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孙斌益 《新中医》2016,48(12):87-89
目的:观察中医康复联合康复训练对下肢骨折患者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下肢骨折(胫骨平台骨折为例)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康复处理,比较2组术后疼痛、膝关节评分及生活能力评分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3天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康复处理能够减轻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康复训练时的疼痛,促进关节功能康复,改善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联合中医特色治疗对下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僵硬的效果。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12月,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下肢创伤骨折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行手术治疗且术后均出现膝关节僵硬情况,参考病历号奇偶数,按照1∶1比例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1例,对照组患者行功能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特色治疗,观察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75.61%,P0.05;观察组患者QOL-100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易出现膝关节僵硬问题,严重影响患者关节功能,给予其康复训练联合中医特色治疗效果显著,提高患者膝关节灵活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训练结合中医针灸在骨折术后功能障碍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骨折术后功能障碍患者30例进行分组,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2组,各组患者数量均为15例,对照组给予早期康复训练,试验组在此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针灸,对2组术后膝关节功能、活动度改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术后8周2组患者的HSS评分、ROM评分展开比较,组间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 0. 05);术后12周、16周试验组的HSS评分、ROM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结合中医针灸有利于显著改善骨折术后功能障碍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拓展关节活动度,具有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中医针灸推拿结合早期康复训练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9月-2020年8月在抚州市中医院进行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的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与试验组(38例),对照组行早期康复训练干预,在此基础上,试验组予以中医针灸推拿干预,比较2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术后1、12周膝关节功...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骨折患者实施早期康复训练与中医针灸联合模式的术后功能障碍康复效果。方法:选择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70例胫骨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早期康复训练,观察组行早期康复训练与中医针灸联合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康复训练前后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康复效果。结果:术后首周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71 %低于对照组的25.7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94.29 %高于对照组的74.2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骨折术后患者行早期康复训练与中医针灸联合模式可有效改善其术后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舒筋健骨汤熏洗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则在此基础上以中药舒筋健骨汤熏洗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及HSS评分、ROM、VAS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57%(P0.05);试验组HSS评分、ROM、VAS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舒筋健骨汤熏洗治疗可有效促进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膝关节骨折术后关节功能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收集该院2017年3月—2018年6月90例膝关节骨折术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予基本护理,干预组予早期护理。比较两组满意率;关节功能好转的时间、膝关节骨折康复锻炼的依从性;护理前后膝关节功能情况、下肢功能、独立生活能力;护理缺陷。结果干预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关节功能好转的时间、膝关节骨折康复锻炼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膝关节功能情况、下肢功能、独立生活能力相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膝关节功能情况、下肢功能、独立生活能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缺陷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骨折术者实施早期护理效果好,可改善膝关节功能情况、下肢功能、独立生活能力,减少护理缺陷。  相似文献   

8.
王锦 《新中医》2020,52(8):145-147
目的:分析穴位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膝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功能恢复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60例实施膝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穴位针刺康复措施。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4个月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膝关节本体感觉恢复情况[膝关节不同屈曲角度差值关节位置觉(JPS)]以及术后4个月生活质量[健康状态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术后4个月,2组患者HSS评分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且试验组患者H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4个月,2组患者膝关节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屈曲角度下的JPS均低于术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4个月,试验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社会功能、情感功能、总体健康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实施穴位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可促进膝关节本体感觉恢复,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膝关节周围骨折通过术前术后完善的健康教育以及早期康复介入,患者在接受康复知识程度、完成康复训练量、关节功能恢复等方面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01月~2017年10月在本院行膝关节周围骨折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入院后术前床边健康与康复宣教,对照组(家庭康复组)予以手术前后的常规护理,因个人原因选择自我康复,出院后嘱患者关节活动不利时来院复诊或参与到临床康复治疗,观察组(专业康复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术后的早期康复且术后两周后均进入康复科训练。比较两组健康教育在接受康复知识程度、掌握相关康复技能、完成康复训练量等方面评分以及两组患者膝功能恢复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3月、6月Lysholm膝关节评分、ROM、一般膝关节损伤患者的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术后3月、6月优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前的健康教育、术后早期的正规康复训练,能有效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而越早康复越能有效促进膝关节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0.
《光明中医》2021,36(19)
目的 探究中药熏浴联合针刺对膝关节骨折术后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70例,按照办理入院时间分组,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关节功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关节功能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熏浴联合针刺推拿治疗,使用VAS疼痛自评量表和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对比2组患者术前、术后疼痛程度以及膝关节功能水平。结果 术前2组患者VAS评分与HSS评分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观察组VAS评分与HSS评分相比对照组均存在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中药熏浴联合针刺对膝关节骨折术后关节功能康复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可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活动,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下肢骨折术后康复护理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86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各43例,术后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康复护理,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膝关节HSS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实验组膝关节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4290.05)。结论:下肢骨折术后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观察早期康复对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骨折内固定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姐40例予以心理疏导、中药熏洗、蜡疗、CPM、电针、关节松动术治疗。对照组40例予以传统方法:早期制动,后期单纯康复训练。结果:早期康复能明显有效的改善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尤其对关节活动度有明显改善,与单纯康复训练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早期康复是治疗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光明中医》2021,36(16)
目的 探讨自拟中药方熏蒸在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接受内固定术治疗的下肢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患者术后仅接受常规康复措施,观察组30例则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采取自拟中药方剂熏蒸疗法辅助康复,比较2组术后康复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干预前2组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关节活动度以及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观察组运动功能评分、关节活动度以及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采用自拟中药方熏蒸法在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康复过程中采用自拟中药方剂熏蒸法可促进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减轻康复期患肢疼痛程度,并可有效预防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疗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膝关节骨折术后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相应标准的74例膝关节骨折术后关节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基础的综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观察组除对照组治疗外给予患者中医特色疗法进行治疗;两组治疗均为30d。结果:在中医证候评分、SF-MPQ评分、Bostman评分、WOMAC评分、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周径的比较上,两组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或P0.01),且观察组的降低程度更为明显(P0.05);在临床疗效(HHS评分结果)的比较上,在总有效与基本痊愈方面,观察组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医特色疗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膝关节骨折术后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应用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及护理对胫骨平台骨折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照术后护理模式分为2组,对照组25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25例进行系统性护理干预及康复训练,应用VAS评分对2组患者疼痛情况进行评价,随访12个月,比较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VAS评分低,随访期间护理满意度、膝关节Lysholm评分及关节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早期系统性护理干预及康复训练,能改善其生活质量,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中医传统按摩手法与CPM联合方法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5月期间该院收诊的40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按照接诊日期的单双数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单一式CPM机械康复治疗手段,观察组采用中医传统按摩手法与CPM联合方法,对两组患者术后第7、15天与第30天患侧膝关节功能评分情况进行处理与分析。结果患者术后第7、15天采用美国膝关节外科学会的评分系统(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d两组患者患侧膝关节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传统按摩手法与CPM联合组HSS分值相对较高。结论中医传统按摩手法与CPM联合方法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期间的应用,与单一式CPM机械锻炼方法相比较,能够强化患者术后康复效率,缓解患者疼痛感,在患者关节置换术康复期间具有推广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成人肱骨远端骨折术后的患者进行个性化康复训练对肘关节功能恢复是否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7年7月于本院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的肱骨远端骨折患者233例,随机分为试验组118例和对照组115例,试验组根据不同患者情况,制定不同的运动康复治疗方案,指导病人骨折术后的康复训练,对照组骨折术后采用既往非个性化康复训练,后期对所选患者进行随访调查,通过肘关节功能评分表评分、放射学检查等分别评估肘关节术后1、3、6个月的功能。结果:试验组术后1、3、6个月肘关节功能优良率、Mayo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个性化康复运动处方,对肱骨远端骨折术后的患者及早进行积极的康复训练,对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王启月  陈燕  杨旭 《江苏中医药》2014,46(11):62-64
目的:观察中医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8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用中医康复护理。4周后比较2组护理干预前后NIHSS评分、MMSE评分、ADL评分及QLI评分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较对照组能显著降低NIHSS评分,提高MMSE、ADL及QLI评分。结论:中医康复护理干预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效果确切,可减少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改善认知能力,提高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壮骨活血中药联合运动康复治疗对下肢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及膝关节僵直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运动康复治疗,实验组采用壮骨活血中药联合运动康复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治疗后并发症、康复情况、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后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87.50%,35/40)明显高于对照组(67.50%,27/40)(P0.05);实验组褥疮、肿胀、疼痛、下肢深静脉血栓、关节僵直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运动能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壮骨活血中药联合运动康复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膝关节功能,降低膝关节僵直等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骆君琴  赵文武 《新中医》2018,50(4):180-182
目的:观察中医治疗与护理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84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骨科术后常规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治疗与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的康复情况。结果:干预前,2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HSS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负重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对照组出现关节僵硬1例。结论:中医治疗与护理能促进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