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气虚血瘀痰阻型轻中度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原则将63例气虚血瘀痰阻型轻中度VD患者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认知能力、行为能力、日常生活能力、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中医证候的变化。结果:治疗组MMSE、ADL与Blessed量表评分及低、高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ADL与Blessed量表评分及高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6%,对照组为7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味在改善轻中度气虚血瘀痰阻型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能力、行为能力、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血液流变学方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金红乔  王志雄 《新中医》2015,47(2):206-208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气虚血瘀型血管性痴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8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针刺结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简易智力状况检查法(MMSE)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以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变化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脂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MMSE评分及ADL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MMSE评分及ADL评分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脂各项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穴位结合补阳还五汤可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和日常生活能力,大大提高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十三鬼穴结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气虚血瘀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中风后气虚血瘀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针刺十三鬼穴结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组与口服艾司唑仑片对照组,每组35例。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PSQI、AIS评分均降低,治疗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痊愈总有效率为91. 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 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针刺十三鬼穴结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气虚血瘀型失眠临床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临床疗效,评价其临床实际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20例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例数相等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0例口服步长脑心通治疗,观察组采用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采用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口服步长脑心通的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卢一颖  周靓 《新中医》2020,52(18):66-68
目的:观察健脾养心益智汤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VD) 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 例老年VD 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 例。2 组均给予脑血管病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健脾养心益智汤治疗。比较2 组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 评分、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 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 评分、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 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水平,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 组MMSE 评分、MoCA 评分及ADL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MMSE 评分及MoCA 评分较治疗前升高,ADL 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MMSE评分及MoCA 评分高于对照组,ADL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 组血清MMP-9 及BDNF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血清MMP-9 水平较治疗前降低,BDNF 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血清MMP-9 水平低于对照组,BDNF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养心益智汤治疗老年VD 患者效果优于单纯西药,能够明显改善患者智能与认知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无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 0例气虚血瘀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加服补阳还五汤,2组疗程均为3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的变化与不良反应情况,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ADL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应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能有效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7.
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虚型脑梗塞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用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塞38例,并与对照组38例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7%,对照组总有效率84.2%,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中药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塞疗效显著,具有很好地补气活血化瘀通络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对气虚血瘀型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及血清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能够显著改善心功能LVEF和LVDd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减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能够改善气虚血瘀型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降低血清NT-proBNP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康复训练、针刺治疗气虚血瘀型卒中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行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28例加康复训练及针刺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比较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及中医主要症状评分变化,统计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主要症状评分、总积分及NIHS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ADL评分升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显示,治疗组半身不遂评分、总积分及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秩和检验,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康复训练、针刺治疗气虚血瘀型卒中恢复期,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缓解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观察芪参还五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旨在为血管性痴呆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符合纳入病例标准的6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成芪参还五胶囊治疗组和尼莫地平片对照组。2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进行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芪参还五胶囊可以显著改善气虚血瘀型VD患者MMSE、ADL评分,且无不良反应。结论芪参还五胶囊可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症状,是治疗气虚血瘀型血管性痴呆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培元还五汤联合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脑可塑性相关蛋白、神经生长因子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患者120例,严格按照缺血性脑卒中气虚血瘀型患者纳入和排除标准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与康复训练,治疗组60例患者加用培元还五汤治疗3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清可塑性相关蛋白NGF、BDNF的含量变化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神经功能缺失程度NIHSS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间差异及治疗前血清NGF、BDNF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血清NGF、BDNF的含量、NIHSS评分、FM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NGF、BDNF的含量、NIHSS评分、FM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结论:培元还五汤联合康复训练能够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脑可塑性相关蛋白NGF、BDNF的表达水平,促进患者神经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患者疗效。方法:将110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2周后统计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5%,对照组为8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桂平  程小凤 《中国中医急症》2023,(10):1798-1801
目的 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1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加味补阳还五汤。两组疗程均为2周。于治疗前、治疗后14 d分别根据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改良金兰量表(MRS)评分、中医证候疗效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在治疗前、治疗后14 d检查患者肝功、肾功、大便隐血,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腹泻的不良反应,从而评估其安全性。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8.00%(P <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且观察组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治疗后NIHSS、MR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ADL量表评分则均升高,且观察组各项指标评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患者肝功、肾功、大便隐血均未见明显变化,安全性良好。结论 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可提高临床总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气虚血瘀型康复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康复期脑梗死患者100例,根据用药不同将患者分为5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50例观察组(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自理能力、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NIHSS、ADL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阿司匹林对于气虚血瘀型康复期脑梗死患者,可改善其神经功能受损情况,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颅脑损伤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65例颅脑损伤亚急性期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2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或鼻饲补阳还五汤煎剂,疗程均为30d;比较两组治疗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治疗1个月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法(GOS)评分、苏醒率、觉醒时间。结果治疗后治疗组GC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治疗组GOS评分比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苏醒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觉醒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阳还五汤治疗颅脑损伤气虚血瘀证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接收的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患者58例,由随机双盲法分组,对照组29例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29例基于此采取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对比2组疗效。结果2组治疗前BI指数、Fugl-Meyer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BI指数、Fugl-Meyer评分、治疗有效率96.55%明显高于对照组79.31%(P<0.05)。结论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东港市中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80例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取普通措施,试验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MESS评分、ADL评分、运动功能积分。结果试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使用补阳还五汤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刺百会穴及风池穴结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气虚血瘀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针刺百会穴、风池穴(双侧)并口服补阳还五汤,对照组口服吡拉西坦;治疗28d后进行简易智力状态速查表(MMSE)评测及检查血脂情况,两组相比较治疗组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气虚血瘀型血管性痴呆患者采用针刺百会及风池穴结合补阳还五汤有较好临床疗效,提高了患者认知水平,有利于后期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康复训练、针刺治疗气虚血瘀型卒中恢复期患者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气虚血瘀型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在上述基础上进行康复训练和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与干预后3个月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2.5%)显著高于对照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后两组ADL评分、NIHSS评分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较对照组治疗后显著降低,ADL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物质生活、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康复训练、针刺治疗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2例气虚血瘀型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68%,优于对照组的75.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DL评分、NIHSS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脑卒中,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症状,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