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 0 0年 6月至 2 0 0 1年 6月 ,用拉米夫定 (贺普丁 ,Lamivudine)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3 6例 ,观察其抑制HBVDNA复制、HBeAg血清转换和ALT复常的疗效。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分组 治疗组 :3 6例 ,男 2 8例 ,女 8例 ;年龄 17~3 8岁 ;病程 1~ 8年 ;HBsAg、HBeAg、抗 HBc、HBVDNA均为阳性 ,ALT(正常值为 5~ 40U/L) 4 1~ 80U/L的 2 2例、81~ 2 0 0U/L的 14例 ,总胆红素均在正常值范围。对照组 :3 0例 ,HBsAg、HBeAg、抗 HBc、HBVDNA均为阳性 ,…  相似文献   

2.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与费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对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病毒性肝炎的疗效、不良反应和费用进行评价。方法:选择有效病例103例,治疗组53例用干扰素,3次/周,im,3个月为一疗程;且50例,选用降酶保肝等药物治疗。以HBeAg和HBV-DNA作为抗病毒效果指标,ALT及临床症状体征作为疗效观察指标,以成本效果比作为药物经济学评价指标。结果:干扰素治疗组的近期抗病毒效果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治疗组HBeAg和/或HBV-DN  相似文献   

3.
α-2b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 1997年以来应用国产安达芬 (α 2b基因工程干扰素 ,安科生物高科技有限公司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6 1例 ,对其病毒标志物 (HBV M ,HBV DNA)的变化进行观察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对象  6 1例均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诊断标准按1995年 5月第 5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标准。年龄 16~ 5 0岁 ,男 43例 ,女 18例。血压HBV DNA阳性 (斑点杂交法 ) ,ALT均升高 ,HBsAg、HBeAg、抗 HBc均为阳性 (上海科华酶标试剂 )。1 2 治疗方法 用α 2b干扰素 30 0万U皮下注射或肌肉…  相似文献   

4.
干扰素和(或)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凌宁  任红 《现代医药卫生》2002,18(10):861-861
慢性乙型肝炎有经典型和异型之分 ,经典型的血清病毒学标志物特征是 :HBsAg +、HBeAg +、抗 -HBc +和血清HBVDNA +,由HBV野毒株感染所致 ;异型的血清病毒学标志物特征是HBsAg+、抗 -HBe +、抗 -HBc +和血清HBVDNA +,主要由HBV前C基因变异株或X区C基因启动子变异株感染所致。HBV复制活跃的活动性慢性乙型肝炎需抗病毒治疗[1]。目前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主要是INFα和拉米夫定。INFα抗HBV的治疗效应是通过抗病毒活性和免疫调节活性实现的 ,INFα直接抑制HBV复制的能…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 5 82份血清标本检测了HBcAg、HBeAg、及HBVDNA定量 ,以了解其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 ,兹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标本来源  5 82份血清标本系门诊及病房检测乙型肝炎病毒五项标志物(HBVM)有一项阳性 (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阳性而HBVDNA <1 0 4者 ,未计入) ,且同时检测HBcAg及HBVDNA定量。二、主要试剂及仪器 HBVMELISA检测试剂盒为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生产。HBcAgELISA间接法试剂盒为武汉市第七人民医院试剂中心产品 ,该试剂采用两种抗体包被 ,反应孔内裂解Dn…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HBsAg携带者的临床征象、肝功能、HBVM、HBV-DNA与肝组织病理变化关系,特观察296例HBsAg持续阳性病例,发现HBeAg和HBV-DNA检出率呈一致关系,但后者较高;临床征象,肝功能与HBeAg和HBV-DNA检出结果,以及HBeAg与HBV-DNA检查结果均与肝组织变化相一致。携带HBsAg不应等同携带HBV,治疗HBsAg携带者不宜单一追求HBsAg阴转,理应重视HBeAg和HBV-DNA的阴转,防止进入肝硬变  相似文献   

7.
α-干扰素联合卡介苗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4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HBV感染的高发区 ,慢性HBV携带者 1亿多人 ,现症CHB病人约 3 0 0 0万人 ,部分病人可发展为肝硬变、原发性肝细胞癌及重型肝炎而导致病人死亡或丧失劳动力 ,目前对CHB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 ,本组应用α 干扰素联合卡介苗治疗CHB 49例 ,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疗效。1 材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选择CHB 96例 ,诊断标准参照 1995年 (北京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试行 )所订标准。SB <3 0 μmot/L ,80u <ALT <40 0u。将病人分为治疗组 49例 ,标准对照组47例 ,两组间在性别、年龄、病程、HBeAg及HBV DNA…  相似文献   

8.
盛蕾  李民  张盛茹 《医药导报》2000,19(2):133-133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所有孕母检测HBeAg和HBV·DNA均阳性 ,不合并HAV、HCV、HDV、HEV感染。乙肝免疫球蛋白 (HBIG) 重组酵母乙肝疫苗 (HBVac)组 32例 ,孕母年龄 2 4~ 31岁 ,平均 2 5.0岁 ;肝功能持续正常者2 5例 ,异常者 7例。单用HBVac组 2 7例 ,孕母年龄 2 3~ 2 9岁 ,平均 2 5.3岁 ;肝功能持续正常者 2 2例 ,异常者 5例。1.2 方法 HBIG HBVac组 :HBIG(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 ) ,10 0U 次 ,上臂三角肌内注射 ,孕母于妊娠第 6 ,7,8,9个月时各 1次 ,第 10个月时 2次 ,共…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BeAg及HBV-DNA转阴率 ,我们在临床上采用干扰素联合胸腺肽的治疗方法 ,取得一定的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HBeAg阳性和HBV-DAN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住院患者 ,符合 1995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对慢性肝炎的诊断标准[1] 。并符合下列入选标准 :HBsAg、HBeAg、抗 -HBcAg及HBV -DNA均为阳性 ;血清谷氨酸转氨酶 (ALT)在正常上限 1.5倍以上、5倍以下 ;血清总胆红素 <34.2 μmol/L ;治疗前 0 .5a未用过抗病毒药 ;不合并肝硬化 ;无…  相似文献   

10.
甲基斑蝥胺抗乙型肝炎病毒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2.2.15细胞株体外抗HBV药物模型,对研制的甲基斑蝥胺药物体外抗HBV流行性进行评价。应用固相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药物对2.2.15细胞所分泌的HBsAg、HBeAg的抑制效果,应用Southern转膜杂交法分析药物对HBV-DNA的区带影响,同时以MTT法检测药物细胞毒性。药物对病毒复制指标HBsAg、HBeAg的50%抑制浓度(ID50)分别为2.83g/L、4.60g/L,该药对HBV-DNA区带无明显影响,药物对细胞的50%毒性浓度(CD50)10.60g/L。药物对HBsAg、HBeAg的治疗指数(TI)=CD50/ID50分别为3.75、2.30。说明甲基斑蝥胺药物在体外具有一定抗HBV活性。  相似文献   

11.
产前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阻断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目的:评估乙型肝炎(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阻断HBsAg阳性孕妇乙肝病毒宫内传播的效果。方法:HBIG组22例,分2组(各11例),均孕wk28起予HBIG200IU,im,A组每3wk一次,B组每4wk一次,均至分娩为止;对照组23例,不用上述药物。HBIG组每次用药前、分娩前,对照组孕wk28及分娩前检测静脉血HBsAg,HBeAg,HBV_DNA,新生儿出生后检测HBsAg,HBV_DNA。结果:HBIG组孕妇血HBsAg,HBV_DNA明显下降(P<0.05),HBeAg无明显变化(P>0.05)。新生儿HBsAg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HBV_DNA阳性率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未发现孕妇及新生儿不良反应。结论:产前应用HBIG可降低乙肝病毒宫内感染率。  相似文献   

12.
CHB发病隐袭 ,症状复杂 ,病程长 ,预后差。迄今尚无特效疗法 ,国外学者认为重组干扰素是最有希望的抗病毒药之一[1] 。我院自 1997年 6月至 2 0 0 0年 5月应用国产注射用重组干扰素α 2b(安达芬 )并用胸腺因子D (TFD)治疗CHB取得满意疗效 ,现将治疗结果及治疗后 3个月随访情况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选择 1997年 6月至 2 0 0 0年 5月肝病史超过半年 ,治疗前仍有肝功损害 ,血清中HBsAg、HBeAg、抗 HBc三项阳性和HBVDNA阳性 ,ALT异常的半年内未用过抗病毒药物及免疫调节剂的成年CHB病人 …  相似文献   

13.
张旭东  王振香 《河北医药》2000,22(11):849-849
1 拉米呋啶1.1 相关药物动力学特性 拉米呋啶(Lamivudine ,3TC)为新一代抗病毒核苷类似物 ,其全称为 2’ ,3’ 双脱氧 3 硫代胞嘧啶核苷。该药口服后易于吸收 ,服药后约0 .89h达Cmax,生物利用度为 82 % ,消除相T 1 2 6 .35h。其抑制HBV复制的作用机制是药物吸收后进入肝细胞 ,经磷酸化作用生成三磷酸拉米呋啶。作用的靶位是抑制乙肝病毒 (HBV)聚合酶 ,从而导致抑制HBV DNA的合成 ,中止DNA链 ,抑制病毒复制和繁殖[1 ] ,故适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CHB) ,ADR发生率较低 ,个别病例有胃肠道不良反…  相似文献   

14.
梅起化 《现代医药卫生》2001,17(11):928-928
我院应用多聚酶链反应 (PolymeraseChainreation -PCR )检测HBV DNA共221例 ,对其结果进行初步探讨。1对象与方法1 1对象 :病例均系我院1995年7月~1996年6月的住院患者共221例 ,男132例 ,女89例 ,年龄16~70岁 ,按乙型肝炎病毒 (HBV)标志检测的不同组合分为9组。1 2方法 :以放免法 (RIA)检测每份血清的HBV标志 :HB 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和抗HBC—IgM并以PCR检测同一份血液的HBV DNA。放免法药盒由中国原子能科学…  相似文献   

15.
我们应用拉米夫定 (贺普丁 )治疗乙型肝炎 2 6例 ,取得一定的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0 0 0年 6月至 2 0 0 1年 12月门诊及住院的乙型肝炎 2 6例 ,年龄 15~ 2 0岁 ,男 2 3例 ,女 3例。全部病历为HBsAg(+)、HBeAg(+)、抗HBC(+) ,无ALT及血清胆红素的增高。其中HBV DNA阳性的 17例 ,病史均在 3年以上 ,无肝硬变表现 ,经其它药物治疗无效。征得病人同意 ,口服拉米夫定 10 0mg ,每日 1次 ,连服 2 4周。1 2 检测指标 治疗前后检测随访下列指标 :血清ALT、白蛋白、总胆红素、乙肝五项、H…  相似文献   

16.
乙型肝炎前S1抗原的检测与病毒标志物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前S1 蛋白为乙型肝炎病毒 (HBV)前S1 基因的编码产物 ,是HBV外膜蛋白中的大分子HBsAg的组成部分。近年的研究表明[1],前S1 抗原 (Pre -S1Ag)与病毒的感染性复制有密切关系 ,可作为判断HBV感染者是否有病毒活动和较大传染性的新标志。现就Pre-S1Ag,HBV—DNA与其标志物 (HBV—M)之间的关系、临床意义作一探讨。1材料和方法1 1检测对象 :收集我院检测HBV—M标本共135例 ,其中HBsAg( +)、HBeAg( +)、HBcAg( +)的乙肝患者45例 ,HB sAg( +)、HBeAb…  相似文献   

17.
DNA疫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HBV,HCV)感染常常导致慢性肝病及肝细胞癌,实验小鼠接种编码HCV和HBV结构蛋白或非结构蛋白的DNA疫苗后,产生了宿主清除病毒所需的广泛的CD4^+及CD8^+细胞免疫应答。DNA免疫是开发抗HBV和HCV治疗和预防性疫苗的有希望的抗病毒方法。  相似文献   

18.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M阳性血清中HBV DNA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孙燕  黄兴华 《天津医药》1997,25(5):288-290
应用聚合链反应对140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标志(HBV M)阳性的慢性肼病患者血清中HBV DNA进行检测。结果发现:1.HBV DNA总阳性率为72.86%;BHsAg、HBeAg和抗HBc阳性血清中HBVDNA阳性纺分别为76.56%、96.15%和74.42%;HBsAg阴性血清中HBVDNA阳性率为33.33%,HBeAg阴性血清中HBVDNA阳性率为59.09%。2.各HBV感染模式中,H  相似文献   

19.
利用2.2.1.5细胞株筛选中草药抗HBV活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建立体外抗HBV 药物筛选的技术,应用乙肝病毒(HBV)DNA 转染细胞株2-2-1-5 细胞培养上清中HBsAg 和HBeAg 滴度作为药物抗HBV 效果的评价指标,对4 种中药制剂的抗HBV 作用进行了评价。同时,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 比色分析法检测药物的细胞毒性。结果显示,从中草药中挖掘抗HBV 的药物具有较大的潜力,而将HBV DNA 转染细胞株用于抗HBV 药物体外筛选,是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癌症已有较多报道 ,作者采用该药静脉滴注治疗肝硬化伴HBV复制患者 5 9例 ,结果表明 ,该药在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抑制HBV复制以及抗肝脏纤维化方面均有较好效果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按 1995年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讨论修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诊断标准 ,符合肝炎后肝硬化诊断 ,HBsAg +、HBeAg和 /或HBV -DNA +、TBil≤ 5 4 μmol/L ,无或有少量腹水者为本组治疗对象 ,共 5 9例 ,男 4 8例 ;女 11例 ,年龄 3 2~ 62岁 ,平均 3 5 .6±15 .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