发生,急性及慢性牙髓炎麻醉效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碧兰麻在牙体牙髓病尤其牙髓炎行牙髓摘除术时麻醉具有起效快毒性低、安全、效果稳定可靠,可广泛用于牙体牙髓病的治疗,在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人工流产术中采用利多卡因局麻镇痛,术后即时口服去氧孕烯炔雌醇(妈富隆)避孕对生殖健康的保护和影响。方法:将我院门诊2013年2月-2013年8月就诊的60例早孕要求人工流产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人,对照组(30)人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在人工流产术中采用利多卡因局麻镇痛,术后即时口服去氧孕烯炔雌醇避孕,每天一次,连服21天。对照组采用传统人流,术后仅常规服一般抗生素和新生化颗粒3天。均知情同意。结果:观察组在人工流产术中宫颈的松弛程度,镇痛的效果,人流综合征,术后出血时间,出血量,月经恢复情况,避免重复妊娠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 <0.01)。结论:人工流产术中采用利多卡因局麻镇痛,术后即时口服去氧孕烯炔雌醇(妈富隆)避孕对生殖健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效果满意,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局封治疗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5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局部封闭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Triggerfinger,TF)的效果。方法门诊随机分为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和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TF患者50例(实验组),以及醋酸强的松龙和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TF患者42例(对照组)。并随访1年。结果两组有效率均为100%,试验组出现皮肤白变和皮肤萎缩2例(4.0%),对照组4例(9.5%);实验组1年内复发3例(6.O%),对照组为7例(16.7%),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和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TF起效迅速、疗效持久、有较少的皮肤并发症和复发率,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局部封闭药物组合。  相似文献   

16.
利多卡因联合芬太尼用于剖宫产硬膜外麻醉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联合芬太尼应用于剖宫产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14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观察组采用利多卡因联合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对照组采用单纯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记录疼痛消失时间、阻滞有效时间、全程局麻药的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疼痛消失快(P〈0.05)、阻滞有效时间长(P〈0.01)、全程局麻药用量少(P〈0.05),但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利多卡因联合芬太尼用于剖宫产硬膜外麻醉具有协同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神经阻滞疗法作为疼痛科的主要诊治手段,在临床工作中,其最基本的用药有局麻药(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复方倍他米松),神经营养药(维生素B族)。另外,根据病情选用神经破坏药(酒精、苯酚),麻醉性止痛药(吗啡、芬太尼)及抗生素(如阿米卡星)。注射药液尽量简单实效,不任意组合搭配,以减少副作用。我们科的传统配方是2%利多卡因4m1,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氧化亚氮联合阿托品、利多卡因和氧化亚氮单用时两种方法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作用及宫劲松弛度等临床效果。方法 将100例孕40-70天无阴道分娩史的妇女随机分为氧化亚氮组(对照组)、氧化亚氮联合阿托品、利多卡因组(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术前肌注阿托品0.5mg,术中吸入氧化亚氮、并于宫颈注射2%利多卡因4ml。对照组仅吸入氧化亚氮。结果 观察组镇痛效果达无痛、宫颈松弛和较松弛及术后宫缩痛缓解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 氧化亚氮联合阿托品、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镇痛,操作简单安全有效,降低了受术者的痛苦,比单用氧化亚氮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9.
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在临床上应用普遍而广泛,其含量是否符合标准,对临床疗效有很大影响。中国药典采用革取─酸碱滴定法测定其含量,操作繁琐,不能适应配制过程中质量监测快速分析的要求。本试验用折光法测定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的含量,方法简便,结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仪器与药品阿贝折光仪(W25-1型),上海光学仪器厂产品;盐酸利多卡因(AR),武汉宾湖制药厂产品;4%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批号:961025);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批号:961219),天津市氨基酸公司人民制药厂产品;0.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用水(批号:970520)武汉…  相似文献   

20.
郭莉  汤井玉 《新疆医学》2013,43(8):123-124
围绝经期妇女在面临取出宫内节育环(简称IUD)时,常常由于怕疼等较大的心理负担而延误取环的最佳时期,而绝经后的种种生理因素子宫、宫颈萎缩等往往会使取环时遇到许多困难。我院门诊于2009年1月-2010年1月,在对84例围绝经期妇女取环术中采用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多卡因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同时采用另84例同等条件未使用米索前列醇及利多卡因的围绝经期妇女进行取环术作为对照,以观察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多卡因心在取环术中的镇痛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