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病理改变与淋巴组织增生关系及Hp根治后淋巴滤泡消失情况。方法:光镜观察124例Hp阳性的慢性胃炎三联药物治疗前后和胃溃疡64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98例、残胃胃炎24例及Hp阴性正常胃粘膜25例的淋巴滤泡发生率和聚集强度。结果:Hp阳性胃病淋巴滤泡发生率为,胃溃疡90.6%,十二指肠球部溃疡84%,慢性胃炎72.5%,残胃胃炎54.2%,而正常胃粘膜为4%。抗菌治疗后,慢性胃炎的淋巴滤泡明显减少。淋巴滤泡发生率与炎症程度和活动性明显相关。结论:胃粘膜淋巴组织消长与Hp感染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分析小儿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内镜诊断的意义。方法 对象男22例,女18例,年龄6~14岁,均以呕血或黑便就诊于我院并于48h内行胃镜检查,操作方法同成人。结果 40例患儿均获明确诊断,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4例,胃溃疡2例,出血糜烂性胃炎10例,胃十二指肠复合性溃疡2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1例,食管溃疡1例。结论 小儿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依次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各种胃炎、胃溃疡、复合性溃疡、食管静脉曲张出血、食管溃疡。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内镜了解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组成.方法对1000例因上消化道出血入院的患者,在距首次出血72h以内进行内镜检查.男603例,女397例,年龄16岁~87岁,平均年龄40.9岁.部分病例诊断经手术或内镜活检后确诊.所有患者均作Hp检测.结果食管癌14例,食管炎10例,食管溃疡8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52例,责门粘膜撕裂症11例胃溃疡189例,胃癌102例,胃炎91例,出血性胃炎50例,残胃炎25例,胃异位胰腺2例,胃底血管畸形5例,吻合口溃疡1且例十二指肠溃疡227例,复合性溃疡45例,出血性十二指肠炎31例,肠蛔虫症7例,十二指肠憩室5例,十二指肠脉瘤样息肉6例,荨麻诊6例,肝胆胰疾病17例(胰头癌3例,胆管胆囊结石8例,肝癌4例,肝脓疡2例).不明69例.镜检阳性率93.1%.Hp阳性率62.1%.结论出血病因依次为: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胃炎(慢性胃炎、出血性胃炎)胃癌、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其他.消化性溃疡为出血首位病因.  相似文献   

4.
在基层,胃病如胃炎及溃疡等不仅发病率高,而且治疗后复发者相当多.这与以下注意点有关:①患者的心理状态,用对患者信任的药物,常收到较好的疗效.②饮食,食用有刺激性的食物,不定餐,吸烟,饮酒等.因此避免以上不良饮食习惯.③滥用对胃粘膜有刺激的药物,如阿司匹林、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因此不滥用之,如服用时可同服抗酸剂④药物配伍不合理,如胃动力药物与抗酸剂、N受体阻滞剂、胃蛋白酶、抗胆碱药等合用,胃动力药增强胃肠蠕动,后四者需在胃中停留较长时间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且抗胆碱药与前者作用相反.⑤用药疗程不足:患者症状缓解后自行停药,疗程不足,一般胃炎疗程Zwk~4wb,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wb~6wk,胃溃疡8wk—12wk.溃疡愈合后,有时需继续使用维持量.⑥对幽门螺杆菌(Hp)认识不足:Hp可致胃粘膜损害,约90%以上的胃炎,95%以上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和80%的胃溃疡患者均与Hp有关,不彻底杀灭Hp,就不能彻底消除病源而防止复发.抗Hp治疗至少要2wk.  相似文献   

5.
上消化道疾病幽门螺杆菌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调查分析上消化道疾病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方法经内镜胃窦活检粘膜用快速尿素酶测定法及细菌学涂片法对3318例受检者检测Hp,而后对各种上消化道疾病Hp阳性率进行临床分析.Hp感染评判标准:上述二项检测法中凡有一项阳性即为Hp阳性;二项均阴性则为Hp阴性.结果3318例受检者中慢性活动性胃炎847例,慢性非活动性胃炎1213例,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597例,愈合期十二指肠溃疡198例,活动性胃溃疡187例,愈合期胃溃疡44例,复合性溃疡77例,胃癌34例,残胃53例,正常胃粘膜68例.其Hp阳性率分别为81.7%,22.3%,76.7%,61.6%,68.5%,50%,74%,41.2%,32%,29%.统计结果显示,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的Hp阳性率明显高于慢性非活动性胃炎.X2检验P<0.05.差异有高度显著性.结论本文证实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与Hp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中cagA阳性幽门螺杆菌的普遍易感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明确cagA阳性幽门螺杆菌(H.pyloril)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中的感染情况。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扩增从3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0例慢性胃炎和6例胃癌虱活检组织中分离培养出的H.pylori菌株的cagA基因片段,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检测血清抗H.pylori抗体,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血清抗cagA抗体。结果:用PCR方法测得的cagA基因阳性率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70%(21/30),慢性胃炎73%(22/30),胃癌83%(5/6)。66份血清标本抗H.phlori抗体均为阳性。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得的抗cagA抗体阳性率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83%(25/30),慢性胃炎77%(23/30),胃癌83%(5/6)。结论:在我国人群中,cagA基因不能作为消化性溃疡的标志物,cagA阳性H.pylori在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患者中存在普遍易感性。  相似文献   

7.
血清幽门螺杆菌CagA蛋白抗体滴度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比较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病人血清中CagA抗体阳性的流行情况 ,探讨消化性溃疡和血清幽门螺杆菌CagA蛋白抗体滴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方案。研究对象来源于中山医院门诊因中上腹痛或腹胀进行胃镜检查的人群。自 1998年 10月 -1998年 12月共收集胃溃疡病例 2 6例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2 7例 ,对照组为同期胃镜和病理证实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病例 6 5例。Hp感染的判断采用快速尿素酶和病理Giemsa相结合的方法 ,二者均阳性定为阳性。采用ELISA方法检测HpCagA抗体。结果 总的HpCagA抗体的阳性率为 6 2 5 % ,在胃溃疡组为 76 9% ( 2 0 / 2 6 ) ,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组为 88 9% ( 2 4/ 2 7) ,在慢性胃炎组为 49 3 % ( 3 2 / 6 5 ) ,胃溃疡组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组均明显高于慢性胃炎组 ,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本研究提示CagA蛋白阳性的幽门螺杆菌菌株在消化性溃疡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们1992-03/1995-05采用胃大部切除鲁空肠R0ux.Y吻合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及胃癌21例,术后通过随访观察,发现该术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可以减少十二指肠残端假的发生;保证残胃在无张力下的吻合;避免碱性十二指肠液的反流,预防残胃癌的发生等方面均有积极意义,疗效满意,报道如下:回对象和方法回.回对象本组男14例,女7例,年龄30岁~62岁,平均43岁,病程2a~20a,平均5.5a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1例,鲁十二指肠复合溃疡3例,胃溃疡2例,胃癌5例回.Z方法术中根据需要,先做胃大部切除,胃癌则做根治性切除,闭合残胃小弯侧及…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探讨内镜检查对小儿上消化道疾病症因诊断价值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OlympasGIF-Q10型纤维内缓、GIF-rQ230型电子内镜对61例有反复上腹痛、消化不良及黑便等症状的患儿行内镜检查,对其中30例慢性残表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患儿进行胃粘膜活检作病理学Hp检查及快速尿素酶试验.结果61例患儿内镜及清理检查结果:慢性浅表性胃炎33例.胃溃疡1例,复合性溃疡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9例,十二指肠球部息肉1例,慢性残表性胃炎伴食管下段炎、贲门炎2例,胃粘膜脱垂并胃炎3例,食管异物1例,球部蛔虫1例.11例消化性溃疡患儿病理切片查见Hp及尿素酶试验均为阳性,19例慢性残表性胃炎胃粘膜病理切片查见Hp及尿素酶试验均为阳性,19例慢性发表性胃炎胃粘膜病理切片查见Hp16例,快速尿素酶试验阳性17例,平均Hp感染率为90%,所有有Hp感染的患儿均经快速抗Hp等治愈.结论小儿内镜检查安全、方便,是小儿上消化道疾病病因诊断最准确的方法.有反复上腹痛、消化不良等上消化道症状者.提示Hp感染达90%,快速抗Hp治疗可收良效  相似文献   

10.
我们于1996~1997年对62例胃溃疡、慢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胃炎、肝硬化等常见消化系统疾病患者进行中医虚实辨证后,同步检测分析血栓素AZ(TXA。)的降解产物血栓素BZ(TXBZ)和前列腺素(PGIZ)降解产物6一酮一前列环素(6-keto-PGFI。),以探讨这两种物质在上述疾病虚实辨证中的微观辨证意义。1资料与方法1.正一般资料:62例检测对象均系我院住院患者,诊断标准符合文献[l,2]。62例中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6例,慢性胃炎26例(浅表性胃炎20例,萎缩性胃炎6例,经胃镜确诊),肝硬化10例;男38例,女24例;平均年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检测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的幽门螺杆菌(Hp和CagA-Hp-IgG(细胞毒素相关蛋白抗体),探讨CagA基因菌株Hp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相关性。方法206例因胃肠症状在门诊、住院就诊者,男143例,女63例,年龄18岁~76岁.在内镜检查同时取胃粘膜组织4块,十二指肠溃疡者取距幽门1cm~2cm大弯侧,胃溃疡取溃疡边缘处,胃炎取炎症区.2块进病理检查,2块分别用尿素酶快速试验及用PCR法检测Hp,同时抽取静脉血3mL作CagA-Hp-IgG抗体检测.结果用尿素酶快速试验及PCR法检出Hp阳性者180例,男性感染率91%,女性78%,二者差异显著(P<0.005),各年龄组构成无明显差异.两种检测方法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检出CagA-Hp-IgG阳性者95例,在Hp感染组中阳性率89/180(50%),非感染组阳性率6/26(23%),二者差异显著(P<0.05).感染组CagA阳性者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4/55(80%),胃溃疡21/34(61%),慢性胃炎24/91(26%),三者差异明显(P<0.025).病理结果为轻、中、重度炎症CafA-Hp阳性率分别为25%,56%,70%,三者差异显著(P<0.005).结论CagA基因菌株Hp较CagA阴性菌株Hp具有更强的导致炎症的作用.CagA基因Hp是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溃疡的重要发病因素.  相似文献   

12.
我院自1991-01/1996-01共内镜检查26114例,发现十二指肠球部溃疡5670例,占21.7%,复合性溃疡645例,占2.5%,其中球溃伴发胃癌42例,占同期球溃0.74%,占同期复合性溃疡6.51%,均经外科手术及活检组织病理学证实;并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及各部位胃癌特点,作进一步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内镜中心2007-01/2008-10经胃镜检出的的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并与同期行胃镜检查的60岁以下的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对比.结果:老年组124例,胃溃疡6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51例,复合溃疡12例;中青年组100例,胃溃疡29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64例,复合溃疡7例.两组相比胃溃疡有显著差异( P<0.01).老年组胃体溃疡占胃溃疡的36.1%,直径>2cm的溃疡占29.5%,并发症以上消化道出血为主,占43.5%,均较中青年组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老年消化性溃疡症状不典型,溃疡部位由幽门向贲门推移,且胃溃疡比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多,溃疡面积较大,合并症多且较严重.  相似文献   

14.
蒋军  冯林  冯多忠 《胃肠病学》2002,7(2):117-118
我院于1996年4月~2000年12月对954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开展有关的检查研究,以探讨胆汁反流性胃炎与胃大部分切除术、十二指肠球部疾病、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后及幽门螺杆菌(H .pylori)间的相互关系。 材料与方法 一、对象 我院住院及门诊有上消化道症状的胆汁反流患者954例,其中消化性溃疡或胃癌作胃部分切除者259例(27.15%),其中B-I式术后者71例(27.41%)B-Ⅱ式术后者188例(72.59%);十H指肠球部溃疡(包括球后溃疡)及球腔畸形者157例(16.46%);结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药物联合应用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方法消化性溃疡80例,应用吗丁啉10mg,雷尼替丁150mg,阿莫西林500mg,3次/d进行治疗.其中胃溃疡27例(33.75%)、十二指肠球部溃疡51倒(63.75%)、复合性溃疡2例(2.5%).男66例,女14例,年龄21岁~48岁,其中31岁~48岁者49例(61.2%),病程1a~9a(平均2.5a).4wk为1疗程结束后,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经药物联合应用治疗4wk后,临床症状痊愈32例,显效28例,好转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6.25%,引起溃疡阳性率例数为:胃溃疡27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51例,复合溃疡2例,治疗后(除3例无效外)随访1a未复发.结论联合用药治疗消化性溃疡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胃电图变化的特点并探讨胃电图变化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经胃镜确诊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胃炎组各56例.无症状志愿者56例分别设球部溃疡组和慢性胃炎组、正常对照组。进行常规胃电图监测,对各组胃电参数进行综合分析。并探讨胃电图变化的特点与症状之间的关系。结果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餐前、餐后胃电节律紊乱,平均频率增高,餐后主功率明显降低,与慢性胃炎组、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67.85%(38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胃电图出现了餐前、餐后平均频率增高,尤以餐前明显,其中21例患者有明显的空腹痛,占55.26%。在以腹胀不适、早饱等症状明显的患者中91.07%(51例)出现了餐前、餐后胃电节律紊乱。餐后主功率明显降低多见于以腹胀不适、早饱等症状明显的患者中.空腹痛及午夜痛等症状较典型的患者中餐后主功率变化不明显。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电图高频高幅波及分叉波、向下棘波较常见,较易出现在胃窦导联。结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因其炎性浸润和变质增生可以使胃电基础节律的产生和传播发生障碍,导致节律失常和异位节律.胃电图变化有一定特点且与部分症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老年人消化性溃疡(PU)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方法老年人PU53例.男40例,女13例.年龄在60岁~78岁之间,平均65岁.其中复合性溃疡6例(11.3%),胃溃疡40例(75.5%),十二指肠球部溃疡7例(13.2%).根据临床症状将有呕血及黑便者分为一组,予以止血、输血、输液的同时口服奥美拉唑209,1次/d.无出血者分为一组子以泰胃美0.8g,1次/d,po,疗程4wk~8wk.疗程结束后,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内镜检查,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上述治疗后,除回例因病情较重转外科手术治疗,2例因伴有心血管病而死亡外,其余50例有36例临床症状缓解,复查内镜,溃疡愈合.另14例临床症状略减轻,复查内镜溃疡面积略缩小,溃疡未愈合.其中13例患者在2。内反复发作,呕血、便血症状多次复发;5例发生癌变.结论老年人PU具有临床症状不典型,无症状溃疡占一定比例,胃溃疡多于十二指肠溃疡、病情多变化,多种疾病并存,不易治愈,反复发作,易出血,不易止血,易发生癌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愈胃汤治疗慢性胃炎与溃疡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笔者与邯郸市深信中药颗粒饮片有限公司联合定约协定方,即愈胃汤颗粒包装、水煎治疗慢性胃炎与消化性溃疡60例.愈胃汤药物组成(主要由海螵蛸、黄连、肉桂、白芨、白芍、熟大黄、枳壳等13味中药组成)进行治疗,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28例慢性糜烂性胃炎4例,慢性肥厚性胃炎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2例;胃溃疡6例,十二指肠溃疡11例,复合性溃疡2例,多发性溃疡1例.辨证分型气滞型23例,郁热型16例,瘀血型10例,虚寒型9例,阴虚型2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16岁~78岁,平均35岁,病程1a以内者3例,2a~5a者30例,6a~10a者22例,11a以上者5例.服药每日一剂,水煎2次,取600mL~800mL分2次服,治疗时间1mo为一疗程.结果根据1989年全国消化疾病学术会议的疗效标准.愈胃汤治疗慢性胃炎与溃疡1mo后临床治愈43例占71.7%,显效15例,占25%,无效2例占3.3%,总有效率为96.7%.结论本方寒热并用、标本兼治,局部与整体相结合,经临床验证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用快速尿素酶试验法分析的1 717例慢性胃十二指肠疾病的胃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感染情况。结果显示皱襞增粗型胃炎、充血/渗出型胃炎、扁平糜烂型胃炎、隆起糜烂型胃炎、胆汁反流型胃炎、出血型胃炎、皱襞萎缩型胃炎的HP感染率分别为70.00%,49.72%,48.86%,47.37%,41.94%,38.1%,34.48%,但无显著性差异。十二指肠溃疡HP感染率高达71.11%,显著高于胃溃疡的60.83%。男性病人HP感染率为47.8%,显著低于女性病人的63.7%。这表明慢性胃炎胃镜下形态学差异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低无关,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与HP感染的关系较胃溃疡者更为密切,人群中HP感染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的分布规律,以内镜下改变及病理学分析为节点,揭示溃疡的特点,更好地指导今后的临床及科研工作。方法收集2 870例胃镜检查人群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胃镜检查结果及相关病理结果。行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复合性溃疡分组并对收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总检出率为13.62%,男女之比约为2.6∶1,年龄(49.41±15.26)岁,3~6月份检出率显著高于其他季度,3年消化性溃疡的年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消化性溃疡直径1 cm占74.15%,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阳性占71.64%。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溃疡、复合性溃疡、食管溃疡检出率占消化性溃疡的48.19%、46.48%、4.18%、1.15%。十二指肠溃疡与胃溃疡之比约为1.04∶1。溃疡部位以十二指肠球部前壁溃疡、胃窦部前壁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窦者、食管下段最多见,恶性溃疡占胃溃疡、复合性溃疡、食管溃疡的8.92%、2.50%、27.27%。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复合性溃疡、食管溃疡H.pylori感染率分别为74.84%、66.94%、86.67%、72.73%。结论根据上海市嘉定地区消化性溃疡病的检出率分析有必要在50岁以上人群中全面开展胃镜工作,全面提高消化性溃疡诊疗水平,检测H.pylori感染等。全面了解上海消化性溃疡的发病规律,为如何降低本市人群中消化性溃疡疾病的发病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