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对β淀粉样肽25-35(AB25-35)诱导凋亡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MTT比色法分析细胞存括率,Hoechst 332582-PI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RT-PCR方法检测PCI2细胞Bax和Bcl-2基因mRNA的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PC12细胞Bax和Bcl-2蛋白表达。结果不同剂量(10、20、30mg/L)aFGF预处理PC12细胞1h可剂量依赖性对抗AB25-35引起的细胞凋亡,提高PC12细胞的存括率,减少Aβ25-35引起的PC12细胞核固缩、凝聚和碎裂,降低Bax基因mRNA表达及蛋白表达,增加bcl-2基因mRNA表达及蛋白表达。结论aFGF可剂量依赖性对抗Aβ25-35对PC12细胞的毒性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凋亡基因Bax和上调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Procyanidins,PC)对β-淀粉样肽(25-35)(hi325弗)诱导凋亡PCI2细胞bax和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比色法分析细胞存活率,Hoechst33258-PI荧光染色观察细胞核凋亡的形态学改变,RT—PCR检测bax和bcl-2基因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Bax和Bcl-2蛋白表达。结果不同剂量PC预处理PC12细胞1h,可剂量依赖性对抗Aβ25-35引起的细胞凋亡,增加细胞存活率,减少Aβ25-35引起的细胞核固缩、核碎裂,降低baxmRNA及Bax蛋白表达,增加bcl-2mRNA及Bcl-2蛋白表达。结论PC可剂量依赖性对抗Aβ25-35诱导的PCI2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下调凋亡基因bax和上调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原花青素 (Procyanidins,PC) 对a-淀粉样肽(25-35)(Aa25~35) 诱导凋亡PC12细胞bax和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比色法分析细胞存活率,Hoechst33258-PI荧光染色观察细胞核凋亡的形态学改变,RT-PCR 检测bax和bcl-2基因 mRNA 表达,Western blot检测Bax和Bcl-2蛋白表达.结果 不同剂量PC预处理 PC12细胞 1 h,可剂量依赖性对抗Aa25~35引起的细胞凋亡,增加细胞存活率,减少Aa25~35引起的细胞核固缩、核碎裂,降低bax mRNA及Bax蛋白表达,增加bcl-2 mRNA及Bcl-2蛋白表达.结论 PC可剂量依赖性对抗Aa25~35诱导的 PC12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下调凋亡基因bax和上调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琐琐葡萄多糖(VTP)对β淀粉样蛋白(Aβ25~35)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Aβ25~35诱导PC12细胞建立阿尔茨海默病(AD)细胞模型,VTP(20、40、80 mg/L)作用于细胞模型,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Real-time 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表达。结果 VTP可提高PC12细胞活性,降低细胞凋亡率,增强Bcl-2 mRNA表达,抑制Bax mRNA表达。结论VTP对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强Bcl-2 mRNA表达、降低Bax mRNA表达,抑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原花青素(pmcyanidins,PC)对β-淀粉样肽(25-35)[βamyloid pepfide-(25-35),Aβ25-35]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MTT比色法分析细胞存活率,Hoechst 33258-PI荧光染色法检测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细胞凋亡率变化情况。结果 不同剂量PC预处理PC12细胞1h可剂量依赖性对抗Aβ25-35引起的PC12细胞凋亡,提高细胞的存活率,减少Aβ25-35引起的核固缩、凝聚和碎裂,降低细胞凋亡率。结论 PC可剂量依赖性对抗Aβ25-35对PC12细胞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β淀粉样蛋白(Aβ)_(25~35)对PC12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Aβ_(25~35)与PC12细胞共孵育48 h后,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活性,Hoechst33258核染色检测细胞凋亡,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3表达。结果MTT检测显示Aβ_(25~35)抑制PC12细胞生长活性呈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随Aβ_(25~35)浓度的增大而加强;Hoechst33258染色显示Aβ_(25~35)与PC12细胞凋亡呈浓度依赖性关系;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结果显示Bcl-2蛋白表达量随Aβ_(25~35)浓度的增大呈下降趋势,Bax、Caspase-3蛋白表达量随Aβ_(25~35)浓度的增大呈上升趋势。结论 Aβ_(25~35)可剂量依赖性诱导PC12细胞凋亡,使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下调,促凋亡蛋白Bax,Caspase-3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7.
罗蔓  谢瑞满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25(10):1196-1198
目的 观察1713-雌激素对Aβ25-35所致PC12细胞毒活性影响的可能机制。方法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观察雌激素对Ap25-35损伤的PC12细胞的Bcl-2 mRNA及Bax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用Aβ25琊处理PC12细胞24h,与对照组相比,Bcl-2 mRNA的表达水平降低,Bax mRNA的表达水平升高;而Aβ25-35加17β-雌激素引起Bcl-2 mRNA的表达水平较单纯Aβ处理组增高,Bax mRNA的表达水平较单纯Aβ处理组降低。结论 17β-雌激素在Aβ25-35所致PCl2细胞毒性的神经保护作用中,其机制是通过上调Bcl-2基因的表达与下调Bax基因的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五味子乙素抗H2O2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五味子乙素(Sch B)抗H2O2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在H2O2诱导PC12细胞凋亡模型的基础上,采用MTT比色法分析细胞存活率; Hochest33258荧光染色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DCFH-DA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Real Time 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p53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不同剂量Sch B处理PC12细胞48 h后,可剂量依赖性对抗H2O2引起的细胞凋亡,提高细胞存活率,减轻H2O2导致的细胞核固缩、聚集和碎裂,降低细胞内ROS的含量,抑制p53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论 Sch B可剂量依赖性对抗H2O2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下调促凋亡基因p53的表达等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N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用H2O2诱导PC12细胞损伤,刺激其凋亡,给予不同剂量的受试药物干预。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用吖啶橙染色检测银杏内酯N对PC12细胞凋亡的作用;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银杏内酯N对PC12细胞活性氧(ROS)的影响,荧光定量RT-PCR法、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Bcl-2、Bax mRNA和相应蛋白的表达。结果银杏内酯N可对抗H2O2诱导的PC12损伤,提高存活率和抑制凋亡,降低PC12细胞ROS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Bcl-2蛋白及mRNA表达量升高,而Bax mRNA和Bax蛋白及表达量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且呈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银杏内酯N可对抗H2O2的神经毒性,其机制与调节凋亡相关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知母总皂苷对Aβ2535诱导PC12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Bax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PC12细胞,实验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知母低剂量组、知母中剂量组、知母高剂量组、西药组。20μmol/L Aβ2535诱导PC12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Bax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PC12细胞,实验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知母低剂量组、知母中剂量组、知母高剂量组、西药组。20μmol/L Aβ2535作用PC12细胞48 h,诱导其凋亡。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的变化;采用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Bax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采用Western印迹技术检测各组细胞中Bax蛋白的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和模型组比较,知母总皂苷能显著降低Aβ2535作用PC12细胞48 h,诱导其凋亡。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的变化;采用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Bax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采用Western印迹技术检测各组细胞中Bax蛋白的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和模型组比较,知母总皂苷能显著降低Aβ2535诱导的凋亡(P<0.05),能显著性降低凋亡基因Bax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知母总皂苷能降低Aβ2535诱导的凋亡(P<0.05),能显著性降低凋亡基因Bax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知母总皂苷能降低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率,其机制可能是降Bax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软脉胶囊含药血清对PC12细胞缺氧损伤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软脉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机制.方法 采用TUNEL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PC12细胞的凋亡率及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率.结果 软脉胶囊含药血清可明显对抗缺氧引起的PC12细胞的凋亡率,使Bcl-2蛋白的表达率明显增加,同时使Bax蛋白表达率明显降低.结论 软脉胶囊对VD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H2S对Aβ25-35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应用NaHS作为H2S的供体,甲氮甲唑蓝法检测细胞成活率,Hoechst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碘化丙啶染色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5~80 μmol/L的Aβ25-35呈浓度依赖性地引起PC12细胞的存活率显著降低(P<0.01)、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100 μmol/L NaHS与20 μmol/L Aβ25-35共同作用于PC12细胞24 h后,NaHS浓度依赖性地阻断Aβ25-35引起的PC12细胞存活率降低,升高了的细胞凋亡率(P<0.01).结论 H2S对Aβ25-35致PC12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川芎嗪是否作用PI3K/Akt通路抗β淀粉样蛋白(Aβ)25~35诱导的细胞凋亡。方法 Aβ25~35作用SH-SY5Y细胞建立AD细胞模型,MTT法检测细胞的生存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印迹检测p-Akt、Akt、Bax、Bcl-2、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川芎嗪能够抑制Aβ25~35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和促进其存活;川芎嗪可抑制Aβ25~35引起的p-Akt/Akt、Bcl-2表达降低和Bax、caspase-3的表达增加。PI3K/Akt通路抑制剂LY294002能够抑制川芎嗪对Aβ25~35诱导的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抑制川芎嗪诱导的p-Akt/Akt、Bcl-2表达上调及Bax、caspase-3表达下调。结论川芎嗪拮抗Aβ25~35诱导的细胞凋亡与作用PI3K/Akt通路,调节Bcl-2、Bax、caspase-3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远志皂苷元(TEN)对阿尔茨海默病体外模型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诱导PC12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PC12细胞,并随机分为对照组(正常生长PC12细胞)、模型组(Aβ1-42诱导PC12细胞损伤)以及TEN低、中、高剂量组(Aβ1-42诱导PC12细胞损伤+TEN低、中、高剂量)。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蛋白和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和Beclin-1以及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活力明显下降(P<0.01),p-PI3K、p-Akt和Bcl-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Caspase-3、Bax、LC3-Ⅱ和Beclin-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TEN各剂量组神经元存活率升高,p-...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自噬及凋亡相关蛋白在PC12细胞缺糖缺氧(OGD)过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将PC12 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缺糖缺氧1、4和12 h组.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Western印迹法检测各组PC12细胞中BECN1、Bcl-2及Bax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OGD 1及4 h组PC12细胞存活率下降(均P<0.05),BECN1蛋白表达升高,且Bcl-2/Bax比值升高;而与缺糖缺氧1和4 h组相比,OGD 12 h组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P<0.01),BECN1蛋白表达及Bcl-2/Bax比值亦明显降低.结论 自噬蛋白BECN1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参与了PC12细胞OGD损伤过程.在OGD早期,自噬起主要作用,并对OGD PC12细胞起一定的保护作用,随着OGD时间的延长,凋亡在其中占主导地位,促进凋亡蛋白表达,引起PC12细胞的死亡.  相似文献   

16.
Bcl-2和Bax在多巴胺诱导PC1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多巴胺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PC12细胞的凋亡率及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率。结果多巴胺诱导PC12细胞凋亡,两者间呈明显的量效和时效关系。0.45mmol/L多巴胺作用24h,细胞的凋亡率为53.3%±3.1%。在凋亡过程中,Bcl-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Bax蛋白表达随之增高。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抑制剂和半胱氨酸蛋白酶3(CPP32)抑制剂对抗多巴胺诱导PC12细胞的凋亡作用与Bcl-2蛋白增加、Bax蛋白降低有关。结论Bcl-2和Bax蛋白是多巴胺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重要调节蛋白,iNOS和CPP32在凋亡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在β-淀粉样蛋白(Aβ25-35)肽段诱导的PC12细胞周期异常中的机制.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及Western印迹方法,在Aβ25-35诱导PC12细胞凋亡过程中检测NF-κB的活性和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周期蛋白A(cyclin A)、周期蛋白D1(cyclin D1)、周期蛋白E(cyclin E)、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CKD2)、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CKD4)、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6(CKD6)表达量的变化.分别将PC12同步化于G0期和S期,再检测Aβ25-35诱导对上述指标的影响.抑制NF-κB活性后,进一步检测上述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在Aβ25-35诱导下的变化.结果 Aβ25-35诱导PC12细胞凋亡过程中NF-κB活性增加(P<0.05),同时细胞周期相关蛋白量升高;细胞同步化于G0期,Aβ25-35处理PC12细胞,细胞凋亡率下降,NF-κB活性的增加和细胞周期相关蛋白量升高均受抑制;而同步化于S期,则细胞凋亡率、NF-κB活性的增加和细胞周期相关蛋白量升高均无显著性变化;Aβ25-35诱导PC12细胞凋亡过程中,抑制NF-κB活性则会引起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受抑制.结论 NF-κB主导了Aβ25-35诱导PC12细胞周期的异常变化,异常发生在G0期到G1期的过渡以及G1期到S期过渡,而不是S期到G2期以及G2期到M期的过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氯通道阻滞剂(DIDS)对β25-35淀粉样多肽(Aβ25-35)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PC12细胞按实验不同分为对照组(DMEM培养液)、Aβ25-35组(Aβ25-35 40μmol/L)、DIDS组(Aβ25-35 40μmol/L+DIDS 50μmol/L)。MTT法测细胞存活率,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观察细胞核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技术测细胞凋亡率。结果Aβ25-35组与对照组和DIDS组比较,PC12细胞的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P<0.05),不同DIDS浓度依赖性升高PC12细胞存活率,DIDS 50μmol/L能显著下调Aβ25-35诱导的细胞凋亡(P<0.05)。结论DIDS对Aβ25-35诱导PC12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肝再生增强因子(ALR)在β-淀粉样肽(25-35)(Aβ25-35)诱导PC12细胞阿尔茨海默病(AD)体外模型中的表达。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分为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实验组用终浓度为25μmol/L Aβ25-35处理PC12细胞建立AD细胞模型,MTT法测细胞活力,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应用RT-PCR检测ALR mRNA表达变化、Western印迹法检测ALR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Aβ25-35组中PC12细胞的存活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也明显增高(P<0.05),ALR mRNA在Aβ25-35组中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W estern印迹法检测其蛋白表达也较对照组下降(P<0.05)。结论 ALR在Aβ25-35诱导PC12细胞致AD模型中表达减少,可能与AD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VPA)对β淀粉样蛋白(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将PC12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组,Aβ25~35组(20μmol/L的Aβ25~35),VPA低、中、高剂量组(2.5、5.0,10.0μmol/L VPA+20μmol/L的Aβ25~35)。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双染检测细胞凋亡,比色法检测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3、Caspase9活性,Western印迹检测各组细胞中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蛋白激酶B/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激活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Aβ25~35组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1),细胞凋亡率、Caspase3、Caspase9活性显著提高(P0.01),Bax、p-GSK3β表达量显著上调(P0.01),Bcl-2、PI3K、p-AKT表达量显著下调(P0.01)。与Aβ25~35组比较,VPA低、中、高剂量组细胞活力显著提高(P0.01),细胞凋亡率、Caspase3、Caspase9活性显著降低(P0.01),Bax表达量显著下调(P0.01),Bcl-2、p-AKT表达量显著上调(P0.01),VPA中、高剂量组细胞中p-GSK3β表达量显著下调(P0.01),PI3K表达量显著上调(P0.01)。结论 VPA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抵抗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