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鲍氏不动杆菌的β-内酰胺酶与耐药表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鲍氏不动杆菌的β-内酰胺酶 (BL A)与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表型的关系。方法 用碘淀粉测定法、三维试验、协同法、纸片扩散确证试验检测青霉素酶、头孢菌素酶 (Amp C)、金属 β-内酰胺酶和超广谱 β-内酰胺酶 (ESBL) ;并用 KB法、琼脂稀释法进行了 14种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结果 产酶株对大多数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基本耐药 ,不产酶株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较敏感 ,大多数菌株对氨苄西林 /舒巴坦敏感。结论 鲍氏不动杆菌产生 β-内酰胺酶是其对 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和阿米卡星的耐药性.方法 CLSI表型确证试验(纸片增强法)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脂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361株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s菌株的检出率为33.8%(122/361).产ESBLs菌株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分别为93.4%、90.9%、13.1%;非产ESBLs菌株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分别为69.5%、68.6%、19.7%.结论 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较为敏感;对氟喹诺酮类耐药显著,且产ESBLs菌株的耐药率高于非产ESBL5菌株.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我院肺炎克雷伯菌(KP)呼吸道分离株头孢菌素β-内酰胺酶(AmpC)的携带情况、基因型特点及耐药状况。方法收集我院2005~2007年呼吸道分离的54株KP,以头孢西丁(FOX)耐药筛选耐药株;用碱裂解法提取耐药株质粒;采用PCR扩增AmpC基因,并对其产物进行测序以确定其基因型;对FOX耐药株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表型确证试验;用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54株KP中29株FOX耐药;22株AmpC阳性,测序后均为DHA-1型;24株ESBLs表型确证试验阳性;AmpC阳性KP对碳氢霉烯类100%敏感,对其他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耐药。结论KP呼吸道分离株AmpC酶检出率高,流行基因型为DHA-1,产AmpC酶菌株的ESBLs携带率高,耐药情况严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阴沟肠杆菌株EC003产β-内酰胺酶的耐药特征和基因型。方法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对阴沟肠杆菌EC003进行MIC检测,酶提取物三维实验检测AmpC酶,双纸片法筛选及确证实验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等电聚焦(IEF)电泳测定其等电点。以耐药质粒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将β-内酰胺酶全编码基因克隆、表达,并对其扩增产物进行DNA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结果阴沟肠杆菌株EC003对所试多数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表型检测AmpC酶为阴性。ESBLs阳性,IEF显示该菌产两种p1分别为8.7及5.4的β-内酰胺酶。PCR扩增产物DNA测序证实为CTX-M-22、TEM-1型β-内酰胺酶全编码基因,产TEM-1的克隆菌株仅对青霉素类耐药,产CTX—M-22的克隆菌株对所试多数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对头孢噻肟的水解程度明显强于头孢他啶。结论临床分离阴沟肠杆菌株EC003同时产CTX—M-22和TEM-1型两种β-内酰胺酶,可导致对多数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本院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革兰阴性杆菌产灭活酶耐药机制。包括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高产头孢菌素酶(AmpC)和金属酶。通过对临床常见致病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孢菌、不动杆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等的检测结果分析,掌握本院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菌的耐药规律及主要基因型,为临床经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单纸片扩散初试产ESBL菌株,用双纸片增效确认试验或自动细菌鉴定和药敏系统(VITEK)确定ESBL 菌株;用改良三维法检测去阻遏头孢菌素酶;Etest金属酶试条测定铜绿假单孢菌产金属酶的情况。用等电聚胶和测序方法对ESBL阳性株作分子基因分型。结果 80株肺炎克雷伯菌及143株大肠埃希菌产ESBL(超广谱β内酰胺酶)频率分别为27.5%和28.7%,CTX-M基因型分别占48%和56%。124株阴沟肠杆菌中有21.8%单独高产AmpC酶,8.1%单独产ESBL,3.2%即产ESBL又高产AmpC酶。71株耐亚胺培南的绿脓假单胞菌中有18.3%产金属β内酰胺酶。结论产ESBL、高产AmpC酶和金属β内酰胺酶是住院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难以治愈的重要因素。CTX-M基因型是我院ESBLs流行的主要基因型。  相似文献   

6.
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分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广州地区下呼吸道感染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分离率及各种基因型的流行病学分布。方法收集广州地区13家医院2001-10~2002-12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511株,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规定的ESBL表型筛选和确证试验确定ESBL的发生率、PCR扩增对产ESBL菌初步分型,然后对部分PCR扩增阳性产物测序,序列分析进一步确定基因型。结果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分离率为40.1%。TEM型49株占21.9%,均为TEM-1型;CTX-M型59株占28.8%;SHV型96株占46.8%。结论SHV型是广州地区下呼吸道感染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流行的常见基因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特征;调查金属β-内酰胺酶在铜绿假单胞菌的流行状况和基因型以及与整合子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广东省4家三甲医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双纸片协同法和增效法筛选金属β-内酰胺酶表型阳性菌株;设计合成金属β-内酰胺酶和整合子的引物序列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分析,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型并分析其与整合子之间的关系.结果 287株铜绿假单胞菌对11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分别为:亚胺培南(33.80%),美罗培南(33.45%)、头孢他啶(27.87%)、头孢吡肟(36.24%)、庆大霉素(45.30%)、阿米卡星(36.94%)、环丙沙星(33.10%)、左氧氟沙星(37.63%)、氨曲南(47.39%)、哌拉西林(35.19%)、哌拉西林/三唑巴坦(28.57%);多重耐药菌占34.84%(100/287),泛耐药菌株占9.41%(27/287);共有9株铜绿假单胞菌呈金属β-内酰胺酶表型阳性,其中2株产IMP-9型MBL,1株产IMP-25型MBL,4株产VIM-2型MBL;有8株金属β-内酰胺酶表型阳性菌株携带了Ⅰ类整合子,但只有2株成功扩出可变区,其中1株携带了IMP-9基因.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情况严重,本地区铜绿假单胞菌中MBLs的基因型以IMP-9、IMP-25和VIM-2为主;MBLs的基因环境较为复杂,部分MBLs为整合子所携带.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0.1%西吡氯铵洗漱液对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变形杆菌、粪肠球菌标准株及部分临床分离ESBL+株(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抗菌活性。方法参考NCCLS标准,以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检测。结果西吡氯铵对上述各种细菌有较好抑制效果,绝大多数菌株为15.63μg/m L。结论 0.1%西吡氯铵洗漱液能有效抑制常见肠道细菌及其耐药株的生长,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可进一步拓宽其在临床消毒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安徽地区产CTX-M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确定其基因型,并对其流行病学特征进行研究.方法纸片法进行表型鉴定;PCR检测产CTX-M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分析基因型;琼脂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52株肺炎克雷伯菌经通用引物PCR检测证实产CTX-M酶,占所有分离菌株的23.4%(52/222),占产ESBLs菌株的49.5%(52/105);经序列分析显示:15株CTX-M-1组阳性结果有12株表达CTX-M-22,2株表达CTX-M-15,1株表达CTX-M-3;37株CTX-M-9组阳性结果有35株表达CTX-M-14,2株表达CTX-M-24;CTX-M-2组和CTX-M-8组未检测出;其中有2株新基因被检出(序列号分别为EU136031和EU202673);药敏结果显示临床野生菌株对多种β-内酰胺类耐药,对哌拉西林/三唑巴坦、阿米卡星、头孢他啶相对较敏感.结论安徽地区CTX-M酶以CTX-M-14型和CTX-M-22型为主,同时存在变异型;药敏结果显示产酶菌株对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氨苄西林高度耐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首次分析本地区产超-超广谱β-内酰胺酶(super-spectrum β-lactamase,SSBLs)菌株的耐药性及分子流行病学现状.方法 收集自2008年1月~2009年6月本院从临床分离的对头孢西丁和头孢他啶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105株,采用改良三维试验与质粒结合实验筛选产SSBLs菌株,通过药敏试验鉴定其耐药表型,运用PCR扩增检测其ESBLs基因型与AmpC酶基因型.结果 筛选出的2株产SSBLs菌株(1株阴沟肠杆菌和1株大肠埃希菌)均表现为多重耐药,仅对亚胺培南敏感.阴沟肠杆菌质粒编码的ESBLs基因型为TEM、CTX-M,AmpC酶基因型为ACT;大肠埃希菌质粒编码的ESBLs基因型为SHV、CTX-M,AmpC酶基因型为ACT.结论 本院存在产SSBLs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感染,但此类菌株尚未在本院传播流行,ACT型是SSBLs菌株质粒AmpC酶主要基因型.  相似文献   

11.
郭彦言  李艳 《中国药房》2008,19(14):1069-1071
目的:了解尿路感染患者中大肠埃希菌产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情况及耐药性分析。方法:采用纸片扩散确证法检测ESBLs,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方法检测AmpC酶。结果:130株大肠埃希菌中检出单产ESBLs45株,AmpC酶8株,同时产AmpC酶和ESBLs共5株,检出率分别为34.6%、6.2%和3.8%;产酶菌株对抗生素的耐药率大部分均高于不产酶菌株。结论:大肠埃希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是产生AmpC酶和ESBLs,对产酶菌株临床经验用药首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相似文献   

12.
临床分离耐药摩氏摩根菌的β-内酰胺酶表型和基因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耐药摩氏摩根菌3-87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常规琼脂二倍稀释法对摩氏摩根菌3-87进行15种抗菌药的MIC测定;超声破碎法提取β-内酰胺酶;并用nitrocefin做定性检测,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酶活性;超薄层等电聚焦测定β-内酰胺酶等电点和酶抑制实验;ESBLs表型鉴定;AmpC酶的检测;纸片协同法筛选产金属β-内酰胺酶菌株;以摩氏摩根菌3—87质粒DNA为模板扩增blaSHV、blaTEM和blaCTX-M基因,以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ampC结构基因;ampC结构基因扩增产物的DNA序列测定及同源性分析。结果摩氏摩根菌3—87对10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2种氟喹诺酮类抗菌药耐药,对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阿米卡星敏感。产酶活性为3727.5U的β-内酰胺酶。产生的p17.3、8.2及9.6的三种β-内酰胺酶分别能被氯唑西林、克拉维酸、EDTA部分抑制。β-内酰胺酶表型鉴定试验结果显示菌株产ESBLs、AmpC酶及金属β-内酰胺酶三种β-内酰胺酶。blaCTX-M基因引物扩增出阳性扩增条带。ampC结构基因引物扩增阳性扩增带,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分析与已报道的摩氏摩根菌ampC结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高度同源,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发生了1个氨基酸残基的变异。结论临床分离耐药摩氏摩根菌3—87呈多重耐药,其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机制是产生了ESBLs、AmpC酶及金属β-内酰胺酶。  相似文献   

13.
18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谱和ERIC-PCR分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产金属β-内酰胺酶(MBL)的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菌株同源性和耐药谱。方法用纸片协同法筛选出产MBL铜绿假单胞菌株;琼脂扩散法检测MBL阳性株对10种抗菌药物的药敏结果;用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为引物的聚合酶链反应(ERIC-PCR)方法确定菌株之间的同源性。结果纸片协同法试验检测到18株MBL阳性菌株,它们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头孢他啶完全耐药,对10种抗菌药物呈现7种耐药模式;ERIC-PCR结果显示,18株MBL阳性株呈现4种基因型,15株为同一基因型。结论该院ICU内产MBL铜绿假单胞菌在2005年第二季度出现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柳州市4所医院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及同源性,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69株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分离自柳州市工人医院(甲医院),中医院(乙医院)、妇幼保健院(丙医院)和柳铁中心医院(丁医院)。采用纸片扩散法及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菌株同源性,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β-内酰胺酶基因和OprD2基因,使用氰氯苯腙(CCCP)进行主动外排泵筛选试验。结果 69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多黏菌素B和氨基糖苷类的耐药率较低,对头孢他定、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40.6%、40.6%、44.9%,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50%;β-内酰胺酶基因IMP阳性率为4.3%,OprD2基因阳性率为63.8%,VIM、KPC、GIM、OXA和SPM基因均未检出;主动外排表型阳性率为82.6%。PFGE分型分为A~J共10个基因型,其中A型为主要基因型,占44.1%;4所医院均存在克隆传播,甲、乙、丙、丁医院分别以A型、H型、D型、C型克隆株传播为主,甲、乙医院有共同的B型克隆株存在,甲、丁医院有共同的A型克隆株存在。结论克隆株在医院内、医院间播散已成为柳州市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分离率不断上升、菌株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主动外排泵高表达、OprD2蛋白表达缺失和产IMP型金属酶是该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5.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机制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查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膜孔蛋白基因情况,分析其与耐药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2008—2010年耐3代头孢菌素(头孢他啶)的大肠埃希菌72株和肺炎克雷伯菌57株,56株头孢他啶敏感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对照组;三维试验确定细菌头孢菌素β-内酰胺酶(AmpC酶)的产生情况;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确证试验检测细菌产ESBL的情况;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AmpC基因和膜孔蛋白ompF、ompk35、ompk36基因;纸片扩散法检测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72株大肠埃希菌中,14株产AmpC酶,23株产ESBL,3株膜孔蛋白基因缺失;57株肺炎克雷伯菌中,13株产AmpC酶,19株产ESBL,5株膜孔蛋白缺失,膜孔蛋白缺失株4代头孢均出现耐药。结论我院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主要是产AmpC酶和ESBLs,同时膜孔蛋白基因的缺失会造成耐药程度增高。  相似文献   

16.
广州地区肠杆菌属高产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临床分离的肠杆菌属高产AmpC酶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情况。方法采用头孢西丁和头孢曲松 氯唑西林三维试验。结果612株菌中初筛出381株可疑菌株进行检测,其中高产AmpC酶有88株(14.4%),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261株(42.6%),高产AmpC酶合并产ESBLs28株(4.6%);药敏分析亚胺培南对肠杆菌属耐药率最低为1.1%,头孢吡肟对高产AmpC酶菌株敏感性较高。结论应常规检测高产AmpC酶和ESBLs,强调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社区感染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及头孢菌素β-内酰胺(AmpC)酶产生的情况及耐药特性。方法:采用VITEK-60型全自动细菌鉴定仪鉴定细菌;按CLSI推荐的确证试验检测ESBL_s和K-B纸片法测定药敏结果;采用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筛选疑产AmpC酶菌株,再经三维试验确证产AmpC酶菌株。结果:从社区感染各类标本中分离的86株肺炎克雷伯菌ESBLs检出率31.4%,产AmpC酶菌株检出率19.8%,其中同产ESBL_s和AmpC酶菌株检出率8.1%;药敏试验结果:产酶株的耐药性明显高于非产酶株,同产ESBL_s和AmpC酶菌株耐药现象更为严重。结论:社区感染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_s、AmpC酶菌株检出率较高,其耐药性颇为严峻。可能与社区感染患者不合理使用抗菌药有关。有必要加强社区抗菌药使用的管理,加强对社区感染细菌的检测,以减少肺炎克雷伯菌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耐药表型与基因型.方法:琼脂稀释法和E-test法测定13种抗菌药物对31株不动杆菌的最低抑茵浓度(MIC),PCR检测8种耐药相关基因并测序分析.结果:18株不动杆菌呈现多重耐药;aacCl,aacA4,PER-1,AmpC和Intl阳性率分别为58.1%(18/31),3.2%(1/31),3.2%(1/31),54.8%(17/31)和67.7%(21/31),aacC2,OXA-23和Int2阴性;敏感组和耐药组Intl检出率分别为23.1%和100%.耐药基因与已知序列同源性均>98%.结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不动杆菌耐药问题严重,对β内酰胺类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性分别与AmpC和aacCl相关;Intl与多重耐药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安徽地区临床分离含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基因(PMQR)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编码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基因型别,及与PMQR基因在本地区共同传播的流行现状和耐药特征。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40株临床分离含PMQR基因的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对临床14种抗菌药物的药物敏感性,CLSI表型确证试验进行表型鉴定,PCR检测blaESBLs基因型;接合实验验证PMQR与blaESBLs基因的转移性;ERIC-PCR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40株PMQR阳性菌株对喹诺酮类药物显示耐药同时对多种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PCR法检测PMQR阳性菌株中blaESBLs基因携带率达到60%(24/40),最常见的为CTX-M型ESBLs,检出率达到92%(22/24)。结论安徽地区临床存在PMQR与blaESBLs基因的共同传播及流行,包含PMQR基因的菌株多为产ESBLs菌株,同时携带PMQR与blaESBLs基因的菌株常为多药耐药菌。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阴沟肠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AmpC酶的产生情况,研究β-内酰胺酶的基因型别,并分析产酶特性和耐药表型的相关性。方法用酶提取三维试验检测ESBLs和AmpC酶,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β-内酰胺酶的基因;VITEK全自动药敏分析系统和KB法检测细菌耐药性。结果101株阴沟肠杆菌中,检出ESBLs阳性株39株,高产AmpC酶阳性株53株,其中16株ESBLs和AmpC酶均阳性,非产酶菌25株;12株AmpC酶阳性菌中,7株扩增出blaDHA。基因,8株扩增出6laMIR基因,其中5株同时携带blaDBA.和blaMIR基因,1株同时携带blaMIR和blaFOX基因,4株三维试验阴性菌株blaMIR基因阳性;16株ESBLs阳性菌中,8株扩增出blaTEM基因,2株ESBLs三维试验阴性菌株blaTEM基因阳性,未检出blaSHV基因。阴沟肠杆菌对多种抗生素高度耐药,产酶菌株的耐药性明显高于非产酶株。结论阴沟肠杆菌中ESBLs和AmpC酶检出率均很高,AmpC酶以blaDHA、blaMIR基因型为主。产ESBLs和AmpC酶是阴沟肠杆菌耐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