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病历摘要患者男,46岁,已婚,干部,于1983年5月4日入院。患者1年前开始有劳累后气短、心悸,当地按“心脏病”给予镇静剂、维生素等治疗。半年前出现颜面、下肢浮肿、乏力、胃纳差,经当地医院治疗,浮肿减轻。6天前浮肿、心悸加重,咳嗽伴咯血,量少,暗红色。2天来心慌、气促,夜间不能平卧,日咯血2~3次,约150毫升,遂来住院。既往无风湿病及慢性咳嗽史。体查体温37.6℃,脉搏101次/分,呼吸26  相似文献   

2.
袁××、男、35岁,物质供应站工人。因心悸气短两年半,近两个月反复晕厥而住院。患者于1980年6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烧,体温达38℃左右,伴心悸气短。在当地医院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给予消炎抗风湿治疗,好转后仍可以从事原工作。以后发作经  相似文献   

3.
病例资料 患者男,67岁。反复咳喘、胸闷10年,加重伴不能平卧4个月,于2012年7月21日入院。患者10年前受凉后出现反复咳嗽、咳痰,伴喘憋、胸闷,就诊于当地县医院,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病”。6年前上述症状加重,出现活动后气喘、胸闷,曾就诊于当地市医院,超声心动图提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间断药物治疗效果差。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 ,2 4岁。因心脏杂音 ,活动后胸闷、气急2 0余年来诊。患者于 2 0年前因活动后胸闷、气急 ,全身水肿在当地医院发现心脏杂音而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其他情况不详。 10年前因症状加重来我院 ,当时诊断为“先天性二尖瓣关闭不全 ,心功能 ~ 级”,经强心 ,利尿 ,扩血管治  相似文献   

5.
我们曾遇到一例误诊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及关闭不全并主动脉瓣狭窄”长达14年的患者,后经系列检查,证实为肥厚性梗阻型原发性心肌病并二尖瓣后叶脱垂;兹报告如下: 患者男,46岁,砖厂工人。因活动性心悸气促,进行性加重14年,浮肿8个月,于1983年11月28日入院。14年前曾因劳累后心悸气促,心前区隐痛,间有头昏,后来又有发热、咳嗽,曾被某医院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经治疗症状缓解。1983年3月,又因咳嗽、咯血丝痰,夜间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下肢浮肿,住某医院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辫狭窄及关闭不全并主动脉瓣狭窄,心脏扩大;心  相似文献   

6.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52岁,已婚,农场职工,广东惠阳县人,于1972年1月24日入院。主诉为心跳气促10个月,近1个月来症状加剧。患者于1971年3月右膝关节痛,非游走性,约2~3天后觉心跳、气促而进某医院,治疗好转出院。出院后如常参加体力劳动。同年5月又因心跳、气促再进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心脏病”、“胸积液”,未经抽液。用药后好转,于11月初出院,出院后已不能胜任重体力劳动。近1个月症状加剧,最近10多天来走路也觉心跳、气促,有阵发性夜间  相似文献   

7.
《新医学》1996,(10)
心悸,气急,胸骨左缘杂音——思考病例(87)病历摘要患者男,58岁。因反复胸闷、心悸27年,加重10年,加剧2个月于1995年5月28日入院。27年前开始每于劳累后即感胸闷、心悸、气急,本地医院一直诊为“风湿性心脏病”而予对症治疗。近10年来,上述症...  相似文献   

8.
杨会忠 《新医学》2008,39(2):115-115
患者,女性,62岁。因慢性咳喘20年,水肿、尿少进行性加重,不能平卧10年,加重,3日入院。患者20年来,慢性咳嗽、喘息,间断咳黄痰,无咳血,多于冬季受凉后加重,水肿、尿少进行性加重,不能平卧,曾多次在当地医院按“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心力衰竭”治疗好转。近1年来,先后2次在我科住院,诊断为“肺心病、心力衰竭”,给予抗感染、止喘及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治疗好转出院,长期口服泼尼松、卡托普利、氢氯噻嗪,特布他林、茶碱治疗,  相似文献   

9.
我院曾收治1例风湿性脑脉管炎,伴有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出现脑卒中及精神障碍,经抗风湿治疗后好转。兹报告并讨论如下。患者女,36岁。患风湿性心脏病多年,于1964年10月27日因半月来表现欣快、兴奋、看见“妖精”等而住院。患者于1949年(21岁)有游走性关节肿痛,1955年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1962年7月发生“脑栓  相似文献   

10.
吴基炳  曾武涛 《新医学》2001,32(10):579-580
1病历摘要患者,男,62岁。因反复咳嗽、咳痰十余年,心悸、气促7年,加重2周,于2000年8月18日入院。患者十余年前反复咳嗽、咳少至中量白色泡沫痰,症状反复,每年发作时间累计超过3个月,严重时才到当地医院诊治。无咯血、胸痛、盗汗等症状。7年前起劳累后出现胸闷、心悸、气促,呈进行性加重,到后来上楼或快步行走时即出现心悸、气促,多次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慢支),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经抗感染、利尿后症状缓解。但劳累后或感冒时症状加重。2周前感冒后又出现胸闷、心悸、气促加重,…  相似文献   

11.
由于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人年龄有增长的趋势,因而并发冠心病也随之增加,但同时并发急性心肌梗塞、糖尿病酮中毒及心室颤动(室颤)却实属少见,现将我院遇到的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性,60岁。因入院前10小时突感心前区持续性剧烈疼痛,在当地治疗不能缓解而转来我院,经心电图检查示“急性前侧壁心肌梗塞”,而收入我科监护病房。患者20年前就发现有“心脏病”,每于劳累后感心慌、气促,近5年来曾在多家医院住院治疗,均诊断为“风心病”,无其他病史。体查 T37.3℃、P62次、BP17.3/10.6 kPa,神清、痛苦面容、颈静脉无怒张,心尖搏动在左腋前  相似文献   

12.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25岁,未婚,建筑工人。因反复颜面浮肿、腹胀、乏力2年加重半月伴活动后气急于1999年9月21日入院。患者1997年10月开始劳累、体力活动后出现腹胀,在当地医院拟为“胃病”,经休息及服药(具体用药不明)症状可好转。不久出现颜面、下肢浮肿,腹胀加重,乏力,纳差,体力明显减退,无腹痛、腹泻,无恶心、呕吐,无发热、盗汗、午后潮热。消瘦。曾先后2次在萧山及杭州某医院求诊,检查发现有肝功能异常,B超检查有肝肿大、腹水,诊为“肝硬化”,服利尿剂症状可减轻,浮肿消退。近半月来上述症状显著…  相似文献   

13.
周某,女,56岁,干部。因诊断风湿性心脏病卧床15年。患者15年前因经常低热,心慌、气促、关节痛,曾多次在医院住院治疗,均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出院后长期卧床休息,13年前就已失去生活自理能力。1985年12月,我们对病人进行了详细询问病史及检查,发现呈无力体型,轻度二尖瓣病容,心率  相似文献   

14.
病历摘要(中国医科大学二院小儿外科):患者女,2.5岁。患儿生后3个月出现发热、咳嗽、气喘,在当地医院按“肺炎”治疗,后经摄胸片发现胸腔肿物、大小不清,未予治疗。2年来患儿反复发热、咳嗽,但无进食困难,经抗炎治疗后缓解。3天前患儿高热、咳嗽、气喘来本院治疗。患儿于1992年2月18日下午住儿外病房。查体  相似文献   

15.
我院是一所小型综合性医院,常年收治新疆本地区少数民族肺原性心脏病。1996年来收治高海拔地区柯尔克孜族的肺原性心脏病患者61例,现对其临床特点及发病的相关因素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某些类似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肺原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及病毒性心肌炎等患者,由于他们忽视了自我保健和家庭护理,往往一年内数次出院又数次入院,成了医院的“常客”,几个回合下来,病人最终病情恶化,危及生命。因而,做好心脏病人的家庭护理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病历摘要患者男,65岁。反复咳嗽、咯痰,冬春季节加重10年。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并阻塞性肺气肿”。1个月前咳嗽加剧,咳黄色粘稠痰30毫升/天。近1周来症状加重,逐渐出现从踝部至双下  相似文献   

18.
1 病例摘要患者 ,女 ,4 3岁 ,农民 ,因乏力、皮肤瘙痒、尿色加深 8年 ,病情加重 3个月入院。患者于 8年前开始出现乏力、懒动、皮肤瘙痒 ,尿色加深似浓茶样 ,多次就诊于当地医院 ,化验肝功能异常 ,按“黄疸型肝炎”给予保肝、降酶治疗 2个月 ,效果不明显 ,复查肝功能无好转。后经肝穿刺活捡提示“胆管炎” ,按“瘀胆型肝炎”给予“联苯双酯、肌苷”等药物治疗 3月余 ,复查肝功能有所好转。此后 ,患者病情相对稳定 ,未再做任何治疗 ,亦未复查肝功能。近 3个月来 ,患者自觉体力明显下降 ,食欲减退 ,食量为正常的 1/ 3,伴恶心、厌油、皮肤明显…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性,28岁,工人,未婚。因持续性蛋白尿两年半于1988年11月1日入院。患者于1986年1月无明确诱因出现咳嗽、咳黄痰,并出现脱发、鼻衄,经某医院诊为“气管炎”,用青霉素治疗后好转。2月份出现头晕、视物不清,再次就诊查尿蛋白~( ),眼底示“动脉硬化”,血压高,用丹参等治疗后好转。2月中旬  相似文献   

20.
冯桂娟  董力  袁宏声 《华西医学》2008,23(2):377-377
患者,女,9岁。15 d前因发热、咳嗽在当地医院就诊,查体发现心脏杂音。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为求进一步治疗于2006年6月7日以“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继发孔下腔型),右上腔静脉缺如,左上腔静脉残存,窦性心律,心功能Ⅱ级”收入我科。入院查体:T 3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