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冉玖宏 《中国校医》2003,17(6):526-526
1 病历摘要患者女 ,5 0岁。因反复右上腹疼痛 5年 ,再发加重 1周入院。5年来 ,经常无明显诱因发生右上腹疼痛不适 ,无畏寒、发热及黄疽等伴随症状 ,多次行B超检查诊断为结石性胆囊炎 ,近 1周来 ,上述症状发作频繁并加重 ,来门诊要求手术治疗。入院后经抗炎、对症治疗及术前准备 ,行手术治疗。术中见 :肝脏色质正常 ,胆囊被大网膜包裹 ,胆总管不扩张 ,胰、胃、十二指肠正常。分离粘连后 ,见胆囊明显炎变。解剖胆囊三角 ,钳夹、切断、结扎胆囊动脉 ,于胆囊动脉下方分离出直径0 .4cm“胆囊管”并以粗线悬吊。逆行从胆囊底开始逐渐从肝床剥离…  相似文献   

2.
曹盛世 《中国医师杂志》2002,4(12):1378-1378
胆囊切除术是治疗慢性胆石性胆囊炎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目前此手术已在各级医院广泛开展。由于局部解剖结构的特点和病变的复杂性 ,如手术处理不当或草率有可能损伤胆管。我院自 1991~ 2 0 0 0年共进行胆囊切除 2 78例 ,处理胆外管损伤 9例 ,发生率为3 2 % ,均为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行择期胆囊切除术。现将发生胆管损伤的原因和预防损伤的措施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3例 ,女 6例 ;年龄 2 9~ 5 8岁。损伤部位 :胆总管 4例 ,胆总管、肝总管和胆囊管汇合处 5例。损伤方式 :胆总管结扎加横断 4例 ,胆总管部分断伤 3例 ,肝总管伤加结扎 2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在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并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治疗中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76例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并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的治疗方法为开腹手术方式,而实验组则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均明显较少,各项差异对比均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并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治疗中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效果显著,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文宇 《健康必读》2005,(4):33-33
急性胆囊炎是外科常见的急症,好发于女性患者,年龄40-60岁多见。急性胆囊炎95%是由于胆囊结石阻塞胆囊管而继发细菌感染引起,常表现为右上腹绞痛、恶心呕吐、体温升高、黄疸等,B超能够发现胆囊明显增大,胆囊壁增厚,胆囊颈部有结石嵌顿。如不及时处理,可能出现胆囊穿孔、胆汁性腹膜炎、胆囊周围脓肿、内瘘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临床医学工程》2015,(5):618-619
目的比较硬性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颈、管嵌顿结石与非嵌顿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9例胆囊颈、管嵌顿结石患者(嵌顿组)和164例胆囊颈、管非嵌顿结石患者(非嵌顿组)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硬性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前术后胆囊收缩率、术后结石复发率等。结果嵌顿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无嵌顿组(P<0.05)。两组手术前后的胆囊收缩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术前胆囊收缩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每一年复发率及3年累计复发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镜保胆取石术对患者创伤小,复发率低,无严重并发症,对适应证范围内的患者可成为治疗胆囊颈、管嵌顿结石的良好手段。  相似文献   

6.
1940年Mirizzi根据术中胆道造影所见提出了“肝总管有生理括约肌功能”的报告,又于1948年发表了“功能性肝管综合征”,即胆囊管、胆囊颈嵌顿结石外压肝总管而引起黄疸,称之为MS。MS是慢性胆管炎、胆石症的少见并发症,发生率低,占同期胆囊切除术的1%-2.7%。随着近年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的普及,术中遭遇MS更是外科医生面临的一个挑战。  相似文献   

7.
近2年来,笔者以胆总管十二指肠后壁舌形切除吻合(以下简称后吻合)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共4例,感到安全简便,效果可靠,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例1,女,40岁,反复右上腹痛二十多年,此次症状发作3天.入院诊断:先天性胆总管囊肿件左肝管结石,急性胰腺炎,经治疗后,胰腺炎获得控制,12月27日手术,胆总管、肝总管明显扩张,φ4cm,胰腺质地变硬,切除胆囊,切开胆总管,探查末端明显狭窄,但无结石嵌顿,左肝管呈环形狭窄,狭窄以上可触及直径约0.5cm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MRCP在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价值及影像特点。方法 对经MR I和MRCP检查的16例Mirizzi综合征患者(手术证实)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MRCP可显示胆囊颈或胆囊管结石嵌顿的位置,肝总管狭窄、阻塞水平及程度,以及肝内胆管的扩张。本组16例患者中,术前诊断为Mirizzi综合征10例,另外6例中误诊为肝总管、胆总管结石5例,肝门部占位1例。采用McSherry分类法将16例患者分为两型:Ⅰ型9例,表现为胆囊管或胆囊颈部结石压迫肝总管,造成以上部位扩张,胆总管不扩张,Calot三角区结构清楚;Ⅱ型7例表现为胆囊管或胆囊颈部结石压迫肝总管,造成以上部位扩张,胆总管不扩张,Calot三角区结构不清楚。16例肝内胆管形态均呈枯枝状。结论 MR I及MRCP是诊断Mirizzi综合征的可靠方法,可有望替代ERCP和PTC。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光亮胆道显示法在困难的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胆囊三角区解剖不清的54例患者,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34例)和开腹胆囊切除术(OC,20例)中,经胆囊管置入光导纤维(光纤),导入冷光源,通过光纤的移动,在电视图像中或在直视下观看到从胆囊或胆管内透出的光亮,以准确判断胆管的解剖结构,从而顺利完成手术操作.结果 光亮胆道显示法能清晰显示出的胆囊管、胆总管、肝总管的解剖位置及走向.LC组30例成功,4例失败.其中3例失败原因为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光纤无法进入胆囊所致.另l例为光纤插入胆囊管后行进速度可能过快或用力不当,穿透了囊壁,使光亮不能显示胆管走向.光纤检查用时(8±6)min.Oc组20例均获成功.检查用时(6±7)min.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胆管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在困难的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置入光纤行光亮胆道造影,能清晰显示胆囊三角区域的胆管走向,有效帮助术者进行解剖,预防术中胆管损伤,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1 临床资料本组 3例 ,均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中 ,横断胆总管。其中本院 1例 ,外院 2例。例 1,女 ,41岁 ,因右上腹疼痛 3d,以胆囊颈部结石嵌顿 ,急性胆囊炎入院。入院后作好术前准备 ,在静脉复合麻醉下 ,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 C)。手术经过“顺利”,术后 2 4h内肛门排气 ,并进食下床活动 ,术后 3d仍低热 ,食欲不振 ,继续输液 ,抗感染治疗。术后 6 d发现巩膜轻度黄疸 ,立即复查腹部 B超 ,报告为 :未见胆囊图象 ,胆总管上段扩张 ,下段显示不清 ,肝内胆管轻度扩张。主管医生分析后认为 ,可能是电灼伤胆总管下段 ,继续保守治疗 ,但黄疸逐…  相似文献   

11.
文宇 《家庭医学》2004,(3):24-25
急性胆囊炎是外科常见的急症,好发于女性患者,年龄40-60岁多见。急性胆囊炎95%是由于胆囊结石阻塞胆囊管而继发细菌感染引起,常表现为右上腹绞痛、恶心呕吐、体温升高、黄疸等,B超发现胆囊明显增大,胆囊壁增厚,胆囊颈部有结石嵌顿。如不及时处理,可能出现胆囊穿孔、胆汁性腹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如何尽量避免腹腔镜手术的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和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482例临床资料。结果:出现胆总管高位横断后第一肝门处左右肝管完全离断缺损1例,胆总管高位横断后残留0.5cm左右肝管1例,因解剖不清晰开腹6例,钛夹夹闭不全致胆漏1例,迷走胆管漏1例,术中胆囊破裂冲洗未吸尽致局限性腹膜炎1例,腹腔炎性渗液致局限性腹膜炎1例。结论: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克服麻痹思想,才能避免手术的损伤。  相似文献   

13.
1  一般资料患者王某 ,男性 ,6 3岁 ,黑龙江省某农场职工 ,因反复右上腹痛 1年 ,加重 1个月于 2 0 0 1年 2月 19日经门诊收入院。患者右上腹胀痛反复发作、向右肩背部放射 ,无畏寒、发热、黄染等不适。查体 :T36 .4℃ ,P84次 /min ,R16次 /min。专科情况 :腹平软 ,右上腹轻度压痛 ,无反跳痛 ,肝、脾肋下未触及 ,莫菲征阳性 ,未及包块 ,无移动性浊音 ,肠鸣音正常。B超检查 :胆囊多发结石、颈部嵌顿。入院诊断 :胆囊结石伴胆囊炎。 2 0 0 1年 2月 2 2日在全麻下行胆囊切除术 ,术程顺利 ,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术后继续以…  相似文献   

14.
H 在一次体检时发现胆囊内有结石,但没有任何症状。一位好心朋友向他推荐了一个风靡一时的偏方“压耳 猪蹄 啤酒”。H 一听,喜上心头。这个方子不错,解馋,过瘾。于是在“压耳”后,啃一个猪蹄,饮一瓶啤酒。不成想好景不仁,原本没有症状的胆石症,突然发作:右上腹绞痛,大汗淋漓,不能自我。急诊入院手术,术时发现胆石嵌顿于胆囊颈部,致使胆囊内的胆汁排出受阻,再行延误,将会产生胆囊穿孔,胆汁性腹膜炎,后果不堪设想。  相似文献   

15.
人的胆道系统就像冬天里中国北方的一棵枝权繁多的大树,树干就像人的肝总管和胆总管,向上逐渐变细的树枝像肝内越来越细、越分越多的胆管。胆囊就像一个挂在树干上的水葫芦,由胆囊管连接结石可以发生在胆道系统的各个部位,还可以在胆道内随着胆汁的流动而移动。我们把胆囊内的结石称为胆囊结石,胆管内的结石称为胆管结石。  相似文献   

16.
正胆囊结石在女性中比较多见,可能与雌激素水平有关。无症状者可暂时不处理,结石多发或超过2厘米则需手术治疗。按照结石的化学成分可以把胆囊结石分为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和混合结石三类。胆囊结石在胆囊内形成后可刺激胆囊黏膜,不仅可引起胆囊的慢性炎症,而且当结石嵌顿在胆囊颈部或胆管后还会引起继发感染,导致胆囊的急慢性炎症。胆囊结石的具体临床表现取决于胆结石的  相似文献   

17.
朱晓明 《工企医刊》1998,11(2):35-36
我院自1984年~1994年间,行胆囊切除术1640例,其中致胆管损伤10例,现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0例中男2例,女8例,年龄24~60岁。1.2 损伤情况部位:胆总管8例,肝总管2例;类型:误将胆总管当胆囊管结扎2例:盲目止血缝扎肝总管2例;切断胆囊管误伤胆总管壁4例;胆总管横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行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急性胆囊炎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06年至2015年收治的无明显手术禁忌急性胆囊炎患者206例作为临床对象,进行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给予放置引流管,术后抗炎治疗.结果:经临床手术的治疗之后,在206例临床患者之中术后产生胆漏1例,出血1例,实施相关治疗之后已痊愈.结论: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存在手术风险,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是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在分离时凡是有季节状结构用结扎夹夹闭,胆囊三角分离困难,解剖不清时应顺利进行肝胆之间切开分离,找到胆囊颈,再沿胆囊颈进行分离胆囊管,注意胆囊管内囊性结石要给予取尽.  相似文献   

19.
黄榆友  秦岗  王宇 《中国保健营养》2012,(16):3076-3077
目的探讨胆囊腹腔镜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应用丝线代替钛夹结扎胆囊动脉及胆囊管的效果。方法 2008年8月至2010年8月,我院在120例LC中采用丝线结扎胆囊动脉及胆囊管,分离胆囊三角,解剖出胆囊动脉及胆囊管,用丝线结扎并断离。结果 120例患者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平均60分钟,术中岀血40毫升,术后无出血、胆漏、腹腔感染。结论 LC中使用丝线结扎胆囊动脉及胆囊管安全、可靠,并能有效地避免使用钛夹所致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我院2003年5月~2005年12月,开展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1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10例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患者中,男4例,女6例;年龄25~48岁;10例均合并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其中胆总管结石9例,肝内外胆管结石1例;术前B超示胆总管直径均≥15mm。均为择期手术患者。全身情况较好。2.手术方法:患者体位、术者的站位、各套管穿刺部位同四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解剖Calot三角,游离胆囊管和胆囊动脉,分别上钛夹后(胆囊动脉可先离断),提起胆囊管,用电凝钩解剖胆总管前壁浆膜,显露胆总管1~2cm,穿刺有胆汁溢出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