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笔者在注射过程中发现:一次性1ml注射器针头(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有限公司生产)与针管连接处存在0.04-0.06ml死腔;一次性5ml注射器针头与针管连接处存在0.06-0.08ml死腔。按《基础护理学》注射法规定:抽药毕,将针头垂直向上,轻拉活塞,使针头中的药液流入注射器内,并使气泡聚集在乳头口,稍推活塞,驱出气体。进行肌肉或皮下注射时会造成相当于注射器死腔容积的药液浪费,并导致青霉素皮试液浓度高于理论浓度的3倍以上。为此,笔者经过反复试验后,自2001年4月起,在对住院病人进行皮下注射、肌肉注射以及配制皮试液时,采用留置气泡技术,目的在于减少药液浪费,提高药物疗效及皮试液浓度的准确性。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前头孢菌素广泛应用于临床,高过敏体质者在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之前必须做皮试。国内对有关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液的浓度说法不一,有的产品在说明书规定皮试液参考浓度为300~600μg/ml。另有关文献报道,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临床应用存在的一个大问题就是过敏反应,而过敏反应与用药剂量无关。目前大多数医院临床所用皮试液浓度为300~500μg/ml,配制使用注射器有5ml和1ml两种型号,有的用5ml注射器抽取药液0.04ml,其准确性难以肯定。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避免医患纠纷,本科近几年在临床应用头孢菌素之前,选用的皮试液浓度为500μg/ml。而因各种药物剂量不同,药瓶大小不一,溶解时加入生理盐水剂量不同,致使配制方法的计算较复杂,浪费了时间。笔者经过几年临床实践,总结出了一个简单易行的计算方法,现将不同规格的头孢菌素药物的皮试液配制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们对配制皮试液的方法进行改良,经临床实践,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方法:用一次性20 ml空针抽取生理盐水适量,将皮试药物充分溶解后抽入针管,排尽空气,取下针头,用1 ml一次性空针插入乳头抽出所需药液,常规配制皮试液.  相似文献   

4.
在日常工作中配制皮试液的顺序为先用1ml注射器抽吸药液,然后加生理盐水稀释至所需量。但用此法配制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液时,产生的泡沫会导致皮试液浓度不准确。我们改进配制方法以避免产生泡沫,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在日常工作中配制皮试液的顺序为先用1 ml注射器抽吸药液,然后加生理盐水稀释至所需量.但用此法配制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液时,产生的泡沫会导致皮试液浓度不准确.我们改进配制方法以避免产生泡沫,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3种注射器配制青霉素皮试液浓度比较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由于青霉素类药物容易导致过敏性休克,因此中国药典明确规定,[1]使用该类药物前,必须做青霉素皮内敏感试验,皮试阴性者方可使用,皮试液为每毫升0.9%氯化钠注射液含青霉素G钠(或钾)500U(相当于钠盐300μg)。临床为了提高青霉素皮试液(下称皮试液)注射剂量的准确性,习惯使用玻璃卡介苗注射器或1ml一次性无菌塑料注射器,另加5号针头,按《基础护理学》青霉素皮试液的配制方法进行操作。[2]已有文献报道因注射器存在死腔而推断青霉素皮试液浓度可能高于理论浓度,[3]但只是推断,未进行测试。另据国内报道,死于青霉素过敏者,约1/4发生在皮试时…  相似文献   

7.
青霉素作为最广谱抗生素普遍应用于临床 ,但对于 4× 10 6U( 4 0 0万U)青霉素皮试液的配制 ,护理教科书与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均未做明确规定。临床工作中发现用 8× 10 5U青霉素皮试液的配制方法来推算配制 4× 10 6U青霉素皮试液浓度存有误差。自 1999年始我们采用 4× 10 6U青霉素存在膨胀液的计算方法配制青霉素皮试液 ,注入病人皮内试验浓度 2 0U~40U ,并逐一登记至 2 0 0 2年共 10 0 0余人 ,均未发生异常。现将配制方法介绍如下。1 方法1.1 配制对照 由专人操作 ,使用同一厂家 5ml一次性注射器 ,同一批号 ,鲁抗制药厂生产的 8…  相似文献   

8.
目的 减少青霉素皮试液配制量,从而减少污染,方便配制。方法 每次取常用配制液0.06ml+生理盐水至0.6ml,反复3次,即成为需要皮试液200^U/ml。结果 皮试液的浓度与常规方法配制浓度完全一致。结论 用本方法配制青霉素皮试液较常规方法方便,快捷,降低了污染机会,可以试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抽气泡配置的青霉素皮试液是否均匀及抽取速度和放置时间对皮试液的影响。方法:利用流体力学中射流及不同浓度液体问自由扩散的原理,分别测定不抽气泡配置的1ml注射器内首端和末端青霉素皮试液内的钠离子含量.以间接判定皮试液是否混匀。并按不同的抽取速度和放置时间进行分组,分析其与皮试液混匀之间的关系。结果:不抽气泡配置的注射器内首、末端的青霉素皮试液钠含量在统计学上无差异显著性(p〉0.05),不同抽取速度和不同的放置时间配置的皮试液钠含量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不抽气泡配置的皮试液是混匀的,抽取速度和放置时间对皮试液的混匀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
破伤风抗毒素皮试假阳性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1 破伤风抗毒素 (TAT)皮试假阳性的原因1.1 TAT皮试液配制时溶媒用得不对 临床上有些医院仍采用注射用水配制各种皮试液 ,这种方法使皮试阳性率增高 [1 ]。因为注射用水为低渗液 ,渗透压低于组织液 ,当它与组织液混在一起时 ,水分迅速进入细胞使其膨胀 ,引起局部疼痛 ,疼痛刺激皮肤使局部充血潮红 ,如用注射用水作溶媒配制 TAT皮试液则造成 TAT皮试假阳性增高。1.2  TAT皮试液的配制不准确性  1临床上配制 TAT皮试液时常使用的注射器 ,一种是玻璃卡介苗注射器 ,一种是 1ml一次性无菌塑料注射器。通过实验验证 ,这两种注射器配…  相似文献   

11.
蔡水仙 《护理学报》2009,16(3):61-61
头孢菌素皮试液必须使用拟用药品为原液进行配制,皮试液参考浓度为500μg/ml,皮试结果的判断参见青霉素皮试的规定.头孢菌素类药物应用广泛,但传统配制方法复杂,必须拿到药物才能做皮试,我院是配制中心统一配制药液,有时会出现皮试未做而药液已配好;新病人或术后病人因皮试未做或延迟做皮试而耽搁用药时间;患者皮试结果阳性不能注射而浪费药物等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头孢类药物皮试液配制改进方法的效果。方法从溶媒中取10 ml生理盐水稀释1 g头孢曲松,取头孢曲松稀释液0.45 ml,加入余下的溶媒90 ml,即可完成皮试液的配制。比较此方法与传统法在皮试液配制时间的差异以及护士对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改良法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配制时间缩短,护士对此方法评价提高(P0.01)。结论改良法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液的配制方法简便、易记、易操作,皮试液的配制用时减少,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注射用水和生理盐水配制青霉素皮试液皮试假阳性率比较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注射用水和生理盐水配制青霉素皮试液皮试假阳性率比较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35医院(418008)王玉芝1987~1992年,笔者对1100例用青霉素治疗的患者,以注射用水配制皮试液(以下称水皮试液)皮试,出现假阳性者131例。再将此131例以生理盐水配制...  相似文献   

14.
降低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液浓度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邓仁丽  舒莉 《现代护理》1999,5(12):69-70
外伤患者为预防破伤风的发生,常用精制破伤风抗毒素(以下简称TAT)1500国际单位肌肉注射。往往有相当一部分患者TAT皮试结果呈阳性反应。为了探讨这一问题,我们除对影响皮试结果的因素进行多方面的考虑外,对降低TAT皮试浓度进行1000例临床观察,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材料及皮试液的配制1.1.1材料使用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TAT,批号为950723-13,皮试用1ml注射器和4、41/2、51/2号针头。1.1.2皮试液的配制为保证皮试液浓度和用量精确性,皮试液分2管:第1管抽0.06mlTAT加生理盐水至1ml,每0.1ml含TAT15U;…  相似文献   

15.
临床上配制皮试液时 ,由于护士操作不慎或注射器的原因 ,配制过程中易产生气泡 ,从而造成操作繁琐及皮试剂量不准确。笔者经多年临床实践 ,摸索出 4个操作要点 ,避免了气泡的产生。① 1ml注射器针尖斜面对准刻度背面。②第 1次抽吸药液 ,如果是橡皮塞瓶装药物 ,可抽吸至 1ml,在药瓶内排气至应抽取药液剂量再拔出针头 ;如果是安瓿装药物 ,第 1次应先抽吸0 .9%氯化钠注射液至 1ml,排气后推掉注射液至所需剂量。③在安瓿内抽药 ,针尖斜面紧贴安瓿壁。④操作过程中必须固定好针栓。配制皮试液避免产生气泡的方法!537105$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相似文献   

16.
虽然许多药物已经有了皮肤过敏试验(以下简称皮试)液原液,但仍有不少药物需要临时配制后使用。除了操作者因素外,存在于注射器乳头、针梗、针栓内的腔隙(以下简称死腔)是影响准确配制的主要原因。“空气残留法”就是根据死腔的存在设计的一种避免配制皮试液浓度误差的一种方法。现以青霉素为例具体说明配制过程如下:1材料与方法5 m l、1 m l一次性注射器各1副,8×105U青霉素1瓶,10 m l生理盐水1支。用5 m l注射器抽取4 m l生理盐水注入青霉素瓶内;取1 m l注射器,固定针头,活塞推至底,抽取青霉素液至0·1 m l,注意只要活塞指向0·1 m l刻度…  相似文献   

17.
在日常护理操作过程中,我们经常遇到配制各种皮试时需要多次反复抽取液体,此法不但增加了液体污染的可能,也容易使液体瓶塞进入瓶子中而造成液体的浪费。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总结出了一种新的、既简单又节约的方法,比较实用、简便。1材料250 m l生理盐水一瓶,5 m l针管一个,1 m l针管一个。2方法用5 m l一次性注射器先抽取液体稀释药液,再抽取5m l溶液配制做皮试用,配制时,取下5 m l注射器针头,用1 m l针管从5 m l注射器乳头处抽取,配制皮试。3优点用这种方法配制皮试,既减少了反复多次穿刺造成瓶塞进入和污染,又可以将原液加药再用;还可以用同样的方法配制其他皮试液。这种方法既简单又经济实用,值得推广。介绍一种避免多次穿刺液体瓶塞法@李岩峰$山东省潍坊心脏病医院!261206 @康俊$山东省潍坊心脏病医院!261206 @孙秀娟$山东省潍坊心脏病医院!261206 @刘艳$山东省潍坊心脏病医院!261206皮内试验/方法;;人类  相似文献   

18.
在护理实践中,由于没有配制先锋霉素皮试液的专用针筒,我们工作起来存在很大的不便.配制先锋霉素皮试液时需用先锋霉素V 0.5 g(1支)加生理盐水5 mL,取0.1 mL加生理盐水至5 mL,再取0.15 mL加生理盐水至5mL.临床中用的是1mL和5 mL的注射器,两者交替使用,麻烦又不准确.用一种新型的注射器,可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王慧欣  卢咏梅 《护理研究》2014,(26):3324-3325
<正>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皮试液的配制精确性也越来越受关注。注射器无效腔容量及残余药量的存在造成皮试液浓度及注射剂量的严重误差,影响临床皮试结果判断的准确性[1-5]。但大部分研究都是从改进皮试液配制方法的角度进行探讨,这些方法增加了配制的步骤和计算的复杂性,相应增加了临床护士的工作量和出错率。本研究拟改良注射器,研制出皮试液配制专用注射器,不仅可解决皮试液配制的精确度问题,同时也方便临床护士操作,减少出错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液配置常规方法的改进。方法:抽取10 ml生理盐水溶解1 g的头孢菌素类药物后,抽取0.05 ml药液,加入10 ml生理盐水注射器中摇匀,配置后的浓度为500μg/ml,抽取0.1 ml做皮试,此时皮试液含头孢菌素类药物50μg。结果:此两步皮试液配置方法平均用时1.3 min,常规四步皮试液配置方法平均用时2 min,配置时间明显缩短。结论:改进后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液配置方法简便、易记忆、节约了护士的时间,适合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