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八统 《当代医学》2013,(36):144-14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8年7月-2012年7月入院的100例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随机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SBP及DB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1个疗程之后,观察组(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74.00%)(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DBP分别为(112.22±15.56)mmHg与(101.38±13.20)mmHg,治疗前后SBP分别为(175.53±25.50)mmHg与(161.10±14.49)mmHg,本组治疗前后DBP及SB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DBP分别为(113.02±16.02) mmHg与(85.68±7.89)mmHg,治疗前后SBP分别为(176.00±24.87)mmHg与(130.99±11.80)mmHg,本组治疗前后DBP及SBP差异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2.
洪继波 《中外医疗》2013,(34):121-122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老年中、重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该院2012年3月-2013年2月住院治疗的老年中、重度高血压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8),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给予美托洛尔联合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变化情况、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SBP、DBP、HR治疗后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SBP、DBP治疗后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心率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SBP、DBP、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11%、76.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老年中、重高血压可平稳降低心率,降压效果确切,优于单用厄贝沙坦.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ISH)的疗效。方法将60例IS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5 mg,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芪参益气滴丸0.5 g,3次/d,连用8周。结果症状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压效果治疗组舒张压基本保持稳定,对照组舒张压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收缩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芪参益气滴丸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联合使用,可以使老年ISH患者, SBP下降的同时,DBP能够得以基本稳定,脉压差减小,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老年ISH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安宫降压丸治疗初发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该院治疗的初发难治性高血压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标准的抗高血压治疗方法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安宫降压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血压临床疗效情况以及中医证候积分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24 h收缩压(SBP)、24 h舒张压(DBP)、白昼SBP、白昼DBP、夜间SBP以及夜间DBP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 SBP、24 h DBP、白昼SBP、白昼DBP、夜间SBP以及夜间D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24 h SBP、24 h DBP、白昼SBP、白昼DBP、夜间SBP以及夜间DB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血压控制总有效率为43.33%(13/3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3.33%(4/30)(P0.05);两组患者头晕症状显效、有效和无效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头痛、心悸和失眠症状显效、有效和无效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安宫降压丸治疗初发难治性高血压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及其对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4月门诊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缬沙坦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血脂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80.0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脉压(PP)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而观察组的SBP和PP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治疗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观察组较治疗前或者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治疗前后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确切,对血脂升高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8例,随机均分为2组(n=49)。对照组给予倍他乐克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缬沙坦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对2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92%(47/4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9.59%(3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04%(1/49),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0.20%(5/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其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持续正压通气(CPAP)对顽固性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血浆醛固酮(PAC)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7月-2013年10月于河南省中医院住院且符合纳入标准的顽固性高血压合并OSA患者513例为研究对象。17例不接受24 h动态血压监测(24 h ABPM)患者和16例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15次/h患者均被剔除,剩下的48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PAP组(n=240)和对照组(n=240)。CPAP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接受CPAP和药物治疗和单独药物治疗3个月。记录患者一般资料、治疗前后24 h ABPM指标〔日间收缩压(SBP)、日间舒张压(DBP)、夜间SBP、夜间DBP、24 h SBP、24 h DBP〕、Epworth嗜睡评分、PAC水平、肾素水平。结果 最终有468例患者完成治疗,其中CPAP组232例、对照组236例。根据治疗前24 h ABPM结果,以血压<125/80 mm Hg(1 mm Hg=0.133 kPa)为假性顽固性高血压,≥125/80 mm Hg为真性顽固性高血压。CPAP组中假性顽固性高血压患者113例,真性顽固性高血压患者119例;对照组中假性顽固性高血压患者133例,真性顽固性高血压患者103例。真性顽固性高血压患者CPAP时间与假性顽固性高血压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PAP组利尿剂使用率低于对照组(P<0.05)。假性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中,单独药物治疗与CPAP和药物治疗患者治疗前日间DBP、夜间SBP、夜间DBP、24 h SBP,治疗后日间DBP、AHI、Epworth嗜睡评分、PA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药物治疗患者治疗后日间DBP、AH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PAP和药物治疗患者治疗后夜间DBP、AHI、Epworth嗜睡评分、PA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真性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中,单独药物治疗与CPAP和药物治疗患者治疗前夜间SBP、24 h SBP、AHI,治疗后日间SBP、日间DBP、夜间SBP、夜间DBP、24 h DBP、AHI、PAC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药物治疗患者治疗后AH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PAP和药物治疗患者治疗后日间SBP、日间DBP、夜间SBP、夜间DBP、24 h DBP、AHI、Epworth嗜睡评分及PA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治疗前PAC为因变量,年龄、BMI、血氧饱和度<90%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CT90%)、治疗前24 h SBP、治疗前24 h DBP、治疗前AHI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回归方程为y=0.198×CT90%+0.058(P=0.023,R2=0.026)。以治疗后PAC为因变量,年龄、BMI、CT90%、治疗前24 h SBP、治疗前24 h DBP、治疗前AHI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回归方程为y=0.168×24 h DBP+0.113(P=0.015,R2=0.094)。结论 PAC可能参与了OSA和顽固性高血压的发生过程,CPAP能有效改善顽固性高血压合并OSA患者的PAC水平。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8):115-117
目的评价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予氯沙坦50 mg/次,1次/d,口服;观察组同时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5 mg/次,每天1次,口服。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治疗后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及血压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的SBP、DBP血压水平分别明显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治疗的SBP、DBP水平分别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8.00%,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的SBP、DBP血压水平分别明显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治疗的SBP、DBP水平分别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8.00%,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确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顽固性高血压疾病治疗中倍他乐克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用药方案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52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采用数字分组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n=26),对照组患者单纯服用5 mg苯磺酸氨氯地平(1次/d,最大服用量<10 mg),试验组患者在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基础上加服25mg倍他乐克(2次/d),2组均持续接受30d药物治疗;观察用药前后2组患者的血压值、血糖、体质量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DBP、SBP分别为(85.2±4.9)mmHg、(135.3±5.2)mmHg,而对照组患者的DBP、SBP分别为(94.1±5.6)mmHg、(146.4±6.9)mmHg,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76.9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倍他乐克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用药方案可迅速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王俏梅  谢泽彦  卫海松  高海旺 《中外医疗》2013,(31):105-105,107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ALDP)联合贝那普利(BNPL)治疗老年高血压(EH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6—2013年5月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各60例患者,其中实验组给予ALDP(5 mg/d)联合BNPL(10 mg/d)治疗,对照组仅给予BNPL(10 mg/d)治疗,治疗持续4周,记录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1周、2周、3周和4周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超声心动图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的SBP和DBP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但是实验组较对照组血压下降更为明显;实验组有效率为93.3%(56/60),对照组有效率为81.7%(49/60),实验组有效率及治疗后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LDP联合BNPL治疗EHP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与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治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从而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方法研究对象为2009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3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采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研究组52例采用血府逐瘀汤与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有效降压率、24h SBP、24h DBP及血浆Hcy水平的变化。结果 1对照组有效降压率(72.55%)与研究组(76.9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及研究组治疗后24h SBP、24h DBP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24h SBP、24h DBP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对照组及研究组Hcy水平均低于治疗前,研究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Hcy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府逐瘀汤与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可明显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对Hcy的降低程度显著优于单独应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  相似文献   

12.
郑勤 《中外医疗》2013,(31):111-112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方法所有患者治疗前停用降压、降糖药物2周。对照组43例予依那普利10 mg,1次/d。观察组4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二甲双胍0.25 g,2次/d,根据血糖水平调整剂量,最大剂量2.0 g/d,治疗期间隔日晨测血压1次。疗程8周。8周后比较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和治疗前后空腹血糖、SBP、DBP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27,P〈0.05)。观察组43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0.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4.4%)。两组患者的患者空腹血糖、SBP、DBP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患者的患者空腹血糖、SBP、DB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那普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可明显降低患者的血糖、控制血压,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郭周府 《重庆医学》2007,36(17):1767-1768
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对老年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0岁以上老年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65例,分为治疗组(替米沙坦组)33例,替米沙坦40~80mg/d;对照组(卡托普利组)32例,卡托普利12.5~37.5mg/d.治疗期8周.结果 替米沙坦(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78.7%(48/61例),降压幅度25.6/14.6mm Hg(1mm Hg=0.133kPa),谷/峰(T/P)比值:收缩压(SBP)0.88,舒张压(DBP)0.89,卡托普处(对照)组:降压总有效率75%(45/60例),降压幅度22.1/12.1mm Hg.T/P比值:SBP 0.86,DBP 0.87,动态血压(ABPM)中的24h SBP和24h DBP治疗后降压值,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米沙坦组不良反应比卡托普利组轻(3.0%比21.9%,P<0.05).结论 替米沙坦能安全、平稳地治疗老年轻、中度高血压.  相似文献   

14.
刘新桥  王玲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19):2384-2387
背景 高血压是女性更年期的常见合并症之一,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影响了血压控制,常规西药治疗疗效多不够理想,中医药治疗更年期高血压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目的 探讨逍遥散化裁治疗更年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药理作用。方法 以2015年4月—2016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收治的90例更年期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根据病情分级口服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逍遥散化裁治疗,以4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血压变应性(BPV)、中医症候积分及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6%(43/45)比80.0%(36/45),P<0.05〕。治疗前两组24 h收缩压(SBP)、日间SBP、夜间SBP、24 h舒张压(DBP)、日间DBP、夜间DBP的BP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CRP、Hcy、Ang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Hcy、Ang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逍遥散化裁治疗更年期高血压的疗效较好,可以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和综合症状。其药理作用为:通过平抑肝阳、益肝肾、清热解毒,消除机体炎症,破坏血管紧张素的介导作用,进而达到降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辛伐他汀联合硝苯地平)和对照组(硝苯地平),治疗观察时间4个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SBP、DBP逐渐达到治疗目标;治疗4个月后,联合治疗组SBP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PP也较对照组减小(P<0.05).联合治疗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硝苯地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辛伐他汀联合硝苯地平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硝苯地平组,且不增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替米沙坦和非洛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收治的6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2例,在停用对血压有影响的药物1周后,对照组给予非洛地平2.5~7.5 mg.d-1,治疗组给予替米沙坦40~80 mg.d-1,疗程12周。对2组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降压谷/峰比值及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 2组治疗后SBP、DBP显著低于治疗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84.4%,治疗组有效率为87.5%,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的SBP、DBP的T/P比值为0.72、0.73,治疗组分别为0.86和0.87,差异显著(P〈0.05)。结论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过程中可保持稳定的降压疗效,且患者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替米沙坦组)39例,替米沙坦40~80 mg/d;对照组(非洛地平组)39例,非洛地平2.5~7.5 mg/d,治疗12周。结果替米沙坦组降压总有效率89.74%,谷/峰(T/P)比值:收缩压(SBP)0.87,舒张压(DBP)0.88;非洛地平组降压总有效率87.17%,T/P比值:SBP T/P比值为0.84,DBP T/P比值为0.85。动态血压(ABPM)监测中的24 h SBP和24 h DBP治疗后降压值,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P〈0.05)。结论替米沙坦能安全、平稳地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上蔡县人民医院2015年2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11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培哚普利及氢氯噻嗪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培哚普利及氨氯地平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统计两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夜间下降率,DBP谷/峰比值(T/P)、SBP T/P,血清尿酸(UA)、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K~+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8周后DBP、SBP夜间下降率均高于对照组,SBP T/P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DBP T/P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血清UA、Cys-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血清K~+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90%(4/58),对照组为10.34%(6/58),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可有效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有助于保护靶器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长效硝酸酯类药物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治疗的降压作用。方法 95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治疗组48例,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 mg,每天1次口服;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5-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40 mg,每天1次口服,疗程均为8周。结果 对照组用药后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用药后SBP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DBP仅有轻度下降(P〈0.05);用药前后比较,对照组脉压(PP)变化不大,而治疗组PP明显减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长效硝酸酯类药物能降低ISH患者的SBP,而对DBP影响不大,使PP减小,适合老年ISH患者的降压治疗。  相似文献   

20.
张坤 《中国民康医学》2022,(20):137-140
目的:比较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治疗老年高血压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3月该院收治的93例老年高血压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46例和对照组47例。研究组予以卡维地洛治疗,对照组予以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水平,血清学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脑钠肽(BNP)]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8%(43/46),高于对照组的78.72%(37/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BP、DBP和心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hs-CRP、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维地洛治疗老年高血压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SBP、DBP、心率和血清学指标水平,效果优于美托洛尔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