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评价颈椎椎管成形术结合微型钛板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结合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多节段颈椎病患者21例,对术前和术后JOA评分、椎管矢状径、颈椎生理曲度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1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9~48个月,未见严重并发症。术后6个月CT提示铰链侧骨质愈合;末次随访根据JOA评分法进行疗效评价:优9例,良7例,可3例,差2例,末次随访JOA改善率达62.5%;颈椎管矢状径术前为(9.2±1.1)mm,术后1个月为(13.5±1.4)mm,术后1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2,P〈0.01),术后各期无明显变化(P〉0.05);颈椎曲度术前为(12.6±14.7)。,末次随访为(17.1±12.4)。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6,P〈0.01),术后6个月内颈椎曲度改变不明显(P〉0.05)。结论颈椎椎管成形术结合微型钛板治疗多节段颈椎病,能够有效的扩大并维持椎管矢状径,改善颈椎生理曲度,改善脊髓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与椎板切除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发生率及其原因.方法 2008年1月至2012年8月因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分别接受椎管成形术的患者47例(A组)、接受椎板切除内固定术的患者51例(B组),术后随访13~56(26.5±7.9)个月.手术前后分别测量颈椎前凸角度、颈椎曲度指数(CCI),并记录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C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2.1%(1/47)比21.6%(1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30,P<0.05).A、B组手术前后日本整形外科学会(JOA)评分和术后JOA评分改善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手术前后颈椎前凸角度及CC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CCI改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中发生C5神经根麻痹11例作为B1组,另40例为B2组.B1组术后CCI改变率要明显大于B2组[(38.7±18.3)%比(22.1±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72,P<0.05).结论 相比颈后路椎板切除内固定术,椎管成形术后C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低.C5神经根麻痹可能与颈后路术后颈椎前凸增加有关.神经根拴系效应是其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Ⅰ期联合后前入路360。施行骨折复位+脊髓减压+内固定重建术,治疗难复性下颈椎骨折脱位20例,颈脊髓损伤程度按Frankle分级,A级7例,B级5例,C级6例,D级2例。结果术后Mill示椎管减压彻底;随访10~24个月,损伤节段内固定可靠;脊髓功能Frankle分级平均提高1~2级;椎节3个月内融合。结论Ⅰ期颈椎后前路联合手术解决脊髓前后压迫,其中后路手术使骨折脱位容易复位,特别是对有关节交锁病例;前路可解决脊髓前方的压迫,前方植骨+钛板内固定可恢复椎问高度,重建颈椎前柱结构,使损伤节段获得早期稳定,有利脊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全椎板减压术与开窗减压术对腰椎管狭窄症患者JOA评分与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开窗减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全椎板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JOA评分、 VAS评分、并发症及远期预后。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20.0%(P <0.05)。随访1年,两组恢复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椎板减压术与开窗减压术在腰椎管狭窄症临床治疗中均可取得理想的远期预后效果,但全椎板减压术可有效降低患者疼痛程度和并发症风险,促进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前路颈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疾病的疗效.方法:对2006年12月至2009年12月共32例脊髓型颈椎病行前路1-2节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自体髂骨或钛网植骨融合、颈前路钛板螺钉内固定术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及术后6-12月对脊髓功能行JOA评分,SPSS 16.0软件统计分析2次评分差别是否有显著性;并通过颈椎过伸过屈住X片观察植骨融合率.结果:脊髓功能多数得到明显改善,术后12月JOA评分平均高于术前3.1分,两次评分差别有显著性,P=0.01;JOA评分平均改善率为57.8%;全部病例植骨均融合成功,融合率为100%.结论:前路颈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内囱定术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疾病的有效方法,它能恢复脊髓神经功能,植骨融合可靠,能重建颈椎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补肾方联合颈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脊髓型颈椎病病人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接受颈前路手术,治疗组术后在基础治疗上加服益气化瘀补肾方。两组均定期随访(术后1、3、6、12个月),根据颈椎病脊髓功能评分(JOA评分:17分制),评估两组神经功能恢复程度;复查术后颈椎正侧位及过伸过屈侧位片,评价两组椎间植骨融合率。结果两组病人术后1、3、6个月的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且治疗组术后6个月的JOA评分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根据JOA分值改善率评比,对照组术后优良率为90.4%;治疗组术后优良率为76.0%;两组术后6个月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术后植骨融合率均为100%。结论益气化瘀补肾方联合颈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更有利于病人术后脊髓功能的恢复,且远期疗效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与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的效果差异及不良影响。方法随机抽取94例脊柱骨折患者将其纳入实验研究范围,其均于2018年9月-2019年9月入我院接受诊治,应用等量数字随机的方式分组,分别采用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对照组,n=47)与椎体成形术(实验组,n=47)进行治疗,分析治疗的有效性及不良影响。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分级情况、伤椎凸角、伤椎前高压缩比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发生感染、疼痛骨组织吸收不良及劳动能力下降等不良情况的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对脊柱骨折的患者应用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术进行干预,有利于改善伤椎凸角及伤椎前高压缩比,改善患者骨折情况,且不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对胸腰段脊柱骨折脊髓损伤患者采取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2017年8月~2018年2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23例胸腰段脊柱骨折脊髓损伤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后路椎板减压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治疗,统计所有患者的各项资料,并且进行治愈率以及治疗前后各项临床指标的对比。结果 :所有患者接受治疗后,治愈率为20例(86.96%),治疗前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并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后所有患者的触觉评分、伤椎高度恢复情况以及运动评分等均高于治疗前,P 0.05,两组差异于统计学而言有意义。结论:对胸腰段脊柱骨折脊髓损伤患者采取后路椎板减压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的手术治疗,能够促进患者术后功能的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9.
结核性蛛网膜炎一般均采取保守疗法,当出现脊髓压迫症状时则需手术治疗,单纯作椎板减压术并不能达到彻底减压之目的,我们采取全椎板切除显露、硬脊膜及蛛网膜纵行切开,骶棘肌蒂移植的手术方法,从而做到了减压彻底且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分析永州市小学生龋患情况。方法 按《全国学生龋病、牙周病调查标准及方法》的要求依象限顺序检查。结果 有效卡4857张,永州市小学生龋患率达62.16%,龋均、乳龋均、恒龋均分别为2.00、1.87、0.133男生龋患率、乳龋患率都高于女生(P〈0.005),男生乳龋均高于女生(P〈0.01),男女生恒龋患率、恒龋均差别都无显著性(P〉0.05);年龄越小,乳龋患率越高(r=-0.90,P〈0.01),乳龋均越大(r=-0.98,P〈0.001);年龄越大,恒龋患率越高(r=0.89,P〈0.01),恒龋均越大(r=0.92,P〈0.005)。结论 结果表明防龋应从小抓起。  相似文献   

11.
赵倩  傅迪  周佩  戴茹萍 《中国医师杂志》2012,14(8):1013-1016,1021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在大鼠切割痛后脊髓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采用纵行切割大鼠后足作为疼痛模型,取切割后不同时间点(1、6、24、72h)及假手术组(未行手术组)大鼠腰髓节段采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观察IL-6mRNA的水平,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与免疫荧光双标染色的方法,观察IL-6在腰段脊髓的表达及细胞定位;鞘内注射IL-6抗体中和内源性IL-6后,采用VonFrey尼龙纤维刺激后足以检测大鼠后足机械痛敏。结果大鼠后足切割1、6、24h后,其同侧腰段脊髓IL-6mRNA水平较假手术组分别上调1.43、1.74及1.46倍(t=3.315,P=0.016;t=5.121,P=0.0022;t=2.933,P=0.026),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切割后6hIL-6在切割侧腰段脊髓后角表达明显增加(t=4.496,P〈0.05),并且主要表达于神经元和内皮细胞中;鞘内给予IL-6抗体可明显增加大鼠后足切割后的缩足阈值。结论IL-6可能参与了大鼠后足切割后机械痛敏的过程,抑制IL-6的表达上调可能成为术后疼痛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发病机制及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56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的影像学与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采用全椎板切除加后外侧融合术,全椎板切除方法包括整块全椎板切除术与椎板分解切除术;手术疗效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法进行评价.结果 56例患者共累及237个节段,以下胸段最为多见,占57.4%(136/237).术后随访18 ~70(25.00±11.56)个月.根据最后一次随访结果,56例患者中优25例,良20例,无变化6例,差5例,优良率80.4%(45/56).根据骨化巢形态,各型手术优良率分别为外侧型83.3%(5/6)、弥漫型82.4%(14/17)、厚结节型78.8%( 26/33).应用整块全椎板切除术24例,其中4例厚结节型中有2例术后脊髓损伤加重;应用椎板分解切除术32例,其中29例厚结节型中仅2例术后脊髓损伤加重.结论 局部应力因素是胸椎黄韧带骨化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全椎板切除加后外侧融合术是治疗本病的理想手术方法,其中外侧型、弥漫型可采用整块全椎板切除术,而厚结节型采用椎板分解切除术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铣刀在胸椎管狭窄症患者全椎板切除手术中的应用与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间收治的22例胸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运用铣刀完成全椎板切除术,术后随访时间为12~37(21.6±7.9)个月.术前、术后两周、末次随访时均运用JOA胸椎脊髓神经功能.结果 手术前、术后两周、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分别为(5.38±1.32)分、(7.36±1.45)分和(8.39±1.62)分,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75,P<0.01;t=2.22,P<0.05).末次随访时的优良率高于术后两周(63.6% vs 45.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囊损伤的发生率为13.6%.结论 应用铣刀完成胸椎管狭窄症患者的全椎板切除手术是一种行之有效并且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骨水泥对椎体成形术后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对8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患者行单节段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随机分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组及磷酸钙骨水泥(CPC)组,监测患者术前、术后(3月、12月)病椎、相邻椎体骨密度的变化以及相邻椎体骨折发生率。结果比较两组病椎非骨水泥注射区骨密度(BMD)的变化,无显著差异性(P〉0.05);上下椎体BMD无显著差异性(P〉0.05);对于相邻椎体再骨折与未发生组BMD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椎体成形术后PMMA和CPC骨水泥对病椎及相邻椎体的骨密度影响不明显,骨密度降低是引起相邻椎体再骨折的重要因素:研发一种既能恢复生物力学强度、又有诱导成骨的骨水泥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5.
范李  杨述华 《中国医师杂志》2007,9(9):1160-1162
目的:观察急性脊髓损伤后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对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成年大鼠以改良Allen打击装置制成脊髓损伤(SCI)模型。将大鼠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实验组(在脊髓损伤节段注入IGF=1),2组分别在4个时相点(脊髓损伤后6、12、24、48h)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观察GDNFmRNA在损伤脊髓中的表达情况。同时应用Tarlov评分法测定各组大鼠后肢的运动功能。结果:脊髓损伤后的4个时相点,实验组GDNF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强,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大鼠的后肢运动功能评分较对照组高,组间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GF-1可以促进脊髓损伤后大鼠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和损伤脊髓的修复。并且上调损伤脊髓段GD-NF的表达,其可能是IGF-1促进脊髓损伤修复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体脂肪率(FAT%)与动脉硬化的相关性。方法2005年1月-2010年5月,以在某医院健康体检中心进行体检并接受人体成分检测及动脉硬化评价的成人26599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3663例(51.37%),女性12936例(48.63%),平均年龄(45.91±8.07)岁,同时进行血脂、血糖、尿酸等指标的检测,用BMI、WHR、FAT%描述性分析人群肥胖的情况,用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颈桡脉搏波传导速度(crPWV)来评价动脉硬化,用简单相关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各种肥胖指标与动脉硬化的相关性。结果青年男性和女性WHR与cfPWV均相关(r=0.191,P=0.005;r=-0.306,P〈0.001),女性BMI也与cfPWV相关(r=0.175,P=-0.006);中年男性和女性WHR与cfPWV均相关(r=0.239,P〈0.001;r=0.189,P〈0.001),男性FAT%与crPWV相关(r=0.186,P=0.001),女性FAT%与cfPWV及crPWV相关(r=0.050,P=0.032;r=0.174,P=0.001);老年男性WHR与cfPWV及crPWV相关(r=0.134,P=0.011;r=0.145,P=0.001),FAT%与cfPWV相关(r=0.168,P=0.003),老年女性WHR与cfPWV相关(r=0.093,P=0.017),FAT%与cfPWV及crPWV相关(r=0.111,P=0.009;r=-0.116,P=0.015)。在调整血压、血脂、血糖、尿酸等因素后,多元逐步回归的结果表明,中年男性WHR与cfPWV独立相关(P〈0.05),老年男性WHR与cfPWV、erPWV独立相关(P〈0.05)。青年、中年、老年女性的WHR均与cfPWV独立相关(P〈0.05),老年女性FAT%与crPWV独立相关(P〈0.05)。结论WHR是PWV的独立相关因素,而BMI与PWV无独立相关关系.老年女性的FAT%是crPwV的釉寺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椎间融合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08年6月-2010年12月本科收治34例胸腰段骨折患者,均行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结合椎间融合治疗。结果:本组随访时间12-15个月。术后经伤椎高度及Cobb角恢复满意,12个月随访预防丢失情况理想,术后12个月融合率94%。结论: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结合椎间融合治疗胸腰段骨折创伤小,可达到即刻稳定,在减少矫正丢失和内固定失效的同时,可以有效地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及降低术后腰背疼痛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估寰椎后弓椎板钩联合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植骨融合治疗游离齿状突并可复性寰枢椎脱位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采用寰椎后弓椎板钩联合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术治疗游离齿状突并可复性寰枢椎脱位患者22例.对脱位复位情况、内固定植骨融合率、JOA评分、影像学评估及术后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 22例术中均未发生椎动脉和脊髓损伤.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 47(25.8±10.2)个月,均未发生内固定物松动、断裂,术后疼痛和神经症状均得到缓解,术后JOA评分(15.8±1.9)分,较术前的(10.3±1.2)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寰枢椎均融合.结论 寰椎后弓椎板钩联合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游离齿状突并可复性寰枢椎脱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颈椎管狭窄不稳后路减压内固定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退变性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伴不稳的治疗效果。方法18例继发性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的患者,在传统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的基础上,同时行门轴侧椎板侧块螺钉和开门侧椎弓螺钉内固定术13例.两侧部用椎弓螺钉固定5例。结果本组患者未发生神经、血管损伤并发症,也无脊髓损伤加重病例。随访6个月至2年,平均(16.0±5.0)个月,复查X线片,见内固定位置良好,无松动和断钉现象,颈椎的生理曲度基本正常,神经功能恢复疗效评分(15.89±1.41)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退变性3节以上的颈椎管狭窄症患者中,行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杠杆力较大,容易产生螺钉拔出,或铜板断裂如果同时并有颈椎不稳者,单纯行后路开门术,易出现鹅颈畸形。采用本方法治疗克服了以上治疗的不足经随访6个月至2年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颈脊髓压迫症减压术后电生理变化和神经功能恢复。方法:12只兔慢性颈脊髓腹侧压迫模型,分为3组:(1)中度压迫减压组;(2)重度压迫减压组;(3)压迫对照组。另取3只健康大白兔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在脊髓减压前和减压后第1、7、15、30、60d,观察运动功能恢复和电生理的变化。结果:中度压迫减压组在减压术后7~15d神经功能恢复活跃,重度压迫减压组在减压术后30~60d神经功能恢复活跃。减压术后1~15d,各减压组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N。波潜伏期明显缩短,以中度压迫减压组恢复最快,重度压迫减压组恢复相对较慢。减压术后30~60d,各减压组CSEPN.波潜伏期与减压前及压迫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脊髓减压术是治疗慢性脊髓压迫症的一种有效手段,电生理监测比神经功能评分更能精确反映脊髓减压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