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海县位于江苏省的北部 ,自 1 95 8年至 2 0 0 1年底累计发现麻风病人 975例 ,2 0 0 1年现症病人 1 3例 ,其中新发现 5例麻风病人 ,患病率为 1 .2 /1 0万 ,属麻风病中流行区。现将 1 991年~ 2 0 0 1年 1 1年间新发现的 5 8例麻风流行病学情况分析如下。1 资料来源1 991年~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是全国麻风病流行比较严重的省份之一,1949年~1998年累计发现麻风病人55540人。其中男性41956人,女性13584人,多菌型(MB)11083人,少菌型(PB)43737人。经过40多年的积极防治,累计治咱)愈47235人,除去死亡、外迁和其他原因减少外,尚有现症病人306人。截止1997年8月,全省以县为单位都达到了卫生部基本消灭麻风病的指标,并通过了省和卫生部的验收。现将情况汇总分析如下:l资料来源和方法1.1资料来源全省13个省辖市石4个县(市)历年来的麻风防治资料和报表。1.2评定标准卫生部、江苏省麻风病防治工作技术要求和考核验…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开展消除麻风运动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贵州省是全国麻风高流行省 ,要实现卫生部要求在 2 0 10年前 ,全省以县 (市 )为单位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病的目标任务重、难度大。为了达到在短期内尽可能发现隐藏的麻风病人 ,及时给予联合化疗 (MDT) ,加快基本消灭麻风病进程的目的 ,我省首批选择高流行地区的兴义市、毕节市 ,在WHO———西太区的援助下 ,于 1999年 7~ 9月 ,开展了“消除麻风运动(LEC)” ,3个月内 2市共发现麻风病人 41例 ,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将 2市此项目开展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般情况 兴义、毕节 2市均为我省麻风高流行县 (市 ) ,累计发现病人数分别是 1647…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三明市1958—2017年麻风病流行动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并对其可持续发展模式进行探讨。方法用回顾性研究法,查阅三明市1958年来登记的麻风个案资料、统计报表、诊治及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三明市经过近60年的麻风综合性防治,发病率、发现率、患病率均呈下降趋势,其中2013—2017年平均发病率为0.06/10万、发现率0.09/10万、患病率0.25/10万;12个县(市、区)中已有7个县无麻风病现症病人,流行范围明显缩小。新发现病人中多菌病例有增多趋势(趋势χ~2=37.15,P0.01),畸残率有降低趋势(趋势χ~2=9.46,P=0.002)。结论三明市麻风经近60年综合防控,"三率"降低、成效显著,但流行并未停止,有的县疫情曾一度回升,说明麻风病长时间内还将呈低流行状态,防治不能放松,还需继续努力战胜麻风。  相似文献   

5.
4月5日,苍山县麻风康复技术培训班暨麻风康复合作项目启动会议在县卫生局召开。副县长公茂森、市卫生局副局长刘建广、市皮防所所长李明、县残联副主席杨振刚以及县卫生局的领导同志参加了会议。德国著名理疗师安吉利卡·彼佛女士及省皮研所陈树民教授到会讲课。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同时也是一种容易致残的周围神经疾病。麻风病引起的畸残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往往是长期的,甚至是终生的,给社会经济和个人生活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麻风患者的畸残防治和康复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有关部门和机构的重视,已成为目前和今后…  相似文献   

6.
2000年4月5日,山东省苍山县麻风康复技术培训班暨麻风康复合作项目启动会议召开。德国著名理疗师安吉利卡·彼佛女士及省皮研所陈树民教授到会讲课。 麻风病在我国已有两千余年的流行史,苍山是麻风病多发县份之一,自1950年响应卫生部号召开展麻风病防治工作50年来,累计发现病人1069例。1990年即提前两年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病指标,多次受到卫生部、山东省卫生厅  相似文献   

7.
贵州省是麻风病的高流行区 ,1999年底全省累计发现病人 2 7131例 ,有 2 875例足底麻木患者 ,占 10 6 %。因此 ,使用防护鞋势在必行。 1997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 ,我省同国际麻风救济会 (TLMI)、美国麻协 (ALM)在我省麻风高流行区即毕节、黔西、安龙 3个县 6个试点区开展麻风康复项目 ,选择 6 0 0例麻风足底麻木患者使用防护鞋。项目实施期间有 2 9例死亡、失访 ,现将资料完整的 5 71例防护鞋使用者 3年的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来源  1997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贵州省 6个康复试点地区的 3年畸残基础记录登记表。…  相似文献   

8.
姜堰市地处江苏中部 ,辖 18个镇 30 0个行政村 ,总人口 92 .0 5万 ,累计登记麻风病人 186 6例 ,为麻风病高流行区之一。经过几十年的积极防治 ,截止 1997年初 ,全市有麻风现症病人 7例 ,患病率 0 .0 0 8‰ ,近五年平均发病率为 0 .2 4 / 10万 ,存活治愈者 12 6 0例 , 级以上畸残 5 97例 (47.4 % ) ,1997年 7月和 1998年 1月先后通过基本消灭麻风病省级验收和国家复核。全市有专职麻防医生 6人 ,镇兼职麻防医生 5 11人 ,村兼职麻防医生 4 75人 ,初步形成了以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网络为依托的市、镇、村三级麻风防治网。坚持不懈地开展麻风病疫情…  相似文献   

9.
绵阳市1959—1998年麻风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麻风病在我市流行历史远 ,5 0年代末建立了 8个麻风村 (院 ) ,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麻风病防治工作。 1985年以来市采取与各县 (市、区 )签订麻风目标责任书的形式 ,将任务与补助经费挂勾 ,实行考核 ,奖惩逗硬。为查清麻风病在我市的流行分布情况 ,全市于 1982~ 1998年我市的流行分情况 ,全市于 1982~ 1998年开展了麻风病流行病学调查 ,现将调查结果报告于后。1 材料和方法1 1 诊断标准 根据马海德主编“麻风病防治手册”诊断标准为依据。按多菌型和少菌型分类。按切刮法采取标本 ,用抗酸染色法查菌 ,疑似病例取活体组织送省皮研所和安县…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广西近五年麻风病的流行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广西2000~2004年麻风流行病学资料与达到“基本消灭”阶段的前五年(1995~1999年)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00~2004年间共新发现麻风病患者434例,麻风病的年均发现率为0.18/10万,年均患病率为0.46/10万,总体上仍处于比较低的流行状态,但从2000年开始发现率和患病率呈逐步回升的态势,在原已达标的89个县(市)中,患病率超标(>1/10万)的县(市)从1999年的0个增加到2004年的16个。少年儿童所占比例、多菌型所占比例、Ⅱ级以上畸残率、发现方式以及复发率与前五年比较均无明显变化。有别于前五年的流行特征:一是家属发病率较高,呈家庭聚集性;二是性别比进一步缩小。结论麻风病的发病呈逐年回升的趋势,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遏止其反弹的势头。  相似文献   

11.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我区自1956年开始全面开展麻风防治工作,至1997年底止,全区累计发现麻风病人26684例,治愈22260例,除治愈、死亡、外迁等外,还有现症病人143例。全区89个县、市全部达到了部颁基本消灭麻风的指标(患...  相似文献   

12.
1 引言本次对加强县(区)级卫生防疫站装备工作的调查,是根据四川省卫生厅“川卫防发(1992)第021号”文件精神,在卫生厅防疫处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1987年以来,四川省在卫生部和各级财政的大力支持下,部、省、市(地、州)、县四级按照3:3:1:3的比例,共集资1147.3万元。集中统一装备县(区)级卫生防疫站122个,占全省县(区)级卫生防疫站总数的56.22%。本次只对装备的93个县级卫生防疫站(不含重庆市)的装备仪器进行抽样调查.  相似文献   

13.
牡丹江市皮肤病防治研究所担负着牡丹江市六县(市)、四城区的麻风防治工作。我市属麻风病非流行区,但在我省属麻风病高发区,建国以来累计病人数约占全省的2/5。自1990年-2008年发现12例麻风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凉山州开展麻风消除运动,实施麻风综合防治措施的效果,探讨可持续麻风防治机制.方法 采取政府领导、调整麻防机构、培训麻防医生、开展健康教育、实行质量监控和奖惩政策等措施,提高麻风病患者的发现率和群众麻防知识知晓率.结果 开展麻风消除运动前的1995-2004年全州新麻风病每年平均发现93.6例,年均发现率为 2.38/10万;开展麻风消除运动后2005年新发现麻风病137例,发现率3.29/10万.2005年与2004年相比,新麻风病发现方式和构成发生了明显变化,Ⅱ级以上畸残率由23.60%下降到18.25%;新患者发现平均延迟时间由33个月缩短到25个月.2005年底在17个县34个乡分别对340个村民和学生进行了麻风病知晓率抽样调查,结果村民知晓率为45.60%,学生知晓率为75.42%.结论 开展麻风消除运动后新麻风病患者发现率明显提高,新麻风病患者畸残率降低,凉山州麻风综合防治措施已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5.
徐梅  罗庆荣 《卫生软科学》2012,26(6):585-586
[目的]了解镇沅县麻风病流行病学特点及30多年的防治效果,为制定麻风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描遍}生统计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全县1976年-2010年累计发现麻风患者117例,其中治愈91例,无死亡病例,至2010年底尚有现症患者4例。全县发病率由最高年段1976年-1980年为4.50/10万降至2006年-2010年0.50/10万;发现率由1976年-1980年6.40/10万降至2006年-2010年0.50/10万;患病率由1976年-1980年为0.34%0降至2006年-2010年0.02%0;现症病人从8个乡(镇)43个村下降到4个乡(镇)4个村。[结论]镇沅县麻风病防治效果显著,已从中度流行县到基本消灭麻风达标县,对病人家属及接触者检查和治愈者的监测是基本消灭麻风达标县后麻风病防治工作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麻风患者的早期发现与及时治疗不仅对控制麻风感染的传播机制是重要的 ,而且对于麻风畸残的预防和控制亦具有非常意义[1] 。为掌握全市麻风病的发现情况 ,为本地区今后的麻风防治管理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现将1990~ 2 0 0 2年徐州市 115例新发麻风病人的发现方式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徐州市 1990~ 2 0 0 2年所有新登记麻风患者个案资料 ,共 115例。按照江苏省统一制定的《麻风病例初诊登记卡》及《麻风病员登记表》 ,一人一卡一表 ,逐个调查登记。1.2 发现方式分类 主要包括 :①自报。患者自己认为有麻风可疑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掌握桃源县麻风病疫情和麻风畸残现状,为采取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病史调查、临床监测、细菌监测等方法对全县麻风病例和重点人群进行调查。结果本次调查新发现多菌型患者2例。至此,桃源县累计登记麻风病发病206人210例(其中4人各复发1次),未愈死亡51人,未发现迁入病例,已愈155例,愈后死亡48人,外迁8人,存活99人(现症4例,已愈95人)。存活者畸残率62.2%,Ⅲ级畸残11例。结论桃源县麻风病疫情形势仍很严峻,必须进一步采取强有力措施,做好防治工作,以保护人群健康。  相似文献   

18.
会讯     
四川省“基层防保体制改革与卫生防疫管理”研讨会于1989年12月12~14日在四川温江县召开。来自全省市、地、州、县卫生防疫站、省卫生直属部门、华西医科大学等单位的8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进行了论文交流与小组讨论,代表门就当前四川省基层防保体制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措施等作了深入地探讨。省卫生厅殷大奎厅长到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安徽省枞阳县麻风病流行状况和发展趋势,为控制麻风病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搜集2008~2009年新发麻风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09年全县新发现麻风患者共3例,其中男2例,女1例;多菌型(MB)2例,少菌型(PB)1例。新发病人均为农民,发病年龄在55~68岁之间。在3例新发病人中确诊时Ⅱ级畸残2例,患者确诊平均延迟期为164个月,全部在麻防专业机构发现。结论枞阳县麻风病处于低流行状态,但防治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隆林各族自治县2000—2014年的新发现麻风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今后麻风病防治措施和策略。方法收集2000—2014年隆林各族自治县麻风病新发现病例个案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0—2014年新发现麻风病例57例,年平均发现率为1/10万,年平均发病率为2/10万。高发人群为青、壮年,男女性别比为1.7︰1。多菌型(MB)34例,少菌型(PB)23例,平均年龄34岁,年龄≤14周岁的5例,平均延迟2.49年。结论隆林各族自治县麻风病流行态势仍然严峻,应强化麻风病防治科普宣传,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阻断传染是麻风病防控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