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军人心理危机干预是一个系统性很强的工作,必须要有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去指导具体的心理卫生服务工作。笔者在工作实践中,根据我军基层官兵不同任务阶段的心理特征,充分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提出了军人心理危机干预体系,为基层部队更好地执行任务、提升部队战斗力提供有力的支撑。1体系结构建立的军人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包括6个子系统:组织指挥系统、危机预警系统、危机干预系统、技术支持系统、心理  相似文献   

2.
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省汶川县的8级特大地震,其破坏程度之深、波及范围之广及救灾难度之大在我国历史上都是罕见的。由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安排的由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256临床部承担的震中区域汶川县映秀镇受灾人员心理危机干预小组,在到达救灾区域后归属解放军42医院医疗队。我们在救治中发现使用临床上标准的、规范化的心理危机干预多有不便,原因有受灾群众的区域分布较广、对地震的科学认识程度不一、受灾群众之间的心理危机影响程度不同等。为了高效、快捷地针对大量出现的受灾群众的心理危机进行干预,仅凭有限的专业心理危机干预人员是无法达到目的的,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猝死患者家属进行心理危机进行研究及干预,减少医疗纠纷发生。以“猝死和心理危机”为题目检索近年来发表的医学论文,通过对猝死患者家属的心理分析,了解其心理危机发生机制。通过有效的心理干预,使猝死患者家属心理应激得以宣泄,减少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4.
心理危机干预在戒毒人员接受延长戒毒期限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估戒毒人员在接受延长强制隔离戒毒期限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感受,探讨运用系统心理危机干预模式进行心理危机干预,为保证戒毒所安全,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提供有力措施。方法:自拟《戒毒人员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对北京市公安局强制隔离戒毒所2008年6月-2008年8月在所的戒毒人员进行调查,并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负面情绪反应程度,之后进行第一阶段系统心理危机干预。第二周再评估,再次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第四周进行第三次评估。结果:287例被调查者中男205例(71.4%)、女82例(28.6%),平均年龄32.95±7.37a。焦虑、抑郁分布情况:第一次调查:无情绪焦虑者12例(4.2%),严重焦虑78例(27.2%)。无抑郁情绪表现者仅为1例(0.3%),而严重抑郁达到202例(70.4%)。第三次调查,无情绪焦虑者282例(98.3%),严重焦虑者为0。无抑郁情绪表现者为256例(89.2%),而严重抑郁仅为1例(0.3%)。对延期戒毒期限的认识:①认为延期利大于弊:第一次调查:2例(0.7%),第三次调查:128例(44.6%),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186.457,P〈0.001)。②认为对戒除毒瘾有作用:第一次调查:4例(1.4%),第三次调查:236例(82.9%),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452.036,P〈0.001)。③认为对保持操守有作用:第一次调查:6例(2.1%),第三次调查:136例(47.4%),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200.696,P〈0.001)。结论:运用此系统心理危机干预模式对戒毒人员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对于由于一个事件引发一个群体心理应激反映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信息化条件下高技术战争不断升级和突发事件不断发生,军人心理危机的发生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笔者所在医院成立的全军心理卫生指导中心积极落实三级预防的指导思想,创新了综合干预模式,将军人心理危机干预扩展到院前、院中和院后三个层面,有效降低了军人心理危机的发生,并实现了军人心理疾病的快速诊治。具体做法如下。1建立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形成快速有效的心理服务模式1.1构建军人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根据现阶段军队执行各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心理危机干预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357例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根据简明心境量表(POMS)中负性量表评测为存在严重的心理危机感,按照护理干预方法分为对照组(n=170)和观察组(n=187),对照组采用妇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危机干预,比较两组的POMS负性量表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POMS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POMS负性心理得分有所降低(P<0.01),且观察组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合理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可以有效促进乳腺癌患者配合治疗,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情境危机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快速、主动团体心理辅导对解除大学生情境危机的效果。方法快速排查出受本校一名女生自杀未遂事件影响较大的学生61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施快速、主动的团体心理辅导,对照组按常规模式(被动个别心理咨询)做危机干预工作。实施干预前后采用精神卫生自评量表(SCL-90)分别对两组的同学进行测试。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SCL-90总分及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多个因子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校建立危机快速反应小组,对于解除大学生的情境危机,减轻其创伤反应,维护校园的安定,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当灾难发生后,对所有经历的人应该及时进行危机干预,包括参与救灾的工作人员、目睹灾难后惨烈状况的人,尤其是对那些产生严重应激障碍的人,及时地给予心理干预就显得十分必要。为进行有效的危机心理干预,必须了解人们在危机状态下有哪些心理需要,以便协助人们适应与度过危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戒毒学员HIV感染知情告知后心理改变程度、心理治疗和管理办法。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强制戒毒的8名HIV感染者进行知情前后心理改变程度测试,对知情后的心理治疗及管理经验分析。结果:8名HIV感染者知情后,除恐怖因子和偏执因子外,其余各项因子分均明显高于HIV感染知情前对照妇,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预先准备危机干预思路正确,及时进行危机干预及合理管理有效。结论:及时进行危机干预及合理管理是预防危机事件发生的好办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理危机干预对晚期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08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分成心理危机干预组(65例)和对照组(43例),进行心理危机干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SF-36量表(即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36 item shore form health survey,SF-36)进行评价,再作对照分析。结果:干预组心理危机干预后,SDS、SAS各项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均P〈0.01),SF-36的8个领域评分显著增高(P〈0.01);对照组SDS、SAS评分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SF-36评分除生理职能和躯体疼痛外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理危机干预可显著改善晚期乳腺癌患者心理状况,从而提高晚期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心理危机干预是综合治疗癌症的重要部分,心理因素与癌症发生发展和治疗关系密切.重视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省汶川县的8级特大地震,其破坏程度之深、波及范围之广及救灾难度之大在我国历史上都是罕见的.由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安排的由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256临床部承担的震中区域汶川县映秀镇受灾人员心理危机干预小组,在到达救灾区域后归属解放军42医院医疗队.我们在救治中发现使用临床上标准的、规范化的心理危机干预多有不便,原因有受灾群众的区域分布较广、对地震的科学认识程度不一、受灾群众之间的心理危机影响程度不同等.  相似文献   

13.
简易、快捷的心理危机干预在汶川地震中的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省汶川县的8级特大地震,其破坏程度之深、波及范围之广及救灾难度之大在我国历史上都是罕见的.由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安排的由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256临床部承担的震中区域汶川县映秀镇受灾人员心理危机干预小组,在到达救灾区域后归属解放军42医院医疗队.我们在救治中发现使用临床上标准的、规范化的心理危机干预多有不便,原因有受灾群众的区域分布较广、对地震的科学认识程度不一、受灾群众之间的心理危机影响程度不同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地震灾区伤员救治过程中心理危机干预的策略研究,提高我军应急作战卫勤保障能力。方法对14例来自汶川大地震中一级受灾伤员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情况汇总。结果初评伤员心理状况评估(精神问题自评问卷SRQ)10分以上者3例;正常者中有2例在住院中SRQ分数由0分上升到10分、11分,被列为重点干预对象。全部伤员在2个月内,经过积极的医疗救治和心理危机干预,达到国家颁布的出院诊断标准已返乡疗养。无一例并发创伤后应激综合征(PTSD)以及精神病性障碍。结论掌握和提高心理危机干预的技巧与使用时机,对于整个干预工作的有效性起着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家庭照料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医学应对问卷和一般情况问卷,对愿意接受心理健康测评和护理干预、透析超过3年的20例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125名亲属进行心理危机干预调查.结果 干预前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125名亲属的SCL-90测评显示:10个因子中,人际敏感、抑郁、焦虑、躯体化、强迫5项因子分高于常模(P<0.01).通过心理危机干预后,此五项因子分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5).结论 运用心理危机干预.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亲属的负性认知和不良情绪,转变他们消极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6.
<正>军队是有着特殊使命的战斗集体,它不仅要面对战争、伤残和死亡,还要面对各种天灾与人祸。从济南7.18特大暴雨、新汶8.17矿难,到周村4.28火车出轨、汶川5.12地震,驻济部队历经了大大小小的车祸、洪水、地震、火灾、自杀等各种应激事件十多余起,在应对这些意外突发性事件的过程中笔者深刻的体会到了灾害教育和灾前心理危机干预的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医院急诊科护士对急诊病人心理护理的必要性。方法针对不同的急诊病人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结果通过对急诊病人的心理护理有效地降低护患冲突,建立了相互信赖的医患关系。结论干预病人的心理危机,提供更多、更好的心理“援助”消除病人的不良情绪,使病人对疾病有正确认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相似文献   

18.
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顷刻间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外。还对人们的心理产生巨大影响。对经历特大灾难者不但需要生命和身体的救助,还需要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心理救助,让市民——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使人们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加大,特别是大型突发灾难与公共事件的增多,严重威胁部队安全,影响部队战斗力。重大灾难后的生命救援、物质救援和心理援助是灾后救助不可分割的部分,而灾后伤员的心灵重建也是医务人员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今后医院护理队伍的主要骨干力量,实习护生对心理危机干预知识掌握的程度日显重要,对危重患者的及早抢救和治疗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创伤致残,意外的事故,突然的创伤,使一个生龙活虎的人瞬间变成残疾,给患者造成巨大的打击。这些打击和创伤不外乎两方面:一方面身体的创伤致残疾,另一方面心理的创伤形成心理危机。随着整体护理的不断深入,近5a来针对伤残患者的心理危机,进行分析,并实施心理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达到了心理康复的目的。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