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40岁以下青年人结直肠癌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收治的20例40岁以下青年人结直肠癌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情况。结果上述20例青年人结直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20.0%(4/20),其中病理类型(χ2=18.315,P=0.000)、临床分期(χ2=11.135,P=0.004)、淋巴转移(χ2=10.660,P=0.005)以及手术方式(χ2=83.383,P=0.000)是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重要因素。结论青年人结直肠癌的预后较差,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预后生存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青年人结直肠癌的临床与病理特征,了解青年人结直肠癌发病规律及特点。方法 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确诊的34例青年结直肠癌病例,回顾性分析其首发症状、就诊时间、辅助检查及术后病理等资料。结果 34例青年结直肠癌患者主要以大便带血为首发症状就诊,腹部CT、钡剂灌肠及肠镜可以协助诊断,且肿瘤多位于直肠,以低分化腺癌、印戒细胞癌和黏液腺癌为主,占48%,预后差。结论 青年人结直肠癌临床症状不典型,临床上需对有消化道症状、家族性息肉病史及肠癌家族史的青年人,行必要的结直肠癌筛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3.
张宇平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5):2105-2105
目的探讨青年人结直肠癌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48例青年人结直肠癌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诊疗经过、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48例均为手术治疗,其中根治性手术31例,姑息性手术17例,发病部位以直肠为多见,其次为乙状结肠,临床表现以便血或黏液血便、大便习惯改变、腹部疼痛不适多见。病理类型以管状腺癌、黏液腺癌多见,占79.2%(38/48),Dukes分期其中C期、D期为主,占70.8%(34/48)。结论青年人结直肠癌临床症状不典型,误诊率较高,恶性度较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4.
青年人结直肠癌的病理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青年人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相关预防措施防护方法。方法将我院36例青年人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后,病理组织学分类、大体类型、Dukes分期,分别进行分析总结。结果36例青年人结直肠癌病理组织学分类:高分化腺癌9例占25%;中分化腺癌16例占44.4%;低分化腺癌4例占11.1%;黏液腺癌6例占16.7%;未分化癌1例占2.8%。Dukes分期:A期13例占36.1%;B期12例占33.3%;C期7例占19.5%;D期4例占11.1%。大体类型:浸润型4例占11.1%;溃疡型22例占61.1%;肿块型9例占25%;弥漫小结节型1例占2.8%。结论青年结直肠癌患者较多临床症状不典型,其具有分化差、发展快、病程短等特征,应注意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5.
不同年龄结直肠癌患者临床及内镜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结直肠癌患者临床及内镜特点,以提高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率。方法结直肠癌患者按年龄分为青年组(≤35岁)、中年组(36~59岁)、老年组(≥60岁),比较不同年龄组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表现、内镜表现、病理资料。结果结直肠癌以中、老年人多见(占全部结直肠癌的89.8%),临床首发症状均为便血,青年组腹痛比中、老年组常见(P〈0.05);各组均以左半结肠癌多见,共占76%,右半结肠癌占24%:中、老年组结直肠癌合并息肉的发生率高于青年组;青年组低分化腺癌较中、老年组多见。结论结直肠癌以中、老年多见,左半结肠癌较右半结肠癌多见,青年人结直肠癌低分化腺癌多见,恶性程度高,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6.
<正>结直肠癌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是仅次于胃癌、食管癌的第3大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排在全部恶性肿瘤的第4位[1]。结直肠癌多发于男性,好发生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但近年来,有报道显示,世界范围内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以每年2%的速度上升[2],且随着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变化,结直肠癌患病人群已出现低龄化趋势,青年人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长。本研究选取33例青年结直肠癌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与生存率的关系,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查阅我院2012年3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结直肠癌的青年患者临床医疗记录及随访资料,筛选出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青年结直肠癌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48例35岁以下的结直肠癌病例临床资料并进行系统性分析。结果:青年人结直肠癌主要临床表现为粘液血便或便血、腹痛、大便习惯改变,肿瘤主要在直肠及乙状结肠,组织学类型以分化不良为主,Duke's分期以C、D期为主,根治率43.75%,5年生存率为28.21%。结论:青年结直肠癌临床症状不典型,恶性程度高,手术根治率低,预后差。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P选择素、nm-2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对92例青年人结直肠癌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癌周正常大肠黏膜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ICAM-1、P选择素、nm-23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结果92例结直肠癌患者中ICAM-1、P选择素阳性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在正常大肠粘膜组织中无表达(P〈0.05),nm-2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则低于癌旁组织,三者表达与结直肠癌组织学类型、临床Dukes分期及转移复发有密切关系(P〈0.05),但与肿瘤大小和部位无关(P〉0.05)。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ICAM-1、P选择素的表达可能是肿瘤发生、浸润、转移的重要因素,和nm-23结合检测对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转移情况、估计预后、评价复发及指导临床患者术后化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青年人直肠癌因其误诊率高、预后差、危害大,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就42例青年人直肠癌临床资料对误诊原因及相应对策予以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0.
正结直肠癌是结肠癌和直肠癌的统称,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世界范围内,每年约有100万结直肠癌新诊断病例,因结直肠癌死亡的人数每年接近50万人,在我国约占所有新发现癌症病例数的8.9%,占所有癌症死亡数的6.8%。结直肠癌的发生与遗传和生活方式有明显的相关性。约1/3的结直肠癌与遗传有关,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遗传性结直肠癌。结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根据肿瘤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腹腔镜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病例80例作为腹腔镜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选取以往行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病例80例作为开腹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以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结论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是一种治疗结直肠癌微创、安全且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正>结直肠癌是胃肠道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常好发于直肠、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发病男女之比为23∶1,以403∶1,以4050岁年龄组发病最高。据世界流行病学调查,结直肠癌在北美、西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的发病率最高,其他国家发病相对较低。在我国该病发病率与病死率低于胃癌,食管癌、肺癌等常见恶性肿瘤。多国研究资料表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和结构的变化,其发病率趋势逐年上升,青年人的发病率逐渐升高。由于成因和症状的相似,直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结直肠癌患者伴发结肠息肉的发生规律,探讨临床对结直肠癌伴发息肉的早期诊断及处理的策略。方法对67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7例结直肠癌中有7例为复发性结直肠癌,于35例患者中检出息肉共95枚,其中22例有多发息肉;24例经组织病理活检,其中19例为腺瘤性息肉,1例出现癌变。结论结直肠癌伴发结肠息肉的比例较高,且多数为腺瘤性息肉,重视结直肠癌伴发息肉的处理是降低结直肠癌复发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结直肠癌是主要恶性肿瘤之一,近几年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在逐年上升。结直肠癌高危人群筛查是早期诊断结直肠癌的有效方法,但由于人群对筛查的依从性较差,使筛查普及受到限制。本文综述国内外结直肠癌筛查依从性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为制定相应的筛查政策提供建议或干预措施,以提高高危人群结直肠癌筛查的依从性,从而降低结直肠癌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综述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诊断与治疗进展。方法:查阅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结直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结直肠癌肝转移是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主要因素。传统上,CT最常用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术前评估与分期。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目前提倡综合治疗,以手术为核心,辅以化疗、靶向治疗、局部治疗等。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进步一直得益于多学科综合治疗水平的提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干扰素诱生蛋白-10(IP-10)的表达情况,研究IP-10的表达与结直肠癌浸润、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临床收集的新鲜结直肠癌组织标本中IP-10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IP-10蛋白的表达。结果:12例结直肠癌组织经RT-PCR检测9例出现IP-10mRNA的表达,40例结直肠癌组织IP-10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87.5%;结直肠癌组织IP-10蛋白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转移及Dukes分期呈负相关,IP-10表达强,肿瘤转移发生率低,Dukes分期早。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IP-10的表达能影响结直肠癌的浸润、转移等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CCN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结直肠癌60例,结直肠癌肝转移、结直肠腺瘤、癌旁组织及正常结直肠粘膜组织各30例样本中CCN2的表达.结果 (1)在结直肠癌和结直肠癌肝转移组织中CCN2蛋白均表现为高表达,分别为75.00%和70.00%;而在结直肠腺瘤、癌旁组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监测血清结直肠癌抗原和癌胚抗原,旨在早期发现术后复发或转移。方法:用酶标抗结直肠癌抗原单克隆抗体和酶标抗癌胚抗原,检测97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血清结直肠癌抗原和癌胚抗原,每月1次,历时18~24个月。结果:结直肠癌抗原和癌胚抗原阳性率分别为64.7%和53.0%,假阴性率分别为35.2%和47%,两者合用其中一项阳性率为82.4%,假阴性率为17.6%,故两者同时检测具有互补作用。血清结直肠癌抗原和癌胚抗原异常早于临床复发或转移约2~3个月。结论:检测血清结直肠癌抗原和癌胚抗原可早期发现结直肠癌术后复发或转移。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结直肠癌发病率的不断上升,人们逐渐注意到某些结直肠癌患者具有家族史,现将我们遇到的4例家族性结直肠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方法 研究组给予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开腹手术治疗.结果 研究组近期疗效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远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近期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